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100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透气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具体地涉及一种透气鞋。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脚部散热和出汗的缘故,长时间穿着鞋子会使鞋子内部潮湿、闷热,在这种情况下细菌特别容易滋生和繁殖,而引起多种脚部疾病。目前,人们已采用了许多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鞋内放置药物鞋垫放置吸汗材料制成的鞋垫,在鞋面上开透气孔等。另外,目前市场已开发一种气垫鞋,这种气鞋垫是在鞋底上放置一封闭气囊,但此气囊的作用仅在于提供避震作用。另夕卜,本申请人的ZL 00218598. 9,ZL 01246579. 8,ZL 02261096, ZL200420091U8.5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已分别提出了具有透气功能的鞋子。本实用新型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改进,以使透气鞋内气体的流动更直接、更顺畅,避震效果更强且舒适性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签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鞋,该鞋子既可提供强力压缩效果以使鞋内空气循环流通更加顺畅且可达到避震效果,增加穿着舒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气鞋,包括鞋垫,在鞋垫的后跟部分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包括吸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吸气口与鞋垫外界连通并且形成为单向阀形式以允许鞋垫外界气体进入所述弹性气囊而阻止从所述吸气口流出所述弹性气囊,所述出气口与鞋子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的内部设有弹性支撑件。较佳地,所述弹性气囊包括由同一弹性材料但不同硬度一体制成的一上层盖和下层盖,所述上层盖和下层盖之一设有朝向所述弹性气囊内部的所述弹性支撑件。较佳地,所述鞋垫的后跟部分形成为一空腔,所述弹性气囊位于所述空腔内,一与鞋垫外界连通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后跟部分,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弹性气囊的吸气口形成一体且连通。较佳地,所述弹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上层盖上,并且呈具有两个支脚的拱形状。较佳地,所述鞋垫上设有向脚掌方向延伸的导气槽,所述导气槽与所述弹性气囊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导气槽上设有多个透气孔。较佳地,所述导气槽还包括位于所述鞋垫内部的暗槽,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暗槽连接。 较佳地,所述弹性气囊包括两个所述出气口,所述鞋垫设有两个所述导气槽。较佳地,所述两个出气口设置在所述上层盖的纵向一端,所述单一吸气口设置在所述下层盖的纵向另一端。较佳地,所述上层盖弹性支撑件呈拱形由同一弹性材料但硬度大于所述弹性气囊下层盖的弹性材料制成。[0014]与现有的鞋子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进在于,在弹性气囊内设置有弹性支撑件, 可以在弹性气囊上下压缩的过程中可让人体重量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弹性气囊机械式地作强力压缩和还原作用,以使鞋内空气循环流通更加顺畅且可达到避震效果,增加穿着舒适度。

以上结合图中所示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以期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特征优点有进一步的了解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透气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鞋垫组合后的透视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鞋垫组合后的剖切横截面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弹性气囊上层盖主视图;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弹性气囊上层盖剖切横截面图;图6图1所示实施例的鞋垫和弹性气囊下层盖剖切主视图;图7图6所示实施例的鞋垫和弹性气囊下层盖剖切横截面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图示实施例为运动鞋,该鞋子包括由鞋面和鞋里夹层构成的鞋帮1、 鞋垫2、中底3和外底4。尽管此实施例为一种运动鞋,但可以理解,亦本实用新型亦可以用于其它类型的鞋子,例如正装皮鞋、休闲鞋,拖鞋,高尔夫鞋……等。再如图2,3所示,鞋垫2的后跟部分设置有一弹性气囊5。在本实施例中,鞋垫后跟部分形成有一空腔21,弹性气囊5由上层盖51和下层盖52组合在空腔21,这样从外部看不到该弹性气囊,亦可防止意外或人为损坏弹性气囊。再如图2,3所示,弹性气囊5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一上层盖51和下层盖52,其中上层盖51呈拱形状,在上层盖51上、朝向气囊内部设置有弹性支撑件511 (如图4,5所示),此弹性支撑件511由同一弹性材料但硬度大于下层盖弹性气囊的弹性材料制成,或者上层盖51与弹性支撑件511都采用比下层盖硬度大的弹性材料制成。再如图4,5所示, 弹性支撑件511呈有两个支脚的拱形状。在此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511设置在上层盖51 上,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只要在弹性气囊内设置弹性支撑件即可,因此亦可将弹性支撑件设置在下层盖上且朝向弹性气囊内部。此外,虽然本实施例中由上层盖和下层盖构成弹性气囊,但是可以理解,可以用一整体件构成弹性气囊。在上层盖51的前端分别设有两个出气口 521,521’(如图4,5所示)和下层盖52 的后端设有吸气口 522 (如图6,7所示),吸气口 522形成为一单向阀形式的吸气口,以允许鞋垫外界气体进入弹性气囊5且阻止气体从该吸气口流出弹性气囊。此吸气口 522与鞋垫外界连通,具体地通过与设置在鞋垫2后跟部分的一进气口 22 (如图6,7所示)配合,而进气口 22连通至鞋垫外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出气口设置在上层盖而吸气口设置在下层盖上,只是为了制作工艺更精良,但亦可以将出气口设置在下层盖上和将吸气口设置在上层盖上,或者吸气口和出气口同时设置在上层盖或下层盖上。较佳地,为使弹性气囊5的吸气口 522与鞋垫进气口 22实现可靠的连接,可将吸气口 522和进气口 22制成为一体的。再如图2,4所示,上层盖51所设的出气口 521,521,与设与鞋垫2上的导气槽23, 23’连接。在此实施例中,设有与出气口 521,521’相应数量的两个导气槽23,23’,出气口 521,521'形成为从纵向一端伸出的导管状,并伸入鞋垫的两个导气槽23,23’中。导气槽 23,23’上设有多个透气孔231,231’以使来自弹性气囊5的气体从中流出。在本实施例中, 为使气体可尽量从靠近脚掌的部位流出,导气槽23,23’还包括一段设于鞋垫2内部的暗槽 232,232,,出气口 521,521'通过此暗槽232,232,而与导气槽23,23'连接。当人们穿着本实用新型的透气鞋行走时,脚后跟踩在鞋垫2的后跟部分,亦即踩在弹性气囊5上,因弹性气囊上层盖51设有强力弹性支撑件511,这样可以比较缓和地支撑部分人体重量并且使弹性气囊5向下压缩挤出气体,弹性气囊5内的气体经过出气口 521, 521,排出到鞋垫2的导气槽23,23,中,且从导气槽23,23,的透气孔231,231,中流出到鞋垫2外,而直接进入鞋内。当行走时脚抬起时,脚后跟不对鞋垫施压,即未踩压弹性气囊 5时,由于已压扁的弹性气囊的弹性恢复力以及气囊内负压的作用,使鞋垫外界的气体再次通过进气口 22吸气口 522进入弹性气囊5中,同时鞋内的气体从多个透气孔231,231 ’、导气槽23,23’、出气口 521,521’回到弹性气囊5内,这样使气囊可以迅速恢复原来的饱满状态,因此,当穿着本实用新型的透气鞋行走或奔跑时,因弹性气囊5作机械式的强力上下压缩和还原,可提供强力压缩效果以使鞋内空气循环流通更加顺畅且可达到避震效果,增加穿着舒适度。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型透气鞋作了描述,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内,还可以对该实施例作出多种改变,例如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各种款式和功能的鞋子或运用于拖鞋,导气槽和出气口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吸气口,进气口亦可设置两个或三个,导气槽的透气孔可以布置在鞋垫任何所需的位置上,弹性支撑件可以是各种形状的,所述弹性气囊的吸气口和出气口亦可分别设于上层盖和下层盖上,等等,这些变化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透气鞋,包括鞋垫,在鞋垫的后跟部分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包括吸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吸气口与鞋垫外界连通并且形成为单向阀形式以允许鞋垫外界气体进入所述弹性气囊而阻止从所述吸气口流出所述弹性气囊,所述出气口与鞋子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的内部设有弹性支撑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后跟里面所述弹性气囊包括由同一弹性材料但不同硬度一体制成的一上层盖和下层盖,所述上层盖和下层盖之一设有朝向所述弹性气囊内部的所述弹性支撑件。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的后跟部分形成为一空腔,所述弹性气囊位于所述空腔,一与鞋垫外界连通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后跟部分,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弹性气囊的吸气口结合成一体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口和所述进气口是一体呈直线和鞋垫外界相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上层盖上,并且呈具有两个支脚的拱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上设有向脚掌方向延伸的导气槽,所述导气槽与所述弹性气囊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导气槽上设有多个透气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还包括位于所述鞋垫内部的暗槽,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暗槽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包括两个所述出气口,所述鞋垫设有两个所述导气槽。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出气口设置在所述上层盖的纵向一端,所述单一吸气口设置在所述下层盖的纵向另一端。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气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弹性支撑件呈两个支脚拱形状,由硬度大于所述弹性气囊下盖的弹性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透气鞋,包括鞋垫,在鞋垫的后跟部分设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包括吸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吸气口与鞋垫外界连通并且形成为单向阀形式以允许鞋垫外界气体进入所述弹性气囊而阻止从所述吸气口流出所述弹性气囊,所述出气口与鞋子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的内部设有弹性支撑件。该鞋子既可提供强力压缩效果以使鞋内空气循环流通更加顺畅且可达到避震效果,增加穿着舒适度。
文档编号A43B7/32GK202077694SQ20112001908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1日
发明者潘万富 申请人:潘万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