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头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盔,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通风道的头盔。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摩托车或者赛车驾驶员的安全,要求驾驶员必须佩戴头盔,所佩戴的头盔是不分季节的,在炎热的夏季,虽然头盔外壳和减振层上设有通风孔,但是,因头盔内衬与头部的接触是整体平面接触,通风孔与内衬不贯通,头盔内部空气不流通,热量不易散发,使人的头部感到闷热,影响舒适性,增加了驾驶时的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更好通风散热的头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头盔,包括外壳、减振层和内衬,所述外壳上设有通风口,所述内衬包括围在头部圆周上的帽围子和与其相互连接的帽顶,两者均与减振层内表面相适配,所述减振层上设有与通风口相通的风道,所述帽围子的上边沿和帽顶的两侧边之间设有与所述风道相通的通气道,所述帽围子和帽顶内表面上有通风沟槽。
本实用新型头盔,其中所述通风口为左右对称排列的两个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头盔,其中所述帽围子的通风沟槽为沿垂直方向呈0-45°任意一角度排列的竖向沟槽,所述帽顶的通风沟槽按前后方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头盔,其中在帽围子圆周方向设置一条与所述竖向沟槽相交的横向通风沟槽。
本实用新型头盔,其中所述内衬为三层结构,表面第一层为衬布层,第二层为海绵条层,其每个海绵条宽度2-15mm,厚度2-15mm,相邻海绵条之间的间隔为2-15mm,第三层为海绵层,厚度2-16mm,各层之间相互粘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头盔,其中所述衬布层为化纤针织布或者阻燃针织布,所述海绵条层和海绵层材料为发泡海绵或者阻燃海绵。
本实用新型头盔,其中所述通风口(7)内装有通断阀。
本实用新型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头盔内衬与头部接触的360°范围内设置通风散热沟槽,能够使空气沿着沟槽自然流动,当头盔外壳表面的通风口进风后,会在头部周围旋转并从底部排出,形成空气在头盔内腔与头部之间的流动通风,很好地散发热量,提高驾驶员佩戴头盔的舒适性,无论从视觉感观上和实际应用上都能提高通风效果。
采用防火材料制造头盔内衬则即可以通风散热,还可以在意外失火情况下保护驾驶员头部的安全,综上所述,本头盔在技术上的进步及实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头盔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头盔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头盔内衬展开图;图4是图1中头盔内衬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参照如图1、图2、图3、图4。图1、图2所示头盔,包括玻璃钢外壳1、其内依次装有EPS减振层2和内衬3,如图4所示内衬3为三层结构,表面第一层衬布层10,材料为化纤针织布,第二层为海绵条层11,其每个海绵条宽度15mm,也可在2-15mm之间选择,厚度为2mm,也可在2-15mm之间选择,相邻海绵条之间的间隔5mm,也可在2-15mm之间选择,材料为发泡海绵,第三层为海绵层(12),厚度2mm,也可在2-15mm之间选择。各层之间用专用胶水相互粘接在一起,也可以采用热粘接压合连接,制成内衬3坯布,再用剪刀或成型下布料机裁剪设计需要的造型,即裁剪出所述的内衬3。图3所示为头盔内衬3展开图,是将帽顶4和帽围子8的前部拆开后展开的视图,包括围在头部圆周上的帽围子8和与其相互连接的帽顶4,两者均与减振层2内表面相吻合,所述帽围子8和帽顶4内表面上有通风沟槽9。将所述帽围子8的通风沟槽9制成为沿垂直方向呈0-45°任意一角度排列的竖向沟槽,所述帽顶的通风沟槽制成为按前后方向排列的沟槽,还可以在帽围子8圆周方向上制出一条与所述竖向通风沟槽9相交的横向通风沟槽(图中未示出),用专用胶水将与帽围子另一端连接的包边布与减振层2粘接固定。内衬还可采用阻燃材料制作,所述衬布层为阻燃针织布,所述海绵条层和海绵层材料为阻燃海绵。由于阻燃材料有耐高温的特性,所以,仅能够采用专用胶水粘接。
使用时,当头盔表面的通风口打开时,从通风口7经减振层2上的风道6和通气道5进入的空气会在头部周围旋转并沿通风沟槽9从头盔底部排出,形成空气在头盔内衬3内表面与头部之间的流动,使得头盔内部通风,很好地散发热量,提高驾驶员佩戴头盔的舒适性。选用带有横向通风沟槽的头盔,其横向通风沟槽会加速横向的空气旋转和流动,更好地散热。
权利要求1.一种头盔,包括外壳(1)、减振层(2)和内衬(3),所述外壳上设有通风口(7),所述内衬(3)包括围在头部圆周上的帽围子(8)和与其相互连接的帽顶(4),两者均与减振层(2)内表面相适配,所述减振层(2)上设有与通风口(7)相通的风道(6),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围子(8)的上边沿和帽顶(4)的两侧边之间设有与所述风道(6)相通的通气道(5),所述帽围子(8)和帽顶(4)内表面上有通风沟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7)为左右对称排列的两个通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围子(8)的通风沟槽(9)为沿垂直方向呈0-45°任意一角度排列的竖向沟槽,所述帽顶(4)的通风沟槽(9)按前后方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在帽围子(8)圆周方向设置一条与所述竖向沟槽相交的横向通风沟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3)为三层结构,表面第一层为衬布层(10),第二层为海绵条层(11),其每个海绵条宽度2-15mm,厚度2-15mm,相邻海绵条之间的间隔为2-15mm,第三层为海绵层(12),厚度2-15mm,各层之间相互粘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布层(10)为化纤针织布或者阻燃针织布,所述海绵条层(11)和海绵层(12)材料为发泡海绵或者阻燃海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7)内装有通断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盔,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通风沟槽的头盔,包括外壳、减振层和内衬,所述外壳上设有通风口,所述内衬包括围在头部圆周上的帽围子和与其相互连接的帽顶,两者均与减振层内表面相适配,所述减振层上设有与通风口相通的风道,所述帽围子的上边沿和帽顶的两侧边之间设有与所述风道相通的通气道,所述帽围子和帽顶内表面上有通风沟槽。头盔内衬与头部接触的360°范围内设置通风沟槽,能够使空气沿着沟槽自然流动,当头盔表面的通风口进风后,会在头部周围旋转并从底部排出,形成空气在头盔内腔与头部之间的流动通风,很好地散发热量,提高驾驶员佩戴头盔的舒适性。
文档编号A42B3/28GK2710404SQ20042007278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6日
发明者丁建伯 申请人:丁建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