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44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背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背心,特别涉及一种可利用太阳 能充电的可发光安全背心。
背景技术
当前,为了提高在路面上工作的交通警察、交通协管人员 以及道路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工作时,交通警察、道路施工人 员都穿着安全背心,这样的安全背心的背心主体有各种各样的 形状,例如有普通马甲式背心,其背心主体包括前襟、后襟, 该前襟为对襟形式,后襟为整片,该前襟和后襟的肩部边缘寻皮 缝合连接,该前襟、后襟的腋下两侧边缘被缝合连接,形成有 用于容纳人的颈部的领口和用于穿过臂部的袖口 。还有一种安 全背心,其背心主体由前襟、后襟以及腰连接带构成,该前襟、 后襟都是由整块襟片构成,前襟、后襟只在在肩部相连,并形 成有一用于穿过头部的领口 ,在穿用时,前襟、后襟由设置在 前襟下摆或后襟左右侧边上的向左右两侧伸出的上述腰连接带 连接起来。还有一种安全背心,其背心主体由前襟、后襟构成,
该前襟由两个大致L字形状的襟片构成,该两襟片的竖片从肩 部向下并向相互靠拢的方向延伸,在下端部分重叠;该两襟片 中的左襟片的横片从该襟片的竖片下端向左延伸,该两襟片中 的右襟片的横片从该襟片的竖片下端向右延伸,上述后襟由大 致倒T字形的襟片构成,该后襟的覆盖背部的竖片较宽,可覆 盖大部分背部或整个背部,在上述后襟的下端向左右伸出有横 片,在穿用时,通过将上述后襟的左侧横片与上述前襟的左侧 横片相连接,将上述后襟的右侧横片与上述前襟的右侧横片相连接,将上述前后襟连接成一个背心。上述横片间的连接是通 过设置在横片端部的尼龙搭扣的搭接来实现的。
在上述各种安全背心上,都是在前襟和后襟的外表面上连 接设置有反光带,有的是左右设置两条大致上下延伸的反光带, 有的在上述腰部连接带、上述横片上设置横向延伸的反光带、 也有的设置两条分别从前襟的下端部经过左右肩部 一 直延伸到 后襟的下端部的左右各一条反光带,以及与上述左右反光带的 下端相连接的横向延伸的反光带。
在前两种背心的情况下,有的在前后襟上设置多条横向延 伸的反光带。
由于设置有上述反光带,在路面上行驶的车辆的灯光照射 在反光带上时,车辆司机会看到反光带的反光而受到提醒,会 意识到前方有人存在,要采取回避措施。但是,在驾驶员在夜 中忘记开车灯或因汽车车灯损坏而不能点亮的情况下,或者是 在雾天时反光带的反光不能穿过雾而被驾驶员看到的情况下, 或者在自行车道上执勤或施工时因自行车没有灯而使得安全背 心的反光带失去作用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带来驾驶员撞上在路 面上工作的交通警察、交通协管人员以及道路施工人员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了上述现有的安全背心 所存在的问题,进一 步提高了安全背心的安全性能的安全背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l技术方案的安全背心,
包括背心主体、反光带、发光元件、电池; 上述背心主体包括前襟和后襟, 上述反光带被设置在上述前襟和后襟外表面上, 上述电池装在设置在背心主体上的容纳兜中,上述发光元件为多个,设置在上述背心主体与上述反光带 之间,沿上述反光带长度方向彼此间隔有间隔地排列设置,通 过电线以及电源开关与上述电池连接,在被点亮时透过设置在 上述反光带上的透明窗口外发光。
本实用新型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池是充电电池,该安全背心还具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 器,上述充电电池安装在充电器中,该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背 心主体的外表面上,该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电线与上述充电器电
述电源开关设置在上述充电器上,上述充电电池与上述充电器 一起装在上述容纳兜中。
本实用新型第3技术方案的安全背心,是在上述第2技术方 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太阳能电池板夹置固定在在上 述背心主体与上述反光带之间,并设置在安全背心的肩部或其 附近区域,透过设置在上述反光带上的与该太阳能电池板对应
的透明窗口接受太阳能。
本实用新型第4技术方案的安全背心,是在上述第2或3技 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太阳能电池板为两个,分 别设置在背心的两肩部。
本实用新型第5技术方案的安全背心,是在上述第1或2技 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背心的前身和后身上都布置 有发光元件。本实用新型第6技术方案的安全背心,是在上述第1或2技 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光带是防水性反光带, 并且在上述反光带背面设置一层宽度与反光带相同的防水带, 将上述反光带与防水带的边缘接合,将上述反光带与防水带一 起缝在上述背心主体上,上述电线、太阳能电池板以及上述发 光元件设置在上述反光带与防水带之间,上述容纳兜由防水材 料制作,具有可开闭的盖。
本实用新型第7技术方案的安全背心,是在上述第1或2技 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传感器,该光传感器 设置在上述背心主体与上述反光带之间,透过设置在上述反光 带上的与该光传感器对应的透明窗口来感觉外面的光,该光传 感器与设置在上述充电器中的控制电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8技术方案的安全背心,是在上述第6技术方 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传感器,该光传感器设置 在上上述反光带与上述防水带之间,透过设置在上述反光带上 的与该光传感器对应的透明窗口来感觉外面的光,该光传感器 与设置在上述充电器中的控制电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9技术方案的安全背心,是在上述第1或2技 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元件的两电极与上述 电线之间的连接部被电绝缘密封材料密封,使得上述发光元件 的两电极、上述连接部以及棵露的电线芯与外部隔离,上述充 电器的壳体是防水性壳体。本实用新型第10技术方案的安全背心,是在上述第1或2技 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元件是发光二极管。
根据技术方案l的安全背心,由于具有发光功能,因此, 在夜晚时或雾天时,对发光元件通电使其发光,即使是车灯损 坏或雾天或自行车也可以使得驾驶员醒目地发现在道路上执勤 的穿着该安全背心的交通管理人员或施工人员,避免车辆撞到 交通管理人员或施工人员。
根据技术方案2的安全背心,由于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 ^使用充电电池,因此,可以在白天#_用太阳能电池;f反对电池进 行充电,而在夜晚使用时,使用白天充过电的电池对背心的发 光元件供电,使发光元件点亮,提高了安全背心的安全性能, 而且,由于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充电,可以节省能源,节省 使用成本。
根据技术方案3的安全背心,由于将上述太阳能电池板夹 置固定在在上述背心主体与上述反光带之间,并设置在安全背 心的肩部或其附近区域,透过设置在上述反光带上的与该太阳 能电池板对应的透明窗口接受太阳能,可以使得背心整体上比 较整洁,而且,可以由透明窗口部分保护太阳能电池板。
根据技术方案4的安全背心,由于将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 背心的肩部,因此,在白天,不论站立着的使用者面向何方, 都可使太阳能电池板较多地接收太阳光,因此,可以高效率地对电池进行充电。
根据技术方案5的安全背心,无论使用者背向车辆还是面 向车辆,都能够使驾驶员看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进一步提高 了使用者的安全性。
根据技术方案6的安全背心,由于将作为电气元件的发光 元件、电线、太阳能电池板密封在反光带和防水带之间,将电 池可防水地密封在容纳兜中,可以在雨天使用该安全背心。
根据技术方案7或8的安全背心,在黑天可自动接通电源开 关使发光元件发亮,因此,提高了使用方便性,而且,即使在 黑天使用者忘记开启发光元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动地使发光 元件发光,因而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
根据技术方案9的安全背心,通过将发光元件的电极与上 述电线的连接部用绝缘密封胶密封起来,使得连接部处的棵露 的电线金属芯部和棵露的发光元件的电极用绝缘密封胶与外界 隔开,可以使得安全背心不会在雨天中使用时因雨水的进入而 使电路短路,从而提高了安全背心的使用可靠性。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 一 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的右前襟被翻折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D向视图。 图5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6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8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9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IO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的主视图。 图ll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的后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的左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使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进行 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的"左"、"右"是以上述图l的主视图的图 面的左右为进行说明的。
如图1 ~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 l包括背心主体2、反光带3、多个发光元件24、两个太阳能电 池板4、充电器5、放置在充电器5的电池容纳部中的至少一个 充电电池6,上述背心主体2包括前襟7、后襟8以及设置在前襟 7的内表面侧的电池容纳兜9,上述前襟7和后襟8的上端边缘相 连接,上述前襟7有左襟片7a和右襟片7b构成,在图l中,该左 右襟片具有相对于安全背心的左右中心线对称的形状,右襟片 7b为大致L字形状,具有竖片部15和横片部16,左襟片7a则是 与右襟片7b左右对称的形状,具有竖片部17和横片部18,左襟片的下端部的右侧分别朝向右侧突出而形成右突出部ll,右襟 片的下端部的左侧朝向左侧突出而形成左突出部IO,在上述左 突出部10的里侧面缝设有尼龙搭扣的钩构件(未图示),在右 突出部ll的外侧面缝设有尼龙搭扣的圈构件(未图示),在穿
上该背心时,通过将左突出部IO从外侧搭接在右突出部ll上,
将上述尼龙搭扣上述钩构件和上述圈构件相接合,从而将左襟
片7a和右襟片7b的下端中间部相互连接起来。上述竖片部15、 17以及上述^f黄片部16、 18的宽度为8~ 12cm, ^旦并不限定于该 尺寸范围,根据需要可以适当选择尺寸。上述横片部16、 18的 长度至少为在使用者穿着背心时其端部到达背心的后襟片上。
上述后襟8形成大致倒T字形状,具有竖片部12和在上述竖 片部12下端向左伸出的左横部13、向右伸出的右横部14,该竖 片部12的宽度较宽,大致等于对应体型的人的后背的宽度或比 对应体型的人的后背的宽度稍小。上述左右伸出的左右横部 13、 14的上下宽度为10~ 20cm,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更宽一 点,也可以更窄一点。其长度至少为在使用者穿着背心时其端 部到达背心的前襟片上。
在上述后襟8的左横部13和右横部14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尼 龙搭扣的圈构件(未图示),在上述横片部16、 18的左右端部 的里侧面上设置有尼龙搭扣的钩构件,通过将上述后襟8的左 横部13和右横部14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尼龙搭扣的圏构件与上 述横片部16、 18的左右端部的里侧面上设置有尼龙搭扣的钩构
件可将背心的前襟和后襟的下端相连接。
上述反光带2包括前右横反光带19,设置在右襟片7b的 上述横片部16的大致上下中间位置,从上述左突出部IO沿横向 一直延伸到横片部16的右端;前左横反光带20,设置在上述左 襟片7a的上述横片部18大致上下中间位置,从上述右突出部ll沿横向一直延伸到横片部18的左端;后横反光带21,设置在后 襟8的下端的与上述前左横反光带20以及前右横反光带19的高 度位置大致一致的位置,该后横反光带21沿横向从左横部13的 左端一直延伸到右横部14的右端;左竖反光带22, —端与上述 后横反光带21相连,在上述后襟8上从上述后横反光带21向左
伸到前左横反光带20而与前左横反光带20相连接;右竖反光带 23, —端与上述后横反光带21相连,在上述后襟8上从上述后 横反光带2向右上方延伸,经过右肩部后在上述竖片部17的左 右中间向左下延伸到前右横反光带19而与前右横反光带19相 连接。无论是在主视图中还是后视图中,上述反光带都是左右 对称布置的。上述反光带是缝在上述背心主体2上的,当然也 可以用粘结剂粘结在背心主体2上。在上述左右竖反光带22、 23与上述背心主体2之间设置有多个发光元件24,这些发光元 件24在左右竖反光带22、 23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布置,在 位于后襟和位于前襟上的左右竖反光带22、 23上都布置有多个 发光元件24。发光元件24采用发光二极管。在上述左右竖反光 带22、 23的与上述发光元件24对应的位置设有透明的窗部25, 这些窗部25是在左右竖反光带22、 23开设孔,并将直径比该孔 的口径大一些的透明的塑料布26的外周部热压熔接或粘结在 该孔的边缘部上而将各口部液密地封堵住而成的。在使用时, 发光元件24透过这些窗部25向外发光。上述发光元件可以是发 出红色或黄色等醒目的颜色的光的发光元件。
在安全背心1的前襟7或后襟8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 上述充电器5的兜9,该兜9包括兜主体9A和兜盖9B,在将兜盖 9B盖在兜主体9A开口上时,可以将开口盖住而不会从外部向兜 内漏水。在安全背心l的两肩部,在左右竖反光带22、 23与上述背 心主体2之间各设置有一个用于向上述充电电池6充电的太阳 能电池板4。该太阳能电池板4通过设置在左右竖反光带22、 23 上的透明窗接收外部的太阳光而对上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该 透明窗形成方法与上述窗部25的形成方法相同。
放在兜9内的充电器5通过充电用电线30与上述太阳能电 池板4相连接,并且,充电器5通过电线31与各发光元件24相连 接,用于用上述太阳能电池板4对安装在上述充电器5中的充电
件24供电。
上述各发光元件24通过电线31相互并联连接或相互串联 连接,在上述充电器5上设有手动电源开关(未图示),该手动
关也可以连接在电线31的中间。
上述电线31、电线30沿着左右竖反光带22、 23的长度方向 以及沿后横反光带21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在左右竖反光带22、 23以及后横反光带21与背心主体2之间。
在上述充电器5中设置有灯光控制装置(未图示),在对上 述发光元件24通电时,该灯光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使得上述发 光元件24间断发光。
在使用上述安全背心l时,在白天,太阳能电池板4对充电 电池6进行充电,在夜间,使用者将电源开关32接通,对上述 发光元件24通电,使得上述发光元件24间断发光。从而大大提 高了安全背心l的警示性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中,安全背心主体l的材料可 以是普通布料或防水布料,为了提高透气性而适于炎热季节使 用,安全背心主体l的材料可以是网状布料。在使用材料网状布料,为了防止雨水或洗涤时的洗涤水从安全背心主体l的网 眼进入到上述电线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板4之间的接点、以及上
述电线与上述发光元件24的之间的接点之间而发生短路,防止 雨水或洗涤时的洗涤水进入到发光元件2 4以及太阳能电池板4 中而使发光元件24以及太阳能电池板4损坏,可以将上述接点 处用密封胶密封而与外部隔离。或如图6、图7所示在上述反光 带的内侧设置一层防水布条28,将上述电线、太阳能电池板以 及发光元件夹在反光带与防水布条28之间,将太阳能电池板以 及发光元件的两侧边缘之间用密封胶粘结在一起后,将两者一 起缝到安全背心主体l上。从而使得上述电线、太阳能电池板 以及发光元件免受雨水的侵扰,从而可以在雨天中使用。
置光电开关(图中未示出),或同时设有上述手动电源开关32 和上述光电开关,该光电开关设置在电线31中间,并设置于平 时不易被使用者的胳膊遮挡的位置,该光电开关透过设在上述 反光带2上的透明窗感应外部光线,在白天由于感受到的外部 光亮较强而将成为开关断开状态,将电池与发光元件之间的电 路切断,而^吏电池不能向发光元件送电,在夜间时,由于感受 到的外部光亮较弱,该光电开关成为接通状态,而将电池与发 光元件之间的电路接通,使得发光元件点亮。
图8、图9表示的是没有设置上述防水布条28,直接将反光 带缝在背心主体2上的第 一 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中,用灯光控制装置使发光元 件间断发光(闪烁发光),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使发光元 件连续发光的方式,或者设置连续发光模式和间断发光模式这 两种模式,根据需要,使用者可任意选择其中任意一种发光模 式。本申请的安全背心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的款 式,也可以采用上述图10~ ll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 式的普通马曱式背心,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其背心主
体为普通马曱式背心式,包括左前襟7a、右前襟7b和后襟8, 这些前襟7a、 7b为对襟形式,后襟8为整片,该前襟7a、 7b和 后襟8的肩部边缘被缝合连接,该前襟7a、 7b、后襟8的腋下两 侧边缘缝合连接,形成有用于容纳人的颈部的领口和用于穿过 臂部的袖口 。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背心上下设有两条横反光 带29,左右各设有一条竖反光带22、 23,在上横反光带29以及 左右竖反光带22、 23上设有发光元件24,在左右竖反光带22、 23的肩部附近各设有 一块太阳能电池板4,其余与本实用新型 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在此省略其说明。
图12 ~ 14所示的安全背心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12~14所示,其背心主体的款式与上述第一、二实施方式 的不同,其背心主体由前襟7、后襟8以及腰连接带33构成,该 前襟7、后襟8都是由整块襟片构成、而且形状相同,前襟7、 后襟8只在肩部相连,并形成有一用于穿过头部的头孔,在穿 用时,前襟7、后襟8由设置在前襟下摆或后襟下摆向左右两侧 伸出的上述腰连接带33连接起来。在前襟7和后襟8上分别设有 上下两条横反光带29,设有从前襟7上的上横反光带29—直延 伸到后襟8上的上横反光带29的左右两条竖反光带22、 23,发 光元件24相互隔开间隔地设在左右两条竖反光带22、 23以及前 襟7、后襟8上的上横反光带29上,在左右竖反光带22、 23的肩 部附近各设有 一块太阳能电池板4,腰连接带33的前端内侧面 设有尼龙搭扣的钩构件,在前襟7的左右侧边附近的与之相对 应的位置设有尼龙搭扣的圈构件,腰连接带33的后端被连接在 后襟8上,通过将左右腰连接带33的尼龙搭扣的钩构件与前襟7的与之相对应的尼龙搭扣的圏构件相连接,可以将安全背心穿
着在使用者身上。通过将左右腰连接带33的尼龙搭扣的钩构件 与前襟7的与之相对应的尼龙搭扣的圈构件之间拉开,可以脱 下安全背心。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余与本实用新型 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在此省略其"i兌明。
另外,本申请的安全背心的反光带在安全背心主体上的布 置方式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布置方式,也可以布置成在安 全背心主体上上下布置多条并列的横向反光带。
上述发光元件24是发光二极管。
本申请的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可发光以及可 利用太阳能充电的安全背心,并不对背心主体的款式以及反光 带在背心主体上的布置方式进行限定。也可以将上述反光带置 换成防水带来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心主体、反光带、发光元件、电池;上述背心主体包括前襟和后襟,上述反光带被设置在上述前襟和后襟外表面上,上述电池装在设置在背心主体上的容纳兜中,上述发光元件为多个,设置在上述背心主体与上述反光带之间,沿上述反光带长度方向彼此间隔有间隔地排列设置,通过电线以及电源开关与上述电池连接,在被点亮时透过设置在上述反光带上的透明窗口向外发光。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池 是充电电池,该安全背心还具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器,上述 充电电池能装卸地安装在充电器中,该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背 心主体的外表面上,该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电线与上述充电器电 气连接,在白天通过接收太阳光对上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上电线的中间,上述充电电池与上述充电器一起装在上述容纳兜 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上述太阳 能电池板夹置固定在上述背心主体与上述反光带之间,并设置 在安全背心的肩部或其附近区域,透过设置在上述反光带上的 与该太阳能电池板对应的透明窗口接受太阳能。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上述太 阳能电池板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背心的两肩部。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在背心 的前身和后身上都布置有发光元件。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上述反 光带是防水性反光带,并且在上述反光带背面设置一层宽度与反光带相同的防水带,将上述反光带与防水带的边缘接合,将 上述反光带与防水带一起缝在上述背心主体上,上述电线、太 阳能电池板以及上述发光元件设置在上述反光带与防水带之 间,上述容纳兜由防水材料制作,具有可开闭的盖。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传感器,该光传感器设置在上述背心主体与上述反光带之间, 透过设置在上述反光带上的与该光传感器对应的透明窗口来感 觉外面的光,该光传感器与设置在上述充电器中的控制电路相 连接。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 传感器,该光传感器设置在上述反光带与上述防水带之间,透 过设置在上述反光带上的与该光传感器对应的透明窗口来感觉 外面的光,该光传感器与设置在上述充电器中的控制电路相连接。
9.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封,使得上述发光元件的两电极、上述连接部以及棵露的电线 芯与外部隔离,.上述充电器的壳体是防水性壳体。
10.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上述 发光元件是发光二极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背心,其提高了安全背心的安全性能,包括背心主体、反光带、发光元件、电池;上述背心主体包括前襟和后襟,上述反光带被设置在上述前襟和后襟外表面上,上述电池装在设置在背心主体上的容纳兜中,上述发光元件为多个,设置在上述背心主体与上述反光带之间,沿上述反光带长度方向彼此间隔有间隔地排列设置,通过电线以及电源开关与上述电池连接,在被点亮时透过设置在上述反光带上的透明窗口向外发光;在黑暗环境下,打开上述电源开关而对上述发光元件通电,使上述发光元件发光。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背心,在夜晚时或雾天时,对发光元件通电使其发光,避免车辆撞到交通管理人员或施工人员。
文档编号A41D13/01GK201365557SQ20082018337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2日
发明者泽井宣博 申请人:池山捷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