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888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鞋。
现有技术中,拖鞋包括鞋帮、鞋底,所述的鞋帮的边缘部与所述的鞋底的边缘部相连接,连接的方式一般是用线穿透整个鞋底把鞋帮、鞋底缝在一起,但是这种缝制的结果是鞋底有部分线段露出,由于穿鞋时鞋底接触地面,因此鞋底上的线段很容易被磨断而导致鞋底与鞋帮脱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鞋底上开有一周浅槽,线段位于该浅槽内,此时地面不能与线段相接触,故线段不会被磨断,但是这种结构不适用于弹性较大的海棉状鞋底,另外由于拖鞋的鞋底很厚,线穿透整个鞋底也使得缝制费时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制省力、连接牢固的拖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鞋,包括鞋帮、鞋底,所述的鞋帮的边缘部与所述的鞋底的边缘部相连接,下包皮把所述的鞋底的下底面及侧面包裹,所述的鞋底的上表面覆盖有上表皮,所述的上表皮的周边与所述的下包皮在鞋底的上表面外侧部周边用缝纫带相连接,在其连接处,缝纫带穿过所述的上表皮的外边缘部、鞋底的外边缘部、位于鞋底侧面处的下包皮的边缘部。在鞋帮与鞋底的连接处,所述的缝纫带穿过所述的鞋帮的边缘部、上表皮的外边缘部、鞋底的外边缘部、位于鞋底侧面处的下包皮的边缘部后,由缝纫带把所述的鞋帮、上表皮、鞋底、下包皮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通过连接上表皮和下包皮、鞋帮、鞋底,可实现鞋帮与鞋底的连接,其缝制的穿透深度浅、缝制容易,缝纫带不经过鞋底的下底面,因此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面翻至上面时的俯视图;附图3为鞋底的截面图;其中[1]、鞋帮;[2]、缝纫带;[3]、下包皮;[4]、鞋底;[5]、上表皮;[6]、防滑皮;实施例参见附
图1及附图3,一种拖鞋,包括鞋帮[1]、鞋底[4],所述的鞋帮[1]的边缘部与所述的鞋底[4]的边缘部相连接,下包皮[3]把所述的鞋底[4]的下底面及侧面包裹,所述的鞋底[4]的上表面覆盖有上表皮[5],所述的上表皮[5]的周边与所述的下包皮[3]在鞋底[4]的上表面外侧部周边用缝纫带[2]相连接,在其连接处,缝纫带[2]穿过所述的上表皮[5]的外边缘部、鞋底[4]的外边缘部、位于鞋底侧面处的下包皮[3]的边缘部;在鞋帮[1]与鞋底[4]的连接处,所述的缝纫带[2]穿过所述的鞋帮[1]的边缘部、上表皮[5]的外边缘部、鞋底[4]的外边缘部、位于鞋底侧面处的下包皮[3]的边缘部后,由缝纫带[2]把所述的鞋帮[1]、上表皮[5]、鞋底[4]、下包皮[3]相固定连接。
由于下包皮[3]包裹了整个鞋底,因此现有的鞋底面上的花纹不能再起到防滑作用,此时所述的下包皮[3]的下底面跟部缝有一块防滑皮[6],起到防滑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拖鞋,包括鞋帮[1]、鞋底[4],所述的鞋帮[1]的边缘部与所述的鞋底[4]的边缘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下包皮[3]把所述的鞋底[4]的下底面及侧面包裹,所述的鞋底[4]的上表面覆盖有上表皮[5],所述的上表皮[5]的周边与所述的下包皮[3]在鞋底[4]的上表面外侧部周边用缝纫带[2]相连接,在其连接处,缝纫带[2]穿过所述的上表皮[5]的外边缘部、鞋底[4]的外边缘部、位于鞋底侧面处的下包皮[3]的边缘部;在鞋帮[1]与鞋底[4]的连接处,所述的缝纫带[2]穿过所述的鞋帮[1]的边缘部、上表皮[5]的外边缘部、鞋底[4]的外边缘部、位于鞋底侧面处的下包皮[3]的边缘部后,由缝纫带[2]把所述的鞋帮[1]、上表皮[5]、鞋底[4]、下包皮[3]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包皮[3]的下底面跟部缝有一块防滑皮[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鞋,包括鞋帮(1)、鞋底(4),所述的鞋帮(1)的边缘部与所述的鞋底(4)的边缘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下包皮(3)把所述的鞋底(4)的下底面及侧面包裹,所述的鞋底(4)的上表面覆盖有上表皮(5),所述的上表皮(5)的周边与所述的下包皮(3)在鞋底(4)的上表面外侧部周边用缝纫带(2)相连接,在其连接处,缝纫带(2)穿过所述的上表皮(5)的外边缘部、鞋底(4)的外边缘部、位于鞋底侧面处的下包皮(3)的边缘部。其缝制时穿透的深度浅、缝制容易,缝纫带不经过鞋底的下底面,因此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A43B3/10GK2432797SQ0022130
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3日
发明者马娟娟 申请人:马娟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