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1934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具,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多功能安全帽。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矿山、井下等作业工人配戴的安全帽,均为圆弧式结构,在工作中只起 到保护工作者的头部安全的作用。但工人的施工环境往往是很复杂,如在易燃易爆或在毒 气体的环境中进行施工,很容易危及工人的人身安全。因此,提供一具有预警和防护功能的 安全帽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便实用、具有预警作用的多 功能安全帽。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安全帽,由帽盔和帽檐构成,在帽盔的顶部有头灯卡槽、后壁 固定有电子控制器、前壁设有害气体探头,有害气体探头与电子控制器电路联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帽盔侧壁上设有蜂鸣报警器,蜂鸣报警器与电 子控制器电路联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帽盔顶壁设有金属探头,金属探头与电子控制 器电路联接。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保证安全帽的使用功能和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增 加安全帽在工作中的预警和防护功能,满足在不同施工环境的需求,同时又具有智能控制 报警安全系数高的特点。本方案主要由帽盔和帽檐构成,同时配置了由头灯卡槽、有害气体 探头、金属探头、蜂鸣报警器、电子控制器构成的安全防护机构。所述的有害气体报警机构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有害因素对身体的伤害,探头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会发出报警 信号,提醒工人做好必要的防备工作。所述的照明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视线不 清时带来的人身危险,并且大大提高了夜间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安全帽,增加了安全帽在施工中的预警作用,可适用不同的 施工环境使用。本方案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涉及安全领域全面且安全系数高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图1、图2、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多功能安全帽,由帽盔1和帽檐2构成,在帽盔1的顶部有头灯卡槽3、后壁固定有电子控制器4、前壁设有害气体探头5、侧壁设有蜂鸣报警器6、顶壁设有金属探头7 ;有害气 体探头5、蜂鸣报警器6和金属探头7均与电子控制器4电路联接。当气体探头检测到有害 气体是,蜂鸣报警器将报擎。本装置的有害气体报警是由固定电阻和调零电位器构成检测桥路。桥路以钼丝 为载体催化元件,通电后钼丝温度上升至工作温度,空气以自然扩散方式或其它方式到达 元件表面。当空气中无可燃性气体时,桥路输出为零,当空气中含有可燃性气体并扩散到检 测元件上时,由于催化作用产生无焰燃烧,使检测元件温度升高,钼丝电阻增大,使桥路失 去平衡,从而有一电压信号输出,这个电压的大小与可燃性气体浓度成正比,信号经放大, 模数转换,通过液体显示器显示出可燃性气体的浓度。探测部分的原理是当被测可燃性气 体浓度超过限定值时,经过放大的桥路输出电压与电路探测设定电压,通过电压比较器,方 波发生器输出一组方波信号,控制声,光探测电路,蜂鸣器发生连续声音,发光二极管闪亮, 发出探测信号。本装置的安全帽上有一金属探头,只要接受到电磁场后,它就可以立即报警,遥测 验电的距离与被测电压的高低、测量环境及天气情况有关。进入有电作业区时,当安全帽距离220V电源在20— 30厘米范围内,验电线圈产 生电感信号,微电脑电路板发出信号,蜂鸣器发出警报;当安全帽距离380V — 3600V电源在 100-200厘米范围内,验电线圈产生电感信号,微电脑电路板发出信号,蜂鸣器发出警报。
权利要求多功能安全帽,由帽盔(1)和帽檐(2)构成,其特征在于帽盔(1)的顶部有头灯卡槽(3)、后壁固定有电子控制器(4)、前壁设有害气体探头(5);有害气体探头(5)与电子控制器(4)电路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在帽盔(1)侧壁设有蜂鸣报警器 (6),蜂鸣报警器(6)与电子控制器(4)电路联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在帽盔(1)顶壁设有金属探头 (7 ),金属探头(7 )与电子控制器(4 )电路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安全帽属于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具,是由帽盔和帽檐构成,在帽盔的顶部有头灯卡槽、后壁固定有电子控制器、前壁设有害气体探头,有害气体探头与电子控制器电路联接。在帽盔侧壁上设有蜂鸣报警器、在帽盔顶壁设有金属探头,蜂鸣报警器和金属探头与电子控制器电路联接。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保证安全帽的使用功能和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增加安全帽在工作中的预警和防护功能,满足在不同施工环境的需求,同时又具有智能控制报警安全系数高的特点,其增加了安全帽在施工中的预警作用,可适用不同的施工环境使用。
文档编号A42B1/10GK201668020SQ20102018889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3日
发明者张景和, 李季 申请人:张景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