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586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包括本体,本体轴线上设有倒睫进入腔,倒睫进入腔上方设有保温隔热垫;保温隔热垫内设有电热丝可动部件,电热丝可动部件的下端通过穿出保温隔热垫下侧的加热片与倒睫进入腔配合;电热丝可动部件的底面设有复位弹簧;电热丝可动部件的上方设有电热丝位置调节机构;倒睫进入腔的右端通过进气连接软管与微型吸力泵连通;本体上设有LED发光管。本实用新型能够针对单根倒睫进行有效便捷的夹持,采用先电加热后风冷的方式对倒睫进行定型,微型吸力泵将单根倒睫吸入倒睫进入腔,提高了倒睫的夹持与定型效果,LED发光管能够高效照亮倒睫部位,为倒睫定型提供了便利。
【专利说明】一种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疾病的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倒睫是指睫毛的生长方向发生异常,以致触及眼球,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尤其是倒向角膜表面生长的睫毛,不但摩擦角膜上皮,引起不舒适的异物感,造成患者怕光、流泪,还会引起眼球充血、结膜炎、角膜血管翳,角膜溃疡等症状,严重影响视力。
[0003]目前,倒睫的常规治疗方法有拔除法、电解法、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一方面不能根治倒睫,另一方面倒睫会继续生长。患者也可以选择手术眼睑重造,但是容易带来伤痛和影响美观。所以,找到如何有效解决倒睫,同时又无需手术的方法迫在眉睫。
[0004]所以,为了解决现有的倒睫治疗方法的不足,提高倒睫治疗的效果,需要设计一种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以方便及时地将患者单根倒睫有效拉直和定型,做到安全和快捷的治疗操作。但是现有的睫毛夹等相关的睫毛处理设备不能够胜任倒睫处理。
[0005]如申请号为00230823.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睫毛夹,该睫毛夹虽然能够对睫毛进行加热定型,但是对于倒睫的睫毛倒向生长的情况不能够实现有效的夹持,并且该睫毛夹一次夹持大量的睫毛进行定型,其对睫毛的定型效果不佳,并且其不能够对睫毛进行冷却,容易造成睫毛的损坏。另外,该装置对于向内生长的倒睫尤其是贴在眼球角膜或巩膜上的倒睫,是毫无能力处理的。
[0006]再如申请号为9420631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电热式睫毛夹,该睫毛夹也采用电热的方式加热睫毛以使其定型,但是其同样不能够夹持倒睫,不能够进行倒睫的定型操作。
[0007]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对倒睫毛的高效定型,特别是处理贴在眼球角膜或巩膜上的倒睫,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该装置能够针对单根倒睫,特别是处理贴在眼球角膜或巩膜上的倒睫,进行有效便捷的夹持,采用先电加热后风冷的方式对单根倒睫进行定型,提高了倒睫的夹持效果和定型效果,并且其LED发光管能够高效照亮倒睫部位,为倒睫定型提供了便利。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包括水平横向设置的桶状本体,本体中央轴线上设有倒睫进入腔,倒睫进入腔上方设有长方体形的保温隔热垫,保温隔热垫的外侧通过固定支架连接于本体内壁上,保温隔热垫将其内部的电热丝部分包裹,避免电热丝加热时对本体和其他部位造成损坏,同时也提高了热量利用率,减小了电池的负荷;保温隔热垫内设有电热丝可动部件,电热丝可动部件的下端通过穿出保温隔热垫下侧的加热片与倒睫进入腔配合,电热丝可动部件向下移动使加热片与倒睫进入腔内的睫毛压合,对睫毛进行定型;电热丝可动部件的底面通过复位弹簧与保温隔热垫底面上侧连接,复位弹簧在电热丝可移动部件不受下压力时,使加热片和电热丝可移动部件向上复位,使加热片与睫毛分离,停止对睫毛的加热;电热丝可动部件的上方设有电热丝位置调节机构,电热丝位置调节机构调控电热丝可移动部件和加热片相对于倒睫进入腔的位置,调控对单根倒睫的加热定型;倒睫进入腔的右端通过进气连接软管与微型吸力泵的进风口连通,微型吸力泵运转后使倒睫进入腔内的空气流通,使单根倒睫能够快速吸入倒睫进入腔内,并且在加热定型后对倒睫进入腔内的睫毛进行冷却处理,这样,既能够调控对倒睫的加热,也能够调节对倒睫的空气冷却,从而实现对倒睫的高效定型操作;倒睫进入腔左端侧面的本体上设有LED发光管,LED发光管能够对眼部进行有效照明,方便操作者对眼部进行准确观察,以提高倒睫定型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本体内还设有电池、供电线路和控制开关,电池为电热丝、微型吸力泵和LED发光管提供电能,控制开关调控电热丝、微型吸力泵和LED发光管的工作状态,以便于进行倒睫吸出定型操作。
[0011]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于电热丝可移动部件位置的便捷调控,以控制加热片对倒睫进入腔内的单根倒睫进行高效准确的加热,电热丝位置调节机构包括长方体形壳体,壳体沿本体轴线方向水平设置,壳体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本体内壁上,壳体上端连接于本体上端的内壁上;壳体中部设有倒睫定型可动部件,倒睫定型可动部件的上端设有穿出本体上端的手动按钮,人工向下按下手动按钮时,传动片使接触片向下运动,继而使加热片向下运动至倒睫吸入腔内,对其中的单根倒睫进行加热,倒睫定型可动部件的下端通过传动片与电热丝可动部件的上端的接触片配合;倒睫定型可动部件的底面通过复位弹簧与壳体底面上侧连接,复位弹簧使倒睫定型可移动部件在不受外力作用使回复至初始状态,停止加热片的加热操作。
[0012]进一步的,为了使加热片能够对倒睫进入腔内的单根倒睫进行有效加热,倒睫进入腔为圆柱体形,倒睫进入腔沿本体轴线横向水平设置;倒睫进入腔的上端设有横向的通槽,电热丝可动部件的加热片与通槽配合。
[0013]在实际使用中,圆柱体形的倒睫进入腔不仅能够使倒睫便捷穿入,也能够使倒睫在倒睫进入腔内进行快速高效的定型,方便加热片对其进行快速均匀加热,提高了定型效果O
[0014]进一步的,微型吸力泵的出气口与泵出气管路连通,泵出气管路的末端穿出本体右端。微型吸力泵工作时使倒睫进入腔内的空气快速流动,在倒睫进入腔端部形成气流使睫毛有效吸入,并且对加热后的睫毛进行快速冷却降温,确保了定型效果,避免过度加热对倒睫造成烤焦等损坏。
[0015]进一步的,三个控制开关分别控制电热丝、微型吸力泵和LED发光管的工作状态,以便于进行倒睫吸出定型操作,电池通过供电线路和LED发光管开关K3与LED发光管连接;电池还通过供电线路和电热丝加热开关K2与电热丝可动部件内部的电热丝连接;电池还通过供电线路和泵启动开关K1与微型吸力泵连接。
[0016]为了便于对三个控制开关进行便捷操作,LED发光管开关K3、电热丝加热开关K2和泵启动开关K1均设置于本体的侧面。
[0017]电池为薄型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的优点,能够减小本体的体积和重量,便于手持操作。
[0018]本体左端设有规则的圆锥体形端面,圆锥体形端面的轴线位于本体轴线上;倒睫进入腔的左端位于圆锥体形端面的顶点外侧。圆锥体形端面能够使倒睫进入腔的端口便捷准确的吸入单根倒睫,在微型吸力泵工作时,倒睫进入腔的端口产生向内的气流,从而使倒睫随气流快速进入倒睫进入腔的端口,提高了倒睫定型效率。
[0019]倒睫进入腔上侧和下侧的圆锥体形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LED发光管。两个灯管配合使用能够对眼部进行高效的照明,确保对倒睫进行作业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0020]为了确保加热片能够在不需要加热时快速脱离倒睫进入腔,保温隔热垫底面和壳体底面分别设有4个并列设置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竖向设置。
[0021]本实用新型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0022]先打开电热丝加热开关对电热丝进行预热,然后打开泵启动开关,使微型吸力泵开始工作,在倒睫进入腔的端部形成气流,然后打开LED发光管开关照明,将单根倒睫吸到倒睫进入腔,然后人工向下按下手动按钮,传动片使接触片向下运动,继而使加热片向下运动至倒睫吸入腔内,对其中的睫毛进行加热2至3秒,然后松开手动按钮,使加热片与睫毛分离完成热定型操作;之后再让微型吸力泵继续抽气约5秒对睫毛进行冷却,关闭泵启动开关,然后将单根倒睫与倒睫进入腔分离,最后关闭电热丝加热开关和LED发光管开关,这样即完成一次倒睫定型操作。
[002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24]本实用新型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采用细管状的倒睫进入腔,并且采用微型吸力泵对其产生吸力,能够使单根倒睫快速便捷被吸到倒睫进入腔内,提高了倒睫定型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
[0025]本实用新型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采用可调节的加热片,并与复位弹簧配合,能够使用手指便捷调控加热片对倒睫进入腔内部睫毛的加热定型操作,确保了定型操作的效率和定型质量;
[0026]本实用新型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设有两个LED发光管,能够对眼部进行有效照明,在操作时能够准确地将睫毛吸入倒睫进入腔,确保了倒睫定型操作的准确性;
[0027]本实用新型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设有微型吸力泵,该微型吸力泵在加热操作后能够对倒睫进入腔内的睫毛进行有效冷却降温,确保定型操作不会对单根倒睫造成损坏。
[0028]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除了对单根倒睫的处理有良好作用外,亦可对普通睫毛进行有效处理,真正做到一物多用,蕴含了巨大的市场价值,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线剖视图。
[0031]图中:1、LED发光管;2、复位弹簧;3、倒睫定型可动部件;4、倒睫进入腔;5、电热丝可动部件;6、保温隔热垫;7、进气连接软管;8、微型吸力泵;9、泵出气管路;10、电池;11、固定支架;12、圆锥体形端面;13、加热片;14、壳体;15、传动片;16、接触片;17、手动按钮^、泵启动开关;K2、电热丝加热开关;K3、LED发光管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列实施例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3]实施例1
[0034]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包括水平横向设置的桶状本体,本体中央轴线上设有倒睫进入腔4,倒睫进入腔4上方设有长方体形的保温隔热垫6,保温隔热垫6的外侧通过固定支架11连接于本体内壁上;保温隔热垫6内设有电热丝可动部件5,电热丝可动部件5的下端通过穿出保温隔热垫6下侧的加热片13与倒睫进入腔4配合;电热丝可动部件5的底面通过复位弹簧2与保温隔热垫6底面上侧连接;电热丝可动部件5的上方设有电热丝位置调节机构;倒睫进入腔4的右端通过进气连接软管7与微型吸力泵8的进风口连通;微型吸力泵8的出气口与泵出气管路9连通,泵出气管路9的末端穿出本体右端;倒睫进入腔4左端侧面的本体上设有LED发光管I ;本体内还设有电池10、供电线路和控制开关。
[0035]电热丝位置调节机构包括长方体形壳体14,壳体14沿本体轴线设置,壳体14通过固定支架11安装在本体内壁上,壳体14上端连接于本体上端的内壁上;壳体14中部设有倒睫定型可动部件3,倒睫定型可动部件3的上端设有穿出本体上端的手动按钮17,倒睫定型可动部件3的下端通过传动片15与电热丝可动部件5的上端的接触片16配合;倒睫定型可动部件3的底面通过复位弹簧2与壳体14底面上侧连接。倒睫进入腔4为圆柱体形,倒睫进入腔4沿本体轴线横向水平设置;倒睫进入腔4的上端设有横向的通槽,电热丝可动部件5的加热片13与通槽配合。
[0036]电池10通过供电线路和LED发光管开关K3与LED发光管I连接;电池10还通过供电线路和电热丝加热开关K2与电热丝可动部件5内部的电热丝连接;电池10还通过供电线路和泵启动开关K1与微型吸力泵8连接。LED发光管开关K3、电热丝加热开关K2和泵启动开关K1均设置于本体的侧面。电池10为薄型锂离子电池。
[0037]本体左端设有规则的圆锥体形端面12,圆锥体形端面12的轴线位于本体轴线上;倒睫进入腔4的左端位于圆锥体形端面12的顶点外侧。倒睫进入腔4上侧和下侧的圆锥体形端面12上分别设有一个LED发光管I。保温隔热垫6底面和壳体14底面分别设有4个并列设置的复位弹簧2 ;复位弹簧2竖向设置。
[0038]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横向设置的桶状本体,本体中央轴线上设有倒睫进入腔,倒睫进入腔上方设有长方体形的保温隔热垫,保温隔热垫的外侧通过固定支架连接于本体内壁上;保温隔热垫内设有电热丝可动部件,电热丝可动部件的下端通过穿出保温隔热垫下侧的加热片与倒睫进入腔配合;电热丝可动部件的底面通过复位弹簧与保温隔热垫底面上侧连接;电热丝可动部件的上方设有电热丝位置调节机构;倒睫进入腔的右端通过进气连接软管与微型吸力泵的进风口连通;倒睫进入腔左端侧面的本体上设有LED发光管;本体内还设有电池、供电线路和控制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热丝位置调节机构包括长方体形壳体,壳体沿本体轴线设置,壳体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本体内壁上,壳体上端连接于本体上端的内壁上;壳体中部设有倒睫定型可动部件,倒睫定型可动部件的上端设有穿出本体上端的手动按钮,倒睫定型可动部件的下端通过传动片与电热丝可动部件的上端的接触片配合;倒睫定型可动部件的底面通过复位弹簧与壳体底面上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倒睫进入腔为圆柱体形,倒睫进入腔沿本体轴线横向水平设置;倒睫进入腔的上端设有横向的通槽,电热丝可动部件的加热片与通槽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型吸力泵的出气口与泵出气管路连通,泵出气管路的末端穿出本体右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通过供电线路和LED发光管开关K3与LED发光管连接;电池还通过供电线路和电热丝加热开关K2与电热丝可动部件内部的电热丝连接;电池还通过供电线路和泵启动开关K1与微型吸力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LED发光管开关κ3、电热丝加热开关K2和泵启动开关K1均设置于本体的侧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为薄型锂离子电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左端设有规则的圆锥体形端面,圆锥体形端面的轴线位于本体轴线上;倒睫进入腔的左端位于圆锥体形端面的顶点外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倒睫进入腔上侧和下侧的圆锥体形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LED发光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用手持式单根倒睫吸出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温隔热垫底面和壳体底面分别设有4个并列设置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竖向设置。
【文档编号】A45D2/48GK204048514SQ201420366259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王奕凡, 程茅薇, 王修来 申请人:王奕凡, 程茅薇, 王修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