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养山羊的辅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69802发布日期:2019-12-21 02:10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养山羊的辅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食物消费模式从以消费粮食为主过渡到消费较高比例的肉、蛋、奶等动物蛋白为主,而动物蛋白的食物中,又从消费猪、禽肉为主过渡到消费蛋白质价值更高的牛、羊肉为主,尤其是有机养殖的羊肉,其经济价值更高。

在广西山区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兼营家庭畜牧业来增加经济收入,其中散养山羊是很受欢迎的项目。

由于农户的饲养管理技术落后,饲养方式单一,农户为了节约经济成本,采取粗放型饲养,主要为山上放牧,依靠山羊自主觅食,饲草品种少,特别是在秋冬,野外的草木有一部分枯黄,山羊的营养严重缺乏,影响了育肥。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养山羊的辅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养山羊的辅助饲料,包括以下组分:玉米秸秆40~60份,木薯秸秆40~60份,豆粕15~20份,花生麸8~12份,松针4~7份,甘草2~5份,陈皮2~5份,碘盐0.5~1.5份,碳酸钙0.3~0.6份。

优选地,所述散养山羊的辅助饲料,包括以下组分:玉米秸秆50份,木薯秸秆50份,豆粕18份,花生麸10份,松针5份,甘草3.5份,陈皮3.5份,碘盐1份,碳酸钙0.5份。

制备所述辅助饲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米秸秆、木薯秸秆混合后发酵,得到发酵底料;

(2)将豆粕、花生麸、松针、甘草、陈皮、碘盐、碳酸钙与发酵底料混合均匀,即得;

其中,步骤(1)中将玉米秸秆、木薯秸秆混合后,添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60%,再按物料重量的3~5%加入乳酸菌,在物料表面覆盖黑色地膜,进行发酵;

其中,步骤(1)中按物料重量的4%加入乳酸菌;

其中,步骤(1)中的物料中心的发酵温度为40~45℃,发酵时间为20~25d;

进一步地,发酵时物料中心的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22d;

其中,上述乳酸菌为3×108cfu/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辅助饲料通过发酵秸秆、蛋白辅料和中草药制剂的科学复配,作为散养山羊的一种辅助饲料,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山羊散养时营养不足的问题,促进散养山羊的育肥,增加经济效益;

2、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适合乡村的农户自行配制,便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阅读本发明的内容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修改,这些等价变化同样落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制备散养山羊的辅助饲料

(1)取玉米秸秆40kg、木薯秸秆40kg,混合后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60%,再按物料重量的3%加入乳酸菌,在物料表面覆盖黑色地膜,进行发酵;乳酸菌为3×108cfu/g,发酵时物料中心的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20d,得到发酵底料;

(2)将豆粕15kg、花生麸8kg、松针4kg、甘草2kg、陈皮2kg、碘盐0.5kg、碳酸钙0.3kg与发酵底料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2制备散养山羊的辅助饲料

(1)取玉米秸秆50kg、木薯秸秆50kg,混合后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60%,再按物料重量的4%加入乳酸菌,在物料表面覆盖黑色地膜,进行发酵;乳酸菌为3×108cfu/g,发酵时物料中心的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22d,得到发酵底料;

(2)将豆粕18kg、花生麸10kg、松针5kg、甘草3.5kg、陈皮3.5kg、碘盐1kg、碳酸钙0.5kg与发酵底料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3制备散养山羊的辅助饲料

(1)取玉米秸秆60kg、木薯秸秆60kg,混合后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60%,再按物料重量的5%加入乳酸菌,在物料表面覆盖黑色地膜,进行发酵;乳酸菌为3×108cfu/g,发酵时物料中心的发酵温度为45℃,发酵时间为25d,得到发酵底料;

(2)将豆粕20kg、花生麸12kg、松针7kg、甘草5kg、陈皮5kg、碘盐1.5kg、碳酸钙0.6kg与发酵底料混合均匀,即得。

对比例4

时间:2018年8月-2019年2月;地点:广西天峨县八腊乡八腊村

对比实验动物为广西马山黑山羊

2018年8月初,申请人从广西马山县盈泰农牧有限公司购买了一批2个月龄的马山黑山羊,交给八腊村的合作农户饲养,从农户中选择了两组进行对比实验,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1、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30只山羊,其中28只母山羊,2只公山羊,均已进行了体内驱虫,健康状况良好;

2、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农户每日将山羊放牧到山上散养,从2018年10月中旬-2019年2月中旬,由于进入秋冬季,部分野外牧草枯黄,因此每天晚间19:00放牧回来后进行人工补料;

3、对照组:每天晚间19:00添加草料辅助喂食,草料主要为玉米秸秆、红薯藤;

实验组:每天晚间19:00添加实施例2的辅助饲料,2018年10月中旬-2018年12月中旬,按每只山羊1kg的重量添加饲料,2018年12月中旬-2019年2月中旬,按每只山羊2kg的重量添加饲料。

4、饲养过程中注意观察山羊的状态,若发现生病山羊,及时将病畜隔离,采取治疗措施,痊愈后再放回羊群;

5、每个月定期称量山羊的体重,计算山羊的平均月增重,结果如下: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辅助饲料进行人工补料的实验组山羊增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在秋冬季节使用本发明的辅助饲料进行散养山羊的辅助饲养,可以有效帮助育肥,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散养山羊的辅助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玉米秸秆40~60份,木薯秸秆40~60份,豆粕15~20份,花生麸8~12份,松针4~7份,甘草2~5份,陈皮2~5份,碘盐0.5~1.5份,碳酸钙0.3~0.6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玉米秸秆50份,木薯秸秆50份,豆粕18份,花生麸10份,松针5份,甘草3.5份,陈皮3.5份,碘盐1份,碳酸钙0.5份。

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米秸秆、木薯秸秆混合后发酵,得到发酵底料;

(2)将豆粕、花生麸、松针、甘草、陈皮、碘盐、碳酸钙与发酵底料混合均匀,即得。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玉米秸秆、木薯秸秆混合后,添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60%,再按物料重量的3~5%加入乳酸菌,在物料表面覆盖黑色地膜,进行发酵。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发酵时物料中心的发酵温度为40~45℃,发酵时间为20~25d。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物料重量的4%加入乳酸菌。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发酵时物料中心的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22d。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乳酸菌为3×108cfu/g。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养山羊的辅助饲料,玉米秸秆40~60份,木薯秸秆40~60份,豆粕15~20份,花生麸8~12份,松针4~7份,甘草2~5份,陈皮2~5份,碘盐0.5~1.5份,碳酸钙0.3~0.6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辅助饲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辅助饲料通过发酵秸秆、蛋白辅料和中草药制剂的科学复配,作为散养山羊的一种辅助饲料,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山羊散养时营养不足的问题,促进散养山羊的育肥,增加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田明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田明炳
技术研发日:2019.07.31
技术公布日:2019.1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