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椰壳原料制备片状水烟炭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4923发布日期:2018-12-14 21:51阅读:18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水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椰壳炭粉制作片状水烟炭的技术。



背景技术:

水烟是一种起源于中东地区的烟草制品,使用烟草与蜂蜜或者水果制成水烟膏或水烟丝,并用水烟袋吸食。吸食水烟时,先将水烟膏或水烟丝放在上端烟锅中,并在上面放上点燃的水烟炭,产生的烟雾经过水烟壶的水过滤后吸入人体。传统的水烟炭通常以木炭为主要原料,添加粘合剂直接压制而成,形状为立方体块状,需要专门的点燃装置,用户体验差。为解决这个问题,研制易点燃,燃烧清洁安全的新型水烟炭,便具有方便、实用的意义。通过在椰壳炭粉中添加助燃物,并添加葡萄糖使助燃物在水烟炭的内部和表面均匀分布,使椰壳水烟炭产品易点燃,在水烟炭原料中添加火山石粉,燃烧后的灰烬不散碎,燃烧清洁安全,产品用户体验更好。因此椰壳水烟炭产品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会受到更多用户的喜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水烟炭产品由于不易点燃,燃烧后灰烬不清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椰壳原料片状水烟炭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出的水烟炭产品不仅易点燃,且燃烧燃烧清洁安全,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该椰壳水烟炭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a)将椰壳炭粉与火山石粉、硝酸钾、羧甲基纤维素钠、葡萄糖混合均匀;(b)向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充分搅拌后倒入压片机,并压制成型;(c)将压制成型的材料放置在烘干装置中干燥,即得到椰壳原料片状水烟炭。

其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火山石粉10%-30%,硝酸钾6%-20%,羧甲基纤维素钠0.5%-10%,葡萄糖0.5%-10%,其余成分为椰壳炭粉。

其中加入水的质量为粉末质量的0.3-5倍。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水烟炭原料中添加助燃剂硝酸钾,解决了目前水烟炭不易点燃的问题;在水烟炭原料中加入葡萄糖,使助燃剂硝酸钾均匀分布在水烟炭的表面和内部,解决了水烟炭点燃和燃烧过程的安全问题;在水烟炭原料中加入了火山石粉,使燃烧后的水烟炭不散碎,解决了燃烧清洁安全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设备和方法为本技术领域常规市购的试剂、设备和常规使用的方法。

实施例1: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椰壳炭粉(80%)、火山石粉(10%)、硝酸钾(5%)、羧甲基纤维素钠(4.5%)、葡萄糖(0.5%)混合均匀,加入粉末质量0.2倍的水,充分搅拌后倒入压片机中压制成型,在干燥装置中烘干,得到片状椰壳水烟炭。得到的椰壳水烟炭点燃需要的时间为8秒,每克椰壳水烟炭的燃烧持续时间为15分钟,燃烧清洁安全,燃烧过程无灰烬飞散。

实施例2: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椰壳炭粉(50%)、火山石粉(15%)、硝酸钾(20%)、羧甲基纤维素钠(10%)、葡萄糖(5%)混合均匀,加入粉末质量0.5倍的水,充分搅拌后倒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在干燥装置中烘干,得到片状椰壳水烟炭。得到的椰壳水烟炭点燃需要的时间为2秒,每克椰壳水烟炭的燃烧持续时间为8分钟,燃烧清洁安全,燃烧过程无灰烬飞散。

实施例3: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椰壳炭粉(50%)、火山石粉(15%)、硝酸钾(15%)、羧甲基纤维素钠(10%)、葡萄糖(10%)混合均匀,加入粉末质量0.7倍的水,充分搅拌后倒入压片机中压制成型,在干燥装置中烘干,得到片状椰壳水烟炭。得到的椰壳水烟炭点燃需要的时间为4秒,每克椰壳水烟炭的燃烧持续时间为7分钟,燃烧安全,燃烧过程无火焰。

实施例4: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椰壳炭粉(53%)、火山石粉(30%)、硝酸钾(10%)、羧甲基纤维素钠(5%)、葡萄糖(2%)混合均匀,加入粉末质量0.5倍的水,充分搅拌后倒入压片机中压制成型,在干燥装置中烘干,得到片状椰壳水烟炭。得到的椰壳水烟炭点燃需要的时间为6秒,每克椰壳水烟炭的燃烧持续时间为8分钟,燃烧安全,燃烧过程无火焰。

实施例5: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椰壳炭粉(57%)、火山石粉(17%)、硝酸钾(18%)、羧甲基纤维素钠(5%)、葡萄糖(3%)混合均匀,加入粉末质量5倍的水,充分搅拌后倒入压片机中压制成型,在干燥装置中烘干,得到片状椰壳水烟炭。得到的椰壳水烟炭点燃需要的时间为5秒,每克椰壳水烟炭的燃烧持续时间为9分钟,燃烧安全,燃烧过程无火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椰壳原料制备片状水烟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椰壳炭粉与火山石粉、硝酸钾、羧甲基纤维素钠、葡萄糖混合均匀;向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充分搅拌后倒入压片机中压制成型;将压制成型的材料放置在烘干装置中干燥,即得到片状椰壳水烟炭。本发明公开的椰壳原料制备片状水烟炭的方法生产出的产品,易点燃,燃烧清洁安全。片状椰壳水烟炭用户体验好,在国内外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必衍;曾惜;齐高相;陈柏蓉;王小云;曾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霏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0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