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芝麻油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49275发布日期:2018-08-24 19:36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为一种芝麻油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芝麻又称胡麻,原产于中国云贵高原,属胡麻科胡麻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广泛栽培,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是芝麻的种植及生产大国,其总产量和单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芝麻的含油量很高,一般在50%以上,是我国的特色油料作物之一。芝麻呈扁圆形,有白、黑、黄及棕红色,对应为自芝麻、黑芝麻、黄芝麻和茶芝麻。其中白芝麻的含油量最高:黑芝麻可入药,有润肠补血及益生保健等功效。芝麻油富含人体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43.7-48.4%。但是目前常见的芝麻油制取方法均存在二些问题,如出油率低,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如果使用亚临界萃取技术进行只有的制耳叉,则可实现油脂的保质保量萃耳叉,并且所得非自中的有效成分(植物蛋白质)未变形,得到高品质的芝麻油及柏,为芝麻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升了功能性芝麻油加工的技术水平。

另外,市面上所售的大头菜制品基本采用传统工艺腌制,即将采收后的大头菜经晾晒、高盐腌制、后熟、切分、脱盐脱水、拌料调味后包装、灭菌而成。但该工艺是对未切分的大头菜进行一次高盐腌制,存在用盐量大(一般为大头菜重量的12~15%),后熟转化慢(一般需3个月),产品含盐量高,后期脱盐脱水操作繁琐、耗时,易造成大头菜营养成分和独特风味的损失,以及生产工序多、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等不足。

因此,亟需一种芝麻油和大头菜搭配的芝麻油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营养价值更高的芝麻油菜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芝麻油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芝麻油及大头菜,所述制备过程包括,将大头菜切丝后经过去盐及沥干水分后,加入芝麻油及糖后搅拌,其中大头菜、芝麻油及糖的比例为5:2:0.5,在大头菜去盐过程中,将切丝后的大头菜脱水10-20小时后,置于20-30摄氏度环境下风干1天后储存。

优选的,所述芝麻油包括芝麻、辣椒片、良姜、桂皮、小茴香、草果、玉果、草扣、白扣、八角、花椒、丁香、毕拨果、香叶、白芷、当归。其中芝麻油的制备过程为:将芝麻炒料后,榨油,之后过滤制成香油,将香油中加入良姜15克、桂皮15克、小茴香15克、草果5克、玉果5克、草扣5克、白扣5克、八角10克、花椒10克、丁香5克、毕拨果5克、香叶5克、白芷5克、当归10克,再加入2500克辣椒片,熬制210-250min。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芝麻油菜营养价值更高,口感相较于其他腌制的大头菜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的变更、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一种芝麻油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芝麻油及大头菜,所述制备过程包括,将大头菜切丝后经过去盐及沥干水分后,加入芝麻油及糖后搅拌,其中大头菜、芝麻油及糖的比例为5:2:0.5,在大头菜去盐过程中,将切丝后的大头菜脱水10-20小时后,置于20-30摄氏度环境下风干1天后储存。

优选的,所述芝麻油包括芝麻、辣椒片、良姜、桂皮、小茴香、草果、玉果、草扣、白扣、八角、花椒、丁香、毕拨果、香叶、白芷、当归。其中芝麻油的制备过程为:将芝麻炒料后,榨油,之后过滤制成香油,将香油中加入良姜15克、桂皮15克、小茴香15克、草果5克、玉果5克、草扣5克、白扣5克、八角10克、花椒10克、丁香5克、毕拨果5克、香叶5克、白芷5克、当归10克,再加入2500克辣椒片,熬制210-250min。

具体使用时,将腌制好的大头菜与制备好的芝麻油及糖充分搅拌,在混合均匀后即得芝麻油菜。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芝麻油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芝麻油及大头菜,所述制备过程包括,将大头菜切丝后经过去盐及沥干水分后,加入芝麻油及糖后搅拌,其中大头菜、芝麻油及糖的比例为5:2:0.5,在大头菜去盐过程中,将切丝后的大头菜脱水10‑20小时后,置于20‑30摄氏度环境下风干1天后储存。本发明制备的芝麻油菜营养价值更高,口感相较于其他腌制的大头菜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吴礼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礼顺
技术研发日:2018.02.09
技术公布日:2018.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