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防止足畸形的鞋及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38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以防止足畸形的鞋及鞋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儿童足部发育畸形的鞋。
背景技术
足骨由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组成。跗骨和跖骨借韧带连结,形成足弓。 足弓可起缓冲震荡的作用。足弓的主要功能是使重力从踝关节经距骨向前分散到跖骨小头,向后传向跟骨, 以保证直立时足底支撑的稳固性。当身体跳跃或从高处落下着地时,足弓弹性起着重要的 缓冲震荡的作用。在行走,尤其是长途跋涉时,足弓的弹性对身体重力下传和地面反弹力间 的节奏有着缓冲作用,同时还有保持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等作用。足弓的维持一是 楔形骨保证了拱形的砌合,二是韧带的弹性和肌肉收缩,使肌腱紧张,后者是维持足弓的能 动因素。如韧带或肌肉(腱)损伤,先天性软组织发育不良或足骨骨折等均可导致足弓塌 陷,形成扁平足。人的步行力学原理体重由跟骨经中足部外侧传导到前足部,并且由第一趾向第 四趾前端移动,最后由第一趾的远节趾骨作用于地面。此时,第一趾远节趾骨部分伸展,足 弓部的足底筋膜紧张,发生足弓纵向卷起,进而可以进行正常行走,并且不会对身体产生损害。儿童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有自己的行走规律,这些规律应是童鞋设计师研发时的重 要依据。据有关专家研究,从形态学角度看,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一般具有如下特点婴幼儿 在12-14个月的生长过程中,他们的步子很小,腿抬得很高,脚重重着地,脚尖先着地;大约 2岁的时候,可以大步行走,已经出现从脚跟到脚尖的着地动作,没有明显脚尖着地的现象; 在4-5岁时,腿部动作连贯,每步只有轻微的颠簸,能够较稳定的进行从脚跟到脚尖的着地 动作过程。约7岁以后,行走模式已成熟,有节奏且流畅,步长保持一定,两脚的间距小,只有 很少的脚尖点地的动作。所以童鞋(尤其是小童鞋)应有一定的明显的前跷,以防止脚在 行走中戳地。但这个前跷应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到合理高度。而且童鞋的鞋跟不能过高, 鞋底不能过厚和过硬,以免影响儿童的行走和脚的发育。很多少年儿童鞋从款式到材料,都是参照成人鞋来做的,相当一部分童鞋存在鞋 底硬厚、鞋跟过高等问题。整个款式完全是成人鞋的缩小或是成人鞋的翻版,研发童鞋的设 计人员几乎没有考虑儿童每个年龄段生长发育的特点。市场上儿童鞋与成人鞋相比较,只 是号码不同和颜色不同。很多童鞋款式是给成人看的,成人看这双鞋像儿童鞋那就是儿童 鞋了,用成年人的眼光选童鞋的色彩、设计童鞋的款式,结果可想而知。有的童鞋设计有足弓托,但是足弓托会占据足弓的活动空间,使足弓不能像弹簧 一样“伸缩”,足肌得不到锻炼成长,反而容易引起足肌无力,不足以支撑足弓,而导致足弓 低平。足弓是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的,可以形象地用弓箭的结构来比喻,上部好比是弓 背,下部好比是弓弦。足弓的弓弦是跖腱膜,它自跟骨结节起,向前分成五个腱条,止于屈肌腱鞘和跖骨头横韧带,是维持纵弓的弓弦。跖腱膜是维持足弓的重要结构,如果这个弓弦松 弛了,那么足弓高度必然下降。足弓垫的目的是对足弓的弓背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但孰不知在承托弓背的之 前,已经对跖腱膜这个弓弦起到了非常不利的作用。这个硬质的垫子安装在足弓之下,人站 立行走时足弓垫跖腱膜不断地挤压牵拉,使跖腱膜被拉伸变得松弛,人们在穿足弓矫正鞋 的时候,感到足底疼痛,就是硬质足弓垫在拉伸跖腱膜,如果穿硬质矫正鞋垫长期行走,后 果难以想像,损害“弓弦”就是损害足弓。很多人虽然花大价钱买了足弓矫正鞋,就是不愿 意穿,或即便穿着也很少站立行走,因为脚心疼。足弓垫的设计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忽略了跖 腱膜这个“弓弦”的作用,而这恰恰是非常重要的,足弓是“弓背”和“弓弦”组成的整体,不 可将二者割裂开来,机械地强调对“弓背”的支撑,这是违反足部生理结构和力学结构的,目 前很多的平足矫正鞋垫非但无益反而有害,问题就在这里。只要使用时感到足心疼痛难忍, 就表明跖腱膜受到了不合理牵拉,只能导致平足的进一步发展,把“足弓”当“足拱”,后果很 可怕。有些旅游鞋或运动鞋也在鞋底中加了足弓垫,同样不可能有正面的作用。一双好的童鞋,不仅要保护脚免受外界侵害,而且要具有符合儿童脚部生长发育 规律及生理机能特点的功能。因此,对于童鞋设计研发人员的要求是,至少应掌握儿童脚部生长发育规律及其 心理需求特点。
发明内容足弓是由跗骨、跖骨、足底韧带、肌腱构成,可分为纵弓及横弓。足纵弓又分为内侧 纵弓和外侧纵弓两部。内侧纵弓在足的内侧缘,由跟骨、距骨、舟骨、3块楔骨和内侧第1 3跖骨构成,弓背的最高点为距骨头。外侧纵弓在足的外侧缘,由跟骨、骰骨及第4、5跖骨构 成,骰骨为弓的最高点。横弓由各跖骨的后部及跗骨的前部构成,以第2楔骨最高。足弓的主要功能是保证直立时足底的稳固性,跳跃时起着缓冲震荡的作用。行走 时,对身体重力有着缓冲作用,同时还有保持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等作用。由于学前儿童的足骨、肌肉和韧带没有发育完善,足弓负荷超出它的负担能力或 其他原因,可引起足弓塌陷,成为扁平足。儿童脚部要大约到15岁才基本发育完全。从幼年到青少年期间,脚部最易受到伤 害。如果出现损伤或障碍,则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脚疾或脚部畸形,影响到脚的支撑与平衡功 能。一双不合格的鞋,有可能会破坏孩子脚的正常发育,并不可避免地影响全身的健康成 长。因此,对于童鞋来说,要特别强调鞋子对发育中脚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符合儿童足部生长发育规律,并且预防儿童足 部畸形的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第一跖骨与第一趾骨近节趾骨的近端构成第一跖趾关节对应的鞋内底面上设 置凹部。优选的,在跟骨对应的鞋内底面上设置凹部;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二至第五跖趾关节任一关节对应的鞋内底面上设置凹部;[0024]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一至第五跖趾关节和足跟对应的鞋内底面上设置凹部;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一至第五跖趾关节、第五跖骨和足跟对应的鞋内底面上设置 凹部;在这种情况下,足弓所对应的鞋底起到轻微的足弓托作用,有利于促进足弓的正常形 成,并且由于所述凹部的设置,限制住了跖趾关节和足跟,防止足弓畸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凹面深0. 8-5. Omm ;优选地,所述的凹面深1. 0-3. Omm ;更优 选地,所述的凹面深2. 0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鞋采用坚硬的后跟杯,以稳定后跟骨。童鞋的后跟杯太软, 失去足踝保护功能,容易使幼童在走路中受伤,甚至造成足踝畸形。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符合儿童足部生长发育规律,并且预防 儿童足部畸形的鞋垫。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第一跖骨与第一趾骨近节趾骨的近端构成第一跖趾关节对应的鞋垫上设置凹 部。优选的,在跟骨对应的鞋垫上设置凹部;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二至第五跖趾关节任一关节对应的鞋垫上设置凹部;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一至第五跖趾关节和足跟对应的鞋垫上设置凹部;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一至第五跖趾关节、第五跖骨和足跟对应的鞋垫上设置凹部; 在这种情况下,足弓所对应的鞋垫起到轻微的足弓托作用,有利于促进足弓的正常形成,并 且由于所述凹部的设置,限制住了跖趾关节和足跟,防止足弓畸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凹面深0. 8-5. Omm ;优选地,所述的凹面深1. 0-3. Omm ;更优 选地,所述的凹面深2. 0mm。由于足弓分为纵弓及横弓,足纵弓又分为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两部。内侧纵弓在 足的内侧缘,由跟骨、距骨、舟骨、3块楔骨和内侧第1 3跖骨构成,在第一至第三跖趾关节 对应的鞋内底面上设置凹部,将内侧纵弓的端点限制住,避免内侧纵弓前端滑动所引起的 足弓塌陷;外侧纵弓在足的外侧缘,由跟骨、骰骨及第4、5跖骨构成,在第四和第五跖趾关 节对应的鞋内底面上设置凹部,将外侧纵弓的端点限制住,避免外侧纵弓前端滑动所引起 的足弓塌陷;足纵弓后端点位于足跟,在足跟对应的鞋内底面上设置凹部可以限制足纵弓 后端的滑动,避免足弓的畸形。在第一至第五跖趾关节、第五跖骨和足跟对应的鞋内底面上同时设置凹部,在这 种情况下,不但可以防止足横弓两端的滑动,而且足弓所对应的鞋底起到轻微的足弓托作 用,拖住足弓的最高点,有利于促进足弓的正常发育。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使第一至第五跖趾关节和足跟的位置受到限制,这样在行 走时,由于卷扬机效应,促进足弓的正常发育,促使从儿童的足弓正常发育,进而预防和矫 正足的畸形。所谓的卷扬机效应(windlass effect),是在步态后期时,跖趾关节作背屈运动 (脚尖向上翘起),此时足底筋膜被拉扯向脚趾尖的方向,由于韧带的长度固定,当它前端 向前拉扯向上翘起,会带动脚后跟往前收缩,因此缩短了趾骨、跖骨到跟骨的直线距离,足 弓拱起,储存能量,使步伐向前推进。由于足弓托过高则会占据足弓的活动空间,使足弓不能像弹簧一样“伸缩”,足肌得不到锻炼成长,反而容易引起足肌无力,不足以支撑足弓,而导致足弓低平。采用本技术 方案可以避免足弓托对儿童足部发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也具有轻微足弓承托作用,承 托他们偏低的足弓,以及有加硬后跟杯设计的鞋来稳定后跟骨,预防和矫正足畸形,使孩 子穿得更健康舒服,给他们足部有一个较好的成长空间。

图1、2鞋底防畸结构示意图;图3、4鞋垫防畸结构示意图。实验例本实用新型的鞋改善足畸形的观察1资料和方法1. 1对象选择所有对象有轻微扁平足、后足外翻即足部相对小腿向外翻出13度或以上等症状, 患者在步行30分钟后已开始觉得疲倦。共纳入120例,按2 1依病人就诊顺序分为两组。 实验组80例,男51例,女四例,年龄(7士3)岁,病程(2. 1 士 1. 1)年。对照组40例,男四 例,女11例,年龄(7士幻岁,病程0.2士1.;3)年。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构成比经χ2 或t检验P > 0. 05,具有可比性。1. 2实验方法实验组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鞋,每日8小时,走路时间合计1小时。对照组 给市场上销售的普通童鞋,每日8小时,走路时间合计1小时。两组观察时间均为6个月。全部对象实验前后做X光片检查,测定足弓度数和后足外翻度数,每月记录走路 疲倦的时间,并询问穿鞋后的不舒适感。2效果改善评定标准足畸形改善判定标准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疲倦,足弓隆起5度以上;后足 外翻即足部相对小腿向外翻减少5度以上;有效同等劳累程度引起轻微疲倦,足弓隆起5 度以下;后足外翻即足部相对小腿向外翻减少5度以下;无效同等劳累程度引起同样疲 倦,足弓未见隆起;后足外翻即足部相对小腿向外翻13度或以上;加重同等劳累程度引起 疲倦程度加重,足弓未见隆起;后足外翻即足部相对小腿向外翻加重。3观察结果3. 1扁平足改善效果(见表1)表1两款鞋对扁平足改善效果比较
权利要求1.一种可以防止足畸形的鞋,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跖骨与第一趾骨近节趾骨的近端构 成的第一跖趾关节和跟骨对应的鞋内底面上设置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至第五跖趾关节任一关节对应的鞋 内底面上设置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五跖趾关节、第五跖骨和足跟对 应的鞋内底面上设置凹部;所述的鞋采用坚硬的后跟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面深0.8-5. 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面深1.0-3.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面深2.0mm。
7.一种可以防止足畸形的鞋垫,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跖骨与第一趾骨近节趾骨的近端 构成第一跖趾关节和跟骨对应的鞋垫上设置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至第五跖趾关节任一关节对应的 鞋垫上设置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五跖趾关节和足跟对应的鞋 垫上设置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五跖趾关节、第五跖骨和足 跟对应的鞋垫上设置凹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面深0.8-5. 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面深1.0-3. 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面深2.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防止足畸形的鞋。所述的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第一跖骨与第一趾骨近节趾骨的近端构成第一跖趾关节和跟骨对应的鞋内底面上设置凹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可以防止足畸形的鞋垫。所述的鞋垫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第一跖骨与第一趾骨近节趾骨的近端构成第一跖趾关节和跟骨对应的鞋垫上设置凹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足底关节和足跟的位置受到限制,促使从儿童的足弓正常发育,进而预防和矫正足的畸形。
文档编号A43B3/30GK201839872SQ201020124899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8日
发明者崔卜东 申请人:郑洪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