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04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背心,尤其是带有柔软防刺的安全防护背心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防刺背心用芳纶(High Perfomance Textiles;Aug2000;P.9-10)或高强聚乙烯纤维(纺织科学研究2000,13(3),14-18)等高性能纤维材料制造,有25层~36层厚,重量约2.5公斤~3.0公斤,但不能适应新的防刺标准(GA68-2003防剌服标准),国内防刺材料公开的专利中,很多是采用(WO200257702-A)金属、塑料、陶瓷片(鳞片状),也有用金属网格、涂层织物等各种材料,防刺背心厚25mm~30mm,因此隐蔽较差,穿着较笨拙,公安、保安用防弹背心,虽能防弹,但不能防匕首。从公开媒体报道中,知道在中国每年死于匕首等刀具的公安、保安等人员有400~500人之多,因此要研究新型轻质柔软防刺层材料,需要减少原来材料的层数,提高穿着舒适性、隐蔽性;又能防弹又能防刺,实用轻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防刺安全背心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芳纶、高强聚乙烯纤维材料复合、织物与非织造布叠层以及中间夹入非金属粒子粘合材料组成的多层复合结构材料作为柔软防刺层材料,具有质轻、强韧,防刺性优异的特点,一块复合防刺材料防刺性能可相当于一般高强聚乙烯纤维材料10层~15层。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防刺,厚度减少为12~20mm,重量可以减少10~20%,因此隐蔽性较好,柔软轻便实用。同时与纯高强聚乙烯材料安全防护背心相比,现采用耐温性高的芳纶材料做面料,高性能纤维混杂复合,有利提高综合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图1是一种现有的防刺背心剖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纵剖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非金属粒子粘合材料纵剖面结构图。图中1-芳纶织物,2-高强聚乙烯织物,3-非金属粒子粘合材料,3-1-非金属粒子,3-2-高性能纤维纺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一种现有的防刺安全背心纵剖面结构,其由25~36层的全部由芳纶,或者由高强聚乙烯复合层构成。防刺背心厚25~30mm。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纵向结构图。其面料采用芳纶布,阻止热传递。第二层采用高强聚乙烯布材料,第三层采用非金属粒子粘合材料,该层结构由图3可见,系由高性能纤维纺织物,在其二面分别分散粘合非金属粒子,该非金属粒子可以是氧化硅、二氧化硅、陶瓷、玻璃、金刚石、砂子等,优选自二氧化硅或氧化硅粒子。颗粒大小为0.1~3mm,推荐0.5~2mm,所述高性能纤维纺织物是芳纶或高强聚乙烯纤维材料制成的纺织物,推荐高强聚乙烯纤维,如图2所示。第四层到第十~十五层可以是高强聚乙烯布构成。本实用新型是由十~二十层的层状复合材料构成。产品符合做成衣服GA68-2003防刺服标准。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其特征是由芳纶、高强聚乙烯混合复合非织造布叠层以及中间夹入非金属粒子粘合材料的10~20层的多层结构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其特征是第一层是芳纶材料,第三层是非金属粒子粘合材料,其余为高强聚乙烯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非金属粒子粘合材料是二面均粘合非金属粒子的芳纶或高强聚乙烯纤维材料制成的纺织物的材料,所述的非金属粒子是砂子、玻璃、陶瓷、氧化硅或二氧化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非金属粒子颗粒大小为0.1~3mm。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有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非金属粒子是0.5~2mm的二氧化硅或氧化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柔软防刺层的安全防护背心结构,它是由芳纶、高强聚乙烯混合复合非织造布以及中间夹入非金属粒子粘合材料层的10~20层的多层结构构成,所述的非金属粒子粘合材料层系由高强聚乙烯无纺布二面分散粘合砂子、玻璃、陶瓷、金刚石、氧化硅或二氧化硅粒子。具有防刺、柔软、重量轻、耐温较好,而且隐蔽性好,轻便实用。
文档编号A41D13/00GK2788586SQ20052003948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3日
发明者王曙中 申请人:上海依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