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8663发布日期:2019-06-18 22:5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粮油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油。



背景技术:

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植物油主要含有维生素e、k、钙、铁、磷、钾等矿物质、脂肪酸等。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食用植物油脂:人类的膳食中需要保证油脂的含量,如果人体长时期摄入油脂不足,体内长期缺乏脂肪,即会营养不良、体力不佳、体重减轻,甚至丧失劳动能力。食用植物油脂是人类的重要副食品,主要用于烹饪、糕点、罐头食品等,还可以加工成菜油、人造奶油、烘烤油等供人们食用。目前植物油种类繁多,因植物油中含带的成分不同其所起的功能效果也不一样。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油。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食用油,具体包含的组分及其组分重量比如下:松子仁20-30份、黑芝麻15-20份、燕麦12-15份、糜子10-12份、板栗6-10份、核桃仁6-8份、碧根果4-6份、野生芝麻3-5份、牛油果10-13份、黑豆8-10份、红豆6-10份、葵花子8-9份、橄榄果3-5份、油菜籽8-12份、棕榈2-4份、橄榄油5-7份、桐仁6-8份、油茶籽仁4-6份和棉籽5-8份。

进一步,本发明优选的组分重量比为:松子仁15份、黑芝麻17份、燕麦13份、糜子11份、板栗8份、核桃仁7份、碧根果5份、野生芝麻4份、牛油果12份、黑豆9份、红豆8份、葵花子8.5份、橄榄果4份、油菜籽10份、棕榈3份、橄榄油6份、桐仁7份、油茶籽仁5份和棉籽6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配方生产出的植物油颜色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同时富含高能量,人们食用后,可提高人体能量,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性腺发育,延缓衰老保持春青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食用油,具体包含的组分及其组分重量比如下:松子仁20份、黑芝麻15份、燕麦12份、糜子10份、板栗6份、核桃仁6份、碧根果4份、野生芝麻3份、牛油果10份、黑豆8份、红豆6份、葵花子8份、橄榄果3份、油菜籽8份、棕榈2份、橄榄油5份、桐仁6份、油茶籽仁4份和棉籽5份。

实施例2

一种食用油,具体包含的组分及其组分重量比如下:松子仁15份、黑芝麻17份、燕麦13份、糜子11份、板栗8份、核桃仁7份、碧根果5份、野生芝麻4份、牛油果12份、黑豆9份、红豆8份、葵花子8.5份、橄榄果4份、油菜籽10份、棕榈3份、橄榄油6份、桐仁7份、油茶籽仁5份和棉籽6份。

实施例3

一种食用油,具体包含的组分及其组分重量比如下:松子仁30份、黑芝麻20份、燕麦15份、糜子12份、板栗10份、核桃仁8份、碧根果6份、野生芝麻5份、牛油果13份、黑豆10份、红豆10份、葵花子9份、橄榄果5份、油菜籽12份、棕榈4份、橄榄油7份、桐仁8份、油茶籽仁6份和棉籽8份。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配方生产出的植物油颜色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同时富含高能量,人们食用后,可提高人体能量,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性腺发育,延缓衰老保持春青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油,具体包含的组分及其组分重量比如下:松子仁20‑30份、黑芝麻15‑20份、燕麦12‑15份、糜子10‑12份、板栗6‑10份、核桃仁6‑8份、碧根果4‑6份、野生芝麻3‑5份、牛油果10‑13份、黑豆8‑10份、红豆6‑10份、葵花子8‑9份、橄榄果3‑5份、油菜籽8‑12份、棕榈2‑4份、橄榄油5‑7份、桐仁6‑8份、油茶籽仁4‑6份和棉籽5‑8份。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配方生产出的植物油颜色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同时富含高能量,人们食用后,可提高人体能量,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性腺发育,延缓衰老保持春青等。

技术研发人员:薛文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薛文军
技术研发日:2017.12.11
技术公布日:2019.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