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泥水污染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226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泥水污染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泥水污染的鞋底。
背景技术
现有鞋底的着地面上制有各种凹凸不平的花纹,为的是防滑和美观;鞋前掌底面上花纹的凹陷面和凸起面之间的差距很小,仅为0.5mm,整个鞋前掌底面基本上接近于平面。向前迈步时,占在鞋底上的大量泥水在惯性力作用下,大部分涌向鞋头部,使鞋头鞋帮遇到污染,既影响美观又损害鞋的使用寿命。它不具备防止鞋帮、鞋头被泥水污染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泥水污染的鞋底,以解决现有鞋底存在的鞋帮和鞋头被泥水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鞋底、鞋前掌底面和鞋跟;所述鞋前掌底面上设有突起物,突起物的高度为5-15mm。
本实用新型由于突起物支撑在地面与鞋底之间,一般量的泥水不会污染到鞋底面上,突起物顶端的面积小,尤为位于鞋掌前部间隙分布的柱形突起物起到分散作用,使鞋只能沾染上很少量的泥水,不足以造成鞋头、鞋帮的污染,能保持鞋头鞋帮的洁净美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鞋底1、鞋前掌底面2和鞋跟3;鞋前掌底面2上设有突起物,突起物的高度为5-15mm。突起物由设在鞋前掌底面2前部的前突起物和设在鞋前掌底面2后部的后突起物组成。前突起物由3-6个柱形突起物9组成,间隙分布。柱形突起物的横截面积可呈各种几何图形,附着部面积大于顶端面积。后突起物为框架形突起物,由前后两条平行的前樑5和后樑4与纵樑围成,前樑5和后樑4通过纵樑连接。后樑位于趾蹠关节投影处。纵樑由内纵樑7、中纵樑6、外纵樑8组成。
以男式“255”号鞋(皮鞋)为例鞋底1的纵长290mm、鞋跟的3纵长70mm,鞋跟最宽70mm,后面呈弧形,后樑4距鞋跟前缘80mm,前樑5距后樑38mm,前后樑各宽20mm,前樑长77mm,后樑长99mm,三条纵樑中除中纵梁6与前、后樑相垂直连结外,内纵樑7和外纵樑8均与本侧鞋边平行,它们各距本侧鞋边50mm,各宽10mm。柱形突起物9为3个,呈品字形分布,柱形突起物9底边长15mm,顶面边长10mm;柱形突起物9位于前樑5前方7mm处,位于鞋掌最前端的柱形突起物9距鞋底前缘5mm,分布在品字形后面的两个柱形突起物9分别距鞋侧边5mm。突起物的高度为10mm。鞋跟在制做时亦相应的增加10mm厚度。
权利要求1.一种防泥水污染的鞋底,包括鞋底、鞋前掌底面和鞋跟;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前掌底面(2)上设有突起物,突起物的高度为5-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泥水污染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物由设在鞋前掌底面(2)前部的前突起物和设在鞋前掌底面(2)后部的后突起物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防泥水污染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突起物由3~6个柱形突起物(9)组成,间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防泥水污染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突起物为框架形突起物,由前后两条平行的前樑(5)和后樑(4)与纵樑围成,前樑(5)和后樑(4)通过纵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防泥水污染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樑由内纵樑(7)、中纵樑(6)、外纵樑(8)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泥水污染的鞋底,以解决现有鞋底存在的鞋帮和鞋头被泥水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鞋底、鞋前掌底面和鞋跟;所述鞋前掌底面上设有突起物,突起物的高度为5-15mm。本实用新型由于突起物支撑在地面与鞋底之间,一般量的泥水不会污染到鞋底面上,突起物顶端的面积小,尤为位于鞋掌前部间隙分布的柱形突起物起到分散作用,使鞋只能沾染上很少量的泥水,不足以造成鞋头、鞋帮的污染,能保持鞋头鞋帮的洁净美观。
文档编号A43B13/14GK2935894SQ20062007959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8日
发明者杨介嶺 申请人:杨介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