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拉链齿车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43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拉链齿车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车针因撞击链齿而使车针断裂或使链齿撞伤的改进的拉链齿车缝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7至


图10所示,为现有的拉链齿车缝结构,该拉链是由数个链齿7并排车缝而成,该链齿7的上下表面71、72分别设有二条车沟73,该链齿7的二侧面74分别设有二凹沟75,而该二车沟73与二凹沟75各自呈一平行状态,且该二凹沟75与二车沟73相接且略呈一直角的形态;而位于上表面71与下表面72相距的中间位置凹设有一咬口76,该咬口76可插置于一链布8的边缘。
使用时,如图9所示将各链齿7的咬口76依序插置于链布8的边缘,再使用针车将各链齿7车缝固定于链布8的边缘,而该针车所车缝的车线9则会容置于车沟73与凹沟75之中,进而使各链齿7固定于链布8的边缘。
然而,上述的链齿7的形态在车缝时,该车针需贴近链齿7的二凹沟75,使该车线9容置于链齿7的二凹沟75中,才能将该链齿7固定于链布8上。但是,车缝时该车针需贴近链齿7的二凹沟75,所以,在车缝时常会发生因车针太靠近链齿7,而使得该车针撞击链齿7而使车针断裂或撞伤链齿7的现象。如将该车针远离链齿7,则会使车线9无法容置于链齿7二侧的凹沟75内,会发生无法紧固该链齿7的情形。
再者,该链齿7的形态在视觉感官上此车线9会呈现一条非连续的线条如
图10所示,因此,该车线9会变的断断续续而较不具美感。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拉链齿车缝结构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拉链齿车缝结构,本实用新型可避免车针因撞击链齿而使车针断裂或使链齿撞伤的现象,且借由上下表面圆弧状的车沟,可使该车线在视觉感官上,会呈一连续的线条形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拉链齿车缝结构,是由数个链齿排列车缝而成,各链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凹设有二条互相平行的车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车沟连通链齿的二侧面,而上、下表面的各车沟分别具有一朝上、下表面凸设圆弧状的底面,各车沟供车线容置;而位于该链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距的中间位置凹设有一咬口,该咬口是插置于一链布的边缘,使该链布容置于咬口中。
前述的改进的拉链齿车缝结构,其中车线可为萤光线、彩色线、尼龙线或耐龙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拉链齿车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是由数个链齿排列车缝而成,各链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有一车沟,各车沟是连通链齿的二侧面,而上、下表面的各车沟分别设有一朝上、下表面凸设圆弧状的底面,使各车沟供二条车线并排容置;而位于该链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距的中间位置凹设有一咬口,该咬口插置于一链布的边缘,使该链布容置于咬口中。
前述的改进的拉链齿车缝结构,其中车线可为萤光线、彩色线、尼龙线或耐龙线。
本实用新型可避免车针因撞击链齿而使车针断裂或使链齿撞伤的现象,且借由上下表面圆弧状的车沟,可使该车线在视觉感官上,会呈一连续的线条形态。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链齿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链齿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链齿车缝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链齿车缝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链齿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链齿剖视图图7是现有的链齿外观立体示意图图8是现有的链齿剖视图图9是现有的链齿车缝示意图
图10是现有的链齿车缝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
图1至图4,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
本实施例的拉链是由多个链齿1排列车缝而成,该链齿1的上表面12与下表面13分别凹设有二条相互平行的车沟11,各车沟11连通链齿1的二侧面14。而上、下表面12、13的各车沟11分别具有一朝上、下表面12、13凸设的一圆弧状的底面,使各车沟11形成一圆弧状的形态,且各车沟11供容置车线2;而位于链齿1的上表面12与下表面13相距的中间位置凹设有一咬口15,且该咬口15可插置于一链布3的边缘,使该链布3容置于咬口15中,如图2所示。
再者,该链齿1的上表面12与下表面13分别凹设的二圆弧状车沟11,可使该车线2容置于车沟11中,而该容置于车沟11中的车线2会因车沟11的形态,使该车线2形成一圆弧状的形态,如图3所示,而借由该车线2的形态对于链齿1会产生一夹置力,使该链齿1固定于链布3的边缘,而不会左右移位。
因此,车缝时将各链齿1并排插置于链布3的边缘,使得该链布3容置于链齿1的咬口15中,再使用针车来车缝使车线2容置于车沟11中。而容置于车沟11中的车线2会形成一夹置力,使该链齿1不会左右移位,进而使各链齿1固定于链布3边缘。且因为该链齿1的上表面12与下表面13的圆弧状的车沟11形态,在车缝时该车针无需贴近于各链齿的二侧面14,该车针只需插置于链齿1与链齿1相距的中间位置,便可将该链齿1固定于链布3边缘。如此一来,不但可减少该车线2的置入次数,亦可使作业者在车缝时可避免该车针因太过于贴近链齿1的二侧面14,使该车针撞击链齿1而使该车针断裂或撞伤该链齿2。
该链齿1的车沟11为一圆弧状,因此,车线2置入的位置会位于链齿1与链齿1相距的中间位置,此时如图4所示,该车线2在视觉感官上会呈现出一条连续的线条,而不会如现有的链齿结构,使该车线9在视觉感官上呈现出一断断续续的线条。
在本实施例中该车线2可为萤光线、彩色线、尼龙线或耐龙线,使该拉链可借由不同颜色材质的车线2,能增加拉链的特殊性与美感。
当然,本实用新型仍存在许多例子,其间仅细节上的变化。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中该链齿1上表面12及下表面13各凹设一条圆弧状的车沟11,而该车沟11可容置二条并排的车线2,使得该车线2能将该链齿1紧紧的包围,而增加其特殊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由链齿1的形态,不但使该链齿1车缝于链布3时,避免该车针撞断或撞伤链齿1,且该车线2在视觉感官上会呈现出一连续的线条,使该线条变的美观而不会断断续续,而且,亦可将该车线2的材质改为不同材质或颜色,能增加该拉链的特殊性与美感。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拉链齿车缝结构,是由数个链齿排列车缝而成,各链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凹设有二条互相平行的车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车沟连通链齿的二侧面,而上、下表面的各车沟分别具有一朝上、下表面凸设圆弧状的底面,各车沟供车线容置;而位于该链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距的中间位置凹设有一咬口,该咬口是插置于一链布的边缘,使该链布容置于咬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拉链齿车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线可为萤光线、彩色线、尼龙线或耐龙线。
3.一种改进的拉链齿车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是由数个链齿排列车缝而成,各链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有一车沟,各车沟是连通链齿的二侧面,而上、下表面的各车沟分别设有一朝上、下表面凸设圆弧状的底面,使各车沟供二条车线并排容置;而位于该链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距的中间位置凹设有一咬口,该咬口插置于一链布的边缘,使该链布容置于咬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拉链齿车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线可为萤光线、彩色线、尼龙线或耐龙线。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拉链齿车缝结构,是由数个链齿排列车缝而成,各链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凹设有二条互相平行的车沟;各车沟连通链齿的二侧面,而上、下表面的各车沟分别具有一朝上、下表面凸设圆弧状的底面,各车沟供车线容置;而位于该链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距的中间位置凹设有一咬口,该咬口是插置于一链布的边缘,使该链布容置于咬口中。本实用新型可避免车针因撞击链齿而使车针断裂或使链齿撞伤的现象,且借由上下表面圆弧状的车沟,可使该车线在视觉感官上,会呈一连续的线条形态。
文档编号A44B19/24GK2688116SQ200420028209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6日
发明者余志雄 申请人:余志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