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烟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4267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烟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烟嘴。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抽烟有害健康,烟中的尼古丁、焦油进入人体肺部,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吸烟的人数高达3.5亿,被动吸烟人数高达5.4亿人,全国每年因吸烟致病而死亡得人数达100万人。中国每年因吸烟致病造成的直接损失为1400亿 1600亿人民币,间接损失达800亿 1200亿人民币。但是,中国烟草产量居世界第一,以种植烟草为生的农民人数超过2000万人,烟草零售商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卷烟生产厂遍布全国各地,2007年国家烟草业税前收入达到3880亿人民币,占中国当年财政收入8%。自2009年5月I日起,我国大幅提高烟税,提高烟税体现国家控烟与增收双重意图。中国于2003年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根椐《公约》执行时间表,中国须从2011年起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办公楼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烟,可见中国严格禁烟是刻不容缓的。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超能纳米 过滤烟嘴,采用高级基材,经环保级工艺处理,多重过滤,包括磁石过滤系统,超能纳米过滤系统,可清洁循环使用,但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大幅度减少烟民对尼古丁和烟焦油吸入量的烟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烟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烟嘴、金属外筒套、插烟嘴、内筒体和中芯杆,金属外筒套前端连接插烟嘴,金属外筒套后端连接吸烟嘴,内筒体设置在金属外筒套内,内筒体中空,中芯杆插入内筒体;内筒体的外侧设有第一梯槽和第二梯槽,第一梯槽内设有吸油纸,内筒体的筒壁上设有进烟通道和出烟通道,进烟通道和出烟通道连通第二梯槽与内筒体内腔,中芯杆的堵头设置在进烟通道与出烟通道之间。所述第一梯槽内设有两层吸油纸,所述吸油纸的厚度为1_。进烟通道倾斜,与内筒体轴线呈45°夹角。所述进烟通道的内径为0.3mm,所述出烟通道的内径为0.8mm。香烟过滤嘴连接插烟嘴,烟气通过进烟通道进入第二梯槽内,与第一梯槽内的吸油纸接触,烟气中的尼古丁和烟焦油等油性物质被吸油纸吸附,剩余烟气通过出烟通道进入内筒体的内腔,最后经由吸烟嘴进入吸烟者空腔。烟气经过与吸油纸接触,降低了其中的尼古丁和烟焦油含量,所以能大幅度减少烟民对尼古丁和烟焦油的吸入量。吸油纸缠绕在内筒体外侧的第一梯槽内,方便安装和更换,吸油纸价格便宜,所以本吸烟嘴制造成本低,更换吸油纸后可重复使用,使用成本也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制造。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大幅度减少烟民对尼古丁和烟焦油吸入量的有益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烟嘴,包括吸烟嘴3、金属外筒套2、插烟嘴1、内筒体4和中芯杆10,金属外筒套2前端连接插烟嘴1,金属外筒套2后端连接吸烟嘴3,内筒体4设置在金属外筒套2内,内筒体4中空,中芯杆10插入内筒体4 ;内筒体4的外侧设有第一梯槽5和第二梯槽6,第一梯槽5内设有两层吸油纸7,所述吸油纸7的厚度为1mm。内筒体4的筒壁上设有进烟通道8和出烟通道9,进烟通道8和出烟通道9连通第二梯槽6与内筒体内腔,中芯杆的堵头11设置在进烟通道8与出烟通道9之间。所述进烟通道8倾斜,与内筒体轴线呈45°夹角。所述进烟通道8的内径为0.3mm,所述出烟通道9的内径为0.8mm。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烟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烟嘴、金属外筒套、插烟嘴、内筒体和中芯杆,金属外筒套前端连接插烟嘴,金属外筒套后端连接吸烟嘴,内筒体设置在金属外筒套内,内筒体中空,中芯杆插入内筒体;内筒体的外侧设有第一梯槽和第二梯槽,第一梯槽内设有吸油纸,内筒体的筒壁上设有进烟通道和出烟通道,进烟通道和出烟通道连通第二梯槽与内筒体内腔,中芯杆的堵头设置在进烟通道与出烟通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槽内设有两层吸油纸,所述吸油纸的厚度为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烟嘴,其特征在于:进烟通道倾斜,与内筒体轴线呈45°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通道的内径为0.3mm,所述出烟通道的内径为0.8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烟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烟嘴、金属外筒套、插烟嘴、内筒体和中芯杆,金属外筒套前端连接插烟嘴,金属外筒套后端连接吸烟嘴,内筒体设置在金属外筒套内,内筒体中空,中芯杆插入内筒体;内筒体的外侧设有第一梯槽和第二梯槽,第一梯槽内设有吸油纸,内筒体的筒壁上设有进烟通道和出烟通道,进烟通道和出烟通道连通第二梯槽与内筒体内腔,中芯杆的堵头设置在进烟通道与出烟通道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大幅度减少烟民对尼古丁和烟焦油吸入量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A24F13/06GK203015832SQ20132003967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王珏 申请人:王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