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开收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562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开收伞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开收伞,包括伞头、设置于该伞头的操控单元、伞管、上巢、下巢以及多组伞骨。所述伞头设置于所述伞管的底部,所述上巢设置于所述伞管的顶部,所述下巢可沿所述伞管滑动地套设于该伞管外侧,所述多组伞骨分别接合于所述上巢与所述下巢之间。所述全自动开收伞还包括控制件,该控制件设于所述伞管内,并经由第一拉线连接至所述操控单元,且经由第二拉线连接至所述下巢,该控制件可由所述操控单元控制而在所述伞管中上下滑动,以使所述下巢沿所述伞管向下或向上滑动,令所述全自动开收伞处于收合状态或开启状态。藉此,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可实现自动开启和自动收合,以便于使用。
【专利说明】全自动开收伞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伞,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开启和收合的全自动开收伞。

【背景技术】
[0002]自动开收伞是可自动开启和收合的伞,因其使用方便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根据结构的不同,自动开收伞可分为直骨伞和折叠伞,其中折叠伞又可包括二折自动开收伞、三折自动开收伞、四折自动开收伞等。
[0003]然而,现有的自动开收伞,通常仅能实现伞的自动开启和伞面的自动收合,无法实现伞整体的自动收合。例如,现有的自动开收伞通常在其伞管内设置有弹簧和经拉线连接于下巢的子弹头。伞尚未开启时,伞的下巢限位于伞头,子弹头被限位于伞头中,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一旦按压操控按钮进行开伞操作,伞的下巢被释放,弹簧提供弹性回复力来推动伞管,使得伞管延伸,同时下巢沿伞管向上巢方向运动,使得伞面开启。而欲收合伞时,按压操控按钮,子弹头被释放而向上巢方向运动,在伞骨上的收伞弹簧的作用下,下巢沿伞管向下运动,使得伞面收合。然而,此时仅伞面完全收合,伞管并未完全收回,而后还需采用手动方式回拉伞管,压缩伞管中的弹簧,才能使伞恢复整体收合的状态。
[0004]由此可见,现有的自动开收伞实际是无法同时实现伞的自动开启和自动收合的:其在进行收合时,并不能将伞完全收合,而仅能将伞面收合,伞管仍处于至少部分延伸状态,而无法完全收回。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开启和收合均能完全自动完成的全自动开收伞,以便于使用。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开收伞,包括伞头、设置于该伞头的操控单元、伞管、上巢、下巢以及其上设有收伞弹簧的多组伞骨,其中,所述伞头设置于所述伞管的底部,所述上巢设置于所述伞管的顶部,所述下巢可沿所述伞管滑动地套设于该伞管外侧,所述多组伞骨分别接合于所述上巢与所述下巢之间,所述全自动开收伞还包括控制件,该控制件设于所述伞管内,并经由第一拉线连接至所述操控单元,且经由第二拉线连接至所述下巢,该控制件可由所述操控单元控制而在所述伞管中上下滑动,以使所述下巢沿所述伞管向下或向上滑动,令所述全自动开收伞处于收合状态或开启状态。
[0007]较佳地,当所述操控单元将所述第一拉线卷收于所述伞头中时,所述控制件限位于所述伞管下端或所述伞头,所述下巢位于所述伞管的上端,所述全自动开收伞处于开启状态;当所述控制件由所述伞管下端或所述伞头释放时,所述第一拉线处于拉伸状态,所述下巢位于所述伞管的下端,所述全自动开收伞处于收合状态。
[0008]较佳地,所述控制件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操控单元包括第一操控件,该第一操控件可与所述定位部配合而将所述控制件限位于所述伞管下端或所述伞头,或由该所述伞管下端或所述伞头释放。
[0009]较佳地,所述定位部为定位孔,所述第一操控件包括弹性件以及定位按钮,该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伞管或伞头内壁与所述定位按钮之间,该定位按钮设置于所述伞管或所述伞头中,并由该伞管或该伞头内部向外穿出,以供使用者按压进而压缩所述弹性件而使该定位按钮向该伞管或该伞头内部移动,且该定位按钮为一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拉线穿过该定位按钮,该定位按钮于其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以与所述定位部配合而将所述控制件限位或释放;或者,所述定位部为定位孔或定位凸起,所述第一操控件为按钮开关。
[0010]较佳地,所述操控单元包括用于卷收所述第一拉线的第二操控件,所述第一拉线的第一端连接至该第二操控件。
[0011]较佳地,所述第一拉线和/或所述第二拉线绕经一个或多个滑轮。
[0012]较佳地,所述第一拉线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操控单元;所述第一拉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控制件,或者绕设于该控制件后固定于所述伞管内壁或所述伞头中,或者经设置于所述控制件以及所述伞管内壁或所述伞头中的第一滑轮组后,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件或所述伞管内壁或所述伞头。
[0013]较佳地,所述伞管为单一节管,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巢,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二端则绕设于所述上巢并进入所述伞管内,而后直接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件,或者经设于所述控制件和/或所述上巢的第二滑轮组后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巢或所述控制件;抑或,所述伞管为单一节管,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巢,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二端则经设于所述下巢和所述上巢的滑轮进入所述伞管内,而后直接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件,或者经设于所述控制件和/或所述上巢的第二滑轮组后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巢或所述控制件。
[0014]较佳地,所述伞管包括至少两个相嵌套的节管,该至少两个节管可依次纵向相接,其中,所述上巢设置于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一节管的顶端,所述控制件设于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一节管内;所述第二拉线包括至少两个拉线段,所述控制件经由其中第一拉线段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二节管,所述下巢经由其中第二拉线段连接至除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一节管外的任一节管。
[0015]较佳地,所述伞管包括至少三个相嵌套的节管,该至少三个节管可依次纵向相接,所述节管中除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一节管和第二节管外的任一节管,经由所述第二拉线中的一拉线段连接至自该任一节管向上第三节管上,其中,该拉线段是经绕设于与该任一节管相嵌套的自该任一节管向上第二节管后,连接至自该任一节管向上第三节管上的。
[0016]较佳地,所述上巢设置于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一节管的顶部,该伞管的其他节管的顶部则于相嵌套的节管内设置有内座。
[0017]较佳地,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一拉线段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件,该第一拉线段的第二端绕设于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一节管的内座后,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二节管的下端,或者该第一拉线段的第二端经设于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一节管的内座和所述控制件的滑轮后,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二节管的下端;抑或,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一拉线段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一节管的内座,该第一拉线段的第二端则经设于所述控制件和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一节管的内座的滑轮后,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二节管的下端。
[0018]较佳地,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二拉线段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巢,该第二拉线段的第二端则绕设于所述上巢并进入所述伞管内,而后固定连接于所述伞管除从上向下第一节管外的任一节管的内座,或者该第二拉线段的第二端在进入所述伞管内,经设于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二节管的内座和所述上巢上的滑轮后,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巢或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二节管的内座;抑或,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二拉线段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巢,该第二拉线段的第二端则经设于所述下巢和所述上巢的滑轮进入所述伞管内,而后连接至所述伞管除从上向下第一节管外的任一节管的内座,或者该第二拉线段的第二端在进入所述伞管内,经设于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二节管的内座和所述上巢上的滑轮后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巢或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二节管的内座。
[0019]较佳地,所述伞管包括三个相嵌套的节管,所述第二拉线还包括第三拉线段,该第三拉线段一端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一节管的内座,另一端绕设于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二节管的内座后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三节管的下端。
[0020]较佳地,所述伞管包括四个相嵌套的节管,所述第二拉线还包括第三拉线段和第四拉线段,其中,所述第三拉线段一端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一节管的内座,另一端绕设于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二节管的内座后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三节管的下端;所述第四拉线段一端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二节管的内座,另一端绕设于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三节管的内座后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四节管的下端。
[0021]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通过在伞管内设置控制件,藉由该控制件与操控单元的配合以及该控制件与下巢或伞管的连接关系,令使用者仅需操作操控单元即可实现该全自动开收伞的自动开启和自动收合,而无需手动回拉伞管使其完全收合,以便于使用;而且该控制件以及其与操控单元的配合结构适于设置于伞内,例如该控制件设置于伞管中且可限位于伞管下端或伞头部分,在实现有效开启和收合全自动开收伞的同时,无需增加额外空间;同时,本发明的操控单元采用弹性件与定位按钮对控制件进行限位和释放,更易于实现,且便于使用者轻松操作;此外,本发明控制件与下巢或伞管之间的连接以及伞管的多个节管之间的连接,均可采用拉线配合滑轮实现,便于其在伞中的设置,并能为拉线在伞管中自由上下移动营造空间,亦有利于拉线响应控制件与操控单元的操控动作,顺利实现全自动开收伞的开启和收合,且各拉线或其拉线段所绕经的滑轮数量和位置均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选择适当的开伞线程,特别是缩短开伞线程,有利于减小伞的尺寸。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一较佳实施例于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一较佳实施例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二较佳实施例于收合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二较佳实施例于开启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三较佳实施例于收合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三较佳实施例于开启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四较佳实施例于收合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四较佳实施例于开启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五较佳实施例于收合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是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五较佳实施例于开启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图12是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的控制件与定位开关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发明的全自动开收伞可以是直骨伞,也可以是折叠伞,例如两折、三折、四折或更多折伞,其均可以通过操作位于伞头的操控单元实现自动开启和自动收合。下面将通过多个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一较佳实施例于收合状态和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全自动开收伞I为一直骨伞,其包括伞头10、设置于该伞头10的操控单元11、伞管12、设置于伞管12中的控制件13、上巢14、下巢15以及连接于上巢14与下巢15之间的多组伞骨16。
[0035]伞头10位于伞管12的底部,操控单元11设置于该伞头10并包括第一操控件110(参见图11-12)和第二操控件111。其中,第一操控件110用于与控制件13配合,对其进行限位或释放,以实现全自动开收伞I的开启和收合。请配合参阅图11-12,该第一操控件110包括弹性件1101以及定位按钮1102,该弹性件1101连接于伞头10内壁与定位按钮1102之间,其一端定位于伞头10内壁,另一端向伞头10内部延伸,可连接于定位按钮1102一侧;定位按钮1102设置于伞头10中,并由伞头10内部向外穿出,供使用者按压,进而压缩弹性件1101,使该定位按钮1102向伞头10内部移动。定位按钮1102为一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以便控制件13可从定位按钮1102中穿过,且该定位按钮1102于其靠近弹性件1101 一侧的内壁上突设有定位凸起1103。在本较佳实施例中,伞管12亦从定位按钮1102中穿过,定位按钮1102的定位凸起1103可伸入伞管12上对应设置的开口中,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伞管12亦可不延伸至穿经该定位按钮1102,即无需设置所述开口。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操控件110设置于伞头10中,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其亦可设置于伞管12上,如位于伞管12下端,此时弹性件与定位按钮位于伞管12中,而控制件13可于该定位按钮中穿过。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弹性件1101采用弹簧实现,除此之外亦可采用各种其他可能的方式实现,例如金属弹性钩件等。关于该第一操控件110的运作方式,后文中将配合控制件13做进一步说明。
[0036]第二操控件111则用以执行收线动作,其可由突出于伞头10的开伞按钮(图未示)以及设于伞头10内的微型电机和/或收线轮配合实现(此应为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易知,在此不再赘述),但并不限于此,亦可采用其他驱动机构驱动收线轮实现收线。
[0037]在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伞管12为单一节管,其底部固定于伞头10,顶部则固定设置有上巢14。
[0038]下巢15套设于伞管12的外侧,可沿该伞管12滑动,在全自动开收伞I处于收合状态时位于伞管12的下端;在自动开收伞I处于开启状态时,则滑动至伞管12的上端,抵接至上巢14,由上巢14限位。各组伞骨16 —端连接于上巢14,一端连接至下巢15,从而接合于上巢14与下巢15之间。
[0039]控制件13位于该伞管12内,其经由第一拉线17连接至位于伞头10的操控单元11,并经由第二拉线18连接至下巢15,从而可在操控单元11的控制下,拉动下巢15沿伞管12上下滑动,实现全自动开收伞I的开启和收合。
[0040]具体而言,第一拉线17第一端穿过第一操控件110的定位按钮1102,固定于操控单元11第二操控件111,第二端则固定连接至控制件13或绕设于该控制件13后固定于伞管12内壁或伞头10中。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拉线17的第二端是直接固定连接控制件13,且可固定连接于控制件13的下侧。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该第一拉线17的第二端可经设置于控制件13的滑轮后,固定连接于伞管12下端内壁或伞头10中;抑或,该第一拉线17的第二端可经设置于控制件13以及伞管12内壁或伞头10中的多个滑轮后,固定连接于控制件13或伞管12下端内壁或伞头10,该多个滑轮构成第一滑轮组。该第一拉线17的第二端的固定位置以及该第一滑轮组所包含滑轮的数量均可根据需要和设计的不同而进行各种改变,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由前述说明所获得的启示而对其加以应用或变更。
[0041]第二拉线18的第一端固定于下巢15上,第二端则绕设于上巢14并进入伞管12内,而后固定连接于控制件13,或者该第二端绕设于上巢14并进入伞管12内,而后经绕设于控制件13和/或上巢14后固定连接于上巢14或控制件13。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拉线18的第二端经设于上巢14的滑轮141后进入伞管12内,再经设于控制件13及上巢14的第二滑轮组后固定于上巢14,具体而言,该第二拉线18的第二端在进入伞管12后依次经由设于控制件13上的滑轮131、设于上巢14的滑轮142、设于控制件13上的滑轮132后,固定于上巢14。当然,此仅为一种实施方式,该第二滑轮组所包含滑轮的数量以及该第二拉线18的第二端的固定位置均可根据需要和设计的不同而进行各种改变,例如,省去滑轮132而将第二拉线18的第二端固定于控制件13,等等,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由前述说明所获得的启示而对其加以应用或变更。
[0042]本发明可通过在控制件13与上巢14之间设置第二滑轮组,和/或在控制件13与伞管12内壁或伞头10之间设置第一滑轮组,即调整第二拉线18和/或第一拉线17绕经滑轮的数量,缩短开伞时连接于控制件13上的第二拉线18和/或第一拉线17的线程,有利于减小伞的尺寸。以第一较佳实施例为例,若控制件13与上巢14之间未设置第二滑轮组,则开伞线程需要长达20cm才可开启该全自动开收伞I,而设置第二滑轮组后,开伞线程可缩短至5cm。
[0043]此外,控制件13上设置有定位部130,该定位部130用以与操控单元11的第一操控件I1配合,限位或释放该控制件13,以实现全自动开收伞I的开启和收合,如图11-12所示。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定位部130为一定位孔,第一操控件110定位按钮1102上的定位凸起1103可伸入该定位孔130,而将控制件13限位于伞头10 ;而按压定位按钮1102,使其定位凸起1103脱离定位孔130,即可将控制件13释放使其可沿伞管12向上移动。
[0044]除了上述实施方式外,操控单元11的第一操控件110亦可采用一按钮开关实现。例如,将按钮开关的一端设于伞头10内,另一端则突出于伞头10外侧,在受压之下,该按钮开关位于伞头10内的一端可与该定位部扣钩或延伸入上述定位孔以限位该控制件13,或者脱离该定位部以释放该控制件13。控制件13的定位部亦可采用定位凸起等结构,而相应地,第一操控件110则可设置定位孔与用于推抵并释放该控制件13的按钮,等等。此外,第一操控件110亦可设置于伞管12下端从而将控制件13限位于伞管12下端,而不限于伞头10。
[0045]接着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全自动开收伞I的工作过程。先请参阅图1,当全自动开收伞I处于收合状态时,伞骨16收拢,下巢15位于伞管12下端、靠近伞头10,控制件13则位于伞管12上端、靠近上巢14,第一拉线17处于拉伸状态。需要开启全自动开收伞I时,按压第二操控件111的开伞按钮(图未示),令微型电机执行收线动作,将第一拉线17卷收于伞头10中,控制件13随之被拉向伞管12下端伞头10 —侧,同时第二拉线18亦被向下拉动。在第二拉线18的作用下,下巢15被带动沿伞管12向上运动,最终抵接于上巢14,伞骨16撑开,此时,控制件13穿设于第一操控件110的定位按钮1102中,定位按钮1102的定位凸起1103经伞管12的开口伸入控制件13的定位部130 (如图11所示),将控制件13限位于伞头10,全自动开收伞I即保持开启状态,如图2所示,由此实现开伞。
[0046]若欲将全自动开收伞I收合,只需按压定位按钮1102,以推抵压缩弹性件1101,使定位凸起1103得以脱离控制件13的定位部130 (参见图12所示),从而将控制件13由限位位置释放。于是,在伞骨16上的收伞弹簧的恢复拉力作用下,伞骨16开始收拢,从而带动下巢15沿伞管12向靠近伞头10 —端运动。随之,在第二拉线18的作用下,控制件13向伞管12靠近上巢14 一端运动,并将第一拉线17向上拉动。最终,伞骨16收拢,下巢15位于伞管12下端、靠近伞头10,控制件13则位于伞管12上端、靠近上巢14,第一拉线17处于拉伸状态,全自动开收伞I呈现收合状态,如图1所示。
[0047]由此,该全自动开收伞I即可实现自动开启和收合。
[0048]在本文对实施例进行的说明中,拉线的向上或向下拉动,主要以位于伞管内部的拉线的整体运动方向为基准进行说明。
[0049]如图3和图4所示,分别为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二较佳实施例于收合状态和开启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全自动开收伞2为一二折伞,其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在此仅详细描述该二者的不同之处。
[0050]该全自动开收伞2的伞管22包括两个相嵌套的节管,即第一节管221和第二节管222,其中第二节管222位于第一节管221的外侧,并可沿第一节管221滑动,以与第一节管221纵向相接;伞头(图未示)位于第一节管221的底部,上巢24则位于第二节管222的顶部,控制件23设置于第一节管221中,该第一节管221的顶部于第二节管222内设有第一内座2211 ;第二拉线28则包括拉线段281和拉线段282。
[0051]其中,拉线段281的第一端固定于下巢25,第二端则绕设于上巢24并进入伞管22内,固定连接于第一内座2211 ;拉线段282的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内座2211上,第二端则经设于控制件23和第一内座2211的第二滑轮组后,由第一内座2211穿出伞管22而连接至第二节管222的下端。在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滑轮组包括设于控制件23上的滑轮231,233以及设于第一内座2211上的滑轮22112、22114,具体而言,拉线段282的第二端依次经设于控制件23上的滑轮231、设于第一内座2211上的滑轮22112、设于控制件23上的滑轮233以及设于第一内座2211上的滑轮22114后穿出伞管22,而连接至第二节管222的下端。
[0052]然而,该第二拉线28各拉线段的连接方式并非限于此,亦可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拉线段281的第二端在进入伞管22内后,亦可经设于第一内座2211和/或上巢24上的滑轮后而固定于上巢24或第一内座2211 ;拉线段282的连接方式亦可有多种变换方式,例如,其第一端可固定于控制件23上,第二端则经设于第一内座2211和控制件23的第二滑轮组后,由第一内座2211穿出伞管22而连接至第二节管222的下端。该第二拉线28各拉线段绕经的滑轮的数量以及该拉线段282的第一端的固定位置均可根据需要和设计的不同而进行各种改变,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由前述说明所获得的启示而对其加以应用或变更。同样地,在上巢24与第一内座2211之间、第一内座2211与控制件23之间设置适当滑轮组,即调整第二拉线28各拉线段绕经滑轮的数量,可以缩短开伞线程,有利于减小伞的尺寸。当然,亦可令第一拉线27绕经一适当设置的第一滑轮组。
[0053]本实施例中,第一拉线27则可采用类似第一较佳实施例1中第一拉线17的设置方式。
[0054]经由上述结构设置,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全自动开收伞2于收合状态时,伞骨(图未示)收拢,伞管22的第二节管222套置于第一节管221外侧,下巢25位于伞管22下端、靠近伞头(图未示),控制件23则位于第一节管221上端、靠近第一内座2211,第一拉线27处于拉伸状态,如图3所示。
[0055]需要开启全自动开收伞2时,按压第二操控件的开伞按钮(图未示),令微型电机执行收线动作,将第一拉线27卷收于伞头中,控制件23随之被拉向伞管22下端。同时第二拉线28亦被向下拉动,其中,拉线段282的向下拉动带动第二节管222相对第一节管221向上滑动,以与第一节管221纵向相接;拉线段281的向下拉动带动下巢25沿伞管22向上运动,最终抵接于上巢24,如图4所示,此时伞骨撑开。当控制件23的定位部230与第一操控件(可采用如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操控件,如图11-12所示,在此不再赘述)的定位按钮配合以将控制件23定位于伞头时,全自动开收伞2即保持开启状态,由此实现开伞。
[0056]若欲收合全自动开收伞2,只需按压定位按钮,使得定位按钮的定位凸起脱离控制件23的定位部230,将控制件23由限位位置释放。于是,在伞骨上的收伞弹簧的恢复拉力作用下,伞骨开始收拢,从而带动下巢25沿伞管22向靠近伞头一端运动。在第二拉线28拉线段281的作用下,第二节管222相对第一节管221向下滑动,以套置于第一节管221外侦牝同时第二拉线28拉线段282带动控制件23向第一节管221靠近第一内座2211 —端运动,并将第一拉线27向上拉动。最终,伞骨收拢,下巢25位于伞管22下端,控制件23则位于第一节管221上端、靠近第一内座2211,第一拉线27处于拉伸状态,全自动开收伞2呈现收合状态,如图3所示。
[0057]由此,该全自动开收伞2即可实现自动开启和收合。
[0058]如图5和图6所示,分别为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三较佳实施例于收合状态和开启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全自动开收伞3为一三折伞,其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在此仅详细描述该二者的不同之处。
[0059]该全自动开收伞3的伞管32包括三个依次嵌套的节管,即第一节管321、第二节管322以及第三节管323,其中第三节管323、第二节管322以及第一节管321由外到内依次嵌套,且第三节管323可沿第二节管322滑动,第二节管322可沿第一节管321滑动,使该三个节管依次纵向相接;伞头(图未示)位于第一节管321的底部,上巢34则位于第三节管323的顶部,控制件33设置于第一节管321中,该第一节管321的顶部于第二节管222内设有第一内座3211,该第二节管322的顶部于第二节管323内设有第二内座3221 ;第二拉线38则包括拉线段381、拉线段382以及拉线段383。
[0060]其中,拉线段381的第一端固定于下巢35,第二端则绕设于上巢34并进入伞管32内,固定连接于第二内座3221 ;拉线段382的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内座3211上,第二端则绕设于第二内座3221并由第二内座3221穿出伞管32而连接至第三节管323的下端;拉线段38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控制件33,第二端则经设于控制件33和第一内座3211的第二滑轮组后,由第一内座3211穿出伞管32而连接至第二节管322的下端。在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滑轮组包括设于第一内座3211上的滑轮32111、32113以及设于控制件33上的滑轮332,具体而言,拉线段383的第二端依次经设于第一内座3211上的滑轮32111、设于控制件33上的滑轮332以及设于第一内座3211上的滑轮32113后穿出伞管32,而连接至第二节管322的下端。
[0061]然而,该第二拉线38各拉线段的连接方式并非限于此,亦可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拉线段381的第二端在进入伞管32内后,亦可经设于第二内座3221和/或上巢34上的滑轮后而固定于上巢34或第二内座3221 ;拉线段382的第一端亦可固定连接于第二内座3221,且其第二端亦可经设于第一内座3211或者第一内座3211和第二内座3221上的滑轮后,由第二内座3221穿出伞管32而连接至第三节管323的下端;拉线段383的连接方式亦可有多种变换方式,例如,其第一端可选择固定于第一内座3211上,第二端则经设于控制件33和第一内座3211的第二滑轮组后,由第一内座3211穿出伞管32而连接至第二节管322的下端。该第二拉线38各拉线段绕经的滑轮的数量以及拉线段382、383的第一端的固定位置均可根据需要和设计的不同而进行各种改变,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由前述说明所获得的启示而对其加以应用或变更。同样地,在上巢34与第二内座3221之间、第二内座3221与第一内座3211、第一内座3211与控制件33之间设置适当滑轮组,即调整第二拉线38各拉线段绕经滑轮的数量,可以缩短开伞线程,有利于减小伞的尺寸。当然,亦可令第一拉线27绕经一适当设置的第一滑轮组。
[006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拉线37则可采用类似第一较佳实施例1中第一拉线17的设置方式。
[0063]接着说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全自动开收伞3的工作过程。如图5所示,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全自动开收伞3于收合状态时,伞骨(图未示)收拢,伞管32的第三节管323、第二节管322以及第一节管321由外到内依次嵌套,下巢35位于伞管32下端、靠近伞头(图未/In)?控制件33则位于第一节管321上端、靠近第一内座3211,第一拉线37处于拉伸状态。
[0064]需要开启全自动开收伞3时,按压第二操控件的开伞按钮(图未示),令微型电机执行收线动作,将第一拉线37卷收于伞头中,控制件33随之被拉向伞管32下端。同时第二拉线38亦被向下拉动,其中,拉线段383的向下拉动带动第二节管322相对第一节管321向上滑动,以与第一节管321纵向相接;拉线段382的向下拉动带动第三节管323相对第二节管322向上滑动,以与第二节管322纵向相接;拉线段381的向下拉动则带动下巢35沿伞管32向上运动,最终抵接于上巢34,如图6所示,此时伞骨撑开。当控制件33的定位部330与第一操控件(可采用如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操控件,如图11-12所示,在此不再赘述)的定位按钮配合以将控制件33定位于伞头时,全自动开收伞3即保持开启状态,由此实现开伞。
[0065]若欲收合全自动开收伞3,只需按压定位按钮,使得定位按钮的定位凸起脱离控制件33的定位部330,将控制件33由限位位置释放。于是,在伞骨上的收伞弹簧的恢复拉力作用下,伞骨开始收拢,从而带动下巢35沿伞管32向靠近伞头一端运动。在第二拉线38拉线段381的作用下,第三节管323相对第二节管322向下滑动,以套置于第二节管322外侧;在拉线段382的作用下,第二节管322相对第一节管321向下滑动,以套置于第一节管321外侧;同时,拉线段383带动控制件33向第一节管321靠近第一内座3211 —端运动,并将第一拉线37向上拉动。最终,伞骨收拢,下巢35位于伞管32下端,控制件33则位于第一节管321上端、靠近第一内座3211,第一拉线37处于拉伸状态,全自动开收伞3呈现收合状态,如图5所示。
[0066]由此,该全自动开收伞3即可实现自动开启和收合。
[0067]如图7和图8所示,分别为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四较佳实施例于收合状态和开启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全自动开收伞4为一三折伞,其与前述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在此仅详细描述该二者的不同之处。
[0068]全自动开收伞4将其第二滑轮组简化为设于第一内座4211上的滑轮42111,由此使得第二拉线的拉线段483的连接方式更为简单,如图7-8所示,该拉线段48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控制件43,第二端则经滑轮42111绕设于第一内座4211后,穿出伞管42而连接至第二节管422的下端。
[0069]该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全自动开收伞4的收合与开启过程,类似于前述第三较佳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0070]如图9和图10所示,分别为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第五较佳实施例于收合状态和开启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全自动开收伞5为一四折伞,其与前述较佳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在此仅详细描述其不同之处。
[0071]该第五较佳实施例全自动开收伞5的伞管52包括四个依次嵌套的节管,即第一节管521、第二节管522、第三节管523以及第四节管524,其中第四节管524、第三节管523、第二节管522以及第一节管521由外到内依次嵌套,且第四节管524可沿第三节管523滑动,第三节管523可沿第二节管522滑动,第二节管522可沿第一节管521滑动,使该四个节管依次纵向相接;伞头(图未示)位于第一节管521的底部,上巢54则位于第四节管524的顶部,控制件53设置于第一节管521中,该第一节管521的顶部于第二节管522内设有第一内座5211,该第二节管522的顶部于第三节管523内设有第二内座5221,该第三节管523的顶部于第四节管524内设有第三内座5231 ;第二拉线58则包括拉线段581、拉线段582、拉线段583、拉线段584。
[0072]其中,拉线段58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上巢54,第二端则依次绕设于下巢55、上巢
54并进入伞管52内,穿过第三内座5231,固定连接于第二内座5221 ;拉线段582的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二内座5221上,第二端则绕设于第三内座5231并由第三内座5231穿出伞管52而连接至第四节管524的下端;拉线段583的第一端固定于该第一内座5211上,第二端则绕设于第二内座5221并由第二内座5221穿出伞管52而连接至第三节管523的下端;拉线段58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内座5211,第二端则经设于控制件53和第一内座5211的第二滑轮组后,由第一内座5211穿出伞管52而连接至第二节管522的下端。在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滑轮组包括设于控制件53上的滑轮531以及设于第一内座5211上的滑轮52112,具体而言,拉线段584的第二端依次经设于控制件53上的滑轮531以及设于第一内座5211上的滑轮52112后穿出伞管52,而连接至第二节管522的下端。
[0073]然而,该第二拉线58各拉线段的连接方式并非限于此,亦可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拉线段581的第一端可固定连接于下巢55,第二端则可绕设于上巢54后进入伞管52内,连接于第三内座5231 (或第二内座5221);拉线段582、583、584绕经的滑轮的数量以及拉线段582、583、584的第一端的固定位置均可根据需要和设计的不同而进行各种改变,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由前述说明所获得的启示而对其加以应用或变更。同样地,第二拉线58的拉线段581、拉线段582、拉线段583、拉线段584可绕经适当的滑轮组,以调整开伞线程,有利于减小伞的尺寸。
[007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拉线57则可采用类似第一较佳实施例1中第一拉线17的设置方式。
[0075]接着请参阅图9,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全自动开收伞5于收合状态时,伞骨(图未示)收拢,伞管52的第四节管524、第三节管523、第二节管522以及第一节管521由外到内依次嵌套,下巢55位于伞管52下端、靠近伞头(图未示),控制件53则位于第一节管521上端、靠近第一内座5211,第一拉线57处于拉伸状态。
[0076]需要开启全自动开收伞5时,按压第二操控件的开伞按钮(图未示),令微型电机执行收线动作,将第一拉线57卷收于伞头中,控制件53随之被拉向伞管52下端。同时第二拉线58亦被向下拉动,其中,拉线段584的向下拉动带动第二节管522相对第一节管521向上滑动,以与第一节管521纵向相接;拉线段583的向下拉动带动第三节管523相对第二节管522向上滑动,以与第二节管522纵向相接;拉线段582的向下拉动带动第四节管524相对第三节管523向上滑动,以与第三节管523纵向相接;拉线段581的向下拉动则带动下巢55沿伞管52向上运动,最终抵接于上巢54,如图10所示,此时伞骨撑开。当控制件53的定位部530与第一操控件(可采用如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操控件,如图11-12所示,在此不再赘述)的定位按钮配合以将控制件53定位于伞头时,全自动开收伞5即保持开启状态,由此实现开伞。
[0077]若欲收合全自动开收伞5,只需按压定位按钮,使得定位按钮的定位凸起脱离控制件53的定位部530,将控制件53由限位位置释放。于是,在伞骨上的收伞弹簧的恢复拉力作用下,伞骨开始收拢,从而带动下巢55沿伞管52向靠近伞头一端运动。在第二拉线58拉线段581、582、583、584的相继作用下,第四节管524相对第三节管523向下滑动,套置于第三节管523外侧;第三节管523相对第二节管522向下滑动,套置于第二节管522外侧;第二节管522相对第一节管521向下滑动,以套置于第一节管521外侧;控制件53向第一节管521靠近第一内座5211 —端运动,并将第一拉线57向上拉动。最终,伞骨收拢,下巢
55位于伞管52下端,控制件53则位于第一节管521上端、靠近第一内座5211,第一拉线57处于拉伸状态,全自动开收伞5呈现收合状态,如图9所示。
[0078]由此,该全自动开收伞5即可实现自动开启和收合。
[0079]以上通过几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的结构和工作方式进行了说明,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并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直骨伞和几种折叠伞,其伞管所包含的节管数量可根据需要和设计的不同进行调整;其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各拉线段的固定位置、绕行方式及相应所需的滑轮数量均可根据需要和设计的不同而进行变换。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提及的“绕设于”均可采用滑轮来实现,当然亦可考虑采用其他结构实现,例如根据设置位置的不同,通过转轴、固定轴或通孔实现,等等。
[0080]综上,本发明全自动开收伞,通过在伞管内设置控制件,藉由该控制件与操控单元的配合以及该控制件与下巢或伞管的连接关系,令使用者仅需操作操控单元即可实现该全自动开收伞的自动开启和自动收合,以便于使用;而且该控制件以及其与操控单元的配合结构适于设置于伞内,例如该控制件设置于伞管中且可限位于伞管下端或伞头部分,在实现有效开启和收合全自动开收伞的同时,无需增加额外空间;同时,本发明的操控单元采用弹性件与定位按钮对控制件进行限位和释放,更易于实现,且便于使用者轻松操作;此外,本发明控制件与下巢或伞管之间的连接以及伞管的多个节管之间的连接,均可采用拉线配合滑轮实现,便于其在伞中的设置,并能为拉线在伞管中自由上下移动营造空间,亦有利于拉线响应控制件与操控单元的操控动作,顺利实现全自动开收伞的开启和收合,且各拉线或其拉线段所绕经的滑轮数量和位置均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选择适当的开伞线程,特别是缩短开伞线程,有利于减小伞的尺寸。
【权利要求】
1.一种全自动开收伞,包括伞头、设置于该伞头的操控单元、伞管、上巢、下巢以及其上设有收伞弹簧的多组伞骨,其中,所述伞头设置于所述伞管的底部,所述上巢设置于所述伞管的顶部,所述下巢可沿所述伞管滑动地套设于该伞管外侧,所述多组伞骨分别接合于所述上巢与所述下巢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开收伞还包括控制件,该控制件设于所述伞管内,并经由第一拉线连接至所述操控单元,且经由第二拉线连接至所述下巢,该控制件可由所述操控单元控制而在所述伞管中上下滑动,以使所述下巢沿所述伞管向下或向上滑动,令所述全自动开收伞处于收合状态或开启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操控单元将所述第一拉线卷收于所述伞头中时,所述控制件限位于所述伞管下端或所述伞头,所述下巢位于所述伞管的上端,所述全自动开收伞处于开启状态;当所述控制件由所述伞管下端或所述伞头释放时,所述第一拉线处于拉伸状态,所述下巢位于所述伞管的下端,所述全自动开收伞处于收合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操控单元包括第一操控件,该第一操控件可与所述定位部配合而将所述控制件限位于所述伞管下端或所述伞头,或由该所述伞管下端或所述伞头释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定位孔,所述第一操控件包括弹性件以及定位按钮,该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伞管或伞头内壁与所述定位按钮之间,该定位按钮设置于所述伞管或所述伞头中,并由该伞管或该伞头内部向外穿出,以供使用者按压进而压缩所述弹性件而使该定位按钮向该伞管或该伞头内部移动,且该定位按钮为一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拉线穿过该定位按钮,该定位按钮于其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以与所述定位部配合而将所述控制件限位或释放;或者,所述定位部为定位孔或定位凸起,所述第一操控件为按钮开关。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单元包括用于卷收所述第一拉线的第二操控件,所述第一拉线的第一端连接至该第二操控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线和/或所述第二拉线绕经一个或多个滑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线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操控单元;所述第一拉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控制件,或者绕设于该控制件后固定于所述伞管内壁或所述伞头中,或者经设置于所述控制件以及所述伞管内壁或所述伞头中的第一滑轮组后,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件或所述伞管内壁或所述伞头。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管为单一节管,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巢,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二端则绕设于所述上巢并进入所述伞管内,而后直接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件,或者经设于所述控制件和/或所述上巢的第二滑轮组后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巢或所述控制件;抑或,所述伞管为单一节管,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巢,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二端则经设于所述下巢和所述上巢的滑轮进入所述伞管内,而后直接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件,或者经设于所述控制件和/或所述上巢的第二滑轮组后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巢或所述控制件。
9.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管包括至少两个相嵌套的节管,该至少两个节管可依次纵向相接,其中,所述上巢设置于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一节管的顶端,所述控制件设于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一节管内;所述第二拉线包括至少两个拉线段,所述控制件经由其中第一拉线段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二节管,所述下巢经由其中第二拉线段连接至除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一节管外的任一节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管包括至少三个相嵌套的节管,该至少三个节管可依次纵向相接,所述节管中除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一节管和第二节管外的任一节管,经由所述第二拉线中的一拉线段连接至自该任一节管向上第三节管上,其中,该拉线段是经绕设于与该任一节管相嵌套的自该任一节管向上第二节管后,连接至自该任一节管向上第三节管上的。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巢设置于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一节管的顶部,该伞管的其他节管的顶部则于相嵌套的节管内设置有内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一拉线段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件,该第一拉线段的第二端绕设于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一节管的内座后,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二节管的下端,或者该第一拉线段的第二端经设于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一节管的内座和所述控制件的滑轮后,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二节管的下端;抑或,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一拉线段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一节管的内座,该第一拉线段的第二端则经设于所述控制件和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一节管的内座的滑轮后,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二节管的下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二拉线段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巢,该第二拉线段的第二端则绕设于所述上巢并进入所述伞管内,而后固定连接于所述伞管除从上向下第一节管外的任一节管的内座,或者该第二拉线段的第二端在进入所述伞管内,经设于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二节管的内座和所述上巢上的滑轮后,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巢或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二节管的内座;抑或,所述第二拉线的第二拉线段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巢,该第二拉线段的第二端则经设于所述下巢和所述上巢的滑轮进入所述伞管内,而后连接至所述伞管除从上向下第一节管外的任一节管的内座,或者该第二拉线段的第二端在进入所述伞管内,经设于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二节管的内座和所述上巢上的滑轮后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巢或所述伞管从上向下第二节管的内座。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管包括三个相嵌套的节管,所述第二拉线还包括第三拉线段,该第三拉线段一端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一节管的内座,另一端绕设于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二节管的内座后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三节管的下端。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管包括四个相嵌套的节管,所述第二拉线还包括第三拉线段和第四拉线段,其中,所述第三拉线段一端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一节管的内座,另一端绕设于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二节管的内座后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三节管的下端;所述第四拉线段一端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二节管的内座,另一端绕设于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三节管的内座后连接至所述伞管从下向上第四节管的下端。
【文档编号】A45B25/16GK104414056SQ201310379153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刘永祥, 刘嘉欣 申请人:刘永祥, 刘嘉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