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97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鞋。
背景技术
现有的鞋子都由鞋帮和鞋底组成,鞋帮与鞋底之间紧密缝合或粘接在一起,为了踩踏舒适,一般都在鞋底上表面设置软垫、硬垫,其中硬垫与鞋帮连接形成硬垫结合体,硬垫结合体再与鞋底采用粘接方式连接,硬垫结合体与鞋底之间设有软垫。上述鞋通过硬垫和软垫的设置,使得踩踏舒适,但是此鞋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爆线、开胶的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鞋,包括鞋帮、鞋底和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帮的周边与鞋底的周边通过连接线密缝形成结合部,所述的软垫位于鞋底的上表面且软垫的周边与结合部通过胶水相粘接。本鞋的鞋帮与鞋底通过连接线连接,两者连接牢靠,且软垫再与结合部粘接,这样本鞋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爆线、开胶,本鞋使用寿命长,质量稳定。在上述的鞋中,所述的软垫的下表面与鞋底的上表面通过胶水相粘接。这样软垫与鞋底粘接牢靠,软垫不会脱离鞋底,使用寿命长。在上述的鞋中,所述的软垫为网状结构的织物。软垫起到支撑作用,较为柔软,踩踏舒适。在上述的鞋中,所述的鞋底由I3U材料整体成型。这样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且I3U材料制成的鞋底轻巧耐磨,使用寿命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鞋的鞋帮与鞋底通过连接线连接,两者连接牢靠,且软垫再与结合部粘接,这样本鞋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爆线、开胶,本鞋使用寿命长,质量稳定。

图1是本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鞋帮;2、鞋底;3、软垫;4、结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鞋包括鞋帮1、鞋底2和软垫3,鞋帮I的周边与鞋底2的周边通过连接线密缝形成结合部4,软垫3位于鞋底2的上表面且软垫3的周边与结合部4通过胶水相粘接。进一步细说,为了使软垫3与鞋底2粘接牢靠,软垫3的下表面与鞋底2的上表面通过胶水相粘接;为了使软垫3较为柔软,踩踏舒适,软垫3为网状结构的织物,本实施例中软垫3为无纺布,实际制造时软垫3可为针织物;为了使鞋底2制造方便并使得鞋底2轻巧耐磨,鞋底2由PU材料整体成型。本鞋的鞋帮I与鞋底2通过连接线连接,两者连接牢靠,且软垫3再与结合部4粘接,这样本鞋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爆线、开胶,本鞋使用寿命长,质量稳定。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鞋帮1、鞋底2、软垫3、结合部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ー种鞋,包括鞋帮(1)、鞋底(2)和软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帮(1)的周边与鞋底(2)的周边通过连接线密缝形成结合部(4),所述的软垫(3)位于鞋底(2)的上表面且软垫(3)的周边与结合部(4)通过胶水相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垫(3)的下表面与鞋底(2)的上表面通过胶水相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垫(3)为网状结构的织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2)由材料整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鞋,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鞋容易爆线、开胶等问题。本鞋包括鞋帮、鞋底和软垫,的鞋帮的周边与鞋底的周边通过连接线密缝形成结合部,软垫位于鞋底的上表面且软垫的周边与结合部通过胶水相粘接。本鞋具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A43B13/32GK202858006SQ2012205594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施保富 申请人:台州斯美特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