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雨伞式智能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3097阅读:171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雨伞式智能拐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雨伞式智能拐杖,拐杖本体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GPS模块和内置手机通信模块,内置手机通信模块连接拨号开关,拨号开关连接延时电路,延时电路连接触片一,触片一的下方设有触片二,触片二与重块固定连接,重块连接竖直固定在拐杖本体内的弹簧的底端,弹簧的顶端连接腔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内置在拐杖本体内的GPS模块、内置手机通信模块,即可以定位老年人,防止老年人走丢,又可以在老年人摔倒后自动拨号打电话给亲人,防止长时间无人搀扶报警导致意外发生。
【专利说明】
多功能雨伞式智能拐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拐杖,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雨伞式智能拐杖。
【背景技术】
[0002]我国已经是一个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口众多,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更多的老年人喜欢在外散步来锻炼身体,而拐杖是外出散步必备装置,而目前的拐杖大都功能单一,没有保护老年人的功能,如不小心摔倒,无人搀扶,不慎走失,突降大雨等情况,给老年人外出带来诸多不便,虽然目前已有公开文献具有防走丢功能的拐杖,公开号为CN203028307U,具有防走丢功能的求救智能拐杖,但其功能还是较为单一,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雨伞式智能拐杖,解决了目前老年人拐杖功能单一,老年人摔倒昏迷不能及时被通知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拐杖本体、控制器、GPS模块、内置手机通信模块、拨号开关、延时电路、触片一、触片二、重块、弹簧,其特征在于:拐杖本体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GPS模块和内置手机通信模块,内置手机通信模块连接拨号开关,拨号开关连接延时电路,延时电路连接触片一,触片一的下方设有触片二,触片二与重块固定连接,重块连接竖直固定在拐杖本体内的弹簧的底端,弹簧的顶端连接腔体。
[0005]所述拐杖本体由雨伞本体代替。
[0006]所述拐杖本体把手前端设有照明灯。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内置在拐杖本体内的GPS模块、内置手机通信模块,即可以定位老年人,防止老年人走丢,又可以在老年人摔倒后自动拨号打电话给亲人,防止长时间无人搀扶报警导致意外发生。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0010]在图中,1、拐杖本体2、控制器3、GPS模块4、内置手机通信模块5、拨号开关6、延时电路7、触片一 8、触片二 9、重块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拐杖本体I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控制器2,控制器2分别连接GPS模块3和内置手机通信模块4,内置手机通信模块4连接拨号开关5,拨号开关5连接延时电路6,延时电路6连接触片一 7,触片一 7的下方设有触片二 8,触片二8与重块9固定连接,重块9连接竖直固定在拐杖本体I内的弹簧10的底端,弹簧10的顶端连接腔体,所述拐杖本体由雨伞本体代替。使用时,GPS模块定时发送位置信息给亲人,而后当发生意外老年人摔倒昏迷后,拐杖必定也倒地,此时,重块被弹簧拉回,使得触片一和触片二接通得电,通过延时电路延时一段时间后,其触片一和触片二还是通电状态,比如30-60秒时间候,拨号开关自动拨号至预先设置好的亲人手机,亲人手机接收到电话后即知道老年人出事,第一时间赶往事故地点,防止意外发生。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雨伞式智能拐杖,它包括拐杖本体、控制器、GPS模块、内置手机通信模块、拨号开关、延时电路、触片一、触片二、重块、弹簧,其特征在于:拐杖本体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GPS模块和内置手机通信模块,内置手机通信模块连接拨号开关,拨号开关连接延时电路,延时电路连接触片一,触片一的下方设有触片二,触片二与重块固定连接,重块连接竖直固定在拐杖本体内的弹簧的底端,弹簧的顶端连接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雨伞式智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本体由雨伞本体代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雨伞式智能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本体把手前端设有照明灯。
【文档编号】A45B3/00GK205696151SQ20162057645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4日
【发明人】刘清华, 曹远龙, 尹红, 柯芬芬, 王渊, 邓小方, 黄明和
【申请人】江西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