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控制的茄衣专用晾房及晾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846216发布日期:2021-10-09 00:3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控制的茄衣专用晾房及晾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雪茄烟叶晾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控制的茄衣专用晾房及晾制方法。


背景技术:

2.雪茄烟是一种深色晾烟,原产于南美洲。所谓“晾烟”,顾名思义晾制是烟叶调制的主要方式,晾房是主要调制设施。雪茄烟晾制不仅仅是烟叶由鲜变干的简单干燥过程,而是一个包含一系列物理变化、生理代谢、生物化学反应等十分复杂的过程。烟叶在进行水分代谢、色素代谢、碳代谢、氮代谢及各种氧化还原反应中,均离不开水分、温度、氧气等物质的参与。而水分、温度和氧气往往由环境条件决定,晾房的作用除是烟叶晾制的载体外,主要功能是调节烟叶晾制期间的温湿度和空气的流动。
3.国际上优质雪茄烟生产国,主要集中在加勒比海沿线古巴、多米尼加、厄瓜多尔、洪都拉斯等国家和亚洲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美国康乃狄克州等,其自然气候属海洋性气候,雪茄烟叶晾制期均在雨季或者接近雨季,降水日数多而降水强度小,空气湿度大,空气流动强为主要气候特征。如古巴等南美国家,晾制期在3月至6月下旬,大气温度在28

30℃,相对湿度稳定在80%

85%,自然的温湿度条件,即使是十分简陋的晾房,也完全可以满足雪茄烟叶晾制期对温湿度和通风条件的需要。而国内产区除海南外,均属内陆季风气候,干旱高温

低湿、阴雨低温

高湿和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不时发生,完全依赖自然气候条件进行雪茄烟晾制,极易出现因高温

低湿导致的“急干烟”和低温

高湿造成的霉烂烟。由于雪茄烟烟叶特别是茄衣,必须是“欠熟”采收,进入晾房的烟叶含水量高、身份薄、组织幼嫩,晾制期间晾房内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必须严格控制。在目前,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发明一种科学合理的雪茄烟晾房和配套适宜的晾制方法,在最大限度满足烟叶晾制期间对温湿度需要的同时,又能大幅度的减少劳动用工,是提高烟叶晾制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对茄衣至关重要。
4.目前,国内雪茄烟叶特别是茄衣烟叶的生产刚刚起步,雪茄烟叶的晾制技术及晾房建设各产区均处于探索阶段,如海南、云南产区主要是借鉴国外晾制技术和晾房建设标准,四川产区主要沿袭当地晒红烟的传统晾制方法,湖北产区主要在白肋烟、马里兰烟的晾制方法上加以改进。均存在晾房设施和晾制技术对雪茄烟叶特别茄衣烟叶晾制个性化需要的针对性不强,不能较好的满足雪茄烟晾制的需要。如有的晾房过于简陋,四周无围板,天晴风速过大、不能保湿,烟叶干燥过快,导致烟叶“急干”,下雨天烟叶完全暴露潮湿的空气中,不能排湿,造成烂烟;有的晾房,四周不开窗,或窗户面积过小(小于墙板面积的1/3),或仅晾房的上部开窗,或窗户数量少(几间晾房一个窗户),晾房内通风不畅,烟叶霉烂现象突出;有的晾房,窗户开关方式为水平方向方式,晴天阳光直射到晾房内烟叶上,雨天飘飞雨叶进入晾房内;有的安装有风机,但设置在晾房上方,湿空气较重的下方无法排除,或风机的风向为相对、向背,达不到抽湿的效果;有的晾房虽安装有一定的自动化控制设施,但不系统、不完善、不科学,且增加晾房建造成本,无实际使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化控制的雪茄烟叶晾房及晾制方法,特别适用于雪茄烟茄衣烟叶晾制的专用晾房及晾制方法。
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步骤如下:
7.(1)一种智能化控制的茄衣专用晾房及晾制技术,包括基础墙、晾房、自动控制系统、雪茄烟茄衣烟叶晾制方法等。
8.(2)步骤(1)所述基础墙,高0.8m,设置的晾房四周,支撑晾房整体;
9.(3)步骤(1)所述晾房,长7m(进深)、宽4m、前后屋檐高5m,脊梁高5.8m一间,可以一间单独使用,也可多间连成一排晾房,多间连体晾房必须每2间隔离,
10.(4)步骤(1)所述晾房,包括晾房、墙体、屋顶、房门、窗户及晾烟梁等,均为简易钢架结构,板材为遮光、隔热、保温、防水材料;
11.(5)步骤(4)所述的房门,设在晾房的前面一侧,为3开折叠式滑拉门,高2m、总宽1.2m,每开门0.4m;
12.(6)步骤(4)所述窗户,为横向上开窗,类似百叶窗,晾房前面门的上方设长4.8m、高0.6m的窗户3扇,门的侧面设长3.2m、高0.6m的小窗户3扇,晾房后面设4.5m、宽0.6m窗户5扇,每扇窗中间间隔0.2m,窗户两端紧靠支撑梁;
13.(7)步骤(4)所述窗户,上部与墙体支撑钢架铰接,下部设有窗户板,窗户板的中央连接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连接电机,电机安装在墙板内置支撑架上,电动由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启动后推杆的伸缩打开或关闭通风窗和调节通风窗的开合角度,开合角度在0
°‑
80
°

14.(8)步骤(4)所述晾烟梁,为方形钢管,设在晾房内,共四层,第一层(最下层),离地面1.6m,第二、三、四层相间隔1m,第四层(最上层)离屋檐0.4m;
15.(9)步骤(4)所述晾烟梁,每层由支撑梁和晾烟梁组成。支撑梁与晾房框架连为一体,每层晾烟梁5根,两端固定在支撑梁上;
16.(10)步骤(4)所述晾烟梁,每层晾烟梁在靠近晾房的前、后两面,离晾房墙壁0.5m(以免开关窗时影响烟叶),晾烟梁之间距离1.5m;
17.(11)步骤(4)所述晾烟梁,第一层(最下层)为活动晾烟梁,即在支撑梁上设卡口,需要晾烟时将晾烟梁放入卡口内固定,不需要时直接将其取出。第二、三、四层晾烟梁永久固定在支撑梁。
18.(12)步骤(1)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晾房内温湿度监测系统、通风系统、加湿系统、自动控制系统;
19.(13)步骤(12)所述温湿度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晾房内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多个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层晾烟梁的中部,将监测数据发送至自动控制系统;
20.(14)步骤(12)所述通风系统,包括晾房前后窗户、滑拉门和风机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其开、闭,调节通风量的大小;
21.(15)步骤(14)所述风机,悬挂在第一层、第四层的第二根和第四根晾烟梁下方,功率150

180w,风向相同、且与晾烟梁垂直,保证晾房内风向为前进后出或后进前出;
22.(16)步骤(12)所述的加湿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槽、蓄水箱、第一抽水泵、第一喷水管、第二抽水泵和第二喷水管、过滤器和电控三通阀;
23.(17))步骤(16)所述的雨水收集槽,位于屋顶的屋檐下方,通过集水管与蓄水箱连通;雨水收集槽的内底面为坡面,最底端沿竖直方向设有集水管,集水管从上往下依次设有过滤器和电控三通阀,电控三通阀的三个口分别与集水管、第二喷水管、蓄水箱连通,电控三通阀与蓄水箱通过供回水管连通;电控三通阀与控制系统连接,根据控制系统发布的控制指令,控制电控三通阀将集水管与蓄水箱连通以收集雨水,或控制电控三通阀将蓄水箱与第二喷水管连通以实现第二雾化喷头的喷雾。通过设置雨水收集槽可以收集雨水用于加湿烟叶,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就;通过设置电控三通阀来切换通路,简化了管道布置线路,节省了成本。
24.(18)步骤(16)所述的蓄水箱,依次连接第一抽水泵和第一喷水管;
25.(19)步骤(16)所述第一喷水管水平安装在横梁上,第一喷水管的底部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一雾化喷头;所述第一抽水泵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在晾房内部设置喷水管和雾化喷头,可以从晾房内部改善环境湿度,从而调节烟叶的湿度。
26.(20)步骤(16)所述第二抽水泵和第二喷水管,通过支架水平安装在晾房的正面墙体和背面墙体上,且位于顶层通风窗的上方;所述第二抽水泵分别与蓄水箱、第二喷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喷水管的底部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二雾化喷头;第二抽水泵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在晾房外部设置喷水管和雾化喷头,可以从晾房外部改善环境湿度,使整个晾房处于一个适宜的湿度范围内,并配合通风窗、风机以及晾房内部的喷水管、雾化喷头,提高了加湿的均匀性,使茄衣晾制的环境湿度更加适宜。
27.(21)步骤(12)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安装在控制箱内,所述控制面板镶嵌在控制箱盖板上,控制箱固定滑拉门一侧的墙板上;
28.(22)步骤(21)所述的控制面板,包括液晶显示器及电源开关、温湿度参数设定按钮和自动控制按钮、手工控制按钮等;
29.(23)步骤(21)所述的控制面板,分别连接温湿度监控体系和处理器;
30.(24)步骤(21)所述的处理器,将控制面板输入的实际温湿度数据与设定温湿度参数比对、处理后,将操作指令分别传递给滑拉门电机、窗户电机、风机电机、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电控三通阀,实现滑拉门的开与关、窗户的开闭、风机启动排湿及自动加湿等;
31.(25)步骤(1)所述的雪茄烟茄衣烟叶晾制方法,包括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编叶方法、装房方式、晾制期温湿度调节方法和“干湿交替”方法;
32.(26)步骤(25)所述的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具体就是田间烟叶叶片生长完全定型,不再长长、长宽,颜色以绿色为主、叶尖部轻微退绿发黄,徒手横向撇下烟叶时有清脆响声、烟叶叶柄断面整齐不带表皮;
33.(27)步骤(25)所述编叶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预先将细铁丝或线索固定在晾烟杆的一端,然后,将烟叶“一片正、一片反”的穿在铁丝或线索上,穿烟完毕后,将烟叶串“左一片、右一片”的“骑”在晾烟杆上,末端铁丝或线索固定在晾烟杆上;
34.(28)步骤(25)所述编叶方法中的晾烟杆,长度要大于步骤(10)中晾烟梁之间距离,一般为1.6m左右,所述“将烟叶“一片正、一片反”的穿在铁丝或线索上”中烟叶之间的距离为2

3cm,穿铁丝或线索的部位在烟叶叶柄的1

3cm处;
35.(29)步骤(25)所述装房方法,是指编好的晾烟杆装入晾房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将第一杆烟挂在最上层两根晾烟梁之间,然后,第二杆烟挂在第二层两根晾烟梁之间,接着挂
第三层和第四层(最下层),一个晾房剖面挂满后,挂第二个剖面,以此类推,直至整个晾房挂满;
36.(30)步骤(25)所述装房方法“将晾烟杆挂在每层两根晾烟梁之间”中,每根晾烟杆之间的距离在20

30cm,最上层温度高而湿度低,烟杆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小一些,每下一层,距离应适当大一些;
37.(31)步骤(25)所述晾制期温湿度调节方法,包括步骤(12)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调节和人工调节;
38.(32)步骤(31)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调节晾制期温湿度的方法,具体实施方法是,首先按烟叶晾制的“凋萎期

变黄期

变褐期

干筋期”四个阶段,在步骤(22)设定温湿度参数和调节方式,如,凋萎期,设定相对湿度75%

85%,实际湿度70

75%时,关闭门窗保湿,2h后没有达到目标,加湿系统启动晾房加湿,75%

80%时,白天门窗全关保湿、夜间门窗开1/3适当通风,80

85%时,门窗开1/2

2/3

全开,每2h启动风机运行30min,适当排湿,>85%时,风机高速挡运行,晾房内强排湿;详见下表:
[0039][0040]
(33)步骤(25)所述晾制期温湿度调节人工调节方法,是指步骤(32)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无法调节或调节效果不佳时所采取人工强制性调控措施,包括在烟叶晾制的不同阶段、烟叶变化程度和天气条件下,利用晾房高层和晾房中间温度高湿度低、底层和晾房四周湿度大温度低的特点移动晾烟杆的层次和位置,连续阴雨天,人工增大晾烟杆之间的距离通风排湿、强制性开门窗排湿、增加抽风机排湿、利用其它方法上升排湿,长期晴天则人工缩小晾烟杆之间的距离保湿、强制性关闭门窗保湿、晾房内喷雾或地面洒水加湿等;
[0041]
(34)步骤(25)所述晾制期温湿度调节人工调节方法中,还包括,在烟叶凋萎后期和变黄前期,每2天检查、抖动一次晾烟杆,预防烟叶叶片粘连引起霉烂,发现已粘连的要撕开,特别是阴雨天气,最好是用大功率电风扇每天吹动烟叶两次;
[0042]
(35)步骤(25)所述“干湿交替”方法,是指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在烟叶变黄后期和整个变褐期,进行白天正常晾制、夜间利用自然回潮或人为加湿处理,使烟叶各种变化更加均匀、彻底的一种方法,“干”为步骤(32)阶段相对湿度的下限,“湿”为上限,具体操作方法同步骤(33)、(34)。
[004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44]
(1)多层横向“长条”式窗户(类似百叶窗),长度接近晾房宽度,窗户高0.6m,层间
仅0.2m,窗户最大开度大80
°
,晾房前后通风面积和通风量90%以上,实现了最大化,晾房内基本没有通风死角,解决了晾制期特别是前期烂烟的问题,提高了晾制质量的均匀性。(2)窗户打开时,窗户板天晴可以遮挡早晚阳光,雨天遮挡飘雨,避免烟叶因阳光直射产生的“死青烟”、“急干烟”和渍雨导致的霉斑、黑点,提高了烟叶的晾制质量。(3)本发明中晾房内晾烟梁距离前后墙板0.5m,避免烟叶紧贴墙板不通风造成的霉烂。(4)本发明的风机为风向相同安装,加速晾房内外空气的流动,且是小功率电机,悬挂在晾房内部的晾烟梁,在有效的带走烟叶水分的同时,风速柔和而不会导致烟叶失水过快形成“青片烟”,提高晾制效果。(5)本发明通过在晾房的正面墙体和背面墙体上均设有雨水收集槽,通过电控三通阀分别连通集水管、蓄水箱和第二喷水管,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控三通阀切换通路,一方面简化了管道布置线路,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实现雨水再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6)本发明在晾房外侧添加了喷雾系统,在晴朗天气,利用外层喷雾形成雾团将晾房包围,利用环境风力,带动湿气吹拂过晾房内烟叶表面,使茄衣烟叶的晾制环境更加接近国外优质茄衣产区的气候。(7)本发明的编烟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穿好的烟叶串是“左一片

右一片”的“骑”在晾烟杆上,且规定了叶片间距离,在晾房过程中,不会挪动重叠,减少烟叶的粘连和霉烂;(8)本发明的装烟方法是沿晾房的垂直剖面、由上而下装烟,整个晾房是四层同时装满,避免了传统装烟中“第一次采收的烟叶先装最下层,在第二采收的烟叶要进晾房时,将第一次采收的烟叶调到上一层,待第四次采收的烟叶进入晾房时,第一次的烟叶调到最上层”,而导致的晾房内干、湿烟叶混装,无法实现不同阶段烟叶温湿度管理等弊端。(9)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高度智能化的温湿度监控和控制系统,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无人操作,既保证烟叶晾制质量,又减轻晾房期间的劳动和管理强度,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上层窗户的人工开关)。(10)本发明步骤(33)提供的“利用晾房高层和晾房中间温度高湿度低、底层和晾房四周湿度大温度低的特点移动晾烟杆的层次和位置”,改变了烟叶晾制的局部小环境,有利于提高晾制质量。(11)本发明步骤(25)提供的“在烟叶凋萎后期和变黄前期,每2天检查、抖动一次晾烟杆”和阴雨天“用大功率电风扇每天吹动烟叶两次”,可以有效的预防烟叶叶片粘连引起霉烂。(12)本发明步骤(35)的“干湿交替”方法,是在“烟叶变黄后期和整个变褐期,白天正常晾制、夜间利用自然回潮或人为加湿处理”,促进了烟叶颜色变化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满足了烟叶各种化学物质转化对温湿度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4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晾房的正面外部结构示意图;
[004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晾房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晾房的侧面外部结构示意图;
[004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晾烟梁上晾烟杆、风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49]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风窗关闭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0050]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风窗开启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0051]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晾房内各层烟叶在不同晾制时期的平均湿度与平均风速的对应关系图;
[0052]
图中:1、墙体;2、屋顶;3、横梁;4、支撑梁;5、晾烟梁;6、晾烟杆;7、房门;8、控制系
统;9

1、温度传感器;9

2、湿度传感器;10、通风窗;11、风机;12、蓄水箱;13、第一喷水管;14、第一雾化喷头;15、第二喷水管;16、第二雾化喷头;17、雨水收集槽;18、集水管;19、过滤器;20、电控三通阀;21、供回水管;22、卡口;23、支撑架;24、电动推杆;2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4]
如图1至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提供一种智能化控制的雪茄烟叶晾房及晾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55]
(1)一种智能化控制的茄衣专用晾房及晾制技术,包括基础墙、晾房、自动控制系统、雪茄烟茄衣烟叶晾制方法等。
[0056]
(2)步骤(1)所述基础墙,高0.8m,设置的晾房四周,支撑晾房整体;
[0057]
(3)步骤(1)所述晾房,长7m(进深)、宽5m、前后屋檐高5m,脊梁高5.8m一间,可以一间单独使用,也可多间连成一排晾房,多间连体晾房必须每2间隔离,
[0058]
(4)步骤(1)所述晾房,包括晾房、墙体1、屋顶2、房门7、通风窗10及晾烟梁5等,均为简易钢架结构,板材为遮光、隔热、保温、防水材料;
[0059]
(5)步骤(4)所述的房门7,设在晾房的前面一侧,为3开折叠式滑拉门,高2m、总宽1.2m,每开门0.4m;
[0060]
(6)步骤(4)所述通风窗10,为横向上开窗,类似百叶窗,晾房前面门的上方设长4.8m、高0.6m的窗户3扇,门的侧面设长3.2m、高0.6m的小窗户3扇,晾房后面设4.5m、宽0.6m窗户6扇,每扇窗中间间隔0.2m,窗户两端紧靠支撑梁4;
[0061]
(7)步骤(4)所述通风窗10,上部与墙体支撑钢架铰接,下部设有窗户板,窗户板的中央连接电动推杆24,电动推杆连接电机25,电机安装在墙板内置支撑架23上,电动由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启动后推杆的伸缩打开或关闭通风窗和调节通风窗的开合角度,开合角度在0
°‑
80
°

[0062]
(8)步骤(4)所述晾烟梁5,为方形钢管,设在晾房内,共四层,第一层(最下层),离地面1.6m,第二、三、四层相间隔1m,第四层(最上层)离屋檐0.4m;
[0063]
(9)步骤(4)所述晾烟梁5,每层由支撑梁和晾烟梁组成。支撑梁与晾房框架连为一体,每层晾烟梁5根,两端固定在支撑梁上;
[0064]
(10)步骤(4)所述晾烟梁5,每层晾烟梁在靠近晾房的前、后两面,离晾房墙壁0.5m(以免开关窗时影响烟叶),晾烟梁之间距离1.5m;
[0065]
(11)步骤(4)所述晾烟梁5,第一层(最下层)为活动晾烟梁,即在支撑梁上设卡口22,需要晾烟时将晾烟梁放入卡口22内固定,不需要时直接将其取出。第二、三、四层晾烟梁永久固定在支撑梁。
[0066]
(12)步骤(1)所述自动控制系统8,包括晾房内温湿度监测系统、通风系统、加湿系统、自动控制系统;
[0067]
(13)步骤(12)所述温湿度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晾房内的多个温度传感器9

1和
多个湿度传感器9

2,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层晾烟梁的中部,将监测数据发送至自动控制系统8;
[0068]
(14)步骤(12)所述通风系统,包括晾房前后窗户(即通风窗10)、滑拉门(即房门7)和风机11分别与控制系统8连接,通过其开、闭,调节通风量的大小;
[0069]
(15)步骤(14)所述风机11,悬挂在第一层、第四层的第二根和第四根晾烟梁下方,功率150

180w,风向相同、且与晾烟梁垂直,保证晾房内风向为前进后出或后进前出;
[0070]
(16)步骤(12)所述的加湿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槽17、蓄水箱12、第一抽水泵、第一喷水管13、第二抽水泵和第二喷水管15、过滤器19和电控三通阀20;
[0071]
(17))步骤(16)所述的雨水收集槽17,位于屋顶的屋檐下方,通过集水管18与蓄水箱12连通;雨水收集槽17的内底面为坡面,最底端沿竖直方向设有集水管18,集水管18从上往下依次设有过滤器19和电控三通阀20,电控三通阀20的三个口分别与集水管18、第二喷水管15、蓄水箱12连通,电控三通阀20与蓄水箱12通过供回水管21连通;电控三通阀20与控制系统8连接,根据控制系统发布的控制指令,控制电控三通阀20将集水管18与蓄水箱12连通以收集雨水,或控制电控三通阀20将蓄水箱12与第二喷水管15连通以实现第二雾化喷头16的喷雾。通过设置雨水收集槽17可以收集雨水用于加湿烟叶,减少了能源的浪费;通过设置电控三通阀20来切换通路,简化了管道布置线路,节省了成本。
[0072]
(18)步骤(16)所述的蓄水箱12,依次连接第一抽水泵和第一喷水管13;
[0073]
(19)步骤(16)所述第一喷水管13水平安装在横梁3上,喷水管的底部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一雾化喷头14;所述第一抽水泵与控制系统8连接。通过在晾房内部设置喷水管和雾化喷头,可以从晾房内部改善环境湿度,从而调节烟叶的湿度。
[0074]
(20)步骤(16)所述第二抽水泵和第二喷水管15,通过支架水平安装在晾房的正面墙体1和背面墙体1上,且位于顶层通风窗10的上方;所述第二抽水泵分别与蓄水箱12、第二喷水管15连通,所述第二喷水管15的底部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二雾化喷头16;第二抽水泵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在晾房外部设置喷水管和雾化喷头,可以从晾房外部改善环境湿度,使整个晾房处于一个适宜的湿度范围内,并配合通风窗10、风机11以及晾房内部的喷水管、雾化喷头,提高了加湿的均匀性,使茄衣晾制的环境湿度更加适宜。
[0075]
(21)步骤(12)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安装在控制箱内,所述控制面板镶嵌在控制箱盖板上,控制箱固定滑拉门(即房门7)一侧的墙板上;
[0076]
(22)步骤(21)所述的控制面板,包括液晶显示器及电源开关、温湿度参数设定按钮和自动控制按钮、手工控制按钮等;
[0077]
(23)步骤(21)所述的控制面板,分别连接温湿度监控体系和处理器;
[0078]
(24)步骤(21)所述的处理器,将控制面板输入的实际温湿度数据与设定温湿度参数比对、处理后,将操作指令分别传递给滑拉门电机、窗户电机、风机电机、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电控三通阀20,实现滑拉门的开与关、窗户的开闭、风机启动排湿及自动加湿等;
[0079]
(25)步骤(1)所述的雪茄烟茄衣烟叶晾制方法,实施地点在湖北省恩施市,利用雪茄烟茄衣品种cx

010,实施过程包括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编叶方法、装房方式、晾制期温湿度调节方法和“干湿交替”方法;
[0080]
本实施例所用茄衣专用晾房和传统晾房规格均为7m*4m*5m,晾房的饱和晾制容量为1亩烟的片烟晾制。
[0081]
(26)步骤(25)所述的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具体就是田间烟叶叶片生长完全定型,不再长长、长宽,颜色以绿色为主、叶尖部轻微退绿发黄,徒手横向撇下烟叶时有清脆响声、烟叶叶柄断面整齐不带表皮;
[0082]
(27)步骤(25)所述编叶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预先将细铁丝或线索固定在晾烟杆6的一端,晾烟杆的长度为1.6m,然后将烟叶“一片正、一片反”的穿在1mm铁丝或线索上,穿烟完毕后,将烟叶串“左一片、右一片”的“骑”在晾烟杆上,末端铁丝或线索固定在晾烟杆上;
[0083]
(28)步骤(25)所述编叶方法中的晾烟杆,长度要大于步骤(10)中相邻两根晾烟梁之间距离,一般为1.6m左右,所述“将烟叶“一片正、一片反”的穿在铁丝或线索上”中烟叶之间的距离为2

3cm,穿铁丝或线索的部位在烟叶叶柄的1

3cm处,毎杆穿挂烟叶45片左右;
[0084]
(29)步骤(25)所述装房方法,是指编好的晾烟杆装入晾房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将第一杆烟挂在最上层两根晾烟梁之间,然后,第二杆烟挂在第二层两根晾烟梁之间,接着挂第三层和第四层(最下层),一个晾房剖面挂满后,挂第二个剖面,以此类推,直至整个晾房挂满;
[0085]
(30)步骤(25)所述装房方法“将晾烟杆挂在每层两根晾烟梁之间”中,相邻两根晾烟杆之间的距离在20

30cm,最上层温度高而湿度低,烟杆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小一些,每下一层,距离应适当大一些,一般可晾制160杆新鲜烟叶;
[0086]
(31)步骤(25)所述晾制期温湿度调节方法,包括步骤(12)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调节和人工调节;
[0087]
(32)步骤(31)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调节晾制期温湿度的方法,具体实施方法是,首先按烟叶晾制的“凋萎期

变黄期

变褐期

干筋期”四个阶段,在步骤(22)设定温湿度参数和调节方式,如,凋萎期,设定相对湿度75%

85%,实际湿度70

75%时,关闭门窗保湿,2h后没有达到目标,加湿系统启动晾房加湿,75%

80%时,白天门窗全关保湿、夜间门窗开1/3适当通风,80

85%时,门窗开1/2

2/3

全开,每2h启动风机运行30min,适当排湿,>85%时,风机高速挡运行,晾房内强排湿;详见下表1:
[0088]
表1雪茄烟晾制过程控制系统调控汇总表
[0089][0090]
(33)步骤(25)所述晾制期温湿度调节人工调节方法,是指步骤(32)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无法调节或调节效果不佳时所采取人工强制性调控措施,包括在烟叶晾制的不同阶
段、烟叶变化程度和天气条件下,利用晾房高层和晾房中间温度高湿度低、底层和晾房四周湿度大温度低的特点移动晾烟杆的层次和位置,连续阴雨天,人工增大晾烟杆之间的距离通风排湿、强制性开门窗排湿、增加抽风机排湿、利用其它方法上升排湿,长期晴天则人工缩小晾烟杆之间的距离保湿、强制性关闭门窗保湿、晾房内喷雾或地面洒水加湿等;
[0091]
(34)步骤(25)所述晾制期温湿度调节人工调节方法中,还包括,在烟叶凋萎后期和变黄前期,每2天检查、抖动一次晾烟杆,预防烟叶叶片粘连引起霉烂,发现已粘连的要撕开,特别是阴雨天气,最好是用大功率电风扇每天吹动烟叶两次;同时在凋萎期后,随着烟叶的晾制,晾房内的烟杆数量增加,提高晾制密度,提升晾房利用率,一般可将烟杆数量增加至350

400杆左右。
[0092]
(35)步骤(25)所述“干湿交替”方法,是指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在烟叶变黄后期和整个变褐期,进行白天正常晾制、夜间利用自然回潮或人为加湿处理,使烟叶各种变化更加均匀、彻底的一种方法,“干”为步骤(32)阶段相对湿度的下限,“湿”为上限,具体操作方法同步骤(33)、(34)。
[0093]
(36)通过本茄衣专用晾房和传统晾房(雪茄烟均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暂无规范的晾房和晾制技术做对照,各地均采用类似白肋烟标准晾房即传统晾房和晾制技术。该晾房无控温控湿设施、完全依赖自然气候,详见白肋烟晾制技术规程)晾制效果对比如下表2,可发现在晾制近乎相同规模烟叶前提下,茄衣专用晾房深色茄衣产出比例为37.45%,传统晾房为18.57%;褐色茄衣分别为36.20%和20.31;浅褐茄衣分别为26.35%和44.99%,杂色茄衣分别为0和16.13%。茄衣专用晾房晾制产生的青斑烟、霉烂烟和蒸片烟比例为1.89%,传统晾房为39.07%;茄衣专用晾房晾制产生的浮青烟、枯边烟和急干烟比例为3.97%,传统晾房为24.06%。传统晾房因排湿不畅容易形成青斑烟、霉烂烟和蒸片烟,因保湿不及时易形成枯边烟和急干烟,而茄衣专用晾房彻底解决了晾制过程中出现霉烂烟、蒸片烟、枯边烟和急干烟的问题;同时通过在晾制方法中创新加入干湿回潮,解决了晾制中形成的一张叶片同时存在褐色、青色、黄色的杂色烟问题。通过此对比实验,茄衣专用晾房在晾制烟叶时,可以产出更多的深色茄衣,减少晾制时青烟、霉烂烟等问题烟的出现,充分验证了本茄衣专用晾房较传统晾房在晾制雪茄烟方面的多个优势。
[0094]
表2茄衣专用晾房与传统晾房晾制烟叶分级汇总表
[0095][0096]
(37)另如图7所示,通过本实施的晾房配合监测系统、加湿系统和通风系统,可以保证晾房内各层的湿度都保持在稳定适宜的范围内;图中,三风表示晾制前三天风机的平均风速,三湿表示晾制前三天烟叶的平均湿度;黄风表示烟叶变黄期风机的平均风速,黄湿表示烟叶变黄期的平均湿度;褐风表示烟叶变褐期风机的平均风速,褐湿表示烟叶变褐期的平均湿度;从图7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实施例的晾房,配合监测系统、加湿系统和通风系统,可保证晾房内部各层气流分布均匀。
[0097]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