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14356发布日期:2021-09-11 00:2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棉花糖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


背景技术:

2.棉花糖属于充气糖果,产品的成型是一个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在成型初期,糖体较为柔软且具有粘性,需配套输送带转运半成品糖,让糖体得到缓冲,进一步老化;由于棉花糖成型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的老化,因此通常需配备20米左右甚至更长的输送带用于产品缓冲、老化,同时为了避免棉花糖跟输送带“粘连”,输送带上需要均匀添加防粘的淀粉,且用量较大,现有技术中虽然使用自动加粉设备,但仍需要人工不断在输送带首端加粉;同时,在切刀装置处,为了避免切刀和棉花糖粘连,需要进行二次加粉,覆盖糖体表面;这无疑会造成淀粉的大量浪费,且需要人工进行淀粉的添加和收集工序,十分繁琐。
3.因此,亟需一种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能够解决现有棉花糖输送带容易造成淀粉浪费,且淀粉添加和收集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以解决上述现有棉花糖输送带容易造成淀粉浪费,且淀粉添加和收集繁琐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包括成型输送带,所述成型输送带的前部承接于棉花糖挤出成型装置的下方,所述成型输送带的后部设有切刀装置,所述成型输送带的前端设有下粉装置,所述成型输送带的后部设有切刀加粉槽,所述切刀加粉槽位于所述切刀装置的前方,所述成型输送带承接于所述下粉装置的出粉口和所述切刀加粉槽的出粉口的下方;
7.所述成型输送带的后端设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下方承接有回粉装置,所述回粉装置与所述切刀加粉槽连通;
8.所述切刀加粉槽与所述下粉装置之间还连接有粉末回流输送带。
9.优选地,所述成型输送带的长度≥20米。
10.优选地,所述粉末回流输送带的长度为25米。
11.优选地,所述筛网为不锈钢筛网。
1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包括成型输送带和棉花糖挤出成型装置和切刀装置,成型输送带的前端设有下粉装置,后部设有切刀加粉槽,切刀加粉槽位于切刀装置的前方;成型输送带的后端设有筛网,筛网的下方承接有回粉装置,回粉装置与切刀加粉槽连通;切刀加粉槽与下粉装置之间还连接有粉末回流输送带,成型输送带上多余的淀粉能够通过筛网过滤,再由回粉装置回收至切刀加粉槽继续使用,由于回粉
装置所回流的淀粉是经过两道加粉工序汇集,回流量大,完全能够满足切刀加粉槽的用粉需求。切刀加粉槽内在满足用粉量需求后多余的淀粉能够通过粉末回流输送带进入输送带前段的下粉装置回收利用,整个流程淀粉的重复利用率达到80

90%,极大的节约了淀粉使用量,也节约了上粉装置、切刀加粉槽的人工加粉频率,以及末端的人工收集粉末工作,最终达到“省料省工”的目的。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棉花糖挤出成型装置、2:下粉装置、3:成型输送带、4:切刀装置、5:筛网、6:回粉装置、7:切刀加粉槽、8:粉末回流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以解决现有棉花糖输送带容易造成淀粉浪费,且淀粉添加和收集繁琐的问题。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0.实施例1:
2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如图1,包括成型输送带3,成型输送带3的前部承接于棉花糖挤出成型装置1的下方,成型输送带3的后部设有切刀装置4,成型输送带3的前端设有下粉装置2,成型输送带3的后部设有切刀加粉槽7,切刀加粉槽7位于切刀装置4的前方,成型输送带3承接于下粉装置2的出粉口和切刀加粉槽7的出粉口的下方;成型输送带3的后端设有筛网5,筛网5的下方承接有回粉装置6,回粉装置6与切刀加粉槽7连通;切刀加粉槽7与下粉装置2之间还连接有粉末回流输送带8。
22.具体地,成型输送带3的长度≥20米。
23.进一步地,粉末回流输送带8的长度为25米。
24.进一步地,筛网5为不锈钢筛网。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其工作原理为:往下粉装置2中加满防粘食用淀粉,淀粉通过下粉装置2均匀地铺满成型输送带3;棉花糖通过棉花糖挤出成型装置1,初步成型并落入成型输送带3上;棉花糖连同淀粉,在成型输送带3上运行,棉花糖得到进一步老化;产品运行至切刀加粉槽7处,进行第二次加粉,防止切刀粘连;产品在切刀装置4处完成最终成型;产品经过筛网5,从筛网5上方经过,流转进入下一道工序,下
粉装置1和切刀加粉槽7所添加的食用淀粉(防粘淀粉),大部分从筛网5中脱落;回流的粉末通过回粉装置6提升至切刀加粉槽7,并能满足切刀加粉槽7的供粉需求,无需再次加粉;在满足切刀加粉槽7的用粉需求后,多余的回流粉末可通过粉末回流输送带8回流至输送带前部的下粉装置2。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在使用时减少了棉花糖成型输送带首段下粉装置的加粉频率;除了生产前第一次加满粉外,切刀加粉槽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回流粉可以满足生产需要。切刀完成产品成型后,绝大多数的粉末得到回流,重复利用,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输送带末端人工收集粉末的工作。回流输送带在原有成型输送带上方加设,避免占用生产空间,提供空间利用率。
27.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包括成型输送带,所述成型输送带的前部承接于棉花糖挤出成型装置的下方,所述成型输送带的后部设有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输送带的前端设有下粉装置,所述成型输送带的后部设有切刀加粉槽,所述切刀加粉槽位于所述切刀装置的前方,所述成型输送带承接于所述下粉装置的出粉口和所述切刀加粉槽的出粉口的下方;所述成型输送带的后端设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下方承接有回粉装置,所述回粉装置与所述切刀加粉槽连通;所述切刀加粉槽与所述下粉装置之间还连接有粉末回流输送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输送带的长度≥20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回流输送带的长度为25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为不锈钢筛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的棉花糖成型复式输送带,包括成型输送带和棉花糖挤出成型装置和切刀装置,成型输送带的前端设有下粉装置,后部设有切刀加粉槽,切刀加粉槽位于切刀装置的前方;成型输送带的后端设有筛网,筛网的下方承接有回粉装置,回粉装置与切刀加粉槽连通;切刀加粉槽与下粉装置之间还连接有粉末回流输送带,成型输送带上多余的淀粉能够通过筛网过滤,再由回粉装置回收至切刀加粉槽继续使用,切刀加粉槽内多余的淀粉能够通过粉末回流输送带进入下粉装置回收利用,淀粉的重复利用率达到80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璇 王雄宏 陈锦茂 李腾宋 许纯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思维佳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9/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