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181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手杖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辅助使用者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手杖。
技术背景[0002]现有手杖皆由一握把及一支撑杆所组成,而现有的握把多为一横向圆柱,其对于使用者来说,圆柱不符合人体工学,施力面积也小,因此无法有效施力,进而不好使用。[0003]而现有手杖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其会在圆柱外套设一层泡棉,或是圆柱底侧凹设有多个凹槽以供使用者的手指放置等,然而该些设计对于使用者握持的帮助也相当有限。[0004]因此,不便于握持且无法有效施力的手杖,有待加以改进。实用新型内容[0005]有鉴于前述现有手杖不便于握持且无法有效施力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杖,其握把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施力面积加大,并且设有一软垫层,让使用者方便握持并可有效施力于手杖。[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手杖,其中包含[0007]一握把,其包含有一握持部及一软垫层,握持部具有一中心部,中心部朝三个相异方向分别延伸成型有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及一第三端部,相邻两端部间的侧边为内凹的弧形;软垫层装设于握持部,且外露于握持部的顶面;[0008]一支撑杆,其顶端连接握持部的第一端部。[0009]优选的,其中握把的握持部中,第一端部相对中心部向上弯曲,第二端部与中心部之间为下凹的弧形。[0010]优选的,其中握把的握持部中,第一端部距离中心部最远,第三端部距离中心部最近。[0011]优选的,其中握把的握持部中,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间的角度为120度,第一端部与第三端部间的角度为110度。[0012]优选的,其中握把的软垫层进一步具有三个抵靠凸点,其分别位于握持部的三个端部的上方。[0013]优选的,其中握把的软垫层的顶面成型有止滑纹。[0014]优选的,其中握把的软垫层的顶面成型有止滑纹,所述抵靠凸点成型于止滑纹的上方。[0015]优选的,其中握把的握持部顶面设有一凹槽,握持部底面设有一环槽,凹槽及环槽间环绕设有多个环穿孔;软垫层嵌合于凹槽中,且向下穿设该些环穿孔并填满环槽。[00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使握把的握持部具有三个端部,以可让使用者的虎口贴附于第一端部与中心部之间,并且食指与大拇指环绕该部份以紧握本实用新型;而掌心则可视情况而贴附于中心部及与另两端部之间的部份;通过设置三个端部以增加施力面积并符合人体工学,而通过设置软垫层以让使用者的手掌施力时可更为舒适。本实用新型以此达到可方便握持并且有效施力于手杖的目的。[001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握持部上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的上下弯曲设计, 以符合人体工学,进而让使用者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有效掌握握把。[001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软垫层上设置止滑纹,以可有效增加与使用者手掌间的摩擦力,进而让使用者能方便掌握握把。[001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软垫层上设置三个抵靠凸点,以可将整只手杖倒放;此时该三个抵靠凸点会抵靠于地面,并使手杖保持直立而不会倾倒,进而避免使用者在不使用手杖时,不知该如何放置手杖。[002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握持部设置多个环穿孔,以可使软垫层贯穿握持部,进而可强化软垫层及握持部的固定。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倒立放置时的示意图。[00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剖面图。[002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0028]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29]10 握把[0030]110中心部[0031]112 第二端部[0032]114 凹槽[0033]116环穿孔[0034]121抵靠凸点[0035]30底垫块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0037]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杖包含有一握把10、一支撑杆20、一底垫块30及一缓冲装置40。[0038]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前述握把10包含有一握持部11及一软垫层12,握持部 11具有一中心部110,中心部110朝三个相异方向分别延伸成型有一第一端部111、一第二端部112及一第三端部113 ;第一端部111距离中心部110最远,第三端部113距离中心部 110最近;第一端部111与第二端部112间的角度为120度,第一端部111与第三端部113 间的角度为110度;第一端部111相对中心部110向上弯曲,第二端部112与中心部110之间为下凹的弧形;相邻两端部间的侧边为内凹的弧形;11握持部 111第一端部 113第三端部 115环槽 12软垫层 20支撑杆 40缓冲装置[0039]软垫层12装设于握持部11,且外露于握持部11的顶面,软垫层12的顶面成型有止滑纹,在本实施例中,止滑纹为圆圈状;软垫层12具有三个抵靠凸点121,其分别位于握持部11的三个端部的上方,抵靠凸点121成型于止滑纹的上方。[0040]前述支撑杆20顶端连接握把10的握持部11的第一端部111。[0041]前述底垫块30位于支撑杆20下方。[0042]前述缓冲装置40装设于底垫块30及支撑杆20之间。[004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使握把10的握持部11具有三个端部,以可让使用者的虎口贴附于第一端部111与中心部110之间,并且食指与大拇指环绕该部份以紧握本实用新型,以发挥类似现有技术的圆柱形握把的功用;而掌心则可视情况而贴附于中心部110及与另两端部112、113之间的部份,例如当使用者为坐姿时,则可让整个手掌都能贴附到握持部11的顶面,让使用者起身时可有效施力于手杖。[0044]此外,各端部之间的内凹弧状设计,以及第一端部111及第二端部112的上下弯曲设计,更是符合人体工学,让使用者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有效掌握握把10。此外,软垫层12上的止滑纹,更是有效增加与使用者手掌间的摩擦力,进而让使用者能方便掌握握把10。[0045]最后,通过设置三个端部以增加施力面积,而通过设置软垫层12以让使用者的手掌施力时可更为舒适。本实用新型以此达到可方便握持并且有效施力于手杖的目的。[0046]请参阅图5所示,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也可将整只手杖倒放,此时软垫层12的三个抵靠凸点121会抵靠于地面,并使手杖保持直立而不会倾倒,进而避免使用者在不使用手杖时,不知该如何放置手杖。[0047]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软垫层12制作时,首先在握持部11顶面设一凹槽114,其底面设一环槽115,凹槽114及环槽115间环绕设有多个环穿孔116 ;接着直接在该凹槽114、环槽115及环穿孔116上射出成型软垫层12,并通过此种设计以可强化软垫层12及握持部11的固定。[004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手杖,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握把,其包含有一握持部及一软垫层,握持部具有一中心部,中心部朝三个相异方向分别延伸成型有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及一第三端部,相邻两端部间的侧边为内凹的弧形;软垫层装设于握持部,且外露于握持部的顶面;一支撑杆,其顶端连接握持部的第一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握把的握持部中,第一端部相对中心部向上弯曲,第二端部与中心部之间为下凹的弧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握把的握持部中,第一端部距离中心部最远,第三端部距离中心部最近。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握把的握持部中,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间的角度为120度,第一端部与第三端部间的角度为110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握把的握持部中,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间的角度为120度,第一端部与第三端部间的角度为110度。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握把的软垫层进一步具有三个抵靠凸点,其分别位于握持部的三个端部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握把的软垫层进一步具有三个抵靠凸点,其分别位于握持部的三个端部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握把的软垫层的顶面成型有止滑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握把的软垫层的顶面成型有止滑纹,所述抵靠凸点成型于止滑纹的上方。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握把的握持部顶面设有一凹槽,握持部底面设有一环槽,凹槽及环槽间环绕设有多个环穿孔;软垫层嵌合于凹槽中,且向下穿设该些环穿孔并填满环槽。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杖,其特征在于,其中握把的握持部顶面设有一凹槽,握持部底面设有一环槽,凹槽及环槽间环绕设有多个环穿孔;软垫层嵌合于该凹槽中,且向下穿设该些环穿孔并填满环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辅助使用者的手杖,其包含有一握把及一支撑杆,通过使握把的握持部具有三个端部,以可让使用者的虎口贴附于第一端部与中心部之间,并且食指与大拇指环绕该部份以紧握本实用新型;而掌心则可视情况而贴附于中心部及与另两端部之间的部份;通过设置三个端部,以增加施力面积并符合人体工学,而通过设置软垫层以让使用者的手掌施力时可更为舒适,以此解决现有手杖不便于握持且无法有效施力的缺点。
文档编号A45B9/02GK202233449SQ20112036701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方玉群 申请人:惠州安东五金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