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生素奶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33449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维生素奶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饲料的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维生素奶牛饲料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沙棘又名醋柳,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沙棘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 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及¥ 8等含量居果蔬之冠,特别是\^的含量更高,果 皮、果肉和种子中含沙棘油,是各种生命活性物质的浓缩物,可抗辐射、抗疲劳、增强机体 活力。
[0003] 可食性包装膜是以天然可食性物质如多糖或蛋白质为原料,通过不同分子间的相 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薄膜,能通过防止气体,水汽和溶质等的迀移来保持食 品的质量,延长储藏期,与合成包装材料相比,可食用膜能被生物降解,无任何污染,还可以 作为食品风味剂,营养强化剂,特别是以蛋白质为基料的可食性膜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口 感好透性小等特点。
[0004] 随着配合饲料的应用与完善,饲料的营养组成日趋科学与平衡,但却越来越失去 饲料的天然风味,造成饲料产品的适口性及动物采食的引诱力越来越差。众所周知,无论 人还是动物,食物营养、采食量和消化量是保持健康生长、发挥最大生产能力的3个基本要 素。如果不能足量摄食和消化吸收,食物或饲料中的营养再多也无济于事。因此,如何有针 对性的改善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风味在未来饲料行业上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根据奶牛饲料营养利用率低,长时间储藏易变质,而饲料本身易结团风味 效果散发过快等问题,制备一种方便储存,放时间存放风味效果依旧且包膜具有营养特性 的蛋白膜包膜奶牛饲料,具体方法如下:
[0006] -种维生素奶牛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新鲜沙棘叶90~ 120、花生渣35~50、米糠20~25、棕榈油5~10、凹凸棒粉15~20、香兰素1~2、粗制 面粉40~50、食盐8~12、蛋白包膜剂10~15和适量的水;
[0007] 所述的蛋白包膜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甘油4~6、山梨醇0. 5~1、羧甲基 纤维素1~2、大豆粉70~80、碳酸氢钠20~30、环糊精10~15、多孔草炭2~3和适量 的水;制备方法是将大豆粉过100目筛得细粉,然后与水互溶并加热至60°C搅拌溶解,加入 碳酸氢钠调节pH为8~9,恒温静置30min,然后去除表层油渍和浮渣,将剩余部分离心取 沉淀,然后加入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环糊精和多孔草炭,适量加水搅拌成粘稠的糊 状,保温备用;
[0008] -种维生素奶牛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0009] (1)将新鲜沙棘叶经过粉碎压榨后与花生渣、粗制面粉、米糠及凹凸棒粉混合,过 筛孔后得粗制残渣,再加入棕榈油及其它以下未涉及的剩余成分,加水调整水量50%制成 饲料原料;
[0010] ⑵将⑴所述的饲料原料通过饲料调质器揉合,控制蒸汽温度1〇〇~120°c,转 速300~350r/min持续30~50min,完成后得均匀糊化的浆料,调整含水量30%后造粒;
[0011] (3)将香兰素加入至蛋白包膜剂中,统一用磁力搅拌机盛放,调整转速200r/min, 然后整体放入300~400W功率的微波处理器中作用3~5min,完成后于包膜机中均匀喷涂 在(2)所述的饲料颗粒表面;
[0012] (4)将⑶完成后的饲料颗粒转入50~60°C的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2h后即可。
[0013] 本发明的蛋白包膜剂由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大豆粉、碳酸氢钠、环糊精和 多孔草炭组成,选用大豆是大豆蛋白分子中存在大量的氢键,疏水键和离子键等,使得大豆 蛋白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以大豆蛋白粉为主要基质,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碳酸氢钠调整pH 值为8~9,沉淀析出大多数的蛋白质有效成分,漂去表层的脂质部分和残渣,得到纯度稍 高的大豆蛋白混合部分,然后添加甘油及山梨醇作为增塑剂,羧甲基纤维素作为交联剂,可 制成具有良好强度,弹性和防潮性特点的可食性膜,具有保持水分,组织氧气渗入,食用营 养价值高,还能保持物质原有风味等多项优点,添加多孔草炭及环糊精,都有利于吸附风味 物质,蛋白膜毕竟作用于饲料的表层,直接与奶牛口腔接触,环糊精及多孔草炭具有吸附气 味的作用,有使饲料的风味长时间保存的效果。
[0014] 本发明通过实验得出另一项创新性进展在于利用300~400W功率的微波处理作 用蛋白膜原料成分2~3min以后,制成的成品蛋白膜的透氧率、透水率有所降低,而机械强 度有所提尚,进一步提尚可食性蛋白质薄I旲的实用能力。
[0015] 实验数据表明:微波处理过后的大豆蛋白膜的透光度影响不大,但是可以明显观 察出透氧率降低了 60%左右,而透水率也有相应的15~20%的降低,作用效果明显,膜外 观均匀无可见微孔。
[0016] 可见蛋白质原料在微波的作用处理后,各成分间更加均匀,消除极少数极性键间 的排斥作用,达到理想化协调统一的效果,至使成膜更加均匀细腻,在机械韧性及通透性方 面更加出色。下表为处理前后蛋白质包膜拉伸强度的比较,明显看出处理后包膜的机械强 度加强。
[0017] 微波处理对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0018]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是一种维生素含量极为丰富的奶牛饲料,提高奶制品 质量的关键需从奶牛的食物着手,方可达到最佳效果,发明中的饲料添加富含维生素的沙 棘叶及花生渣,然后又加入少许的棕榈油提高胡萝卜素的吸收,利用蛋白包膜技术保证新 鲜度及营养不被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实施例1 :
[0021] -种维生素奶牛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新鲜沙棘叶 100、花生渣40、米糠25、棕榈油7、凹凸棒粉20、香兰素1、粗制面粉40、食盐8、蛋白包膜剂 14和适量的水;
[0022] 所述的蛋白包膜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甘油4、山梨醇0.5、羧甲基纤维素 1、大豆粉70、碳酸氢钠30、环糊精15、多孔草炭3和适量的水;制备方法是将大豆粉过100 目筛得细粉,然后与水互溶并加热至60°C搅拌溶解,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为8~9,恒温静 置30min,然后去除表层油渍和浮渣,将剩余部分离心取沉淀,然后加入甘油、山梨醇、羧甲 基纤维素、环糊精和多孔草炭,适量加水搅拌成粘稠的糊状,保温备用;
[0023] -种维生素奶牛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0024] (1)将新鲜沙棘叶经过粉碎压榨后与花生渣、粗制面粉、米糠及凹凸棒粉混合,过 筛孔后得粗制残渣,再加入棕榈油及其它以下未涉及的剩余成分,加水调整水量50%制成 饲料原料;
[0025] (2)将(1)所述的饲料原料通过饲料调质器揉合,控制蒸汽温度100~120°C,转 速300~350r/min持续30~50min,完成后得均匀糊化的浆料,调整含水量30%后造粒;
[0026] (3)将香兰素加入至蛋白包膜剂中,统一用磁力搅拌机盛放,调整转速200r/min, 然后整体放入300~400W功率的微波处理器中作用3~5min,完成后于包膜机中均匀喷涂 在(2)所述的饲料颗粒表面;
[0027] (4)将⑶完成后的饲料颗粒转入50~60°C的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2h后即可。
[0028] 利用本发明的维生素奶牛饲料养殖奶牛,经长时间使用效果来看,本发明的饲料 可长时间的保存且不易变质,极少发生受潮后彼此沾粘的情况,奶牛很喜欢的饲料,,此外 提尚了奶牛奶品质量,广品营养也相对$父尚。
【主权项】
1. 一种维生素奶牛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新鲜沙棘叶90~120、 花生渣35~50、米糠20~25、棕榈油5~10、凹凸棒粉15~20、香兰素1~2、粗制面粉40~50、食盐 8~12、蛋白包膜剂10~15和适量的水; 所述的蛋白包膜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甘油4~6、山梨醇0.5~1、羧甲基纤维素1~2、大粉70~80、碳酸氛纳20~30、环糊精10~15、多孔草炭2~3和适量的水;制备方法是 将大豆粉过100目筛得细粉,然后与水互溶并加热至60°C搅拌溶解,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 为8~9,恒温静置30min,然后去除表层油渍和浮渣,将剩余部分离心取沉淀,然后加入甘 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环糊精和多孔草炭,适量加水搅拌成粘稠的糊状,保温备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维生素奶牛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 份的原料制成: (1) 将新鲜沙棘叶经过粉碎压榨后与花生渣、粗制面粉、米糠及凹凸棒粉混合,过筛孔 后得粗制残渣,再加入棕榈油及其它以下未涉及的剩余成分,加水调整水量50%制成饲料 原料; (2) 将(1)所述的饲料原料通过饲料调质器揉合,控制蒸汽温度100~120°C,转速 300~350r/min持续30~50min,完成后得均匀糊化的浆料,调整含水量30%后造粒; (3) 将香兰素加入至蛋白包膜剂中,统一用磁力搅拌机盛放,调整转速200r/min,然后 整体放入300~400W功率的微波处理器中作用3~5min,完成后于包膜机中均匀喷涂在(2)所 述的饲料颗粒表面; (4) 将(3)完成后的饲料颗粒转入50~60°C的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2h后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维生素奶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新鲜沙棘叶90~120、花生渣35~50、米糠20~25、棕榈油5~10、凹凸棒粉15~20、香兰素1~2、粗制面粉40~50、食盐8~12、蛋白包膜剂10~15和适量的水;具体是一种维生素含量极为丰富的奶牛饲料,提高奶制品质量的关键需从奶牛的食物着手,方可达到最佳效果,发明中的饲料添加富含维生素的沙棘叶及花生渣,然后又加入少许的棕榈油提高胡萝卜素的吸收,利用蛋白包膜技术保证新鲜度及营养不被破坏。
【IPC分类】A23K1/16, A23K1/18, A23K1/14
【公开号】CN105053598
【申请号】CN201510424310
【发明人】李凌峰
【申请人】安徽正源牧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