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防脱节多折伞中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使用的伞具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多折伞中棒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12角的多折伞中棒,如图1所示,其多节管件的外管截面呈12 边形,里面一节管件在外面一节管件的基础上内凹一个面7,该凹面7与外面一节管件对应的一条边之间形成一个空间,该空间内可设置挡位件6,能防止管件在开伞时被拉出。但因为12角中棒的边数较多,外部管件的一个面与相邻内部管件的凹面7之间的空间太小, 导致挡位件6也太小,限位作用不可靠,当开伞的拉力太大时,有可能会产生管件脱节的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挡位件可做得较大的防脱节的多折伞中棒。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设计一种防脱节的多折伞中棒,由两节或两节以上的内外管件滑动套接而成,内管件上设有内凹面,该内凹面与其套接的外管件的内壁之间形成可容纳防止管件脱节的挡位件的空间。除最内层的管件外,其余管件的径向截面呈多边形或部分多边形的结构,在滑动套接的相邻两管件中,内管件上至少有一个内凹面的底部正对外管件的棱角位置,由此形成一个相对大的空间来容置所述挡位件。从径向截面看,在滑动套接的相邻两管件中,所述内管件的直线边数比外管件的直线边数至少少2条,所述内管件的内凹面的数量比外管件的内凹面的数量至少多1个,内管件的直线边与外管件的直线边相对,内管件的至少一个内凹面与外管件的两相邻直线边相对,由此可形成较大的内凹空间。所述最外层管件的径向截面为12边形。当为二折伞中棒时,所述管件有内外2节,内管的径向截面具有10条直线边和一个内凹面,该内管的10条直线边与外管的其中10条直线边相对,内管的内凹面与该外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当为三折伞中棒时,所述管件有3节,其中的中管的径向截面具有10条直线边和一个内凹面,内管的径向截面具有8条直线边和两个内凹面。所述中管的10条直线边与外管的其中10条直线边相对,中管的内凹面与外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所述内管的8条直线边与中管的其中8条直线边相对,内管的其中一个内凹面与中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内管的另一个内凹面与中管的内凹面相对。当为四折伞中棒时,所述管件有4节,从外至内依次为外管、第一中管、第二中管和内管;所述第一中管的径向截面具有10条直线边和一个内凹面,所述第二中管的径向截面具有8条直线边和两个内凹面,所述内管的径向截面具有6条直线边和三个内凹面。所述第一中管的10条直线边与外管的其中10条直线边相对,第一中管的内凹面与外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所述第二中管的8条直线边与第一中管的其中8条直线边相对,第二中管的其中一个内凹面与第一中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第二中管的另一个内凹面与第一中管的内凹面相对;所述内管的6条直线边与第二中管的其中6条直线边相对,内管的其中一个内凹面与第二中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内管的另两个内凹面分别与第二中管的两个内凹面相对。当为五折伞中棒时,所述管件有5节,从外至内依次为外管、第一中管、第二中管、第三中管和内管;所述第一中管的径向截面具有10条直线边和一个内凹面,所述第二中管的径向截面具有8条直线边和两个内凹面,所述第三中管的径向截面具有6条直线边和三个内凹面,所述内管的径向截面具有4条直线边或凸弧边和四个内凹面。所述第一中管的10条直线边与外管的其中10条直线边相对,第一中管的内凹面与外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所述第二中管的8条直线边与第一中管的其中8条直线边相对,第二中管的其中一个内凹面与第一中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第二中管的另一个内凹面与第一中管的内凹面相对;所述第三中管的6条直线边与第二中管的其中6条直线边相对,第三中管的其中一个内凹面与第二中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第三中管的另两个内凹面分别与第二中管的两个内凹面相对;所述内管的4条直线边或凸弧边与第三中管的其中4条直线边相对,内管的其中一个内凹面与第三中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内管的另三个内凹面分别与第三中管的三个内凹面相对。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防脱节的多折伞中棒其内部管件的内凹面与相邻的外部管件的棱角位相对,由此可增大两者之间的空间,挡位件也可以做得较大从而增大其接触面积,可保证相邻管件之间可靠的限位作用,防止出现脱节现象。
图1为现有12角中棒的径向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脱节的多折伞中棒为二折中棒时的径向剖面图。图3为所述外管1的径向剖面图。图4为所述第一中管2的径向剖面图。图5为所述第二中管3的径向剖面图。图6为所述第三中管4的径向剖面图。图7为所述内管5的径向剖面图。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五折伞中棒的径向剖面图。图9为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管3的径向剖面图。图10为另一实施例中五折伞中棒的径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8或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防脱节的多折伞中棒由两节或两节以上的管件内外套接而成,内部管件上设有内凹面由此与其相邻的外部管件之间形成一个空间,该空间可用于容纳防止管件脱节的挡位件6。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之处在于除最内层的管体外, 其余管体的径向截面呈多边形或部分多边形结构,如图2,内部管件上的至少一个内凹面中部与其相邻的外部管件的棱角位置相对,由此可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间来容纳所述挡位件6。 优选结构是从径向截面看,所述内部管件的直线边数比相邻外部管件的直线边数至少少 2条,所述内部管件的内凹面数比相邻外部管件的内凹面数至少多1个,内部管件的直线边与相邻外部管件的直线边相对,内部管件的至少一个内凹面与相邻外部管件的两相邻直线边相对,这使得两者之间的空间可以做得较大,由此挡位件6可做得更大,可以保证相邻管件之间可靠的限位作用,防止出现脱节现象。下面以五折伞中棒为例加以说明,如图8或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折伞中棒有5节管件,从外到内依次为外管1、第一中管2、第二中管3、第三中管4和内管5。其中, 如图3,外管1的径向截面为12边形,如图4,第一中管2的径向截面具有10条直线边和一个内凹面,如图5,所述第二中管的径向截面具有8条直线边和两个内凹面,如图6,所述第三中管的径向截面具有6条直线边和三个内凹面,如图7,所述内管的径向截面具有4条直线边或凸弧边和四个内凹面,四个内凹面均勻分布在内管5周边,因内管的尺寸较小,本实施例中,相邻内凹面之间相交的部分可以为凸弧边。如图3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中管2的10条直线边与外管1的其中10条直线边相对,第一中管2的内凹面21与外管1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所述第二中管3的8条直线边与第一中管2的其中8条直线边相对,第二中管3的其中一个内凹面32与第一中管2 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第二中管3的另一个内凹面31与第一中管2的内凹面21相对。所述第三中管4的6条直线边与第二中管3的其中6条直线边相对,第三中管4的其中一个内凹面43与第二中管3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第三中管4的另两个内凹面41和42分别与第二中管3的两个内凹面31和32相对。所述内管5的4条凸弧边与第三中管4的其中 4条直线边相对,内管5的其中一个内凹面M与第三中管4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内管5 的另三个内凹面51、52和53分别与第三中管4的三个内凹面41、42和43相对。上述管件之间的配合是除了放置挡位件6的位置外,内管件与外管件之间是内凹位与对应位置的内凹位配合,直线边与对应位置的直线边配合(内管为凸弧边),由此可使得内外管件之间的尺寸不致相差过大,中棒的结构更加紧凑。所述内部管件上设置的内凹位超过一个时,该些内凹位既可均勻分布在管体周边,也可以不均勻或不对称分布,在如图5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管3的两个内凹位31和32采用了对称分布的方式。而如图9和图10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管3的两个内凹位31和32就采用了不对称分布的方式。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例如,除了以上所述的五折伞中棒外,还可以依序取其中的两节、三节或四节管体分别做成两折、三折或四折伞中棒,或者,做成六折或以上的伞中棒,外管1也可以采用其他边数的多边形,内部管体的内凹位数可增加等等,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脱节多折伞中棒,由两节或两节以上的内外管件滑动套接而成,内管件上设有内凹面,该内凹面与其套接的外管件的内壁之间形成可容纳防止管件脱节的挡位件(6) 的空间;其特征在于除最内层的管件外,其余管件的径向截面呈多边形或部分多边形的结构,在滑动套接的相邻两管件中,内管件上至少有一个内凹面的底部正对外管件的棱角位置,由此形成一个相对大的空间来容置所述挡位件(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节的多折伞中棒,其特征在于从径向截面看,在滑动套接的相邻两管件中,所述内管件的直线边数比外管件的直线边数至少少2条,所述内管件的内凹面的数量比外管件的内凹面的数量至少多1个,内管件的直线边与外管件的直线边相对,内管件的至少一个内凹面与外管件的两相邻直线边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脱节的多折伞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外层管件的径向截面为12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节的多折伞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有内外2节,内管的径向截面具有10条直线边和一个内凹面,该内管的10条直线边与外管的其中10条直线边相对,内管的内凹面与该外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节的多折伞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有3节,其中的中管的径向截面具有10条直线边和一个内凹面,内管的径向截面具有8条直线边和两个内凹面;所述中管的10条直线边与外管的其中10条直线边相对,中管的内凹面与外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所述内管的8条直线边与中管的其中8条直线边相对,内管的其中一个内凹面与中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内管的另一个内凹面与中管的内凹面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节的多折伞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有4节,从外至内依次为外管、第一中管、第二中管和内管;所述第一中管的径向截面具有10条直线边和一个内凹面,所述第二中管的径向截面具有8条直线边和两个内凹面,所述内管的径向截面具有6条直线边和三个内凹面;所述第一中管的10条直线边与外管的其中10条直线边相对,第一中管的内凹面与外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所述第二中管的8条直线边与第一中管的其中8条直线边相对, 第二中管的其中一个内凹面与第一中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第二中管的另一个内凹面与第一中管的内凹面相对;所述内管的6条直线边与第二中管的其中6条直线边相对,内管的其中一个内凹面与第二中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内管的另两个内凹面分别与第二中管的两个内凹面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节的多折伞中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有5节,从外至内依次为外管、第一中管、第二中管、第三中管和内管;所述第一中管的径向截面具有10 条直线边和一个内凹面,所述第二中管的径向截面具有8条直线边和两个内凹面,所述第三中管的径向截面具有6条直线边和三个内凹面,所述内管的径向截面具有4条直线边或凸弧边和四个内凹面;所述第一中管的10条直线边与外管的其中10条直线边相对,第一中管的内凹面与外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所述第二中管的8条直线边与第一中管的其中8条直线边相对, 第二中管的其中一个内凹面与第一中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第二中管的另一个内凹面与第一中管的内凹面相对;所述第三中管的6条直线边与第二中管的其中6条直线边相对, 第三中管的其中一个内凹面与第二中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第三中管的另两个内凹面分别与第二中管的两个内凹面相对;所述内管的4条直线边或凸弧边与第三中管的其中4 条直线边相对,内管的其中一个内凹面与第三中管的另外两条直线边相对,内管的另三个内凹面分别与第三中管的三个内凹面相对。
专利摘要一种防脱节多折伞中棒,由两节或两节以上的内外管件滑动套接而成,内管件上设有内凹面,该内凹面与其套接的外管件的内壁之间形成可容纳防止管件脱节的挡位件(6)的空间;除最内层的管件外,其余管件的径向截面呈多边形或部分多边形的结构,在滑动套接的相邻两管件中,内管件上至少有一个内凹面的底部正对外管件的棱角位置,由此形成一个相对大的空间来容置所述挡位件(6)。本实用新型的多折伞中棒其内外管件之间的挡位件可做得较大,减少了中棒脱节的机率,结构较为可靠。
文档编号A45B19/04GK201976927SQ20112012510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黄致诚 申请人:黄致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