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呼吸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301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水呼吸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具体说是指能够在行走时使鞋内外空气 循环流通(呼吸)且能保持防水的防水呼吸鞋。
背景技术
传统的鞋在穿着时,鞋体内腔往往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鞋体内 腔的空气几乎无法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特别是脚与鞋里面紧贴着的 部位,如脚掌等部位的气体流动性就更差,导致脚排出的汗水和热量 无法及时排除鞋外,形成潮湿、闷热的鞋内环境,不但使人感到非常 不舒适(所谓"捂脚")而且非常适合某些微生物(如真菌)的繁殖,容易 导致"脚臭"和各种脚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设法让鞋内的空气流动起来,实现与外界 空气的交换。
通过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03815933.3公开了一种具有模制成 型透气侧面阀的鞋底,其结构包括有-
一个大致垂直侧面其从支撑着足部的地面开始沿高度方向延 伸,并且其上局部固定着鞋的上部;
多个拱形室、圆顶、突起等,它们支撑着足底,并且在它们与 足底之间夹有一个穿孔透气鞋底层每个室或圆顶在上侧具有一个通 孔,通孔将室或圆顶的内腔连接到外部,并在行走过程中在圆顶受压 时将鞋内的空气排出;
一个小通路,其随从于包含圆顶的区域的外围延伸,并且在行 走过程中将气体从圆顶内输送出去;
包含在鞋底中的多个单向阀,每个单向阀由薄膜构成,该薄膜具有一个微孔并且关闭一个管道,所述管道穿通鞋底侧面并且通过侧 开口将鞋的内部与外部相连。
上述结构具有以下缺点和不足
(1) 、换气不稳定,难以形成稳定有序的换气循环,众所周知,要 稳定地实现将鞋内的气体排出,然后外界新鲜的空气进入鞋底这样一 个循环需要一个有序的内外压强差才能实现,这种鞋底,其换气过程 为,圆顶(突起)内腔受到人足体的挤压变形从而在圆顶(突起)内 外产生压强差,然后圆顶(突起)内腔里的气体穿过设于圆顶(突起) 上方的通孔,然后气体再通过通道传输到设于鞋底侧面的单向阀排出 到大气,但是由于圆顶(突起)内腔的空气是通过设于圆顶(突起) 上方的通孔排出,而人足体施加于圆顶(突起)压力是由通孔朝向圆顶
(突起)内腔,该两个过程在受力方向上恰恰相方,因此二者会相互 抵消圆顶(突起)内外的压强差,从而导致鞋底与外界难易形成一个 稳定有序的换气压强差,再者,在行走过程,鉴于不同的路况、行走 状态、人足体生理状态的差异,足体对于鞋底的各个通孔的压力往往 是不一致,这种复杂的受力状态使得鞋底内部各个圆顶(突起)内腔 的气压各不相同,容易产生各个圆顶(突起)内的气体还来不及通过 较长的通道再通过设于鞋底侧面的单向阀排出大气,就发生具有不同 气压差的圆顶(突起)之间换气,而这种换气只是鞋底内部的换气, 而不是鞋底与外界大气进行换气,因此这种换气显然没有实质意义, 且使得整个鞋底换气不稳定,难以形成稳定有序的换气。
(2) 、鞋内气体从受挤压到排出大气需要经过一段排气通道,而鞋 底是由弹性材料制成,排气通道在人体行走过程中易受鞋的局部形 变,而发生通道闭塞,使换气受阻。
(3) 、鞋底机构设置较为复杂,需要设置单向阀和排气通路,鞋底 制模难度大,容易导致鞋底生产次品率高,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 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换气稳定有序、防水性能佳的防水呼吸 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种防水呼 吸鞋,包括有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正面设置有多个弹性拱 形室,该弹性拱形室具有内腔并在内腔上侧设置有与之连通的通孔, 所述的弹性拱形室的底壁为弹性隔膜,所述的弹性隔膜上设置有连通 内腔和鞋底底面大气的微孔,所述的鞋底底面相对弹性拱形室处设置 有相对应的凹坑。本设置将鞋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出口(即微孔)设置再 内腔的底壁上,使足体对弹性拱形室的压力以及气体的排出方向相一 致,使得鞋底和大气形成一定稳定有序的压强差,实现了有序的换气 循环,而再弹性隔膜上设置有微孔实现了内腔与外界的大气的单向连 通,使得产品防水性能佳,且极大了简化了机构设置,另外将弹性拱 形室的底壁(即设置有微孔的弹性隔膜)内凹于鞋底底面,防止人体 行走中弹性隔膜与路面的摩擦,使鞋的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弹性隔膜朝鞋底底面呈弧面凸起,所述的 微孔为朝鞋底底面开口逐渐减少的尖孔。本设置提高了内腔的空间的 大小而且使得微孔的单向导通性更佳。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鞋底由弹性材料在是由弹性材料在同一模 制工序中一体化制作而成的单件。本设置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弹性 材料为橡胶。
进一步设置是还包括有透气鞋中底,该鞋中底上设置有与弹性 拱形室相适配的按压部,且该按压部的面积大于弹性拱形室的通孔的 面积。本设置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按压部为间隔排布按压条,相邻 的按压条之间设置有条状透气条。进一步设置是还包括有透气鞋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弹性拱形室的底壁设置成隔膜,并在 隔膜上设置有连通弹性拱形室内腔和鞋底底面大气的微孔,该微孔实 现了内腔到大气的单向连通,人体行走中,足体通过鞋中底的挤压部 将弹性拱形室内腔中的气体通过微孔压排到大气中,随着内腔中的气 体的排出,其气压减少,鞋内弹性拱形室外围的气体进入弹性拱形室 内腔内,而由于微孔起到一个单向导通作用,大气中的气体无法通过 微孔进入到内腔中,因此鞋内的气体源源不断地和外界进行交换,实 现了有序稳定的换气呼吸,另外由于微孔的单向作用,人体行走过程 中路面的积水也无法通过该微孔进入到鞋底内,产品的防水性能好。 说明书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鞋底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鞋底底面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鞋底剖面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I部放大图
图6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II部放大图
图7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鞋中底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鞋垫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鞋底、鞋中底、鞋垫组合结构剖
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9所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水呼吸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包 括有鞋底l、鞋中底2、鞋垫3、鞋帮4,所述的鞋底l朝鞋体内腔方 向设置有多个弹性拱形室11,该弹性拱形室11具有内腔111并在内 腔111上侧设置有与之连通的通孔112,所述的弹性拱形室11的底壁113为弹性隔膜1131,所述的弹性隔膜1131上设置有连通内腔111 和鞋底底面外大气的微孔114,所述的鞋底底面相对弹性拱形室处设 置有相对应的凹坑12,防止人体行走中弹性隔膜1131与路面的摩擦, 使鞋的使用寿命更长,所述的弹性隔膜1131朝鞋底底面呈弧面凸起, 所述的微孔114为朝鞋底底面开口逐渐减少的尖孔,提高了内腔111 的空间的容积而且使得微孔114的单向导通性更佳,本实施方式所述 的鞋底由弹性材料在是由弹性材料在同一模制工序中一体化制作而 成的单件,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弹性材料选用橡胶,当然本实用新型也 可以采用其他可以用来制鞋底的弹性材料制成,如聚氨酯等。本实用 新型此外还包括有透气鞋中底2,该鞋中底2上设置有与弹性拱形室 11相适配的按压部21,且该按压部21的面积大于弹性拱形室11的 通孔112的面积,该按压部21罩在弹性拱形室11的通孔112,并将 弹性拱形室11朝鞋底底面按压变形,使弹性拱形室11的内腔111的 气体从微孔114排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按压部21优选为间隔排布 按压条211,相邻的按压条之间设置有条状透气条212,另外本实用 新型在透气鞋中底上还设置有透气鞋垫3,增加鞋的舒适度。
权利要求1. 一种防水呼吸鞋,包括有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朝鞋体 内腔方向设置有多个弹性拱形室,该弹性拱形室具有内腔并在内 腔上侧设置有与之连通的通孔,所述的弹性拱形室的底壁为弹性 隔膜,所述的弹性隔膜上设置有连通内腔和鞋底底面外大气的微 孑L,所述的鞋底底面相对弹性拱形室处设置有相对应的凹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呼吸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隔 膜朝鞋底底面呈弧面凸起,所述的微孔为朝鞋底底面开口逐渐减 少的尖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呼吸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 底由弹性材料在是由弹性材料在同一模制工序中 一体化制作而成 的单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呼吸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材 料为橡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呼吸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透气 鞋中底,该鞋中底上设置有与弹性拱形室相适配的按压部,且该 按压部的面积大于弹性拱形室的通孔的面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呼吸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部 为间隔排列设置按压条,相邻的按压条之间设置有条状透气条。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防水呼吸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透气鞋 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呼吸鞋,包括有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朝鞋体内腔方向设置有多个弹性拱形室,该弹性拱形室具有内腔并在内腔上侧设置有与之连通的通孔,所述的弹性拱形室的底壁为弹性隔膜,所述的弹性隔膜上设置有连通内腔和鞋底底面外大气的微孔,所述的鞋底底面相对弹性拱形室处设置有相对应的凹坑。
文档编号A43B7/00GK201153569SQ2008200320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6日
发明者王振滔 申请人:奥康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