一种针对含有杂、异味的铁观音进行去味处理的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8960发布日期:2019-05-17 20:53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含有杂、异味的铁观音进行去味处理的新技术。



背景技术: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拥有几千年的种茶、制茶和饮茶历史。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消费市场不断开拓,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铁观音独具″观音韵″,香高味醇,清香雅韵,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深受消费者喜爱。清香型铁观音的贮藏,要求低温和密封真空,在短的时间内可以保证铁观音的色香味。但是在实际的贮藏中,因贮藏不当受光照、氧化、吸附异杂味和受潮等因素影响,导致茶叶含有陈、杂异味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当今对含有陈、杂异味清香型铁观音的处理问题,一直困扰着茶农和茶商。因此发明一种添加外源性的茶叶的烘焙方法对于解决含有陈、杂异味的中低档清香型铁观音的处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针对含有杂、异味的铁观音进行去味处理的新技术。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施。通过添加外源性物质,并与高温烘焙相结合,获得了具有高火香、滋味醇厚爽口、汤色橙黄或者橙红的成品茶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对含有杂、异味的铁观音进行去味处理的新技术,具体为:以含有杂、异味的茶叶为原料,经过筛、一次烘焙、二次烘焙、摊凉后,将葡萄糖水溶液喷洒于茶叶表面,摊放,进行三次烘焙;取出茶叶摊凉至室温,得到无杂、异味的茶叶。

所述的一次烘焙为将茶叶平铺在烘箱中,厚度为1.5~2.5cm,烘箱为半封闭状态,烘焙温度控制在50~60℃,烘焙至不良气味消失为止。

所述的二次烘焙其具体步骤为:在一次烘焙后,将烘箱门关闭,温度调高至80~90℃,进行二次烘焙,烘焙时间为40~60min。

所述的还原性糖溶液为葡萄糖水溶液或麦芽糖水溶液,浓度为25~50wt%。

茶叶与还原性糖溶液的质量比为5∶1~10∶1。

所述的摊放为:在室内温度20~25℃,相对湿度50~80%的环境下,摊放3~4h。

所述的三次烘焙为将茶叶置于160℃烘箱中烘焙50~60min。

本发明,和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葡萄糖溶液辅助烘焙,使茶叶吸收葡萄糖溶液中的有效成分,增加茶叶中糖的含量,使茶叶在烘焙过程中加速焦糖化反应缩短茶叶的烘焙时间。以铁观音茶叶为例,经本发明方法烘焙出来的茶叶改变了清香型铁观音的原有风味,并去除了茶叶中的青味和杂、异味,增添了高火香,使烘焙出来的茶叶色泽乌润、浓醇爽口、高香馥郁;而且不需要冷藏,大大降低了茶叶保存条件。

(2)采用本发明的烘焙方法,不仅在保证茶叶的品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香气和口感,而且提高了含有杂、异味中低档清香型铁观音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下列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以中低档清香型铁观音为原材料。

实施例

采用含有杂、异味的中低档清香型铁观音为原材料,用筛网过筛去除茶末。称取2kg茶叶放入烘焙筛网中,将茶样平铺为2cm的厚度,放进烘箱烘焙,此时烘箱为半封闭状态,利于散发茶叶的陈、杂异气味,将烘箱温度控制在60℃,烘焙至不良气味消失后;然后将烘箱门关闭,使烘温达到80℃的稳定温度,进行二次烘焙,烘焙时间为40min;然后取出茶叶摊凉至室温;均匀喷洒25wt%葡萄糖水溶液200ml,混合均匀,平铺薄摊,置于室内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60%,摊放4h;待摊放后,将烘焙温度提升至160℃进行恒温烘焙50min;烘焙过程中翻拌1次,使茶叶烘焙均匀;待完成烘焙后取出茶叶,摊凉至室温,密封保存。

实施例1处理的茶叶,无杂、异味,茶叶色泽乌润、浓醇爽口、高香馥郁;而且不需要冷藏,大大降低了茶叶保存条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含有杂、异味的铁观音进行去味处理的新技术,具体操作步骤为:以含有杂、异味的铁观音茶叶为原料,经过筛、一次烘焙、二次烘焙、摊凉后,将葡萄糖水溶液喷洒于茶叶表面,摊放,进行三次烘焙;取出茶叶摊凉至室温,得到无杂、异味的茶叶。本发明解决了当前含有杂、异味的茶叶处理的技术难题,以铁观音茶叶为例,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添加外源性物质,并与高温烘焙相结合,获得了具有高火香、滋味醇厚爽口、汤色橙黄或者橙红的成品茶叶。

技术研发人员:南维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维静
技术研发日:2017.11.09
技术公布日:2019.0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