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震无痛舒适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11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缓震无痛舒适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鞋子构造,并且采用此构造所制成的鞋,特别涉及一 种能够缓冲人体行走、站立,无痛舒适的一种鞋。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品之一,支撑人体重量和移动人体是鞋子的两大 重要功能。
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脚底板是一个凹凸不平的面。并且肌肉组 织在脚底板分布也不均匀,但是在传统的鞋制造中,支撑脚掌面的中底总成是 不能作到脚底的凹凸不平的对应的。因为中底总成就是一个平面,只是通过跟 高的需要压制一个翘度。当脚掌也形成一个翘度的时侯,掌面还是一样凹凸不 平。凸出的部分在穿着,行走的过程当中接触面最大,也最易受到伤害。
根据医学同试验得知,人体在站立,行走的时侯,重心大部份落于脚前掌, 同脚后跟。因为每个人的足弓都不尽相同,也难以作出精确的测量,所以一般 鞋子很难作到全面支撑。
人在行走的过程当中,脚后跟在落地的瞬间承受的冲击力会引起足踝,髋 关节的不适。足前掌面在另一只脚向前迈的时侯,这一只脚就成弯曲状态,身 体的重量就大部分落于前脚掌上。如果没有好的支撑或者缓冲就会对脚行成很 大的伤害。
据试验所得知,足弓的内侧在站立行走的时侯,很难与中底贴合。 如果人们长期穿着这样的鞋子,行走过长的时间,就会严重感到不适,严
重的还能引发脚部疾病,人们脚部疾病少部分是由于运动过度,大部分还是鞋
子不适的引发的。
由此可见,人们大部分的脚病都是由鞋子所引起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鞋子存在的问题,在脚底最凸的地方提供緩 冲,在脚底最凹的地方提供撑托,真正作到緩震,无痛舒适的感受。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是改变中底的构造所制成一种新的鞋子。 本发明的效果是能有效克服鞋子给人们带来的不适,让每个穿着这种鞋 子的人的脚掌面、足弓同足后跟有一个很好的緩冲同支撑。 附困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图l是中底分解俯视图。 图2是中底组合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l,本发明的一种新鞋子的中底总成俯视结构图解,主要部件为中 底片(1),低密度的发泡胶(2),中密度的发泡胶(3、 4、 6),上插腰板 (5)。低密底的发泡胶每平方厘米可承受10公斤的重量即可,中密度的发泡 胶每平方厘米可承受20公斤的重量即可,发泡胶的承重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基本以以上标准。
在传统的鞋工艺当中,中底片同插腰板都由刀模冲压制成,在刀模制作中, 预留(8、 9、 10、 11)的孔位。冲压时侯将(8、 9、 10、 11)冲掉,形成一个 室位,以便填入相应的材料。
由于增加的新的结构,中底片(1)要在前掌冲压两个长方形的空室,具 体位置在从中底片后面中间位置向前量150mm位置起,宽度根据中底片来,边 缘不得小于10mm,纵向宽度为15mm,边缘不得小于10mm。插腰后面冲压空 位(11 )纵向长度不得少于50mm,边缘不得小于10mm,斜度一般以跟高而定。
发泡材料(2、 3),厚度为2.5mm,为制鞋的同时植入,发泡材料(6—
4的厚度为5mm,为鞋制作完成在修饰的时侯植入。为了方便操作,插腰板(5) 里面的(10、 11)冲压后可让(10、 11)继续钳入插腰板里面,鞋子在最后修 饰阶段再取出,并植入发泡材料。
如图2所示,利用本发明所制作的中底,主要能在脚底最凸的地方提供缓 冲,在脚底最凹的地方提供撑托,作到缓震无痛,舒适的感受,插腰板上直接 放置了轻质的发泡乳胶(7),以免垫脚不平带来的不美观。(12)为(4)的 断面图,为脚心的内侧提供支撑。以上发泡材料和尺寸是以37码女鞋为标准。
本发明的一种新结构所制成的鞋子只需加1对鞋子2元人民币的成本,而又 能解决一系列行走不舒适的问题。适用各种皮鞋,也方便于大量生产。
凡是依据本发明技术后地上述实施例,作出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于变化 修饰均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新结构制成的鞋,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挖空的中底片,挖空的插腰板,并使用填充缓震材料的中底结构,并采用此结构制成的鞋。
2、 一种新结构各为緩震无痛舒适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采用新的结构的鞋子,特别是本结构能在脚底最凸的地方提供缓冲,在脚底最凹的地方提供撑托,真正做到缓震,无痛舒适的感受。由于本结构成本低,便于操做,所以便于大量生产。
文档编号A43B13/18GK101496656SQ20081004604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2日
发明者王爱华 申请人:王爱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