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包提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415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包提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包提手,包括软性底衬板和软性提手板,所述软性底衬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方形插孔,所述软性提手板的中部位于软性底衬板上方,所述软性提手板的两端端部分别穿过软性底衬板上的两方形插孔,并位于软性底衬板下方,且软性提手板的每端端部上均连接有一个可与对应方形插孔构成限位抵接的挡板,软性提手板的端部与所述挡板的中部固接,所述挡板的长度大于方形插孔的宽度,所述软性提手板和挡板的宽度均小于方形插孔的长度,所述挡板的内端端部上对称设有两个沿挡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凸耳,且两凸耳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小于方形插孔的宽度,通过所述凸耳的进一步限位,可有效避免挡板从方形插孔内滑离。
【专利说明】一种箱包提手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包提手。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几乎每个箱包上均带有提手,同时为使所述提手在使用时被拉起;而在非使用状态如储藏或运输等时能被压平,从而节省箱包占用空间,降低运输成本,现有的很多箱包提手均采用软性提手,即如图1所示由软性底衬板和软性提手板构成,软性底衬板装于箱包本体内,软性提手板装于软性底衬板上用于提手。所述软性底衬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方形插孔,所述软性提手板的中部位于软性底衬板上方,所述软性提手板的两端端部分别穿过软性底衬板上的两方形插孔,并位于软性底衬板下方,且软性提手板的每端端部上均连接有一个可与对应方形插孔构成限位抵接的挡板。为使所述挡板在软性提手板被拉起时能与所述方形插孔构成限位抵接,因此软性提手板的端部通常与所述挡板的中部固接,所述挡板的长度还需大于方形插孔的宽度,而由于装配时,所述挡板需穿过所述方形插孔,因此所述挡板的宽度必须小于方形插孔的长度,同时,为使所述提手可在非使用状态下被压平,因此所述软性提手板的宽度也需设置成小于方形插孔的长度,这样软性提手板方可在方形插孔内滑动,从而实现提手在使用时拉起,在非使用状态下被压平。
[0003]由于挡板的宽度小于方形插孔的长度,而所述软性提手板与软性底衬板又都可受力发生形变,因此所述软性提手板在受较大力提起时,所述的挡板易从方形插孔内滑出,从而使软性提手板与软性底衬板失去连接,即提手与箱包本体分离。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防止在受力提起时与箱包本体产生脱离的箱包提手。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包提手,包括软性底衬板和软性提手板,所述软性底衬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方形插孔,所述软性提手板的中部位于软性底衬板上方,所述软性提手板的两端端部分别穿过软性底衬板上的两方形插孔,并位于软性底衬板下方,且软性提手板的每端端部上均连接有一个可与对应方形插孔构成限位抵接的挡板,软性提手板的端部与所述挡板的中部固接,所述挡板的长度大于方形插孔的宽度,所述软性提手板和挡板的宽度均小于方形插孔的长度,所述挡板的内端端部上对称设有两个沿挡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凸耳,且两凸耳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小于方形插孔的宽度。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挡板的内端端部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沿挡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凸耳,且两凸耳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小于方形插孔的宽度,因此无论软性提手板受多大的拉力,也不管软性提手板和软性底衬板怎么受力形变,所述挡板均不会从方形插孔内被拉出,从而可有效防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提手在受力提起时与箱包本体产生脱离。
[0007]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挡板、凸耳与软性提手板一体成型设置。采用进一步设置,可有效简化加工工序,降低成本。
[0008]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的下端面上设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优选两条,并呈并排设置于挡板的下端面上。采用进一步设置,增设的加强筋可有效加强挡板的刚度,使挡板更难从方形插孔内滑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2、3所示给出了一种箱包提手,包括软性底衬板I和软性提手板2,所述软性底衬板I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方形插孔11,所述软性提手板2的中部21位于软性底衬板I上方,所述软性提手板2的两端端部22分别穿过软性底衬板I上的两方形插孔11,并位于软性底衬板I下方,且软性提手板2的每端端部22上均连接有一个可与对应方形插孔11构成限位抵接的挡板3,软性提手板2的端部22与所述挡板3的中部固接,所述挡板3的长度大于方形插孔11的宽度,所述软性提手板2和挡板3的宽度均小于方形插孔11的长度,所述挡板3的内端端部上对称设有两个沿挡板3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凸耳4,且两凸耳4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小于方形插孔11的宽度。所述的挡板3、凸耳4与软性提手板2—体成型设置。所述挡板3的下端面上设有加强筋5。所述的加强筋5优选两条,并呈并排设置于挡板3的下端面上。
[0013]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挡板3的内端端部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沿挡板3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凸耳4,且两凸耳4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小于方形插孔11的宽度,因此无论软性提手板2受多大的拉力,也不管软性提手板2和软性底衬板I怎么受力形变,所述挡板3均不会从方形插孔11内被拉出,从而可有效防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提手在受力提起时与箱包本体产生脱离。
【权利要求】
1.一种箱包提手,包括软性底衬板和软性提手板,所述软性底衬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方形插孔,所述软性提手板的中部位于软性底衬板上方,所述软性提手板的两端端部分别穿过软性底衬板上的两方形插孔,并位于软性底衬板下方,且软性提手板的每端端部上均连接有一个可与对应方形插孔构成限位抵接的挡板,软性提手板的端部与所述挡板的中部固接,所述挡板的长度大于方形插孔的宽度,所述软性提手板和挡板的宽度均小于方形插孔的长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内端端部上对称设有两个沿挡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凸耳,且两凸耳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小于方形插孔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包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凸耳与软性提手板一体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箱包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下端面上设有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箱包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为两条,并呈并排设置。
【文档编号】A45C13/26GK203828289SQ201420248532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5日
【发明者】赵武 申请人:赵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