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拉杆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51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李箱拉杆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行李箱,尤指一种具有较佳使用安全性的行李箱拉杆座。
背景技术
行李箱提供出差或旅行的人能放置随身物品并可方便携带,请参看图6所示,为 现有技术的行李箱,其主要结构具有一可容置物品的箱体70及该箱体70底部的一侧设有 滚轮71,箱体70顶部且位于滚轮71的同一侧设有拉杆座72及拉杆73,欲移动行李箱时, 以手部握持住拉杆73,使箱体70呈倾斜,并利用滚轮71位在地面上使箱体70顺利进行移 动,且为方便行李箱的使用与收纳,拉杆73通常设计成可伸缩的型式,使用时,可将拉杆73 上提定位以方便拉动箱体70,而使用完毕后,则可将拉杆73解除定位再下压收合以减小行 李箱的体积。然而,于实际操作拉杆73下压时,请配合参看图7所示,使用者的手指80会抵碰 到拉杆座72的侧壁721,而造成操作拉杆73收合的阻碍,且若使用者下压拉杆73的速度太 快时,甚至会造成手指80被夹伤于拉杆座72的侧壁721与拉杆73之间,而有安全上的疑 虑,故有待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拉杆 座,通过设计有一可相对基座向下位移的压件,提供操作拉杆下压收合时具有较佳的安全 性。为达到前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行李箱拉杆座,其包括有一基座、一 压件、至少一弹簧以及一底板,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一侧形成有一容置槽,另一侧形成有一 侧壁,该侧壁凹设有一装设孔,该装设孔连通于该容置槽,另于基座上的容置槽两端分别贯 穿设有一通孔;该压件设置于基座的装设孔中;该弹簧设置于压件底部;该底板设置于基 座的装设孔底缘处,使弹簧顶端抵掣于压件,弹簧底端抵掣于底板。其中,该装设孔两端相对的孔壁面分别凹设有一轨道;该压件具有一平板,该平板 两端面分别突伸有一定位块,该两定位块分别位于对应的基座的轨道中。其中,该底板表面突伸有对应于弹簧的凸块,该凸块对应穿设于弹簧底端。其中,该弹簧有两个;该凸块有两个且分别间隔形成于底板的两端。所述的行李箱拉杆座,其中,该侧壁具有一横板及该横板一侧延伸有一纵板,该纵 板相邻容置孔;该压件的平板一侧延伸有一连接板;该底板一侧边形成有一凹部,该凹部 可容置有压件的连接板。其中,该基座底部间隔突伸有两定位柱,该两定位柱分别位于装设孔的两端;该底 板底面两端分别形成有一扣环,该扣环对应环扣于基座的定位柱外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行李箱拉杆座,可以获得的优点及功效增进至少包括当使 用者以手部握持拉杆进行下压收合时,其手指会抵碰到压件,由于压件可随着手部下压的力量而向下位移,使拉杆可顺利收合,且不会有手指被夹伤的情形发生,故拉杆于使用上具 有较佳的安全性,且当拉杆下压完成而令手部离开抵碰于压件的状态时,藉由弹簧的恢复 弹力使压件自动复位,故拉杆座亦可保持行李箱外观上的整体性。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图;图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图6现有技术的实施状态图;以及图7现有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拉杆座,其包括有一基座10、一压件 20、至少一弹簧30以及一底板40,其中该基座10为一壳体,其一侧形成有一容置槽11,另一侧形成有一弯折状的侧壁 12,该侧壁12具有一横板及该横板一侧延伸有一纵板,该纵板相邻容置孔11,于侧壁12上 凹设有一长形的装设孔121,该装设孔121连通于该容置槽11,且装设孔121两端相对的孔 壁面分别凹设有一纵向的轨道122,于基座10底部间隔突伸有两横向的定位柱111,该两定 位柱111分别位于装设孔121的两端,另于基座10上的容置槽11两端分别贯穿设有一通 孔 112 ;该压件20配合基座10的装设孔121的形状而设计,其具有一横向的平板21及该 平板21 —侧延伸有一纵向的连接板22,该平板21两端面分别突伸有一定位块211,该压件 20设置于基座10的装设孔121中,且两定位块211分别位于对应的基座10的轨道122中;该弹簧30设置于压件20底部,于图中具体实施例所示,该弹簧30有两个;该底板40 —侧边形成有一凹部41,该凹部41依照压件20的连接板22的断面形 状而设计,于底板40表面突伸有对应弹簧30的凸块42,于图中具体实施例所示,该凸块42 有两个且分别间隔形成于底板40的两端,另于底板40底面两端分别形成有一扣环43,该底 板40设置于基座10的装设孔121底缘处,并以扣环43对应环扣于基座10的定位柱111 外侧,而凸块42则对应穿设于弹簧30底端,使弹簧30顶端抵掣于压件20的平板21底面, 弹簧30底端抵掣于底板40表面,另凹部41可容置有压件20的连接板22。请参看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箱体50顶部,且拉杆51贯穿设置于基座10 的通孔112中,使拉杆51可伸缩使其突伸于箱体50外部或收纳于箱体50内部,欲进行箱 体50的拖运时,将拉杆51上提并使箱体50呈倾斜,以便于利用箱体50底部的滚轮52使 箱体50移动。请配合参看图5所示,欲将拉杆51下压收合时,手部60握持于拉杆51的握柄部 511并施加压力,于下压过程中,手指61会抵压于压件20上,而压件20可以其所设的定位 块211沿基座10的轨道122向下移动,且压件20的连接板22亦于底板40的凹部41中移动,此时,弹簧30为压缩状态;当拉杆51收合完成使握柄部511位于基座10的容置槽11 中,手部60放开握持拉杆51且使手指61脱离抵压于压件20,藉由弹簧30提供有恢复弹 力,使压件20复位,本实用新型利用压件20可相对于基座10进行位移,提供使用者操作拉 杆51收合时,可免于被夹伤的危险,而具有较佳的使用安全性。
权利要求一种行李箱拉杆座,其包括有一基座、一压件、至少一弹簧以及一底板,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一侧形成有一容置槽,另一侧形成有一侧壁,该侧壁凹设有一装设孔,该装设孔连通于该容置槽,另于基座上的容置槽两端分别贯穿设有一通孔;该压件设置于基座的装设孔中;该弹簧设置于压件底部;该底板设置于基座的装设孔底缘处,使弹簧顶端抵掣于压件,弹簧底端抵掣于底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拉杆座,其特征在于该装设孔两端相对的孔壁面分别 凹设有一轨道;该压件具有一平板,该平板两端面分别突伸有一定位块,该两定位块分别位 于对应的基座的轨道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拉杆座,其特征在于该底板表面突伸有对应于弹簧的 凸块,该凸块对应穿设于弹簧底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拉杆座,其特征在于该底板表面突伸有对应于弹簧的 凸块,该凸块对应穿设于弹簧底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拉杆座,其特征在于该弹簧有两个,该凸块形成有两个 且分别间隔形成于底板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拉杆座,其特征在于该弹簧有两个;该凸块形成有两个 且分别间隔形成于底板的两端。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拉杆座,其特征在于 该侧壁具有一横板及该横板一侧延伸有一纵板,该纵板相邻容置孔; 该压件的平板一侧延伸有一连接板;该底板一侧边形成有一凹部,该凹部可容置有压件的连接板。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拉杆座,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底部间隔突伸有两定位柱,该两定位柱分别位于装设孔的两端; 该底板底面两端分别形成有一扣环,该扣环对应环扣于基座的定位柱外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李箱拉杆座,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底部间隔突伸有两定位柱,该两定位柱分别位于装设孔的两端; 该底板底面两端分别形成有一扣环,该扣环对应环扣于基座的定位柱外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行李箱拉杆座,其于一基座上设有一压件,该压件底部设有至少一弹簧,该弹簧底端抵掣于一连接于基座上的底板,借此,当使用者操作拉杆下压收合时,手部抵碰到的压件能相对基座向下位移,而可防止手部被夹伤,以达到安全收合的目的。
文档编号A45C13/26GK201657919SQ20102013138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5日
发明者陈锦德 申请人:陈锦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