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6154阅读:9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和保健食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
[0002] 【【背景技术】】 公知的,茯苓味甘,淡平,归脾肺膀胱心经,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山药有补脾 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 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但是如何制成这两 种合二为一的食品缺非常困难。
[0003]【
【发明内容】
】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本发明的目 的在于制作出含有茯苓和山药粉的保健食品。
[0004]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茯苓山药粉成分按以下重量份制作而成: 配料1 :茯苓8-26山药11-40玉竹1. 5-15莲子1. 5-15葛根15-45黄芪20-50白芍 5-30丹参L5-15甘草3-15. 1干姜2-15赤芍1-17白蘧0? 1-8当归0? 1-8 丁香0? 1-8肉 桂1. 5-8知母L5-15麦冬10-15生地10-15山萸肉10-25 配料2 :马铃薯20-60莲藕10-30麦芽10-20 制作所述的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其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先将配料1中的成分进行杂质剔除,取出废根及泥土,并进行清洗和晾晒; 第二步,将去除杂质的配料1中的成分进行粉碎; 第三步,对配料1粉碎后的粉末进行萃取; 第四步,将萃取后的配料1进行浓缩,并制成半成品; 第五步,将配料2中的成分进行杂质剔除,取出废根及泥土,并进行清洗和晾晒; 第六步,将去除杂质的配料2中的成分进行粉碎; 第七步,对配料2粉碎后的粉末进行过滤并进行沉淀; 第八步,对配料2过滤和沉淀后的粉末进行干燥,并制成半成品;如果用蛋白粉,粉碎 后加入; 第九步,按照重量份取配料110-60和配料240-90进行混合,然后进行干燥,再次进行 粉碎,最终制成粉末状成品即可; 使用时取本品15g,先用凉开水调成糊状,再用沸开水250-300ml冲调成半透明状即可 食用(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加入糖类),每天一次早服或早晚两次服用。
[0005] 所述配料1粉末的大小为70目-100目。
[0006] 所述配料2粉末的大小为100目-120目。
[0007]所述配料1和配料2混合后粉碎出的粉末大小为200目-220目。
[0008] 所述配料1萃取采用浸出法,浸出的时间至少为48小时。
[0009]所述配料2沉淀的时间至少为24小时。
[0010] 所述配料2中的马铃薯可由蛋白粉替代。
[0011] 配料1和配料2成分的药理和药性: 茯苓:甘,淡平,归脾肺膀胱心经,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0012] 莲子:甘,涩,平,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0013] 生地: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0014] 莲藕::味甘、性寒,入心、脾、胃经;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补脾、开胃、止泻 的功效。
[0015] 玉竹: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0016] 山药:甘平,归脾肾胃经补脾益胃养肺固肾。
[0017]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发表解肌升阳止泻解热生津透疹。
[0018] 黄芪:甘微湿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拔毒生肌利水消肿。
[0019]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经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止疼。
[0020]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疼活血通经消心除烦。
[0021] 甘草:甘平归十二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瘀止咳缓急止疼调和药性。
[0022] 干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0023] 赤芍:苦微寒归脾经清热凉血祛瘀止疼。
[0024]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清火滋阴润燥。
[0025] 白蘧: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0026]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0027] 丁香:辛热归脾胃肺肾经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0028]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疼温通经脉。
[0029] 山萸肉:酸、涩,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0030] 马铃薯:甘平和胃建中解毒消肿。
[0031]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本方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养胃滋阴为立 方,生地莲藕玉竹清热生津止渴;葛根麦冬莲子润肺解热养阴;丹参赤芍凉血活血;黄芪当 归补气补血;干姜肉桂温经通脉;茯苓健脾利湿;山药补脾养胃;山萸肉收敛固湿;马铃薯 和胃建中,全方共凑调和荣卫,润肺养胃滋肾止渴之效。
[0032]【【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 的一切技术改进。
[0033] 实施例1实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配料1 :茯苓26山药40 玉竹15莲子15葛根45黄芪50白芍30丹参15甘草15干姜15赤芍17白蘧8当归8 丁 香8肉桂8知母15麦冬25生地15山萸肉25 配料2 :马铃薯60莲藕30 制作所述的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其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先将配料1中的成分进行杂质剔除,取出废根及泥土,并进行清洗和晾晒; 第二步,将去除杂质的配料1中的成分进行粉碎至80目; 第三步,对配料1粉碎后的粉末进行萃取,采用浸出法48小时; 第四步,将萃取后的配料1进行浓缩,并制成半成品; 第五步,将配料2中的成分进行杂质剔除,取出废根及泥土,并进行清洗和晾晒; 第六步,将去除杂质的配料2中的成分进行粉碎至100目,马铃薯可由蛋白粉替代; 第七步,对配料2粉碎后的粉末进行过滤并进行沉淀24小时; 第八步,对配料2过滤和沉淀后的粉末进行干燥,并制成半成品; 第九步,按照重量份取配料130份和配料260份进行混合,然后进行干燥,再次进行粉 碎,最终制成粉末状成品即可; 使用时取本品15g,先用凉开水调成糊状,再用沸开水250-300ml冲调成半透明状即可 食用(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加入糖类),每天一次早服或早晚两次服用。
[0034] 服用后: 采用(全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124例观察9个月。124例均有不同程 度乏力,口渴,饥饿,消瘦,血糖升高。治愈,症状消失恢复正常正常工作。有效症状基本 消失,能基本正常工作。无效,症状无改善:有效率=(治愈数+有效数)/治疗人数*100% 表1
【主权项】
1. 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茯苓山药粉成分按以下重量份制作而 成: 配料1 :茯苓8-26山药11-40玉竹1. 5-15莲子1. 5-15葛根15-45黄芪20-50白芍 5-30丹参L 5-15甘草3-15. 1干姜2-15赤芍1-17白蘧0· 1-8当归0· 1-8 丁香0· 1-8肉 桂1. 5-8知母L 5-15麦冬10-15生地10-15山萸肉10-25 配料2 :马铃薯20-60莲藕10-30麦芽10-20 制作所述的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其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先将配料1中的成分进行杂质剔除,取出废根及泥土,并进行清洗和晾晒; 第二步,将去除杂质的配料1中的成分进行粉碎; 第三步,对配料1粉碎后的粉末进行萃取; 第四步,将萃取后的配料1进行浓缩,并制成半成品; 第五步,将配料2中的成分进行杂质剔除,取出废根及泥土,并进行清洗和晾晒; 第六步,将去除杂质的配料2中的成分进行粉碎; 第七步,对配料2粉碎后的粉末进行过滤并进行沉淀; 第八步,对配料2过滤和沉淀后的粉末进行干燥,并制成半成品;如果用蛋白粉,粉碎 后加入; 第九步,按照重量份取配料110-60和配料240-90进行混合,然后进行干燥,再次进行 粉碎,最终制成粉末状成品即可; 使用时取本品15g,先用凉开水调成糊状,再用沸开水250-300ml冲调成半透明状即可 食用(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加入糖类),每天一次早服或早晚两次服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配料1粉末的 大小为70目-100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配料2粉末的 大小为100目-120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配料1和配料2 混合后粉碎出的粉末大小为200目-220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配料1萃取采 用浸出法,浸出的时间至少为48小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配料2沉淀的 时间至少为24小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配料2中的马 铃薯可由蛋白粉替代。
【专利摘要】一种茯苓山药粉的制作工艺,涉及食品和保健食品领域,目的在于制作出含有茯苓和山药粉的保健食品;本方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养胃滋阴为立方,生地莲藕玉竹清热生津止渴;葛根麦冬莲子润肺解热养阴;丹参赤芍凉血活血;黄芪当归补气补血;干姜肉桂温经通脉;茯苓健脾利湿;山药补脾养胃;山萸肉收敛固湿;马铃薯和胃建中,全方共凑调和荣卫,润肺养胃滋肾止渴之效。
【IPC分类】A61K36-9068, A61P1-14, A23L1-28, A23L1-30, A23L1-216, A23L1-214
【公开号】CN104643097
【申请号】CN201510048698
【发明人】黄来军, 黄红杰
【申请人】黄来军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