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旅行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453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旅行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旅行折叠伞。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伞是人们的日常用品,为了便于携带,现在的伞已经做成伸缩折叠结构,而且折叠伞还可分为两节和三节伸缩结构,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折叠伞均为单人使用的小伞,大伞尚未有折叠结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旅行折叠伞,该伞属于大伞,伞下可放置桌子,供多人同时使用,折叠后可放在汽车上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旅行折叠伞,包括伞面、支撑杆,伞面下的折叠伞架,连接于支撑杆与折叠伞架之间的伸缩杆,所述每两个相邻伸缩杆在杆中部靠近支撑杆处连接固定,使所有伸缩杆撑开后呈菊花形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旅行折叠伞,包括伞面、支撑杆,伞面下的折叠伞架,连接于支撑杆与折叠伞架之间的伸缩杆,所述每两个相邻伸缩杆在杆中部靠近支撑杆处连接固定,使所有伸缩杆撑开后呈菊花形状;所述支撑杆的下部设有折叠桌面,折叠桌面下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伸缩架。
本实用新型更详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旅行折叠伞,包括伞面、支撑杆,伞面下的折叠伞架,连接于支撑杆与折叠伞架之间的伸缩杆,所述每两个相邻伸缩杆在杆中部靠近支撑杆处连接固定,使所有伸缩杆撑开后呈菊花形状;所述支撑杆的下部设有折叠桌面,折叠桌面下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伸缩架;所述折叠伞架的周缘连接有若干个防风拉绳,防风拉绳的下端设有可钉入地面的销钉;所述支撑杆分三节插接固定组成,底端设有插入地面的插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现有折叠伞的伸缩杆均为独立结构,相邻伸缩杆之间没有联系,因此该结构在制作小伞时无任何影响,但是大伞的伞架和伸缩杆都比较长,独立结构的伸缩杆在风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晃动甚至损坏,本实用新型将伸缩杆两两结合,这样便可以使整个伞架连成整体,可以增强抗风能力。
2.本实用新型还在伞下增加了折叠式桌面,方便人们外出旅行休闲时使用。
3.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防风拉绳,在支撑杆底端设置了插刺,增强了伞的抗风能力和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将支撑杆也做成三节接插式结构,更能缩小体积,便于将伞折叠后放入汽车内携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其中1伞面;2支撑杆;3折叠伞架;4伸缩杆;5折叠桌面;6伸缩架;7防风位绳;8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
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旅行折叠伞,包括伞面(1)、支撑杆(2),伞面(1)下的折叠伞架(3),连接于支撑杆(2)与折叠伞架(3)之间的伸缩杆(4),所述每两个相邻伸缩杆(4)在杆中部靠近支撑杆(2)处连接固定,使所有伸缩杆(4)撑开后呈菊花形状;所述支撑杆(2)的下部设有折叠桌面(5),折叠桌面(5)下与支撑杆(2)之间连接有伸缩架(6);所述折叠伞架(3)的周缘连接有若干个防风拉绳(7),防风拉绳(7)的下端设有可钉入地面的销钉(8);所述支撑杆(2)分三节插接固定组成,底端设有插入地面的插刺(9)。
由于现有折叠伞的伸缩杆均为独立结构,相邻伸缩杆之间没有联系,因此该结构在制作小伞时无任何影响,但是大伞的伞架和伸缩杆都比较长,独立结构的伸缩杆在风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晃动甚至损坏,本实用新型将伸缩杆(4)两两结合,这样便可以使整个伞架连成整体,可以增强抗风能力;本实用新型还在伞下增加了折叠式桌面(5),方便人们外出旅行休闲时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防风拉绳(7),在支撑杆(2)底端设置了插刺(9),增强了伞的抗风能力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将支撑杆(2)也做成三节接插式结构,更能缩小体积,便于将伞折叠后放入汽车内携带。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旅行折叠伞,包括伞面(1)、支撑杆(2),伞面(1)下的折叠伞架(3),连接于支撑杆(2)与折叠伞架(3)之间的伸缩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两个相邻伸缩杆(4)在杆中部靠近支撑杆(2)处连接固定,使所有伸缩杆(4)撑开后呈菊花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旅行折叠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下部设有折叠桌面(5),折叠桌面(5)下与支撑杆(2)之间连接有伸缩架(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旅行折叠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伞架(3)的周缘连接有若干个防风拉绳(7),防风拉绳(7)的下端设有可钉入地面的销钉(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旅行折叠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分三节插接固定组成,底端设有插入地面的插刺(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旅行折叠伞,包括伞面、支撑杆,伞面下的折叠伞架,连接于支撑杆与折叠伞架之间的伸缩杆,所述每两个相邻伸缩杆在杆中部靠近支撑杆处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杆的下部设有折叠桌面,折叠桌面下与支撑杆之间连接有伸缩架;该伞属于大伞,伞下可放置桌子,供多人同时使用,折叠后可放在汽车上携带。
文档编号A45B3/00GK2607832SQ032214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2日
发明者陶锦华, 秦中元 申请人:陶锦华, 秦中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