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雨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12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两用雨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衣,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既可以作为裤又作裙的两用雨衣。
背景技术
春夏秋冬更替,风雨霜雪变幻,这都是自然赋予的景观和恩赐。晴天,一直是大多数人喜欢的天气,因为可以在户外更自在。雨天,虽然诗人赞美、农人期待,但那一路的泥泞和潮湿让很多人怕出门。但雨天里,我们仍然要上学、上班。因此,雨具基本是每家必备的工具之一。雨小,我们可以撑一把伞,雨大,我们可以穿上雨衣。但目前的雨衣类型繁多走路用的多为裙型的,如果用来骑车就会让雨水从下摆灌进来打湿衣裤;骑车用的多为前后加长的专用雨披,如果用来走路又显得不伦不类,且雨水可以从侧面飘进打湿衣服。目前尚无一种既适应走路又适应骑车的雨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既适用走路,又适用骑车的两用雨衣,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两用雨衣,包括雨衣主体、设置于雨衣主体两侧的雨衣袖和设置于雨衣主体上部的雨衣帽;所述的雨衣主体为两部分雨衣上衣和雨衣下摆,雨衣下摆前后的中间位置各开有叉口,将雨衣下摆分割成左前摆、右前摆、左后摆和右后摆四个部分;叉口的边缘部分重叠;左前摆、右前摆、左后摆和右后摆相邻位置关系的雨衣下摆设置有一对相互匹配的连接机构。 也就是说左前摆和右前摆设置有一对相互匹配的连接机构,左后摆和右后摆也设置有一对相互匹配的连接机构;且左前摆和左后摆,右前摆和右后摆的连接机构也两两相互匹配。如左前摆为纽扣,则右前摆为扣眼;左后摆为扣眼,右后摆为纽扣。
所述的连接机构为纽扣、拉链和剌毛搭扣中的一种。 本专利通过连接机构的前后各自连接或一前一后的连接来达到雨衣为裙式还是裤式的目的,从而适应走路或者骑车。 通过本发明设计而成的两用雨衣,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适用于步行,又可适用骑车的优点。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雨衣上衣2、叉口3、左前摆4、右前摆5、左后摆6、右后摆 7、连接机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设计要点。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两用雨衣,包括雨衣主体、设置于雨衣主体两侧的雨衣袖和设置于雨衣主体上部的雨衣帽;所述的雨衣主体为两部分雨衣上衣1和雨衣下摆,雨衣下摆前后的中间位置各开有叉口 2,将雨衣下摆分割成左前摆3、右前摆4、左后摆5和右后摆6四个部分;叉口 2的边缘部分重叠;左前摆3、右前摆4、左后摆5和右后摆6相邻位置关系的雨衣下摆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连接机构7。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的连接机构为纽扣,所述的左前摆3和右前摆4用纽扣扣好,右前摆4和左后摆5用纽扣扣好,即为裙式雨衣,可适用于雨中步行。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的连接机构为纽扣,所述的左前摆3和左后摆5用纽扣扣好,右前摆4和右后摆6用纽扣口好,即为裤式雨衣,可适用于雨中骑车。雨水不易灌进雨衣内打湿衣服。
权利要求
一种两用雨衣,包括雨衣主体、设置于雨衣主体两侧的雨衣袖和设置于雨衣主体上部的雨衣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衣主体为两部分雨衣上衣(1)和雨衣下摆,雨衣下摆前后的中间位置各开有叉口(2),将雨衣下摆分割成左前摆(3)、右前摆(4)、左后摆(5)和右后摆(6)四个部分;叉口(2)的边缘部分重叠;左前摆(3)、右前摆(4)、左后摆(5)和右后摆(6)相邻位置关系的雨衣下摆设置有相互匹配的连接机构(7)。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两用雨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7)为纽扣、拉链和剌毛搭扣中的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用雨衣,包括雨衣主体、设置于雨衣主体两侧的雨衣袖和设置于雨衣主体上部的雨衣帽;所述的雨衣主体为两部分雨衣上衣和雨衣下摆,雨衣下摆前后的中间位置各开有叉口,将雨衣下摆分割成左前摆、右前摆、左后摆和右后摆四个部分;叉口的边缘部分重叠;左前摆、右前摆、左后摆和右后摆相邻位置关系的雨衣下摆设置有一对相互匹配的连接机构。通过本发明设计而成的两用雨衣,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适用于步行,又可适用骑车的优点。
文档编号A41D3/04GK101731766SQ20081020346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7日
发明者林珊 申请人: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