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香榛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69663阅读:3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五香榛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五香榛子。
【背景技术】
[0002]榛子富含油脂,有利于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对体弱、病后虚赢、易饥饿的人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榛子有天然香气,在口中越嚼越香,有开胃之功效。榛子包含着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酚,它是红豆杉醇中的活跃成分,这种药可以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它一些癌症,可延长病人的生命期。中医认为,榛子有补脾胃、益气力、明目健行的功效,并对消渴、盗汗、夜尿多等肺肾不足之症颇有益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出一种五香榛子,口味独特,营养健康,具有益气补肾的功效。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五香榛子,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
[0006]榛子100-140份、辣椒3-5份、肉桂3_5份、花椒3_5份、白胡椒3_5份、丁香3_5份、山柰3-5份、食盐3-5份、味精3-5份。
[0007]进一步,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
[0008]榛子100份、辣椒3份、肉桂3份、花椒3份、白胡椒3份、丁香3份、山柰3份、食盐3份、味精3份。
[0009]进一步,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
[0010]榛子120份、辣椒4份、肉桂4份、花椒4份、白胡椒4份、丁香4份、山柰4份、食盐4份、味精4份。
[0011]进一步,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
[0012]榛子140份、辣椒5份、肉桂5份、花椒5份、白胡椒5份、丁香5份、山柰5份、食盐5份、味精5份。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发明口味独特,营养健康。
[0015]2、本发明具有益气补肾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一:
[0018]—种五香榛子,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
[0019]榛子100-140份、辣椒3-5份、肉桂3_5份、花椒3_5份、白胡椒3_5份、丁香3_5份、山柰3-5份、食盐3-5份、味精3-5份。
[0020]实施例二:
[0021]根据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五香榛子,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
[0022]榛子100份、辣椒3份、肉桂3份、花椒3份、白胡椒3份、丁香3份、山柰3份、食盐3份、味精3份。
[0023]实施例三:
[0024]根据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五香榛子,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
[0025]榛子120份、辣椒4份、肉桂4份、花椒4份、白胡椒4份、丁香4份、山柰4份、食盐4份、味精4份。
[0026]实施例四:
[0027]根据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五香榛子,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
[0028]榛子140份、辣椒5份、肉桂5份、花椒5份、白胡椒5份、丁香5份、山柰5份、食盐5份、味精5份。
[002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五香榛子,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 榛子100-140份、辣椒3-5份、肉桂3-5份、花椒3_5份、白胡椒3_5份、丁香3_5份、山柰3-5份、食盐3-5份、味精3-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香榛子,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 榛子100份、辣椒3份、肉桂3份、花椒3份、白胡椒3份、丁香3份、山柰3份、食盐3份、味精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香榛子,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 榛子120份、辣椒4份、肉桂4份、花椒4份、白胡椒4份、丁香4份、山柰4份、食盐4份、味精4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香榛子,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 榛子140份、辣椒5份、肉桂5份、花椒5份、白胡椒5份、丁香5份、山柰5份、食盐5份、味精5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香榛子,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原料:榛子100-140份、辣椒3-5份、肉桂3-5份、花椒3-5份、白胡椒3-5份、丁香3-5份、山柰3-5份、食盐3-5份、味精3-5份,本发明口味独特,营养健康,具有益气补肾的功效。
【IPC分类】A23L33/10, A23L27/10, A23L25/00
【公开号】CN105325984
【申请号】CN201510617714
【发明人】张爱丽
【申请人】张爱丽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