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257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织带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带,特别是涉及一种同时具有弹性编织部与非弹性编织部的编织束带。
背景技术
[0002]中国台湾的纺织业一直都是传统产业中发展成熟又优越的产业。随着时代科技等进步,纺织业为因应各种需求,不断地推陈出新各种纺织产品。除了典型的美观与遮蔽的衣物、服饰外,各种捆绑用绳或束带也都是纺织业发展的产品重点。而且,各种产品也可依据编织技法与设计而呈现出有弹性或非弹性等性质。[0003]一般说来,为求使用者的舒适性,所以弹性的纺织带会运用在可能活动的对象上。 也就是说,对于人类的衣物、鞋子等需要织带绑束的产品而言,若能利用具有弹性的织带产生一定的伸缩变形,自然可以使得穿着者易于伸展、就算是较为伏贴的衣物或鞋子也不会产生压迫性。举例而言,弹性牛仔裤虽然较紧身,但却不会使得穿着者难以行动,易于穿脱且睡眠时轻松无负担;又像是球鞋的鞋带利用弹性织带,虽然使得鞋带可以随着动作变形伸张,但是弹性织带的二端受限于弹性变形能力而不容易绑结定位。[0004]故一般织带需要捆绑定位时,其定型定位的位置自然不得具有弹性,才能使得打结后的物品被稳固的定型或定位。若使用具有弹性的弹性织带捆绑物品,在其形变的状况下,难以稳定捆绑物品,且若是用过大力量强行绑紧,此状态很容易就使得弹性疲乏,而造成弹性织带失去原本用意与作用。[0005]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织带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织带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可兼具体积小、成本低且使用时可具有全方位调整功能的新型结构的织带,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发明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织带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织带,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提供一种织带,包含非弹性的功能与弹性的功能,希冀同时囊括弹性织料与非弹性织料在不同应用上的优点,从而更加适于实用。[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带,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提供一种织带,包含第一、第二非弹性编织部与弹性编织部。弹性编织部的一端与第一非弹性编织部的一端连接,且第二非弹性编织部的一端与弹性编织部的另一端连接,从而更加适于实用。[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包含至少一条状伸缩件;一非弹性编织管,包覆该条状伸缩件;以及一弹性编织管,包覆该条状伸缩件,且一端与该非弹性编织管连接。[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0010]前述的织带,其中所述的该非弹性编织管为平织结构。[0011]前述的织带,其中所述的该弹性编织管为密织结构。[0012]前述的织带,其中所述的该弹性编织管紧密地包覆该条状伸缩件,使该条状伸缩件被拉伸时该弹性编织管也随之伸展。[0013]前述的织带,其中所述的该弹性编织管包覆该条状伸缩件的一段,该非弹性编织管包覆该条状伸缩件的另一段。[001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包含一第一非弹性编织部;一弹性编织部,一端与该第一非弹性编织部的一端连接;以及一第二非弹性编织部,一端与该弹性编织部的另一端连接。[001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0016]前述的织带,其中所述的该第一非弹性编织部、该弹性编织部与该第二非弹性编织部为管状结构。[0017]前述的织带,其中所述的其更包含多个变形件,所述变形件的每一个是一薄带状结构,且设置在该弹性编织部、该第一非弹性编织部与该第二非弹性编织部的管状结构内。[0018]前述的织带,其中所述的其所述变形件是松紧带。[0019]前述的织带,其中所述的该第一非弹性编织部与该第二非弹性编织部为平织结构。[0020]前述的织带,其中所述的该弹性编织部为密织结构。[002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织带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一般需要绑鞋带的鞋类产品在穿脱时,都必须解开蝴蝶结以松脱,穿上后再重新绑蝴蝶结。但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鞋带实施例,则可以不必每次穿脱都要解开又重绑蝴蝶结,仅需在第一次绑上后,便可利用弹性区域赋予的透气且无束缚感,可以自由伸展的弹性空间,直接穿脱,大大地减少了穿着上的不便与时间。承上所述,由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同时囊括弹性织料与非弹性织料在不同应用上的优点。细言之,不但具有让使用对象自由伸展的弹性区域,也具有可以牢靠地打结的非弹性区域。因此,使得使用对象舒适,不具压迫性,也可使得定型定位的绳结牢靠。[00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织带,包含非弹性编织管、弹性编织管及至少一条状伸缩件。非弹性编织管包覆着条状伸缩件,而弹性编织管也包覆着条状伸缩件,且弹性编织管的一端与非弹性编织管连接。承上所述,非弹性编织管可使用平织结构而弹性编织管可使用密织结构,且弹性编织管紧密地包覆条状伸缩件。又当弹性编织管包覆条状伸缩件的一段时,非弹性编织管则可以包覆条状伸缩件的另一段。承上所述,第一、第二非弹性编织部与弹性编织部可为管状结构。而上述实施方式的织带更可以包含多个变形件,每一个变形件都可以一薄带状结构实现,且配置在在第一、第二非弹性编织部与弹性编织部的管状结构内部。变形件也可为松紧带。第一、第二非弹性编织部可使用平织结构而弹性编织部可使用密织结构。借此,前述诸实施方式所提出的织带将同时具有非弹性与弹性的功能,便可因应不同应用而提供弹性或非弹性的选择。如此一来,对于需要让使用对象能够透气或具有伸展性的部份则使用弹性区域,但要打结的处则使用非弹性区域,不但可以使得使用对象舒适,不具压迫性,也可使得定型定位的绳结牢靠。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着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0023]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30][0031][0032][0033]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织带的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织带的开口剖面图。 图3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鞋带的示意图< 图4绘示图3的鞋带应用于鞋类产品的示意图。100 织带120 非弹性编织管 300 鞋带320a 第一非弹性编织部 320b 第二非弹性编织部 340 弹性区域110 弹性编织管 150 条状伸缩带 310 弹性编织部 330a,330b 鞋带头 350 非弹性区域 410 鞋体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织带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0035]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容中一实施方式的织带100的示意图。织带100 包含条状伸缩件150,非弹性编织管120、弹性编织管110,且弹性编织管110的一端与非弹性编织管120连接。在实际制作时,非弹性编织管120可利用平织法编织而成;而弹性编织管110可利用密织法编织而成。[0036]虽图1中仅绘示两束条状伸缩件150,但实际上可视其应用,依尺寸增加其数量, 以达到最佳的效果(详请见后述图2的相关叙述)。而非弹性编织管120与弹性编织管110 皆包覆着条状伸缩件150,尤其弹性编织管110紧密地包覆着条状伸缩件150,以使得受外力时,弹性编织管110可以与管内的条状伸缩件150 —起产生形变。反过来说,当非弹性编织管120受外力时,因为不能顺应产生形变,自然其管内的条状伸缩件150也不会产生形变。如此一来,弹性编织管110包覆条状伸缩件150的一段便有弹性功能,而非弹性编织管 120包覆条状伸缩件150的另一段则不具弹性功能。所以,织带100就可以分为有弹性功能的区域与非弹性区域。[0037]关于条状伸缩件150,请参阅图2。图2绘示图1的织带的开口剖面图。图2中, 非弹性编织管120内可包含多个条状伸缩件150,此条状伸缩件150可受外力自由伸缩的条状物,也可为所谓的松紧带,可由聚酯纤维等弹性纤维制成。[0038]图3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鞋带的示意图。为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施方式,以鞋带为例说明,但应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鞋带,也可使用于马甲或其它服饰或衣物上。[0039]图3的鞋带300包含弹性编织部310、第一非弹性编织部320a、第二非弹性编织部 320b、鞋带头330a及330b。弹性编织部310的一端与第一非弹性编织部320a的一端连接, 且第二非弹性编织部320b的一端与弹性编织部310的另一端连接。而鞋带头330a及330b 分别设置在第一非弹性编织部320a与第二非弹性编织部320b的末端,以方便使用者抓取。 弹性编织部310具有弹性功能,但第一非弹性编织部320a与第二非弹性编织部320b不具有弹性功能。在实际制作时,弹性编织部310可利用密织法编织而成,而第一非弹性编织部 320a与第二非弹性编织部320b可利用平织法编织而成。[0040]进一步言之,图3的第一非弹性编织部320a、第二非弹性编织部320b及弹性编织部310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在管内,设置有薄带状变形件(图未示)。此变形件可受外力自由变形的薄带结构,也可为所谓的松紧带。而第一非弹性编织部320a、第二非弹性编织部 320组成鞋带300的非弹性区域340 ;弹性编织部310组成鞋带300的弹性区域350。[0041]请参阅图4。图4绘示图3的鞋带应用于鞋类产品的示意图。当图3的鞋带300 应用在鞋类产品时,弹性编织部310在鞋体410的鞋带穿孔中交叉形成弹性区域350。因此,在行进当中、日常活动、激烈运动时,弹性区域350赋予脚部透气且无束缚感,可以自由伸展的弹性空间。使用者当不受压迫,而可自由活动。[0042]另一方面,可将鞋带300的第一非弹性编织部320a与第二非弹性编织部320打结 (如图4的蝴蝶结)。此蝴蝶结是鞋带300的非弹性区域340,所以不具任何弹性,打结后十分牢靠,使鞋带300不易松脱。[00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织带,其特征在于其包含至少一条状伸缩件;一非弹性编织管,包覆该条状伸缩件;以及一弹性编织管,包覆该条状伸缩件,且一端与该非弹性编织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其特征在于该非弹性编织管为平织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编织管为密织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编织管紧密地包覆该条状伸缩件, 使该条状伸缩件被拉伸时该弹性编织管也随之伸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编织管包覆该条状伸缩件的一段, 该非弹性编织管包覆该条状伸缩件的另一段。
6.一种织带,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第一非弹性编织部;一弹性编织部,一端与该第一非弹性编织部的一端连接;以及一第二非弹性编织部,一端与该弹性编织部的另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非弹性编织部、该弹性编织部与该第二非弹性编织部为管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织带,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多个变形件,所述变形件的每一个是一薄带状结构,且设置在该弹性编织部、该第一非弹性编织部与该第二非弹性编织部的管状结构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织带,其特征在于其所述变形件是松紧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非弹性编织部与该第二非弹性编织部为平织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带,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编织部为密织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织带,其包含非弹性编织管、弹性编织管及至少一条状伸缩件。非弹性编织管包覆着条状伸缩件,而弹性编织管也包覆着条状伸缩件,且弹性编织管的一端与非弹性编织管连接。举例而言,当弹性编织管包覆条状伸缩件的一段,非弹性编织管则包覆条状伸缩件的另一段。
文档编号A43C9/00GK202233365SQ20112027012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郑森煤 申请人: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