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含量抗性淀粉的马铃薯全粉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79308发布日期:2018-11-09 17:36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含量抗性淀粉的马铃薯全粉的制作方法,属于食品生产加工工艺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又称抗酶解淀粉及难消化淀粉,在小肠中不能被酶解,但在人的肠胃道结肠中可以与挥发性脂肪酸起发酵反应。抗性淀粉存在于某些天然食品中,如马铃薯、香蕉、大米等都含有抗性淀粉,特别是高直链淀粉的玉米淀粉含抗性淀粉高达60%。这种淀粉较其他淀粉难降解,在体内消化缓慢,吸收和进入血液都较缓慢。其性质类似溶解性纤维,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近年来开始受到爱美人士的青睐。

众所周知,碳水化合物又称多糖,人们食用碳水化合物后要在体内被胃酸及酶消化分解为单糖--葡萄糖以后才能吸收并进入血液,抗性淀粉由于消化吸收慢,食用后不致使血糖升高过快,也就是可以调节血糖水平,因此成为一种功能性淀粉,特别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食用抗性淀粉后不容易饥饿,有助于糖尿病人维持正常的血糖,减少饥饿感,特别是午夜的饥饿感。

总之,抗性淀粉具有以下优点

1、抗性淀粉可抵抗酶的分解,在体内释放葡萄糖缓慢,具有较低的胰岛素反应,可控制血糖平衡,减少饥饿感,特别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2、抗性淀粉具有可溶性食用纤维的功能,食后可增加排便量,减少便秘,减少结肠癌的危险;

3、抗性淀粉可减少血胆固醇和三甘油脂的量,因食用抗性淀粉后排泄物中胆固醇和三甘油脂的量增加,因而具有一定的减肥作用。

虽然抗性淀粉具有上述如此多的优点,但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天然食物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制取这种抗性淀粉便成为了本领导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如何在制取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增加制成品中的抗性淀粉的含量也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争需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

而马铃薯在我国不管是种植面积,还是适合的种植区域以及参与种植的农户都不在少数。现有技术中如何利用马铃薯给种植域区的农户增产创收,尤是创收方面提出了更多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制取用于高含量抗性淀粉的马铃薯全粉的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含量抗性淀粉的马铃薯全粉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制作方法将生马铃薯经过至少两次蒸煮,至少两次4~8℃的冷水冷却,然后再干燥粉碎成粒度不超过120目的细粉料完成其制作工作。

进一步的是,在首次蒸煮时,蒸煮的时长在18~23分钟之间。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采用4~8℃的冷水冷却时,采用浸泡方式冷却直到水温不超过20℃为止。

进一步的是,第二次蒸煮时,蒸煮的时长为5~6分钟。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第二次蒸煮时所述的5~6分钟,以有水蒸汽溢出蒸锅开始计时。

进一步的是,在干燥蒸煮合格的马铃薯时,采用电热鼓风机在烘干箱中烘烤的方式干燥。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采用电热鼓风机在烘干箱中烘烤马铃薯时的具体步骤为,

将蒸煮合格的马铃薯在130℃的烘干箱中烘烤不低于1.3小时,然后调至90℃再烘烤不低于50分钟,最后调至70℃直到烘致完全干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

本技术:
的制作方法,由于是直接使用生马铃薯作为原料,然后再经多次蒸煮以及快速冷却来获得制取马铃薯全粉的坯料,这样便可以使生马铃薯在交替的高、低温变化中大量的增加抗性淀粉的含量,进而有效提高经过后序干燥、粉碎后获得的马铃薯全粉中的抗性淀粉的含量。同时,由于本申请的制作方仅包括交替的蒸煮、快冷的以及干燥和粉碎几个步骤,不仅可以简单、快速,制取高含量抗性淀粉的马铃薯全粉,而由于使用的设备也是现有技术中很常规的蒸和/煮具、常温冷却容器、通常的水冷液体,还可极大限度的限低生产成本,满足在普通老百姓以及小作坊式生产的推广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制取用于高含量抗性淀粉的马铃薯全粉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制作方法将生马铃薯经过至少两次蒸煮,至少两次4~8℃的冷水冷却,然后再干燥粉碎成粒度不超过120目的细粉料完成其制作工作。采用本申请的制作方法,由于是直接使用生马铃薯作为原料,然后再经多次蒸煮以及快速冷却来获得制取马铃薯全粉的坯料,这样便可以使生马铃薯在交替的高、低温变化中大量的增加抗性淀粉的含量,进而有效提高经过后序干燥、粉碎后获得的马铃薯全粉中的抗性淀粉的含量。同时,由于本申请的制作方仅包括交替的蒸煮、快冷的以及干燥和粉碎几个步骤,不仅可以简单、快速,制取高含量抗性淀粉的马铃薯全粉,而由于使用的设备也是现有技术中很常规的蒸和/煮具、常温冷却容器、通常的水冷液体,还可极大限度的限低生产成本,满足在普通老百姓以及小作坊式生产的推广要求。

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制作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提高成品马铃薯全粉中的抗性淀粉的含量,本申请对各个步骤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即在首次蒸煮时,蒸煮的时长在18~23分钟之间;在采用4~8℃的冷水冷却时,采用浸泡方式冷却直到水温不超过20℃为止;第二次蒸煮时,蒸煮的时长为5~6分钟;在第二次蒸煮时所述的5~6分钟,以有水蒸汽溢出蒸锅开始计时。

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过程中尽可能的采用通用设备,以满足广大农户和/或小作坊即可生产的推广需要,在干燥蒸煮合格的马铃薯时,采用电热鼓风机在烘干箱中烘烤的方式干燥;采用电热鼓风机在烘干箱中烘烤马铃薯时的具体步骤为,将蒸煮合格的马铃薯在130℃的烘干箱中烘烤不低于1.3小时,然后调至90℃再烘烤不低于50分钟,最后调至70℃直到烘致完全干燥。

实施例一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1、选取适量土豆,进行脱皮处理;

2、取出脱皮后的土豆进行切片处理;

3、将切好的土豆水洗一次后放入蒸格,首次蒸20分钟;

4、首次蒸20分钟后将整个蒸格放入4℃~8℃的水中冷却;

5、取出冷却后的土豆放入蒸格再蒸5分钟;

6、5分钟后再次放入4℃~8℃冷却水中冷却;

7、将冷却后的土豆片直接摆好至支架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干燥;

8、将干燥箱调至130℃烘土豆片约1.5小时后调至90℃再干燥约1小时。最后调至70℃烘至完全干燥;

9、干燥后将土豆片粉碎机粉碎至过100目滤筛;

10、将过筛的全粉装入自封带并贴上标签。

采用上述方法所制得的马铃薯全粉,其中抗性淀粉含量可达17%~19%。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作方法,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含量抗性淀粉的马铃薯全粉的制作方法,属于食品生产加工工艺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制取用于高含量抗性淀粉的马铃薯全粉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制作方法将生马铃薯经过至少两次蒸煮,至少两次4~8℃的冷水冷却,然后再干燥粉碎成粒度不超过120目的细粉料完成其制作工作。采用上述方法所制得的马铃薯全粉,其中抗性淀粉含量可达17%~19%。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郑晓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昌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4.03
技术公布日:2018.1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