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茉莉乌榄果乳酸饮料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31917发布日期:2018-12-28 20:1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茉莉乌榄果乳酸饮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乌榄,别称:黑榄,木威子。橄榄科,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45厘米。果可生食,果肉腌制“榄角”(或称“榄豉”)作菜,榄仁为饼食及肴菜配料佳品;种子油供食用、制肥皂或作其他工业用油。木材灰黄褐色,材质颇坚实,用途与橄榄同。根可入药,可治风湿腰腿痛、手足麻木、胃痛、烫火伤。乌榄叶,微苦、涩;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等功效,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丹毒、疖肿、崩漏等症状。

乌榄果的药用价值较高,辅以茉莉花,用于加工成茉莉乌榄果乳酸饮料可实现对乌榄果的综合利用,便于储存,提高饮料的口感,提高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茉莉乌榄果乳酸饮料的制作方法,能够利用保健食品的载体作用,使人们在日常的饮食中就能食用的乌榄果,增强体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茉莉乌榄果乳酸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操作步骤:

(1)原料处理:选用新鲜优质、无霉变的乌榄果和茉莉花、草果为原料,分别称取10kg的乌榄果、3kg的茉莉花、1kg的草果,混合均匀,用清水淋洗后,采用破碎处理,再加入其重量0.53%的果胶酶、0.46%的纤维素酶和0.1%的抗坏血酸,加热至37℃,联合水解40min,然后送入胶体磨中进行磨浆后,离心分离,制得乌榄果混合浆和乌榄果混合渣;

(2)提取:将乌榄果混合渣加入12倍量浓度为58%vol乙醇,再加入枣花蜜、苹果酸,水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0.5h,回收乙醇,合并提取液,过滤,得乌榄果提取液和原料滤渣;

(3)糊化:将原料滤渣烘干后粉碎,按1:11的比例溶于苏打水中,加入少许的五味子粉、土茯苓粉,混合均匀,加温到68℃,不断搅拌,进行糊化,时间为45分钟,制得乌榄果糊化醪;

(4)乳酸发酵:以乌榄果糊化醪为原料,加入10%的葡萄糖补充碳源,接种9%乳酸后,于28℃培养20小时便可放罐,过滤得乳酸发酵液;

(5)配料:取质量分数30%的乌榄果混合浆、质量分数12%的乌榄果提取液、质量分数35%的乳酸发酵液,加入预制5%的甜草汁、3%的牡丹花粉和1%的阿斯巴甜,其余为水,混合均匀,低温下静置产生不溶性沉淀,再经2100转∕分进行离心分离,去除沉淀;

(6)冷贮:在5℃下低温贮存,离心去沉淀,待液体澄清透明,有乳酸清香味时,便可分装;

(7)杀菌、包装:将成品饮料在88℃下杀菌20分钟,冷却后即可用瓶分装,贴标即为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优质的乌榄果为原料,辅以茉莉花,经过磨浆、提取、糊化、乳酸发酵、配料、冷贮、杀菌等加工工序,使制得的成品饮料清亮透明,口感酸甜爽口,口味纯正自然,不仅保留了原料的原始风味,增加了饮料的营养成分,还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开胃等保健功效,且食用方便,风味独特,老少皆宜,绿色保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茉莉乌榄果乳酸饮料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处理:选用新鲜优质、无霉变的乌榄果、北豆根和茉莉花为原料,分别称取8kg的乌榄果、5kg的茉莉花、2kg的北豆根,混合均匀,用清水淋洗后,采用破碎处理,再加入其重量0.48%的果胶酶、0.5%的纤维素酶和0.18%的抗坏血酸,加热至28℃,联合水解75min,然后送入胶体磨中进行磨浆后,离心分离,制得乌榄果混合浆和乌榄果混合渣;

(2)提取:将乌榄果混合渣加入5倍量浓度为80%vol乙醇,再加入维生素c、柠檬酸,水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回收乙醇,合并提取液,过滤,得乌榄果提取液和原料滤渣;

(3)糊化:将原料滤渣烘干后粉碎,按1:15的比例溶于苏打水中,加入少许的蛋白粉、绞股蓝粉、桔梗粉,混合均匀,加温到78℃,不断搅拌,进行糊化,时间为50分钟,制得乌榄果糊化醪;

(4)乳酸发酵:以乌榄果糊化醪为原料,加入12%的麦芽糖补充碳源,接种10%乳酸后,于44℃培养8小时便可放罐,过滤得乳酸发酵液;

(5)配料:取质量分数28%的乌榄果混合浆、质量分数14%的乌榄果提取液、质量分数32%的乳酸发酵液,加入预制10%的甘草液、8%的洋槐粉和3%的红茶粉,其余为水,混合均匀,低温下静置产生不溶性沉淀,再经1800转∕分进行离心分离,去除沉淀;

(6)冷贮:在8℃下低温贮存,离心去沉淀,待液体澄清透明,有乳酸清香味时,便可分装;

(7)杀菌、包装:将成品饮料在102℃下杀菌3分钟,冷却后即可用瓶分装,贴标即为成品。

实施例2:

一种茉莉乌榄果乳酸饮料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处理:选用新鲜优质、无霉变的乌榄果、甜菜根和茉莉花、刺玫果为原料,分别称取5kg的乌榄果、1kg的甜菜根、3kg的茉莉花、1kg的刺玫果,混合均匀,用清水淋洗后,采用破碎处理,再加入其重量0.18%的果胶酶、0.38%的纤维素酶和0.08%的抗坏血酸,加热至37℃,联合水解40min,然后送入胶体磨中进行磨浆后,离心分离,制得乌榄果混合浆和乌榄果混合渣;

(2)提取:将乌榄果混合渣加入6倍量浓度为73%vol乙醇,再加入谷芽粉、柠檬酸,水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回收乙醇,合并提取液,过滤,得乌榄果提取液和原料滤渣;

(3)糊化:将原料滤渣烘干后粉碎,按1:12的比例溶于苏打水中,加入少许的天麻粉、莲子芯粉,混合均匀,加温到100℃,不断搅拌,进行糊化,时间为20分钟,制得乌榄果糊化醪;

(4)乳酸发酵:以乌榄果糊化醪为原料,加入28%的果糖补充碳源,接种7%乳酸后,于40℃培养6小时便可放罐,过滤得乳酸发酵液;

(5)配料:取质量分数25%的乌榄果混合浆、质量分数15%的乌榄果提取液、质量分数30%的乳酸发酵液,加入预制8%的百合汁、5%的梧桐子粉和2%的玉竹汁,其余为水,混合均匀,低温下静置产生不溶性沉淀,再经4200转∕分进行离心分离,去除沉淀;

(6)冷贮:在1℃下低温贮存,离心去沉淀,待液体澄清透明,有乳酸清香味时,便可分装;

(7)杀菌、包装:将成品饮料在76℃下杀菌20分钟,冷却后即可用瓶分装,贴标即为成品。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茉莉乌榄果乳酸饮料的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茉莉乌榄果乳酸饮料,采用优质的乌榄果为原料,辅以茉莉花,经过磨浆、提取、糊化、乳酸发酵、配料、冷贮、杀菌等加工工序,使制得的成品饮料清亮透明,口感酸甜爽口,口味纯正自然,不仅保留了原料的原始风味,增加了饮料的营养成分,还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开胃等保健功效,且食用方便,风味独特,老少皆宜。

技术研发人员:朱娜娜;高润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智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09
技术公布日:2018.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