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玉米糊配方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847175发布日期:2022-07-23 02:51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玉米糊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玉米糊配方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售的玉米糊(粉)主要原料都是黄玉米或白玉米,都经过脱皮高温蒸或膨化(加热温度超过120度),经90目研磨机研磨而成,脱皮过程中也脱掉了胚芽也脱掉了部分膳食纤维,造成部分营养成分的流失,高温蒸或膨化过程中,也对玉米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玉米糊配方及制作方法,其制备简单,易加工,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高,谷香浓郁。
4.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5.一种黑玉米糊配方,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制成:100%黑玉米粒。
6.一种黑玉米糊制作方法,
7.第一步:黑玉米清杂;
8.第二步:脱掉玉米粒的木质素部分;
9.第三部:食盐粒与玉米粒按1:1的比例加入滚筒中通过电磁或天然气加热烘炒,加热至90度即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80度在加热,如此往复循环,直到玉米粒完全熟化;
10.第四部:将食盐粒与玉米粒分离冷却;
11.第五步:将玉米粒加入90目磨粉机中研磨;
12.第六步:分装,将磨好的玉米粉分装成独立小包,一边冲泡食用。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选用富含花青素的黑玉米为原料制成,即食的玉米粉(糊),为了最大限度保留富集在黑玉米表皮的花青素,也为了保留玉米胚芽的营养成分及膳食纤维;本发明采用了全粒研磨的加工工艺,做到“全粒全营养”,为了尽量减轻高温对谷物营养物质破坏;本发明采用了加食盐粒烘炒熟化的工艺,加工温度不超过100度,通过盐粒加热传导在玉米粒上,可使玉米粒受热更均匀;本发明制成的玉米糊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高,谷香浓郁。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的变更、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15.一种黑玉米糊配方,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制成:100%黑玉米粒。
16.一种黑玉米糊制作方法,
17.第一步:黑玉米清杂;
18.第二步:脱掉玉米粒的木质素部分;
19.第三部:食盐粒与玉米粒按1:1的比例加入滚筒中通过电磁或天然气加热烘炒,加热至90度即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80度在加热,如此往复循环,直到玉米粒完全熟化;
20.第四部:将食盐粒与玉米粒分离冷却;
21.第五步:将玉米粒加入90目磨粉机中研磨;
22.第六步:分装,将磨好的玉米粉分装成独立小包,一边冲泡食用。
23.另外,还可以用紫玉米替代黑玉米制成玉米粉(糊)。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黑玉米糊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制成:100%黑玉米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玉米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黑玉米清杂;第二步:脱掉玉米粒的木质素部分;第三部:食盐粒与玉米粒按1:1的比例加入滚筒中通过电磁或天然气加热烘炒,加热至90度即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80度在加热,如此往复循环,直到玉米粒完全熟化;第四部:将食盐粒与玉米粒分离冷却;第五步:将玉米粒加入90目磨粉机中研磨;第六步:分装,将磨好的玉米粉分装成独立小包,一边冲泡食用。

技术总结
一种黑玉米糊配方,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制成:100%黑玉米粒。一种黑玉米糊制作方法,第一步:黑玉米清杂;第二步:脱掉玉米粒的木质素部分;第三部:食盐粒与玉米粒按1:1的比例加入滚筒中通过电磁或天然气加热烘炒,加热至90度即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80度在加热,如此往复循环,直到玉米粒完全熟化;第四部:将食盐粒与玉米粒分离冷却;第五步:将玉米粒加入90目磨粉机中研磨;第六步:分装,将磨好的玉米粉分装成独立小包,一边冲泡食用。一边冲泡食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志勤
技术研发日:2022.04.28
技术公布日:2022/7/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