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衬棉和一种棉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699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衬棉和一种棉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衬棉和一种棉服。
背景技术
冬天,人们需要穿着厚厚的棉服来抵御寒冷。棉服之所以能够御寒,是因为在组成 棉服的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以及衣袖这几部分的面料和里料之间添加了一定量的棉,这 些棉起到了防寒保温的作用,从而使棉服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现有技术在制作棉服时,将棉直接添加到棉服各衣片、衣袖的面料与里料之间,再 加以缝合。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棉服经过洗涤之后,在洗涤和干燥过程中的外力作用下,棉服 里的棉会发生收缩,并相对于其两侧的面料和里料发生移动。这导致了洗涤之后的棉服发 生下垂、扭曲等变形,严重影响了棉服的保暖性和外观,也大幅降低了棉服的品质和档次。此外,被褥、睡袋等各种填充棉的保暖用品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衬棉,使用该复衬棉制作的保暖用品在洗涤后不变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棉服,该棉服在洗涤后不变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衬棉,该复衬棉包括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其中所述的棉被包裹在无粘性的无纺衬中;所述的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贴合在一起;所述的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一起经过了绗缝。所述棉的材料为丝棉,或为九孔棉;禾口/ 或,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的成分为100%涤纶。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 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方法加固而成的。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是两片无粘性的无纺衬;所述棉位于两片无粘性的无纺衬之 间;所述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贴合在一起;所述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一起进行了绗缝;或,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在展开成平面时,其形状是轴对称的图形;所述棉位于所述 展开成平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任一对称轴的一侧,且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基于所述对称 轴经过了对折;所述对折了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边缘经过了缝合;所述棉完全被包裹在缝 合后的无粘性的无纺衬中;或,所述复衬棉是圆柱形的复衬棉;所述棉位于圆柱形的复衬棉的内部;所述无粘性 的无纺衬是三片无粘性的无纺衬,其中,一片无粘性的无纺衬是长方形,另外两片无粘性的
4无纺衬是半径相同的圆形;所述长方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相对的两条边经过了缝合,作为 圆柱形的复衬棉的侧面;所述两片圆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边缘分别与所述圆柱形的复衬 棉的侧面的上、下边缘经过了缝合;或,所述复衬棉是圆台形的复衬棉;所述棉位于圆台形的复衬棉的内部;所述无粘性 的无纺衬是三片无粘性的无纺衬,其中,一片无粘性的无纺衬是梯形,另外两片无粘性的无 纺衬是半径不同的圆形;所述梯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两腰被缝合在一起,作为圆台形的 复衬棉的侧面;所述两片圆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边缘分别与所述圆台形的复衬棉的侧面 的上、下边缘经过了缝合。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棉服,该棉服包括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衣领、衣袖 和复衬棉;其中,所述复衬棉包括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所述的棉被包裹在无粘性的无纺 衬中;所述的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贴合在一起;所述的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一起经过了绗缝。所述棉服中的棉的材料为丝棉,或为九孔棉;和/ 或,所述棉服中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成分为100%涤纶。所述棉服中的无粘性的无纺衬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 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方法加固而成的。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是两片无粘性的无纺衬;所述棉位于两片无粘性的无纺衬之 间;所述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贴合在一起;所述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一起进行了绗缝;或,所述棉服中,无粘性的无纺衬在展开成平面时,其形状是轴对称的图形;所述棉位 于所述展开成平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任一对称轴的一侧,且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基于所 述对称轴经过了对折;所述对折了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边缘经过了缝合;所述棉完全被包 裹在缝合后的无粘性的无纺衬中;或,所述棉服中,复衬棉是圆柱形的复衬棉;所述棉位于圆柱形的复衬棉的内部;所 述无粘性的无纺衬是三片无粘性的无纺衬,其中,一片无粘性的无纺衬是长方形,另外两片 无粘性的无纺衬是半径相同的圆形;所述长方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相对的两条边经过了缝 合,作为圆柱形的复衬棉的侧面;所述两片圆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边缘分别与所述圆柱 形的复衬棉的侧面的上、下边缘经过了缝合;或,所述棉服中,复衬棉是圆台形的复衬棉;所述棉位于圆台形的复衬棉的内部;所 述无粘性的无纺衬是三片无粘性的无纺衬,其中,一片无粘性的无纺衬是梯形,另外两片无 粘性的无纺衬是半径不同的圆形;所述梯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两腰被缝合在一起,作为 圆台形的复衬棉的侧面;所述两片圆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边缘分别与所述圆台形的复衬 棉的侧面的上、下边缘经过了缝合。所述棉服中的复衬棉位于棉服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衣袖的面料和里料之间, 并与棉服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衣袖的面料结合在一起;[0036]或,所述棉服中的复衬棉位于棉服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衣袖的面料和里料之间, 并与棉服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衣袖的里料结合在一起。所述棉服中的复衬棉通过缝制的方式或热粘的方式与棉服前衣片、后衣片、侧衣 片、衣袖的面料结合;或,所述棉服中的复衬棉通过缝制的方式或热粘的方式与棉服前衣片、后衣片、侧衣 片、衣袖的里料结合。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这种棉包裹在无粘性的无纺衬中、棉与无粘性 的无纺衬贴合在一起、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一起经过了绗缝的技术方案,使得该实用新型 提供的棉服在洗涤后不变形,同时,应用该复衬棉的被褥、睡袋等其他保暖用品在洗涤后也 不会变形。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衬棉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衬棉的棉服的示意图一;图3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衬棉的棉服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复衬棉,其核心结构是该复衬棉包括棉和无粘性的无纺 衬,其中,棉被包裹在无粘性的无纺衬中;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贴合在一起;棉和无粘性的 无纺衬一起经过了绗缝。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棉服,该棉服包括前衣片、后衣片、侧衣 片、衣领、衣袖和复衬棉,其中,棉服中的复衬棉包括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棉服中的棉包裹 在无粘性的无纺衬中;棉服中的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贴合在一起;棉服中的棉和无粘性的 无纺衬一起经过了绗缝。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棉服在洗涤后不变形。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复衬棉制作的保暖 用品在洗涤后也不变形。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衬棉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 的复衬棉包括棉1和无粘性的无纺衬2,棉1包裹在无粘性的无纺衬2中,并与无粘性的无 纺衬2贴合在一起,棉1和无粘性的无纺衬2 —起经过了绗缝,绗线3将无粘性的无纺衬2 内部包裹的棉1分隔成小块,从而使棉1固定在无粘性的无纺衬2内部,不能相对无粘性的 无纺衬2发生移动。其中,棉1的材料可以选用丝棉,也可以选用九孔棉。由于有粘性的无纺衬在加工过程中会因为温度较高而变硬,而无粘性的无纺衬2 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衬棉中的无纺衬选用无粘性的无纺衬2,这样 就保证了无纺衬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变硬,从而保证了复衬棉的整体柔软特性,以及应用该 复衬棉的衣物在使用时不出现噪声,进而保证了衣物使用时的舒适性。复衬棉中的无粘性的无纺衬2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 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方法加固而成的。即无粘性的无纺衬2的内部的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成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了纤网结构,并经过了机械、热粘或化学方法的 加固。因此,无粘性的无纺衬2结构牢固,可以长久使用而不会变性或破损,并且无粘性的 无纺衬2的强度和韧度也很高,这使得制成的复衬棉的强度很高,韧性也很好,牢固而不容 易破损。无粘性的无纺衬2的成分为100%涤纶。复衬棉中的无粘性的无纺衬2将棉1包裹在其中,包裹的方式有很多种,包裹的原 则是使制成的复衬棉成三层结构,这三层分别是无粘性的无纺衬_棉_无粘性的无纺衬, 而在无粘性的无纺衬2边缘的位置,棉1可以有无粘性的无纺衬2包裹,也可以没有无粘性 的无纺衬2的包裹而暴露在空气中。举例来说第一种方法采用两片无粘性的无纺衬,棉1位于两片无粘性的无纺衬2之间;棉 1与无粘性的无纺衬2贴合在一起;棉1与无粘性的无纺衬2 —起进行了绗缝;处于无粘性 的无纺衬2边缘位置的棉1没有无粘性的无纺衬2的包裹,这样制成的复衬棉具有无粘性 的无纺衬-棉_无粘性的无纺衬这样的三层结构,而在无粘性的无纺衬2的边缘位置,棉1
暴露在空气中。第二种方法将一片轴对称形状的无粘性的无纺衬2展开成平面,把棉1置于该轴 对称的无粘性的无纺衬2的任一对称轴的一侧,然后将该轴对称的无粘性的无纺衬2基于 该对称轴对折,使棉1被完全包裹在对折后的无粘性的无纺衬2内部,最后缝合该无粘性的 无纺衬2的边缘,并对棉1和无粘性的无纺衬2 —起进行绗缝,从而制成复衬棉。这里,轴 对称的无粘性的无纺衬可以是圆形、方形或长方形等轴对称的形状。这样制成的复衬棉也 具有无粘性的无纺衬_棉_无粘性的无纺衬这样的三层结构,而在无粘性的无纺衬2的边 缘位置,棉1被无粘性的无纺衬2严密包裹。第三种方法复衬棉用由三片无粘性的无纺衬2和棉1制作而成,复衬棉整体呈圆 柱形,该圆柱形复衬棉的上下两底面是半径相同的圆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侧面为长方形 的无粘性的无纺衬,棉1位于圆柱形复衬棉的内部,并与圆柱形复衬棉的上下两底面和侧 面位置处的无粘性的无纺衬2相贴合。该复衬棉的制作方法如下将长方形的无粘性的无 纺衬2相对的两条边缝合,制成圆柱形复衬棉的侧面;再将该圆柱形复衬棉的侧面的下边 缘与一片圆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边缘缝合;然后将棉1填充于圆柱形复衬棉的侧面的内 部;最后将该圆柱形复衬棉的侧面的上边缘与另一片圆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边缘缝合, 并对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一起进行绗缝,最终制成圆柱形的复衬棉。复衬棉中所填充的棉 的量有一个标准,该标准为使棉能与位于圆柱形复衬棉上下两底面和侧面位置的无粘性 的无纺衬都保持贴合。这样制成的复衬棉,无论从上底面、下底面还是侧面的角度看,全都 成无粘性的无纺衬_棉_无粘性的无纺衬这样的三层结构。第四种方法其他与第三种方法类似,只是把复衬棉的形状改为圆台形,把长方形 的无粘性的无纺衬2的形状改为梯形,另外两片无粘性的无纺衬2的形状改为半径不相同 的圆形,并将梯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2的两条腰缝合。无粘性的无纺衬包裹棉的方式不仅限于上述的四种方式,此处不再一一列举。绗缝是一种专门对有夹层的纺织物进行缝制的工艺,用于使纺织物内部的芯层贴 紧固定于纺织物外部的表层,从而使二者不能发生相对移动。绗线3即为绗缝工艺所使用 的线。绗缝可以采用绗线平行的方式进行,相邻绗线3间的间距为30-40cm。绗缝也可以采
7用绗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方式进行。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棉服,该棉服包括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衣领、 衣袖和复衬棉,其中,所述复衬棉采用以上所述的复衬棉,复衬棉位于棉服的前衣片、后衣 片、侧衣片、衣袖的面料与里料之间,并与棉服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衣袖的面料结合在 一起,或与棉服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衣袖的里料结合在一起。复衬棉与棉服前衣片、后 衣片、侧衣片、衣袖的面料或里料结合的方式可以是缝制,也可以是热粘的方式。图2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衬棉的棉服的示意图一;图3为应用了本实用 新型提供的复衬棉的棉服的示意图二。在图2和图3所示的棉服的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 以及衣袖的面料和里料之间,添加了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复衬棉。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中,棉服中的棉被无粘性的无纺衬和绗线紧紧束缚住,这保证了棉 服在遇到水或者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的棉不会发生收缩,也不能相对于棉服的面料或 里料发生移动,从而保证了棉服在洗涤之后不发生下垂、扭曲等变形,同时,也保证了应用 该复衬棉的睡袋、被褥等保暖用品在洗涤后也不会变形。(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应用复衬棉保证了棉服洗涤后不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提 出的棉服的结构形状、尺寸及保暖性能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棉服的品质好,档次高。(3)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无粘性的无纺衬结构牢固,可以长久使用而不变形或破 损,这保证了应用该复衬棉的棉服可以经受多次的洗涤而不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 棉服耐洗耐穿,具有良好的质量。(4)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复衬棉中的无纺衬选用无粘性的无纺衬,从而使复衬棉能 够长时间保持柔软特性,应用该复衬棉的衣物在使用过程中也能保持无噪声,因此应用了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复衬棉的衣物使用舒适,档次高。(5)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无粘性的无纺衬内部的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形成的纤网 结构经过了机械、热粘或化学方法的加固,制成的无粘性的无纺衬强度和韧度都很高,这使 得复衬棉的强度很高,韧性也很好,牢固而不容易破损,因此,应用了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 复衬棉的衣物,其抗皱能力强,定型效果好,且牢固不漏棉,实用耐穿。(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衬棉可以广泛应用于棉服、被褥、睡袋等各种保暖性的服 装、家纺类产品中,应用范围广,保暖效果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复衬棉,其特征在于,该复衬棉包括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其中所述的棉被包裹在无粘性的无纺衬中;所述的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贴合在一起;所述的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一起经过了绗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衬棉,其特征在于, 所述棉的材料为丝棉,或为九孔棉;和/或,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的成分为100%涤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衬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是将纺织短纤维 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方法加固而成 的。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复衬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是两片无粘性的无纺衬;所述棉位于两片无粘性的无纺衬之间; 所述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贴合在一起;所述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一起进行了绗缝; 或,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在展开成平面时,其形状是轴对称的图形;所述棉位于所述展开 成平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任一对称轴的一侧,且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基于所述对称轴经 过了对折;所述对折了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边缘经过了缝合;所述棉完全被包裹在缝合后 的无粘性的无纺衬中; 或,所述复衬棉是圆柱形的复衬棉;所述棉位于圆柱形的复衬棉的内部;所述无粘性的无 纺衬是三片无粘性的无纺衬,其中,一片无粘性的无纺衬是长方形,另外两片无粘性的无纺 衬是半径相同的圆形;所述长方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相对的两条边经过了缝合,作为圆柱 形的复衬棉的侧面;所述两片圆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边缘分别与所述圆柱形的复衬棉的 侧面的上、下边缘经过了缝合; 或,所述复衬棉是圆台形的复衬棉;所述棉位于圆台形的复衬棉的内部;所述无粘性的无 纺衬是三片无粘性的无纺衬,其中,一片无粘性的无纺衬是梯形,另外两片无粘性的无纺衬 是半径不同的圆形;所述梯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两腰被缝合在一起,作为圆台形的复衬 棉的侧面;所述两片圆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边缘分别与所述圆台形的复衬棉的侧面的 上、下边缘经过了缝合。
5.一种棉服,其特征在于,该棉服包括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衣领、衣袖和复衬棉; 其中,所述复衬棉包括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所述的棉被包裹在无粘性的无纺衬中;所述 的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贴合在一起;所述的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一起经过了绗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棉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棉的材料为丝棉,或为九孔棉;和/或,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的成分为100%涤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方法加固而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是两片无粘性的无纺衬;所述棉位于两片无粘性的无纺衬之间; 所述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贴合在一起;所述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一起进行了绗缝;或,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在展开成平面时,其形状是轴对称的图形;所述棉位于所述展开 成平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任一对称轴的一侧,且所述无粘性的无纺衬基于所述对称轴经 过了对折;所述对折了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边缘经过了缝合;所述棉完全被包裹在缝合后 的无粘性的无纺衬中;或,所述复衬棉是圆柱形的复衬棉;所述棉位于圆柱形的复衬棉的内部;所述无粘性的无 纺衬是三片无粘性的无纺衬,其中,一片无粘性的无纺衬是长方形,另外两片无粘性的无纺 衬是半径相同的圆形;所述长方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相对的两条边经过了缝合,作为圆柱 形的复衬棉的侧面;所述两片圆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边缘分别与所述圆柱形的复衬棉的 侧面的上、下边缘经过了缝合;或,所述复衬棉是圆台形的复衬棉;所述棉位于圆台形的复衬棉的内部;所述无粘性的无 纺衬是三片无粘性的无纺衬,其中,一片无粘性的无纺衬是梯形,另外两片无粘性的无纺衬 是半径不同的圆形;所述梯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两腰被缝合在一起,作为圆台形的复衬 棉的侧面;所述两片圆形的无粘性的无纺衬的边缘分别与所述圆台形的复衬棉的侧面的 上、下边缘经过了缝合。
9.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复衬棉位于棉服前衣片、后衣 片、侧衣片、衣袖的面料和里料之间,并与棉服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衣袖的面料结合在 一起;或,所述复衬棉位于棉服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衣袖的面料和里料之间,并与棉服前衣 片、后衣片、侧衣片、衣袖的里料结合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棉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复衬棉通过缝制的方式或热粘的方式与棉服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衣袖的面料 结合;或,所述复衬棉通过缝制的方式或热粘的方式与棉服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衣袖的里料纟口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衬棉,该复衬棉包括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其中,棉被包裹在无粘性的无纺衬中;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贴合在一起;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一起经过了绗缝。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棉服,该棉服包括前衣片、后衣片、侧衣片、衣领、衣袖和复衬棉,其中,棉服中的复衬棉包括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棉服中的棉包裹在无粘性的无纺衬中;棉服中的棉与无粘性的无纺衬贴合在一起;棉服中的棉和无粘性的无纺衬一起经过了绗缝。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棉服在洗涤后不变形。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复衬棉制作的保暖用品在洗涤后也不变形。
文档编号A41D31/00GK201617222SQ20092026897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胡平贵 申请人: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