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用束腰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23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产前用束腰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前用束腰带,尤其涉及一种不用带状支撑带支承腹部、稳稳地托住下腹部,而且坐的时候不会有不适感和绷紧感、穿着感觉得到改善的产前用束腰带。
以往的产前用束腰带,从左右两外侧部伸出调节功能带,并将两侧调节功能带连接成稳定支承腹部的状态。
但是,带有调节功能带的束腰带,如果在站立姿势将调节功能带安装成能稳定支承腹部的状态,但是坐下后往往会感到绷紧,为了消除这种绷紧感,就有必要重新进行调节功能带的调节。这样,不管是处于站立状态还是坐的状态,每次都要重新调整调节功能带,很费工夫。
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1989年第74210号的图8(A)中所显示的束腰带,以及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1981年第55011号的图8(B)中显示的束腰带,是不带有上述调节功能带的产前用束腰带。
上述图8(A)的束腰带中,在下腹部位置设有束紧部A,束紧部A由具有最大束紧力的月牙儿形状的下段部构成。图8(B)的束腰带中,在下腹部也配置有带状的前部带A’。在这些强度最强的上述束紧部A、前部带A’的下端边和胯部之间设有有伸展性、强度弱的本体布部分B。
这样,如果在位于下腹部的强度较强部分A、A’下部配置强度弱的有伸展性的本体部分B,则在其分界处,强度的差异增大,产生不适感。该不适感与束紧部A引起的绷紧感和压迫感相关联,穿着感觉恶化。
特别是随着产期的临近,从耻骨附近开始,腹部渐渐鼓起,如对这部位进行压迫的话,对身体不利。
而且,任何一个束紧部分都是从下方向上抬起腹部以支撑腹部,并未做成从上方提拉的结构,因此并不能以稳定状态稳稳支承鼓起的腹部。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需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产前用束腰带,使此束腰带的支撑下腹部的束紧部分以及该部分与其下方之间不再产生不适感,并且消除坐着的时候的绷紧感、压迫感,同时站立时也能稳稳支撑腹部鼓出部分。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的产前用束腰带,设有比其他部位伸展小强度大的下腹部支撑布,其整体形状做成基本V字形,使该下腹部支撑布的左右上边缘位于腰围旁,并使上述左右上边缘之间的中央上边缘沿着鼓起的腹部外边缘呈半圆状凹形,并且,左右两侧臂部的左右外侧边从上述上边缘的左右两端起向胯部侧倾斜下垂,使该下腹布支撑布的下端位于胯部布旁。
上述构成的产前用束腰带如上所述,使伸展小强度大的下腹部支撑布的整体形状形成为基本V字形,使其下部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下方,直至胯部布旁。因此,可以使上述支撑布与其下部分界处因强度不同而产生的不适感不再发生。
这种产前用束腰带由于消除了上述不适感,坐着时也不会有绷紧感和压迫感。穿着感觉良好。
特别是以往的使用支撑皮带的产前用束腰带,当人处于坐的状态时,支撑带位于下腹部,有力地收紧下腹部。但在怀孕后期,由于腹部从耻骨旁凸出,如果支撑带位于该部分将下腹部收紧则不合适。本发明设置下腹部支撑布,不是收紧下腹部,而是平缓地沿着腹部的立体形状支撑住下腹部,所以特别是坐着时身体感觉很舒服。
而且将左右上边缘定位在腰身附近,因此有向上拉住凸出的腹部的功能。配合用半圆形凹部托住下腹部的功能,可以稳定地支撑住凸出的下腹部。
可以使下腹部支撑布左右侧臂的外侧边缘呈直线状倾斜,也可使其向两侧呈一定弯曲的倾斜。
用比上述下腹部支撑布伸展大、强度小的本体布制成其他部位,将上述下腹部支撑布为垫布,缝合在本体布的背面。而且上述本体布的与凸出的腹部相当的部分,被挖空成一半圆形,在该半圆形的被挖空部分,填入比本体部伸展更大、强度小的半圆形腹部中央部。
另外,本体布本身伸展大强度小时,可在本体布背面仅缝合下腹部支撑布,在该下腹部支撑布的半圆形凹部的周围可以用本体布制成。
如上所述,将下腹部支撑布作为衬垫缝制在本体布的内侧是理想的,但也可以不是缝在本体布上,而是将下腹部支撑布与本体布相接形成束腰带的前部。
另外,如果在与凸出的腹部相当的部分,仅配置伸展大强度低的腹部中央布,能随着凸出的腹部而伸展。因此不会使腹部有被勒紧及受压迫的感觉。
上述本体布半圆表的被挖空部分,比上述下腹部支撑布的半圆形凹部要小。在下腹部支撑布和腹部中央部之间夹有本体布。覆盖腹部的部分从上边缘开始分别由腹部中央布、本体布和下腹部支撑布这样3段连续构成。从上至下,伸展性逐渐变小,强度逐渐增大。
被夹于上述腹部中央布和下腹部支撑布之间的本体布带有圆弧,呈细带状或月牙儿状。该腹部中央部、本体布和下腹部支撑布的强度依次增大(腹部中央部的强度<本体部强度<下腹部支撑布的强度)。强度的变化分三段进行,因此可以缓和分界处的不适感。因此也可以缓和因不适感引发的坐时的绷紧感和压迫感。而且,强度变化分三段进行,因此也能适应渐渐凸出的腹部的立体形状,可以根据腹部的突出程度,给予相应的支撑。
而且,仅是在本体布的内侧配置了下腹部支撑布,下腹部支撑布的上部仅有本体布,在该本体布的上部缝有腹部中央布,而且仅有腹部中央布,因此可以减小前部整体的厚度。因此,不会产生象穿着使用收紧带的束腰带时隔着衣服可以看见突出的带状这样损害外表的现象。
另外,夹于上述腹部中央布与下腹部支撑布之间的本体布的部分,可以和本体布用两块布制成。这时,本体布的被挖空的部分呈与下腹部支撑布的半圆形凹部相对应的形状。
上述下腹部支撑布的左右两侧臂部,以比平放状态稍向内收、中央部凸出的立体形,与上述本体部缝合在一起。
通过如上所述与本体布缝合在一起,就可以简单地使贴在凸出腹部上的部分呈立体凸起,因此可以从下方支撑住腹部,却又不对下腹部施加不合适的力,使穿着感觉十分舒畅。
而且,将腹部中央部和本体布相缝合时,可通过采用褶子或暗针,使腹部中央布也向前方凸起。
将上述下腹部支撑布的下端和本体布的胯部前边缘相缝合,或者和与本体布相缝制在一起的胯部布的前端边缘相缝合在一起,左右上边缘和本体布的腰身相缝合,或者和同本体布缝合在一起的腰布相缝合。
即,当胯部布与本体布分别缝合时,一直延伸到胯部近旁的下腹部支撑布的下端也在本体布的缝合位置与胯部布同时缝合。而胯部布与本体布为一体时,在胯部前边缘的位置与本体布缝合。
如果使下腹部支撑布一直延伸到这个位置,在相当于腹部的位置不存在下腹部支撑布下端的缝合线,因此在相当于腹部的位置就不会有不同强度材料的分界线,所以可以消除不适感的产生。
同样,使下腹部支撑布的左右上缘一直延伸到腰身,在该位置进行缝合,则在与腹部相当的位置不存在下腹部支撑布上端的缝合线,因此在上端侧也不会产生不适感。
上述下腹部支撑布的半圆形凹部的上边缘也可与本体布不缝合而呈游离状态。这样一来就可以使之更容易地满足下腹部的立体形状,可防止对腹部产生一个局部性强制力。
从下腹部支撑布左右两侧臂部的两外侧边到腰部,用伸展性小、强度大的腰部支持布重叠缝合在背面侧本体布的内侧。该腰部支持布最好用强度最大的中央加强布和比该中央加强布强度弱的左右辅助布制成。
如采用上述构成,下腹部支撑布沿横向被引至背面侧,因此支撑腹部的立体形状不会走样,可充分发挥从下方向上支撑的力及从上方提拉腹部的力。因而,即使当腹部鼓出程度很大时,也可以十分稳定地支撑住腹部。
而且,随着腹部的渐渐鼓起,对腹部的负担也渐渐增大,如果在腰部中央设置支撑力强的中央加强布,则可以减轻对腰的负担,能预防腰痛的发生。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从里面侧看到的本发明实施形态的产前用束腰带前面部分的图。
图2从里面侧看到的上述产前用束腰带背面部分的图。
图3从里面侧看到的上述产前用束腰带侧面部分的图。
图4上述产前用束腰带的下腹部支撑布的正面图。
图5显示穿着上述束腰带状态的附图。
图6其它实施形态的束腰带的附图,其中(A)为前面侧的立体图,(B)为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7图6的束腰带的正视图。
图8(A)、(B)为以往束腰带例子的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形态的产前用束腰带进行说明。
图1~图3为从里面侧看束腰带的正面图、背面图和侧面图。
附图中,10是本体布,11是下腹部支撑布,12为腹部中央布,13为胯部布。本体布10从前面部经左右腰部构成整个背面部分。胯部布13是和本体布10用同一种布形成,并同本体布10缝合。
上述本体布10的前部,在从腰身处开始凸起的与腹部相当的部分,设有大致半圆形的挖空部分10a。
本体布10的后侧,在与腰部中央相当的部分,如图2所示的,设有大致梯形状挖空部10b,且从该梯形状挖空部10b的最下端位置到胯部开始分岔,该分岔端10c沿着臀沟,打衣襞缝合。
上述下腹部支撑布11所图4所示,整体成V字形。将左右上边缘11a、11b位于腰身上,同时,为使左右上边缘11a和11b之间的中央上边缘沿着凸出腹部的外缘而做成半圆形凹部11c。还有,左右两侧臂11d、11e从上述上边缘的左右两端使左右肋边缘向着向胯部侧互相靠近的方向呈大致直线状倾斜地下垂。使左右两侧臂11d、11e之间的下侧部11f的下端11g的位置,与上述胯部布13的前侧边13a及本体布10的下端10d的位置相一致。
上述下腹部支撑布11重叠在本体布10的的内侧,使其左右上边缘11a、10b与本体布10的上边缘相一致,在该状态进行裁剪,裁剪成半圆形凹部11c的上边缘位于比本体布10的半圆形挖空部10a大一圈的外周侧。换言之,比起下腹部支撑布11的半圆形凹部11c的上边缘,本体布10的半圆形挖空部10a呈伸出规定宽度的状态。
上述腹部中央布12呈半圆形,且正好同上述本体布10的半圆形挖空部10a相嵌合。
上述各布的强度大小为,腹部中央布12<本体部10<下腹部支撑布11,其中下腹部支撑布11的强度最大,伸展性小。
上述本体布10使用左右方向伸展性大的材料,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了含有聚氨脂的提花针织毛织物。
上述下腹部支撑布11,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了环形针织的光滑拉毛织物。使用的线是由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和棉线的捻纱40但尼尔、聚氨酯40但尼尔组成。如此这般使用聚氨酯,因此有一定的伸展性,同时因使用了拉毛织物,使肌肤的穿着感觉良好,多少具备了些缓冲性。
另外,作为下腹部支撑布11,除了上述材料以外,还可以适当使用弹力网眼经编织物、针织毛织物、网眼经编织物等有一定伸展性、又强度很大的材料。
上述腹部中央布12,使用了向左右伸展良好的环形针织的罗纹针织物。
在背部,腰部支撑布14的中央加强布14a嵌合在本体布10在腰部中央的挖空部10b上,在中央加强布14a的左右两侧配置左右辅助布14b和14c。上述中央加强布14a使用比下腹部支撑布11强度大的材料,在其表面重叠和本体布10相同材料的表面布15,再同本体布10的挖空部10b的周围相缝合。左右辅助布14b、14c是被重叠配置在本体布10的内侧。
如上所述,腰部支持布14由中央加强布14a、左右辅助布14b、14c相连接而成,且被设置在背部沿腰围处。并且,使左右辅助布14b、14c的肋端同上述下腹部支撑布11的左右侧臂部11d、11e的上部肋缘相连接。
上述本体布10的前部,下腹部支撑布11被重叠在其内侧。使其左右两侧臂11d、11e比平放状态稍向内收而成中央部凸出的立体形状,然后同本体布10相缝合。而且该下腹部支撑部11与本体布10的缝合是沿着下腹部支撑布11的整个外周线来进行的,即将半圆形凹部11c的上端、左右上端11a、11b,左右两侧臂部11d、11e的外侧线及下端11f同本体布10相缝合。
如上所述,因为下腹部支撑布11的半圆形状凹部11c比本体布10的半圆形挖空部10a大一圈,因此在下腹部支撑布11的凹部11c的内部形成了圆弧带状部10f,本体布的挖空部10a伸出在外。延着此挖空部10a的边缘如上所述与腹部中央布12的周边相缝合。
通过如上所述进行缝合,在下腹部支撑布11和腹部中央布12之间就夹有本体部10的带状部分10f,覆盖腹部的部分,从上至下分别由腹部中央布12、本体部10及下腹部支撑布11三段连接而成,从上至下伸展性渐渐变小,强度渐渐变大。
将下腹部支撑布11的下端11g同本体布10的胯部前边缘或者同胯部13的前端边缘13a缝制在一起。
此外,下腹部支撑布11的左右上边缘11a、11b和本体布10的上边缘一起缝制在腰身处的腰带部16上。上述腰带部16是将橡胶细绳装入同本体布10相同材料的包装布中,得以形成的袋状部件。
本实施形态的束腰带是如图所示的短裤形状,从构成左右腿沿的本体布10的腿沿周边到胯部布13的侧边,是用橡胶细带17打着褶子制成。
上述构成的束腰带中,有一定强度的下腹部支撑布11一直延伸到胯部布13的前端边。因此,以往因下腹部支撑布11下端边的存在而产生的因强度不同而引发的穿着不适感将不会再出现。
而且,如图5所示,因下腹部支撑布11一定延伸到胯部,阔度增大,因此可以以适当的强度,从下方稳稳地托住凸出的腹部。又,下腹部支撑布11的左右两侧臂11d、11e向上延伸到腰身,和腰带部16相缝合,而且左右两侧臂11d、11e同背部的左右辅助布14b、14c相连接,因此有从上方提拉腹部的功能。另外,左右两侧臂11d、11e具有从两侧支撑凸出的腹部的作用。
这样,下腹部支撑布11可以从下往上支撑住凸出的腹部,也可以从上提拉腹部,还可以从两侧支撑住腹部,因此可以非常稳定地支撑腹部。特别是当临近产期、腹部凸出程度非常大时,也可以被稳定地支撑住。
覆盖腹部的部分,从上至下分别由强度弱的腹部中央布12、一般强度的本体部圆弧带状部10f及高强度的下腹部支撑布11分上下三段相连接。因为这样分三段强度渐渐变大,所以与分二段变化相比较,强度之差可以变小,因此可缓和穿着的不适感。而且,可以随着腹部的凸出程度相应地伸展,可提高吻合感,使穿着更舒适。
又因为将下腹部支撑布11在呈立体状凸出的状态下与本体布10相缝合,所以可以提高与从耻骨旁开始凸出的腹部的吻合性,不会使腹部感到局部性绷紧感。特别是当坐着时,不会有采用以往那种束腰带时产生的对腹部的勒紧感,并且因为仅用本体布10以适当的强度支撑住腹部,因此对身体也有利。
还有在背部,因腰支撑布14被定位在腰部,因此可以稳固支撑因腹部变大而增添负担的腰部。
在图6示出其他的实施形态,在下腹部支撑布11和腹部中央布12之间的本体布制成月牙儿形的10f’,下腹部支撑布11的左右侧臂11d、11e的上部内侧边同腹部中央布12相缝合。
其他的形状及作用效果和上述形态相同,在此就不多作说明。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形态,还可制成以下的形式。
①不制成短裤的样式,制成盖住腿部的长束腰带。
②下腹部支撑布的半圆形凹部的上边缘也可以与本体布不缝合而成为游离状态。这时,可以提高下腹部支撑布对于鼓出的腹部的追随性。
③腹部中央布和下腹部支撑布之间的布片也可以用与本体布分离的布片形成,并缝接于腹部中央布和下腹部支撑布之间。
④下腹部支撑布的左右两侧臂的外侧线可以不是呈直线状向胯侧倾斜下垂,而是向外侧呈若干弯曲再向胯侧倾斜。
⑤也可以使腹部侧强度大小不是分三段而是分二段变化,在腹部中央布和下腹部支撑布之间不设置本体布,把腹部中央布和下腹部支撑布直接相连。
⑥背面侧的腰支持布可以用一整块布制成。
⑦可以不使用独立的胯部布,而是在本体布的前部下端延伸形成胯部,再缝合在本体布的背面侧。此时,将下腹部支撑布的下端缝制在本体布的胯部前边缘位置。
从以上说明可以清楚地知道,本发明的产前用束腰带,使有一定伸展性但高强度的下腹部支撑布从下腹部一直延伸到胯部旁,所以可以消除以往的束腰带因下腹部支撑布与其下部的低强度的布之间分界处产生的不适感。因此,在坐的时候不会有被约束的感觉。而且,怀孕后期,腹部从耻骨旁鼓出,以往形式的束腰带会对这个部分施加局部性压迫,而本发明可以防止发生这样的问题。与此同时,因为能平缓地跟随鼓起腹部的立体形状,因而能支撑住下腹部。
另外,当人站立时,由于下腹部支撑布一直延伸到胯部侧,腹部下方的面积增大,因此可以在下方稳稳地托住鼓起的腹部。而且,其左右两侧臂一直延伸到腰身旁,所以既可以从上提拉住腹部又可以从左右两侧支撑腹部,所以可以稳定地支撑腹部。
还有,与鼓出的腹部相当的部分,从腰身至胯部,由强度渐渐增大的腹部中央布、本体布的带状部及下腹部支撑布三段连接而成,因此减小了强度的差异,具有缓和不适感及提高对渐渐鼓出的腹部的吻合感等种种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产前用束腰带,其特征在于,设有比别的部位伸展性小、强度大的下腹部支撑布,且该下腹部支撑布的整体形状成大致V字状,其左右上边缘位于腰围旁,并将上述左右上边缘之间的中央上边缘制成为沿着鼓起的腹部的半圆状凹形,而且,左右两侧臂部从上述上边缘的左右两端开始使左右外侧边向胯部侧倾斜下垂,使该下腹部支撑布的下端位于胯布旁。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产前用束腰带,其特征在于,用比上述下腹部支撑布伸展性大、强度小的本体布制成其他部位,将上述下腹部支撑布重叠缝合在本体布的背面作为垫布;而且,上述本体布与鼓起的腹部相当的部分挖空成大致半圆形,在该半圆形挖空部分装上比本体布的伸展性更大、强度小的腹部中央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产前用束腰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布的上述半圆形挖空部分比上述下腹部支撑布的半圆形凹部小,在下腹部支撑布和腹部中央布之间夹有本体布,覆盖腹部的部分,从上至下用腹部中央布、本体布和下腹部支撑布3段连接,从上至下伸展性逐渐变小、强度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记载的产前用束腰带,其特征在于,使上述下腹部支撑布的左右两侧臂部在比平放状态更向内收、呈中央部鼓起的立体形状,在该状态与上述本体布缝合。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记载的产前用束腰带,其特征在于,上述下腹部支撑布的下端与本体布的胯部前边缘相缝合,或者与同本体布缝制在一起的胯部布前端边相缝合,左右上端边与本体布的腰围相缝合,或者与同本体布缝制在一起的腰布相缝合。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记载的产前用束腰带,其特征在于,下腹部支撑布的半圆形凹部的上边缘未与本体布缝合而呈游离状态。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记载的产前用束腰带,其特征在于,从上述下腹部支撑布左右两侧臂部的两外侧边至腰部的部位,将伸展性小、强度大的腰支撑布重叠缝合在背面侧本体布的内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产前用束腰带,其特征在于,上述腰支撑布由强度最大的中央加强布以及比该中央加强布强度弱的左右辅助布构成。
全文摘要
使因下腹部支撑布而发生的不适感,及坐时产生的绷紧感不再发生。设有比其他部位伸展性小而强度大的下腹部支撑布11,该下腹部支撑布的整体形状成大致V字形,使其左右上边缘位于腰身附近,同时,使上述左右上边缘之间的中央上边缘形成沿着鼓起的腹部的半圆形凹部,且左右两侧臂从上述上边缘的左右两端开始使左右外侧边向胯部侧倾斜下垂,使下腹部支撑布的下端位于胯部布附近。
文档编号A41C1/00GK1350810SQ01108900
公开日2002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30日
发明者中川义明, 小川真由美, 辻佐夜子 申请人:日本株式会社华歌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