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964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鞋(1),其具有鞋底(3)和鞋帮(2),鞋帮具有第一覆罩(6),第一覆罩具有下部部分(61)和上部部分(62),下部部分用于围绕使用者的足部,上部部分用于围绕使用者的踝部或者踝部与一部分小腿下部,其特征在于,鞋(1)具有信息传输带(7),该带具有第一部分(71)和第二部分(72),第一部分由固定件(74)固连于鞋底(3)和/或第一覆罩(6)的下部部分(61),第二部分适于缠绕于第一覆罩(6)的上部部分(62)周围,延长第一部分(71)且具有第一固接件(73.1),第一固接件同与第一覆罩(6)的上部部分(62)相固连的第二固接件(73.2)相配合。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鞋,尤其是运动鞋。
[0002]这种鞋尤其可用于网球运动、羽毛球运动、排球运动、足球运动、棒球运动、篮球运动或拳击运动。这些运动项目具有会造成踝部损伤例如扭伤的危险。

【背景技术】
[0003]US-B-8 302 329提出一种篮球鞋,其配有保持带,保持带被固定于鞋的外侧并围绕鞋的后部。该保持带由鞋带系缚于足部前部。保持带在足部侧向运动的情况下允许鞋的后部保持足部,以使足部稳定。
[0004]保持带防止足部内翻运动,限制踝部扭伤,足部内翻运动使足部的内侧边稍微提起,而使足底面朝向内即内侧。保持带的这种作用在足部开始进行内翻运动的情况下,不可避免这种运动加剧,会将足部带到易引起踝部损伤的位置。当踝部猛扭时,保持带没有充分有效来防止踝部扭伤。


【发明内容】

[0005]这正是本发明通过提出可防止出现踝部损伤的一种鞋,而尤其旨在弥补的缺陷。本发明还旨在提高本体感受性,即让使用者更好地感觉到来自地面向足部、踝部或小腿下部的感觉信息。这涉及到使地面和鞋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易感觉到。
[0006]为此,本发明旨在一种鞋,该鞋具有:
[0007]-鞋底,
[0008]-鞋帮,其具有第一覆罩,所述第一覆罩具有:
[0009]-下部部分,其用于围绕使用者的足部,
[0010]-上部部分,其用于围绕使用者的踝部或者踝部和一部分小腿下部。
[0011]鞋具有信息传输带,信息传输带具有:
[0012]-第一部分,其由固定件固连于鞋底和/或第一覆罩的下部部分,所述固定件沿第一部分延伸,
[0013]-第二部分,其适于缠绕于第一覆罩的上部部分周围,延长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固接件,所述第一固接件适于同与第一覆罩的上部部分相固连的第二固接件相配合。
[0014]下面可见,根据所描述的一些实施方式,带的第一部分在鞋的外侧延伸。
[0015]借助本发明,当使用者的足部开始内翻运动时,使用者通过带接收与其踝部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使用者自动矫正其运动,以免内翻运动加剧。这样,所述带预防了踝部损伤,特别是扭伤,也就是说,使用者在损伤发生之前自己矫正其运动。
[00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有利的但非强制性的方面,这种鞋可具有以下的一个或多个以技术上可行的任何组合的特征:
[0017]-带的第二部分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带的第二部分没有固接于第一覆罩,在所述第二位置,带的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地围绕第一覆罩的上部部分。
[0018]-在第二位置,第一固接件与第二固接件配合。
[0019]-在第二位置,带的第二部分呈角度大于180°的圆弧部分,角度优选地大于270。。
[0020]-在第二位置,带从鞋的外侧延伸超过鞋的纵向中央平面。
[0021]-带比第一覆罩弹性小。
[0022]-固接件由自动粘扣带构成。
[0023]-带的第一端部例如用缝合或胶接,固定在鞋帮与鞋底之间的接合处。
[0024]-带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部在鞋的外侧固定于鞋的用于接纳使用者足跖的区域处,该区域沿鞋的纵向轴线延伸在分别距鞋跟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之间。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鞋全长的60%。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鞋全长的85%,第一距离严格小于第二距离。
[0025]-鞋帮还具有外覆罩,第一覆罩容置在外覆罩内,界定鞋的内部空间。
[0026]-第一覆罩构成鞋帮的界定鞋的内部空间的外覆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通过阅读下面对参照附图且仅作为例子给出的根据本发明的鞋的两种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及其优点将得到更好理解,附图中:
[0028]-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鞋的透视图;
[0029]-图2是图1所示的鞋的按另一角度的透视图;
[0030]-图3是沿图1所示的平面P3的局部剖面图;
[0031]-图4至6类似于图1至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鞋。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图1至3示出被设置用于接纳使用者足部的鞋I。鞋I适于从事运动,特别是网球运动、篮球运动或拳击。本发明还适用于其他类型的鞋。
[0033]鞋I在长度上延伸在鞋跟11与前端12之间,在宽度上延伸在外侧13与内侧14之间。
[0034]用X标示鞋I的纵向几何轴线,其延伸在鞋跟11和前端12之间。
[0035]鞋I具有鞋帮2和鞋底3,鞋帮2被设置用于围绕使用者的足部,鞋底3具有多层底 31、32、33 和 34。
[0036]鞋帮2界定用于接纳使用者足部的空间V,鞋帮具有外覆罩4以及内鞋体6,内鞋体或称第一覆罩,布置在外覆罩4内。
[0037]在本申请中,用语“内”和“外”是相对于空间V而言的。内构件限定空间V,外构件位于空间V外。
[0038]鞋帮2的外覆罩4具有外侧区部41和内侧区部42,例如用缝合尤其是Strobel型缝合,使外侧区部41和内侧区部42通过它们的基部固连于第一装配底31。
[0039]例如用胶接法,使鞋帮2的外覆罩4固连于外底32。外底32包括中底32.1和耐磨层32.2。
[0040]鞋帮2的外覆罩4较低,即其被设置用于仅覆盖使用者的足部,而不覆盖小腿下部。因此,外覆罩4的外侧区部41和内侧区部42每个都具有被设置用于绕过使用者脚踝的凹部40。
[0041 ] 外覆罩4具有开口 43,该开口延伸在外侧区部41和内侧区部42之间,被设置用于允许使用者穿鞋I。
[0042]紧固件被设置用于使鞋帮2可逆地紧固在使用者的足部上。紧固件具有孔眼44和45,这些孔眼沿着隙口 43设置在鞋帮2的外覆罩4中。孔眼44布置于外侧13,孔眼45布置于内侧14。
[0043]紧固件还具有鞋带5,该条鞋带弯曲地延伸穿过孔眼44和45。拉紧鞋带5,可通过使鞋帮2的外覆罩4的外侧区部41和内侧区部42彼此靠近来紧固鞋帮2。
[0044]作为变型,孔眼44与45和/或鞋带5可由其他紧固件如钩代替。
[0045]内鞋体6具有下部部分61和上部部分62,所述下部部分61由外覆罩4覆盖,被设置用于围绕使用者的足部,所述上部部分62总体上呈管形,被设置用于围绕小腿下部,尤其是覆盖脚踝。因此,上部部分62从外覆罩4伸出。
[0046]下部部分61具有外侧区部63和内侧区部64,例如用缝合尤其是Stoobel (士多宝)型缝合,将外侧区部63和内侧区部64通过它们的基部固连于第二装配底33。
[0047]可选地,卫生底垫34由第二装配底33的上方布置在空间V内。
[0048]上部部分62的自由端62.1限定开口,该开口用于在使用者穿鞋I时让使用者的足部伸进去。当足部就位于鞋I内时,上部部分62围绕踝部和小腿下部。
[0049]信息传输带7具有第一端部7.1,例如用缝合或胶接,将该第一端部固定于鞋帮2和鞋底3之间的接合处。第一端部7.1处于鞋的外侧13,在鞋I的被设置用于接纳使用者足跖的区域Z处。
[0050]区域Z沿轴线X延伸在第一边界Zl和第二边界Z2之间。第一边界Zl距鞋跟11一段距离Dl,从鞋跟11开始与轴线X平行地测得该距离D1,距离Dl大于或等于鞋I的在鞋跟11和前端12之间平行于轴线X测得的全长L的60%。第二边界Z2距鞋跟11 一段距离D2,从鞋跟11开始与轴线X平行地测得该距离D2,距离D2小于或等于鞋I的全长L的85%。可选地,可设置小于或等于鞋全长的75%的距离D2。
[0051]距离Dl严格地小于距离D2。
[0052]区域Z是固定带7的第一端部7.1的固定区域,即带7的第一端部7.1包含于区域Z中。因此,带7在第一端部7.1处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区域Z的长度D2 - Dl。
[0053]带7具有第一部分71,该第一部分从第一端部7.1开始延伸,位于鞋帮2的外覆罩4和内鞋体6之间。第一部分71由沿第一部分71延伸的固定件例如用缝线74,固定于内鞋体6。
[0054]第一部分71掩蔽在外覆罩4之下,沿方向D延伸,方向D具有平行于轴线X的轴向分量A,该轴向分量沿着从前端12向鞋跟11的方向取向。方向D还具有分量B,分量B平行于总体上垂直于鞋底3的平面的轴线Y。轴线Y总体上平行于使用者的小腿。当鞋I靠置于水平表面上时,分量B沿轴线Y向上取向。
[0055]带7具有第二部分72,第二部分72在外覆罩4外延长第一部分71,且不固定于鞋帮2。第二部分被设置用于缠绕于内鞋体6的上部部分62周围,以紧固使用者的小腿下部和上部部分62。第二部分72终止于与第一端部7.1相对的自由端7.2。
[0056]第二部分72的内表面在自由端那侧上配有第一固接件73.1如维可牢尼龙搭扣(Velcro:注册商标)或自动粘扣带的钩,其被设置用于固接到与内鞋体6相固连的第二固接件73.2如第二自动粘扣带的绒毛。
[0057]鞋帮2的外覆罩4由如一层或多层叠置的较柔软的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可为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非限制性地,一层可由皮革、薄片状聚氨酯或等同材料、彼此机械接合的丝、或其它制成。
[0058]内鞋体6由相对略具弹性的材料制成,以便适应足部和踝部的移动,所述材料例如具有按照如织造、编织或其它的工艺彼此机械接合的合成材料丝。
[0059]带7由不能拉伸的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是编织或织造带、合成材料带或其它。在变型中,带7可伸缩性小,从而使使用者获得更良好的舒适性。在任何情况下,带7都比带所固定到的内鞋体6弹性小。
[0060]操作情况如下。使用者将带7的自由端7.2从第二固接件解开,然后在内鞋体的自由端处将其足部插入到内鞋体6中。一旦足部就位于内鞋体6中,使用者就抓住带7的自由端7.2,以将带缠绕于内鞋体6的上部部分62周围,以便紧固使用者的踝部和其小腿下部。然后,使用者例如对第一固接件施压,而使第一固接件与第二固接件相配合。
[0061]因此,带7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在如图2所示的所述第一位置,带7的自由端7.2没有固接于内鞋体6,而在如图1所示的所述第二位置,带7至少部分地围绕内鞋体6的上部部分62,且固接于上部部分62。
[0062]在第二位置,带7的第二部分72呈围绕轴线Y的角度α大于180°的圆弧部分,该角度优选大于270°。
[0063]在第二位置,带7从鞋I的外侧延伸超过鞋的纵向中央平面P,所述纵向中央平面通过轴线X,把鞋I分为外侧区部和内侧区部。
[0064]在鞋I例如用于从事网球运动时,当使用者的足部开始内翻运动时,弹性很小或不具弹性的带7由使用者的足部机械地施以应力。这种机械应力由带7传递到踝部和小腿下部。因此,使用者通过带7接收与其踝部位置有关的信息。使用者可自动矫正其运动,以免内翻运动加剧。这样,带7预防踝部损伤,特别是扭伤,即使用者在发生损伤之前自己矫正其运动。
[0065]图4至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鞋101。如图3至6所示,与图1至3所示的构件相类似的构件用相同的数字标号加上100来表示。
[0066]下面,对与鞋I的构件相似的鞋101的构件不予详述。
[0067]鞋101在长度上延伸在鞋跟111与前端112之间,在宽度上延伸在外侧113与内侦U114之间。用X标示鞋的纵向轴线。
[0068]鞋101具有鞋帮102和鞋底103,所述鞋帮102被设置用于围绕使用者的足部,所述鞋底103包括多个底131、132和134。
[0069]鞋帮102界定用于接纳使用者足部的空间V,该鞋帮具有外覆罩104,其或称第一覆罩。
[0070]与鞋I相反的是,鞋101没有容置在外覆罩104内的内鞋体。
[0071]鞋帮102的外覆罩104具有外侧区部141和内侧区部142,例如用缝合尤其是Strobel型缝合,使外侧区部141和内侧区部142通过它们的基部固连于第一装配底131。
[0072]例如用胶接,将鞋帮102的外覆罩104固连于外底132。外底132包括中底132.1和耐磨层132.2。
[0073]鞋帮102的外覆罩104具有下部部分161和上部部分162,所述下部部分161被设置用于围绕使用者的足部,所述上部部分162总体上呈管形,被设置用于围绕小腿下部,尤其是覆盖脚踝。
[0074]可选地,卫生底垫134通过第一装配底131上方布置在空间V内。
[0075]上部部分162的自由端162.1限定开口,用于在使用者穿鞋101时让使用者的足部伸进去。当足部就位于鞋I内时,上部部分162围绕小腿下部。
[0076]外覆罩104具有隙口 143,隙口 143延伸在外侧区部141和内侧区部142之间,被设置用于允许使用者穿鞋101。
[0077]紧固件105、144和145被设置用于使鞋帮102可逆地紧固在使用者的足部上。
[0078]信息传输带107具有第一端部107.1,例如用缝合或胶接,将第一端部107.1固定于鞋帮102和鞋底103之间的接合处。第一端部107.1处于鞋的外侧113,在鞋I的被设置用于接纳使用者足跖的区域Z处,该区域类似于参照第一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区域Z。
[0079]带107具有第一部分171,第一部分171从第一端部107.1开始延伸,例如用在固接区域Z处沿第一部分延伸的缝线174,被固定于鞋帮102的下部部分161。
[0080]带107具有第二部分172,其延长第一部分171,被设置用于缠绕于上部部分162周围,以紧固上部部分162和使用者的小腿下部。第二部分172终止于与第一端部107.1相对的自由端107.2。
[0081]第二部分172的内表面在自由端那侧上配有第一固接件173.1,其用于固接于与鞋帮102的上部部分162相固连的第二固接件173.2。
[0082]鞋帮2的外覆罩4由较柔软和略具弹性的材料制成,以便适应足部和踝部的运动,所述材料包含一层或多层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如皮革、织物、塑料薄层。
[0083]带107由不能拉伸的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是织造带或任何等同件。在变型中,带107可伸缩性小,从而使使用者获得更良好的舒适性。在任何情况下,带107比该带所固定到的外覆罩104弹性小。
[0084]操作情况类似于鞋I。使用者将带107的自由端107.2从第二固接件解开,然后在自由端162.1处将其足部插入到鞋帮102的上部部分162中。一旦足部就位于外覆罩104中,使用者抓住带107的自由端107.2,以使带缠绕于外覆罩104的上部部分162周围,以便紧固其踝部和小腿下部。然后,使用者使第一固接件与第二固接件相配合。
[0085]因此,带107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在如图5所示的所述第一位置,带107的自由端107.2没有固接于鞋帮102,在如图4所示的所述第二位置,带107至少部分地围绕鞋帮102的上部部分162,且固接于上部部分162。
[0086]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上述变型可以至少部分地彼此间进行组合。
【权利要求】
1.鞋(I;101),所述鞋具有: -鞋底(3 ;103), -鞋帮(2; 102),鞋帮具有第一覆罩出;104),所述第一覆罩具有: -下部部分¢1 ;161),下部部分被设置用于围绕使用者的足部, -上部部分¢2 ;162),上部部分被设置用于围绕使用者的踝部,或者围绕使用者的小腿下部的一部分和踝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鞋(I ;101)具有信息传输带(7 ; 107),信息传输带具有: -第一部分(71 ;171),第一部分通过固定件(74;174)被固连于鞋底(3 ;103)和/或第一覆罩(6 ;104)的下部部分(61 ;161), -第二部分(72 ;172),第二部分适于缠绕于第一覆罩(6 ;104)的上部部分(62 ;162)周围,第二部分延长第一部分(71 ;72)并具有第一固接件(73.1 ;173.2),所述第一固接件适于同第二固接件(73.2 ;173.2)相配合,所述第二固接件与第一覆罩出;104)的上部部分(62 ;162)相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I; 101),其特征在于,信息传输带(7 ;107)的第一部分(71 ;171)在鞋(I ;101)的外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I; 101),其特征在于,信息传输带(7 ;107)的第二部分(72,172)能在第一位置(图1 ;图4)和第二位置(图2 ;图5)之间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传输带(7 ;107)的第二部分(72 ;172)没有固接于第一覆罩(6 ;104),在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传输带(7 ;107)的第二部分(72 ;172)至少部分地围绕第一覆罩(6 ;104)的上部部分(62 ;1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1,101),其特征在于,在第二位置(图2;图5),第一固接件(73.1 ;173.2)与第二固接件(73.2 ;173.2)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鞋(I; 101),其特征在于,在第二位置,信息传输带(7 ;107)的第二部分(72;172)呈角度(α)大于180°的圆弧部分,所述角度优选大于270°。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鞋(I;101),其特征在于,在第二位置,信息传输带(7 ;107)从鞋(I ;101)的外侧延伸超过鞋的纵向中央平面(P)。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I;101),其特征在于,信息传输带(7 ;107)比第一覆罩(6; 104)弹性小。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I;101),其特征在于,固接件(73.1,73.2 ;173.1,173.2)由自动粘扣带构成。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I;101),其特征在于,信息传输带(7;107)的第一端部(71 ;107.1),例如用缝合或胶接,被固定于鞋帮(2 ;102)和鞋底(3 ;103)之间的接合处。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I;101),其特征在于,信息传输带(7 ;107)的第一部分(71 ;171)的第一端部(7.1 ;107.1)在鞋(I ;101)的被设置用于接纳使用者足跖的区域(Z)处固定于鞋(I ;101)的外侧(13 ;113),所述区域(Z)沿鞋(I ;101)的纵向轴线(X)延伸在第一边界(Zl)和第二边界(Ζ2)之间,所述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分别距鞋(I ;101)的鞋跟(11 ; 111)第一距离(Dl)和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l)大于或等于鞋的全长(L)的60% ;并且,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鞋(I ;101)的全长(L)的85%,第一距离(Dl)严格地小于第二距离(D2)。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鞋(I),其特征在于,鞋帮(2)还具有外覆罩(4);并且,第一覆罩(6)被容置在外覆罩⑷内,第一覆罩界定鞋⑴的内部空间(V)。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鞋(101),其特征在于,第一覆罩(104)构成鞋帮(102)的界定鞋(101)的内部空间(V)的外覆罩。
【文档编号】A43B23/02GK104510076SQ201410515271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日
【发明者】J·诺尔芒 申请人:萨洛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