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56847发布日期:2021-02-26 11:4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加热不燃烧型烟弹一般由包装体和置于包装体内的烟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件对烟草进行加热,但加热温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例如300~ 380℃),这种加热方式可以避免烟草发生裂解反应,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因此加热不燃烧型烟弹越来越流行和受到用户的青睐。
[0003]
现有的加热不燃烧型烟弹通常需要采用封盖结构封盖在包装体的开口处,以使烟草容置在包装体内,封盖结构一般具有多层结构,且不同层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其最底层一般为粘胶层,通过该粘胶层实现将封盖结构安装到包装体上,由此不仅导致封盖结构和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在组装加热不燃烧型烟弹时也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加热不燃烧型烟弹存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以及组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5]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包括:
[0006]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吸烟通道和收容腔,所述吸烟通道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收容腔具有开口;
[0007]
气溶胶产生基材,所述气溶胶产生基材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气溶胶产生基材受热后能够产生烟雾;
[0008]
以及可透气的透气隔离塞,插入所述开口中,以关闭所述开口。
[0009]
在所述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气隔离塞可拆卸地插入所述开口中,且所述透气隔离塞的外周壁与所述开口的内周壁紧密贴合。
[0010]
在所述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气隔离塞的顶面低于所述开口的顶面;或者,所述透气隔离塞的顶面与所述开口的顶面齐平。
[0011]
在所述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内壁凸伸有凸部,所述透气隔离塞的外壁凹陷形成有凹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卡合;或者,所述开口的内壁凹陷形成有凹部,所述透气隔离塞的外壁凸伸有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卡合。
[0012]
在所述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气隔离塞包括第一透气隔离塞和至少一第二透气隔离塞,所述第一透气隔离塞插入所述开口中,并与所述开口紧密配合;所述第二透气隔离塞安装于所述收容腔中,并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紧密配合,以将所述收容腔分隔成多个相互连通的子收容腔。
[0013]
在所述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采用冲压一体成型,其顶部开设有所述开口,底部为底板,所述底板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收容腔
连通,以形成所述吸烟通道。
[0014]
在所述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采用冲压一体成型,其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所述开口,两所述开口分别插入一所述透气隔离塞,所述透气隔离塞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形成所述吸烟通道。
[0015]
在所述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气隔离塞具有塞体,所述塞体插入所述开口中,且其外周壁面与所述开口内壁面紧密贴合,所述塞体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
[0016]
在所述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塞体的一端沿其外周壁凸伸有凸缘,所述凸缘抵持于所述开口的顶面上,且所述凸缘的外壁位于所述开口的外壁与内壁之间;或者,所述凸缘的外壁与所述开口的外壁平齐。
[0017]
在所述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塞体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所述气溶胶产生基材为丝状、片状、颗粒状。
[0018]
在所述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产生基材包括草本颗粒、烟丝、草本片中的至少一种。
[0019]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安装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
[0020]
在所述加热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侧壁设有多个加热件,所述多个加热件分别与所述加热组件的电极电连接,所述收容腔具有多个收容腔,一所述加热件对应一所述收容腔设置,使得所述收容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材可分段加热。
[0021]
在所述加热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具有多段加热区,每段加热区对应一所述收容腔设有至少一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发热体的侧壁上,且每段加热区的加热件分别与所述加热组件的电极电连接,使得所述收容腔内的气溶胶产生基材可分段加热
[0022]
在所述加热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发热体上,至少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对应一所述收容腔设置,所述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器连接;所述加热件为导电金属材料,其通过印刷的方式设于所述发热体的侧壁上。
[0023]
根据第三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外壳及上述任一实施所述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中,其用于安装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
[0024]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
依据以上实施例中的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由于其壳体的开口可以通过透气隔离塞实现关闭,而该透气隔离塞可插入至开口中,由此不仅可以简化该透气隔离塞的结构组成,使其制作工艺简单化,有效降低成本,而且组装该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的过程也变得更为简便易行。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
其中:
[0028]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加热组件装入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时的剖视示意图;
[0029]
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0030]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31]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的剖视示意图;
[0032]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0033]
图6为本发明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所提供的其中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4]
图7为本发明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所提供的其中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5]
图8为本发明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所提供的其中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6]
图9为本发明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所提供的其中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7]
图10为本发明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所提供的其中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8]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实施例的的剖视示意图;
[0039]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实施例的的剖视示意图;
[0040]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壳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壳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42]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43]
100-壳体;200-气溶胶产生基材;300-透气隔离塞;101-收容腔;102-第一端;103-第二端;104-周壁;110-第一壳体单元;120-第二壳体单元;130-底板; 140-凸部;301-透气孔;310-塞体;320-凹部;300a-第一透气隔离塞;300b-第二透气隔离塞;111-第一单元端;112-第二单元端;121-第三单元端;122-第四单元端;311-凸缘;1011-开口;10-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20-发热体;21-容纳腔;22-加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45]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46]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47]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可以取代常规香烟供用户使用,能够给用户带来真实的吸烟感受。
[0048]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外壳(图中未示出)和加热组件,该加热组件安装在外壳内,请参考图1-2,该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体20,该发热体具有容纳腔21,该容纳腔21用于安装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10。
[0049]
该发热体20用于对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10进行加热,使该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10能够产生烟雾。
[0050]
该发热体20主要通过设置在发热体20内的加热件22对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10进行加热,使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10中的气溶胶产生基材200产生烟雾,供用户吸食。
[0051]
本文对发热体20、加热件22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他们可采取任意一种结构实现。
[0052]
另外,该发热体20可以设计成与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10具有相同的造型,此时发热体20和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10在外观上具有一致性,使两者连接之后,加热组件具有较佳的外观效果,其次当两者具有相同造型时,也便于相关人员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005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10(下文简称“烟弹结构”),该烟弹结构具有区别于传统的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的结构和性能,使其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组装方便的优点。
[0054]
请参考图3,该烟弹结构包括壳体100、气溶胶产生基材200以及可透气的透气隔离塞300,该壳体100作为烟弹结构的包覆体,用于为气溶胶产生基材 200和透气隔离塞300提供装配空间。
[0055]
该壳体100具有吸烟通道和收容腔101,吸烟通道和收容腔101连通,且该收容腔101具有开口1011。
[005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壳体100可采用食品级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金属通管或者金属箔纸等。
[0057]
该气溶胶产生基材200收容在收容腔101内,气溶胶产生基材200是一种受热后能够产生烟雾的材料,当启动发热体20对对烟弹结构10进行加热时,就可以产生烟雾。
[0058]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较好的方式,气溶胶产生基材200宜填满的收容腔101,此时可使烟弹结构具有较佳的气密性,使用户在吸食时,烟雾的量更为均匀,使用户的吸食感受更佳。
[0059]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基材200可以呈各种形状或结构,例如为丝状、片状、颗粒状等。
[0060]
气溶胶产生基材200可以调配呈包括草本颗粒、烟丝、草本片中的至少一种,当然,气溶胶产生基材200也可以是其他的能够产生被吸食烟雾的物质。
[0061]
该透气隔离塞300插入开口1011中,以关闭该开口1011。
[006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壳体100的开口1011可以通过透气隔离塞300实现关闭,而该透气隔离塞300可插入至开口1011中,由此不仅可以简化该透气隔离塞300的结构组成,使其制作工艺简单化,有效降低成本,而且组装该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10的过程也变得更为简便易行。
[0063]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透气隔离塞300可拆卸地插入开口1011中,且透气隔离塞300的外周壁与开口1011的内周壁紧密贴合,由此可保证透气隔离塞300和壳体100之
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0064]
在一种实施例中,透气隔离塞300的顶面低于开口1011的顶面;或者,透气隔离塞300的顶面与开口1011的顶面齐平(如图3所示),由此可使得烟弹结构的端部平整,易于将其装入到发热体10内。
[0065]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开口1011的内壁凸伸有凸部140,透气隔离塞300的外壁凹陷形成有凹部320,凸部140和凹部320卡合;或者,开口 1011的内壁凹陷形成有凹部320,透气隔离塞300的外壁凸伸有凸部140,凸部 140与凹部320卡合,此处通过凸部140和凹部320的卡合,可提高密封隔离塞 300的装配稳定性,使其稳定地安装在壳体100内。
[0066]
另一方面,传统的加热不燃烧型烟弹只能匹配出一种口味,当用户需要体验另一种口味时,只能整体更换加热不燃烧型烟弹,因此现有的加热不燃烧型烟弹存在口味单一、吸食模式单一的问题,无法满足用户日渐严苛的使用需求。
[0067]
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烟弹结构具有至少两个收容腔101,可在两个收容腔101内设置不同的气溶胶产生基材200,再结合发热体20的加热作用,即可解决上述问题。
[006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容腔101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定,其可以是两个收容腔101,也可以是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收容腔101,为便于描述和理解,下文中所介绍的实施例主要以两个收容腔101为例进行说明,更多个收容腔101的情形可参照该两个收容腔101的实施例进行设计。
[0069]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透气隔离塞300包括第一透气隔离塞300a 和至少一第二透气隔离塞300b,第一透气隔离塞300a插入开口1011中,并与开口1011紧密配合;第二透气隔离塞安装于收容腔101中,并与收容腔101的内壁紧密配合,以将一个较大的收容腔1011分隔成多个相互连通的较小的收容腔101(子收容腔)。
[0070]
具体而言,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壳体100具有第一端102 和第二端103,第一端102和第二端103中的一个形成有与收容腔101连通的开口1011,另一个封闭,透气隔离塞300为两个,其中一个为第二透气隔离塞300b 且设置在第一端102和第二端103之间,另一个为第一透气隔离塞300a且设置在具有开口1011的那一端。
[0071]
此处以第一端102开口,第二端103封闭为例进行说明,在将透气隔离塞 300装入到壳体100内后,两个透气隔离塞300和第二端103将壳体100的空间分隔成两段收容腔101,包含有第一端102的收容腔101由两个透气隔离塞300 之间的空间限定,包含有第二端103的收容腔101由一个透气隔离塞300和第二端103之间的空间限定,在该实施例中,为了形成完整的吸烟通道,需要在第二端103或靠近第二端103的某个位置开设置通气孔(图中未示出),此时从通气孔到两个收容腔101再到第一端102可形成完整的气流通路,该气流通路即形成吸烟通道。
[0072]
此处不妨以壳体100为圆筒状结构为例,请参考图3,此时该壳体100的收容腔101也为圆筒状,而为了与该收容腔101相适配,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气隔离塞300也被设计成圆筒状,同时该透气隔离塞300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得透气隔离塞300能够抵接在壳体100的周壁104之间,透气隔离塞300和壳体 100在结构上的相适配,能够使透气隔离塞300稳定处于壳体100内。
[0073]
当然,壳体100还可以被构造成各种造型,例如其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相应地,请结合参考图5-10,透气隔离塞300的横截面也可以被设计成圆形、椭圆形、
多边形、多段圆弧形等其他各种造型。
[0074]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透气隔离塞300包括塞体310,该塞体310可采用板状结构,该塞体310插入开口1011中,在该塞体310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01,由此在制作该透气隔离塞300时,仅需取一块板状结构的物体,对其进行加工后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塞体310,然后采用机械加工等方式在该塞体310上加工出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透气孔301即可,取材方便,加工简单。
[0075]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1,塞体310的一端沿其外周壁凸伸有凸缘311,凸缘311抵持于开口1011的顶面上,且凸缘311的外壁位于开口1011的外壁与内壁之间;或者,凸缘311的外壁与开口1011的外壁平齐,由此使得烟弹结构在整体上更加平顺,易于将其安装到发热体20内,也易于组装形成最终气溶胶产生装置。
[0076]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透气孔301均匀布满塞体310,由此可使空气均匀分散,有利于提高烟雾的均匀性,提高用户的吸食体验。
[0077]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塞体310可采用食品级的耐高温材料制成,例如食品级的硅胶材料或者食品级的金属材料,使其能够正常工作于高温条件下,同时还不至于对烟雾的品质造成影响。
[0078]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壳体100具有第一端102和第二端103,第一端102和第二端103均形成有与收容腔101连通的开口1011,透气隔离塞300为三个,其中两个透气隔离塞300为第一透气隔离塞300a且分别设置在第一端102和第二端103,另一个透气隔离塞300为第二透气隔离塞300b 且设置在第一端102和第二端103之间。
[0079]
在该实施例中,三个透气隔离塞300将壳体100的空间分隔成两段收容腔 101,其中一个收容腔101由设置在第一端102处的透气隔离塞300与设置在第一端102和第二端103之间的透气隔离塞300之间的空间限定,另一个收容腔 101由设置在第二端103处的透气隔离塞300与设置在第一端102和第二端103 之间的透气隔离塞300之间的空间限定,在该实施例中,不需要另外设置通气孔,设置在第一端102和第二端103处的透气隔离塞300协同收容腔101自然形成吸烟通。
[008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可以采用多种结构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中所列结构。
[0081]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壳体100采用冲压一体成型,其顶部开设有开口1011,底部为底板130,底板130开设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与收容腔 101连通,以形成吸烟通道。
[0082]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壳体100采用冲压一体成型,其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开口1011,两开口1011分别插入一透气隔离塞300,透气隔离塞300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01,透气孔301形成吸烟通道。
[0083]
在前文所介绍的实例中,壳体100均可以设计成一体化结构,即壳体100 是一个整体,而通过在其内部设置透气隔离塞300来形成收容腔101。在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壳体100设计成由多个壳体单元首尾相接而成,此时壳体100为分体结构。
[0084]
例如,在第三种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3及图13-14,壳体100包括首尾相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壳体单元110和至少一个第二壳体单元120,每个第一壳体单元110具有第一单元端111和第二单元端112,第一单元端111和第二单元端 112均形成有与收容腔101连通的
开口,每个第二壳体单元120具有第三单元端 121和第四单元端122,第三单元端121和第四单元端122中的一个形成有与收容腔101连通的开口,另一个封闭。
[0085]
以壳体100包括一个第一壳体单元110和一个第二壳体单元120,且该第一壳体单元110和第二壳体单元120均为圆筒状结构为例,该第一壳体单元110 和第二壳体单元120具有相同尺寸的内径和外径,第一壳体单元110和第二壳体单元120各形成一个收容腔101,将该第一壳体单元110连接到该第二壳体单元120上即可形成具有两个收容腔101的壳体100,该壳体100与前文中所介绍的第一种实施例中的壳体100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与前述第一种实施例相比,该第三种实施例还具有其优势之处。
[0086]
在该第三种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壳体单元110和第二壳体单元120为分体结构,因此在装配透气隔离塞300时,能够更为简易地完成。请结合参考图13-14,透气隔离塞300均处于第一壳体单元110或第二壳体单元120的端部,因此可直接将透气隔离塞300塞入到相应位置处,其不需要将透气隔离塞300塞入到壳体100的内部(例如前文中的第一端102和第二端103之间),从而简化装配过程。
[0087]
又如,在第四种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2及图13,壳体100包括首尾相接的至少两个第一壳体单元110,每个第一壳体单元110具有第一单元端111和第二单元端112,第一单元端111和第二单元端112均形成有与收容腔101连通的开口。
[0088]
在该第四种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单元110与前述第三种实施例中的第一壳体单元110相同,以壳体100包括两个第一壳体单元110,且该两个第一壳体单元110均为圆筒状结构为例,该两个第一壳体单元110各形成一个收容腔101,将该第一壳体单元110连接到另一个第一壳体单元110上即可形成具有两个收容腔101的壳体100,该壳体100与前文中所介绍的第二种实施例中的壳体100 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但与前述第二种实施例相比,该第四种实施例还具有其优势之处。
[0089]
在该第四种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壳体单元110的两端均为开口,请结合参考图12及图13,透气隔离塞300均处于第一壳体单元110的端部,因此可直接将透气隔离塞300塞入到相应位置处,其不需要将透气隔离塞300塞入到壳体 100的内部(例如第一端102和第二端103之间),从而简化装配过程,
[009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该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10形成有至少两个收容腔101,该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10为在壳体100内设置至少两种不同的气溶胶产生基材200提供了先决条件(当然也可以仅设置一种气溶胶产生基材200),并且由于透气隔离塞300的设置,使得处于收容腔101中的同种或者不同种的气溶胶产生基材200均能够连通到吸烟通道,由此通过对同种或者不同种的气溶胶产生基材200进行分段加热(仅加热一种气溶胶产生基材200)或者同步加热(同时加热多种气溶胶产生基材200)可以使用户体验到单一口味、多种口味,甚至多种口味的混搭,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加热不燃烧型烟弹所存在的口味单一、吸食模式单一的问题,使得加热不燃烧型烟弹结构10具有多种吸食模式供用户选择。
[0091]
此处需要进一步说明,前述“分段加热”、“同步加热”可通过发热体来实现,为便于理解,不妨以发热体为筒状结构为例进行说明(此时烟弹结构整体也呈筒状结构)。“分段加热”是指,发热体仅对壳体100的一部分进行加热,此时可将发热体设计成前后贯通的环状结构,使其套设在壳体100的外周,并对应于某个收容腔101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该收容腔101中的气溶胶产生基材200将会受热产生烟雾,从而形成对应于该气溶胶产生基材200
的口味,当需要形成另外口味的烟雾时,相应改变加热筒的位置即可;“同步加热”是指,发热体同时对整个壳体100进行加热,此时可将上述发热体的尺寸设计成能够匹配该壳体100,使得发热体套设在壳体100的外周之后,发热体能够对壳体100的所有部分进行加热,此时所有收容腔101(收容腔)中的气溶胶产生基材200受热而产生多种烟雾,从而形成多种口味的混搭。当然,除此之外,特别是当收容腔101和设置在收容腔101中的气溶胶产生基材200的种类较多时,还可以对应地对其中的某些收容腔101进行加热,这些收容腔101可以相邻,也可以间隔,从而形成更多种口味的烟雾,使吸食模式更加多样化。
[0092]
为使发热体能够对烟弹结构进行前述“分段加热”或“同步加热”,可对发热体进行如下设计。
[0093]
例如,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2,发热体20侧壁设有多个加热,22,多个加热件22分别与加热组件的电极电连接,壳体100具有多个收容腔101,一加热件22对应一收容腔101设置,使得收容腔101内的气溶胶产生基材200 可分段加热。
[0094]
又如,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发热体20具有多段加热区,每段加热区对应一收容腔101设有至少一加热件22,加热件22设于发热体20的侧壁上,且每段加热区的加热件分别与加热组件的电极电连接,使得收容腔101内的气溶胶产生基材200可分段加热。
[0095]
当然,同时启用多个加热件22即可实现同步加热。
[0096]
进一步地,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发热组件还可以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于发热体20上,至少一温度传感器对应一收容腔101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控制器连接,加热件22为导电金属材料,其通过印刷的方式设于发热体20的侧壁上。
[0097]
此处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可对收容腔101内温度进行监控,以保证正常工作。
[0098]
通过以上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烟弹结构、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在结构组成上更为简单,可有效控制成本,同时还可以简化组装过程。另外,其还可以产生多样化的口味或者口味组合,可以给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吸食模式。特别是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例如当壳体100采用食品级的金属材料时,此时壳体100具有热传导均匀、耐热的特性,使烟弹结构的使用性能更佳,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烟弹结构,由于其优良的导热性能,热量可均匀作用到气溶胶产生基材200上,不会产生碳化物以及烟焦味,同时通过对壳体100进行合理地设计,可使得烟弹结构具有更为紧凑的结构,其体型可以做到足够小,同时在装配时也更为简易。
[0099]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0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