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凉鞋及脚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们穿的鞋,尤其是一种凉鞋及脚套。
目前,一般的凉鞋由标准的尺码确定其大小肥瘦,这种情况,对于特殊脚型的人就很不合适,这种凉鞋不会根据每个人的脚型变化而变化,也不会任意的确定其肥瘦大小。如有的人患有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脚部肿胀变形特别严重,有的妇女在孕期,脚部的肿胀变形也比较大,这些人就很不适应现有的标准的鞋型,另外这种标准的鞋型也没有理疗及治病的功能。
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凉鞋及脚套,它不仅可以根据特殊的脚型进行任意的变化,变化其肥瘦大小,并且穿着此种凉鞋及脚套,还可对人体的疾病进行必要的理疗及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在鞋底(9)的正面(贴近脚部的一面),以涌泉穴为中心设置一个直径30~35mm,深6±1mm的前盲孔(1),在鞋底(9)正面的后部,以生物全息反射区为中心设置一个直径30~35mm,深6±1mm的后盲孔(6),在鞋底(9)的两侧各联结一个内侧帮(2)及外侧帮(8),在外侧帮(8)的后部安装有袢带扣(7),在外侧帮(8)的外侧上部边缘粘装有塑料搭扣(4),在内侧帮(2)的内侧面上部边缘也粘装有塑料搭扣(4),在内侧帮(2)的后部联结一条后袢带(5),在鞋底(9)的正面、内侧帮(2)及外侧帮(8)的内侧面,由脚部相对应于人体的穴位点,各一一对应的设置有直径6±1mm的小盲孔(3)。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的凉鞋及脚套,即可根据人们特殊脚型的大小肥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具有较好的理疗及治疗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一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示意图例。
附图二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例。
图一中,1.前盲孔,2.内侧帮,3.小盲孔,4.塑料搭扣5.后袢带,6.后盲孔7.袢带扣,8.外侧帮,9.鞋底本实用新型的凉鞋及脚套,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鞋底及内外鞋帮,作为凉鞋使用,鞋底可用较厚及较硬的塑胶底或橡皮底,穴位点盲孔可按要求设置,内外侧帮可用皮质或人造革类,如作为脚套,在室内及睡眠中使用,鞋底及内外侧帮可选用柔软的材质,如布底布帮,人的脚部对应于人体的穴位点、盲孔位置,可以由两层布相叠加的形式固定药物及器具,由此药物及器具对人体进行理疗及治疗。
在附图二中,1.前盲孔,2.内侧帮,4.塑料搭扣,5.后袢带,6.后盲孔,7.袢带扣,8.外侧帮,9.鞋底在附图二中,内侧帮(2)同外侧帮(8)叠加在一起,由塑料搭扣(4)连接固定,这时可根据脚型的大小胖瘦变化,内侧帮(2)同外侧帮(8)相叠加的多一些或少一些,后袢带扣(7)紧一些或松一些,从而解决脚型大小胖瘦的变化问题。前盲孔(1)及后盲孔(6)装填的药物及器具,可根据病况的需要设置填放。
权利要求一种凉鞋及脚套,由鞋底及侧帮组成,其特征是在鞋底(9)的正面(贴近脚部的一面),以涌泉穴为中心设置一个直径30~35mm,深6±1mm的前盲孔(1),在鞋底(9)正面的后部,以生物全息反射区为中心设置一个直径30~35mm,深6±1mm的后盲孔(6),在鞋底(9)的两侧各联结一个内侧帮(2)及外侧帮(8),在外侧帮(8)的后部安装有袢带扣(7),在外侧帮(8)的外侧上部边缘粘装有塑料搭扣(4),在内侧帮(2)的内侧面上部边缘也粘装有塑料搭扣(4),在内侧帮(2)的后部联结一条后袢带(5),在鞋底(9)的正面、内侧帮(2)及外侧帮(8)的内侧面,由脚部相对应于人体的穴位点,各一一对应的设置有直径6±1mm的小盲孔(3)。
专利摘要一种凉鞋及脚套,它是在鞋底上安装一个内侧帮及外侧帮,在侧帮的后部分别安装有后袢带及袢带扣,内侧帮叠加在外侧帮上,由塑料搭扣进行联结固定,可根据人们脚部的大小胖瘦的变化而变化,此凉鞋及脚套在同脚部相对应于人体的穴位点上,分别设置有大小两种不同规格的盲孔,可根据病况的需要设置填放不同的药物及器具,对人体进行理疗及治疗。此凉鞋及脚套,穿着舒适,适宜休闲、室内及睡眠时使用,很有推广的价值。
文档编号A43B3/24GK2481163SQ002477
公开日2002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8日
发明者孟凡胜 申请人:孟凡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