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理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0956发布日期:2018-07-20 18:1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炒制设备,具体讲就是茶叶理条、杀青设备,采用燃气作为热源实施加热。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茶叶理条、杀青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有槽锅支架,槽锅支架上布置有槽锅,槽锅即由薄板弯制成槽型、槽长彼此平行地布置,机架上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槽锅支架及其上的槽锅做垂直于槽长方向的往复运动,加热单元多为电加热、炭火加热等。该设备根据具体的时间和温度控制即可作为杀青机使用,也可以作为理条机使用。

炭火加热由于温度难以控制且烟尘污染环境,现已经基本弃用。电力加热具有环保、温控方便的原因被广大的茶叶制造厂家采用,由于电力资源尚无法输送到边远山区,需要将茶叶从偏远地区转运到电力供应充足的炒茶场,时间上不许可、劳力上也难以满足,所以,采用电力作为加热源难以满足当下的现实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理条机,采用燃气作为热源为理条、杀青机加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理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有槽锅支架,槽锅支架上布置有槽锅,机架上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槽锅支架及其上的槽锅作垂直于槽长方向的往复运动,灶头单元均匀布置在槽锅的锅底下方,灶头单元的集气箱上连有向下延伸的混气燃气管,燃气管的上端出气嘴与混气燃气管的下端进气管口临近且间隔衔接布置,燃气管的内管径小于混气燃气管的内管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燃气管上端的出气嘴正对混气燃气管的下端进气管口,当燃气射入混气燃气管的下端进气管口时,周围形成负压,周边的空气在负压作用下被引入混气燃气管,混气燃气管流入灶头单元的集气箱内的气体已经是富含氧气的可燃混合气体了,这样可以保证灶头单元临近槽锅布置提高热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槽锅运动时对周边空气环境的影响,即空气的导入位置位于混气燃气管的下端,这样可以确保足够的氧气进入混气燃气管与燃气混合构成可燃混合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增加槽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混气燃气管、燃气管以及集气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混气燃气管与燃气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4,一种燃气理条机,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有槽锅支架20,槽锅支架20上布置有槽锅30,机架10上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槽锅支架20及其上的槽锅30作垂直于槽长方向的往复运动,灶头单元40均匀布置在槽锅30的锅底下方,灶头单元40的集气箱41上连有向下延伸的混气燃气管42,燃气管43的上端出气嘴431与混气燃气管42的下端进气管口421临近且间隔衔接布置,燃气管43的内管径小于混气燃气管42的内管径。

上述方案中,混气燃气管42与灶头单元40的集气箱41直接相连,燃气管43与混气燃气管42相互衔接,燃气在两者的衔接处流通时在周围形成局部负压环境,大气中的气体在负压作业下进入混气燃气管42内并与燃气如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可燃能源混合成可燃混合气,这样布置构成供氧方案,可以减少槽锅运动时对周围气场的影响,确保足够的氧气供给,确保完全燃烧,同时有利于将灶头单元40与槽锅临近布置,充分提高热效率。

所述的燃气管43的上端出气嘴431为锥头状,出气嘴431位于混气燃气管42的下端进气管口421的中部下方。这是优选的燃气管43的出气嘴431形状及与混气燃气管42优选配合衔接位置,既能确保燃气无损失地全部进入混气燃气管42,同时有利于周边空气的流动也进入混气燃气管4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燃气管43的上端与混气燃气管42的下端之间有连接件50相连,连接件设置成内外连通的流通式结构。连接件50的设置保证进气管口421和出气嘴431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得以保持,确保燃气能够及时全部地进入混合燃气管42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件50有两种基本方案:

其一是连接件50为开口向上的u形板,燃气管43的上端与u形板的底板连接、混气燃气管42的下端与u形板的侧板上端相连,所述的出气嘴431位于连接件50u形区域内的底部。该u形的连接件50既能实现连接的基本要求,又可以对燃气的射流方向加以加以围护,同时保证外围空气的流入;

其二是所述的连接件50为开口向上的杯体状,燃气管43的上端与杯体的底相连、混气燃气管42的下端与杯口处的杯壁内侧相连,杯壁上开设有上下方向布置的条形孔。

本发明采用的燃气管路的布置方案,可以提高热效率,结构简单且又方便调节与维护,同时具备可靠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理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有槽锅支架,槽锅支架上布置有槽锅,机架上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槽锅支架及其上的槽锅作垂直于槽长方向的往复运动,灶头单元均匀布置在槽锅的锅底下方,灶头单元的集气箱上连有向下延伸的混气燃气管,燃气管的上端出气嘴与混气燃气管的下端进气管口临近且间隔衔接布置,燃气管的内管径小于混气燃气管的内管径。保证灶头单元临近槽锅布置以提高热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槽锅运动时对周边空气环境的影响,即空气的导入位置位于混气燃气管的下端,这样可以确保足够的氧气进入混气燃气管与燃气混合构成可燃混合气体。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德;张添;何六福;姚俊林;巩梦梦;柯润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绿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2.11
技术公布日:2018.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