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0376发布日期:2022-03-20 02:12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茶叶的加工生产中,通常会对茶叶进行回潮加湿处理,传统的茶叶回潮加湿的设备多种多样,传统的回潮加湿方式大多采用罐内通蒸汽的方式进行加湿,而当罐内茶叶堆积较多,部分茶叶难以充分加湿,现有技术中,也有的设备采用在罐内安装搅拌杆来保证充分加湿,但搅拌杆在罐内搅拌时,往往会对茶叶造成较大的损伤,进而影响茶叶的质量,另外,蒸汽在罐内遇冷后,易凝结成水滴,附着在设备的内壁上,长时间使用后,设备内会存在较多的积水,影响茶叶的湿度,同时也会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茶叶加湿设备无法有效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及防护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包括外筒、固定安装在外筒顶端侧壁上的顶盖、固定设置在外筒内底部的多个蒸汽喷头以及固定安装在外筒内侧壁上的内筒,所述内筒采用不锈钢丝网制成,所述内筒的底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端与外筒的内底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所述外筒的顶端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末端贯穿顶盖与内筒的侧壁并延伸至出料管内,所述转杆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转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靠近内筒的一侧与内筒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外筒的底端侧壁贯穿连接有排水管。
6.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7.所述外筒的顶端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底端侧壁固定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内筒的顶端侧壁上,所述外筒的底端侧壁设置有出料口。
8.所述下料斗的内部与下料管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下料管的内部与内筒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内筒的内部与出料管的内部相互连通。
9.所述外筒的侧壁内固定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内设置有保温层。
10.所述外筒与内筒的底端侧壁均呈锥形设置。
1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内筒、驱动电机、转杆、螺旋叶片、斜板以及排水管之间的配合使用,茶叶在内筒内加湿过程中,采用驱动电机驱动内筒内部的螺旋叶片转动,可将内筒内部中心处堆积的茶叶向上翻动到内筒的内部边缘处进行加湿,有效避免部分茶叶堆积而
无法充分加湿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斜板在内筒的内侧壁上刮动,可将凝结在内筒内壁上的水滴及附着的茶叶刮下,避免内筒的网孔堵塞,保证茶叶的湿度要求。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内筒、斜板、排水管以及外筒与内筒底端侧壁的锥形设置,在对茶叶加湿过程中,设备内部凝结的水滴可流至外筒的内底部,由外筒底端侧壁上的排水管及时排出,避免设备内产生积水而影响设备运行,进而保证加湿的正常进行及湿度要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的内筒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的斜板连接示意俯视图。
18.图中:1、外筒;2、顶盖;3、内筒;4、出料管;5、蒸汽喷头;6、下料斗;7、下料管;8、出料口;9、驱动电机;10、转杆;11、螺旋叶片;12、连接杆;13、斜板;14、排水管;15、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0.实施例一
2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包括外筒1、固定安装在外筒1顶端侧壁上的顶盖2、固定设置在外筒1内底部的多个蒸汽喷头5以及固定安装在外筒1内侧壁上的内筒3,外筒1与内筒3的底端侧壁均呈锥形设置,便于出料及排出积水,内筒3采用不锈钢丝网制成,内筒3的底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料管4,出料管4的底端与外筒1的内底部侧壁上固定连接,外筒1的顶端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0,转杆10的末端贯穿顶盖2与内筒3的侧壁并延伸至出料管4内,转杆10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11,转杆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12,多个连接杆12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板13,斜板13靠近内筒3的一侧与内筒3的内侧壁相贴合,斜板13与内筒3的内壁之间呈一定夹角,在斜板13刮动内筒3内壁时,能对茶叶进行合理导向,避免对茶叶造成较大损伤,外筒1的底端侧壁贯穿连接有排水管14;
22.外筒1的顶端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下料斗6,下料斗6的底端侧壁固定连接有下料管7,下料管7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内筒3的顶端侧壁上,外筒1的底端侧壁设置有出料口8,用于对加湿后的茶叶进行排出,下料斗6的内部与下料管7的内部相互连通,下料管7的内部与内筒3的内部相互连通,内筒3的内部与出料管4的内部相互连通;
23.本实施例中,在对茶叶进行加湿时,向下料斗6内加入茶叶,茶叶经下料管7进入到内筒3中,通过外筒1内底部的多个蒸汽喷头5排出蒸汽,蒸汽向上流动,充满外筒1的内部,经内筒3上的网孔进入到内筒3中,来对茶叶进行加湿,同时启动驱动电机9,使转杆10转动,
转杆10侧壁上的螺旋叶片11随转杆10同步转动,可将内筒3中心位置的茶叶不断向上翻动、输送,而内筒3内边缘处的茶叶则自然向中心靠拢,进而可使中心处难以接触蒸汽的茶叶能够自动翻动到内筒3内部边缘处,以此循环,可实现对内筒3内茶叶的充分加湿;
24.另外,转杆10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接杆12与转杆10相连接的多个斜板13,随转杆10同步转动,可将内筒3内壁上辅助的茶叶及附着的水滴刮下,避免内筒3的网孔堵塞而影响蒸汽的进入,同时刮下的水滴可通过内筒3底端侧壁上的网孔过滤到外筒1的内底部,通过排水管14可排出外筒1内部的积水。
25.实施例二
26.如图3所示,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外筒1的侧壁内固定设置有夹套,夹套内设置有保温层15。
27.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筒1的侧壁内设置保温层15,可对外筒1的内部进行保温,避免外筒1内部热量迅速流失,减少能耗。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包括外筒(1)、固定安装在外筒(1)顶端侧壁上的顶盖(2)、固定设置在外筒(1)内底部的多个蒸汽喷头(5)以及固定安装在外筒(1)内侧壁上的内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采用不锈钢丝网制成,所述内筒(3)的底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料管(4),所述出料管(4)的底端与外筒(1)的内底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所述外筒(1)的顶端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0),所述转杆(10)的末端贯穿顶盖(2)与内筒(3)的侧壁并延伸至出料管(4)内,所述转杆(10)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11),所述转杆(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12),多个所述连接杆(12)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板(13),所述斜板(13)靠近内筒(3)的一侧与内筒(3)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外筒(1)的底端侧壁贯穿连接有排水管(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顶端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下料斗(6),所述下料斗(6)的底端侧壁固定连接有下料管(7),所述下料管(7)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内筒(3)的顶端侧壁上,所述外筒(1)的底端侧壁设置有出料口(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6)的内部与下料管(7)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下料管(7)的内部与内筒(3)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内筒(3)的内部与出料管(4)的内部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侧壁内固定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内设置有保温层(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与内筒(3)的底端侧壁均呈锥形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湿装置,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外筒、固定安装在外筒顶端侧壁上的顶盖、固定设置在外筒内底部的多个蒸汽喷头以及固定安装在外筒内侧壁上的内筒,内筒采用不锈钢丝网制成,内筒的底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底端与外筒的内底部侧壁上固定连接,外筒的顶端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末端贯穿顶盖与内筒的侧壁并延伸至出料管内,转杆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转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板,本实用新型可在不损坏茶叶质量的情况下,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保证茶叶加湿质量。湿质量。湿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田文鹏 肖浩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照露竹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3
技术公布日:2022/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