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48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拖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拖鞋,包括鞋体,所述鞋体由条状材料螺旋缠绕构成呈含有空腔的结构设置,所述鞋体开设有供脚放入的开口,所述鞋体两侧均设有连接鞋体的弹性加强筋,平时拖鞋闲置时拖鞋呈团缩状,当需要使用时,脚部从开口进入,利用螺旋缠绕的空腔结构弹性较好和可伸缩的效果,实现拖鞋的穿戴,本实用新型只需将脚伸入开口即可靠鞋体自身的弹力和收缩力完成穿戴,灵活方便,一体式设计和加强筋的结构实现了便携式拖鞋结构的稳定和牢固,并且节省了空间,尤其是解决一般拖鞋鞋底较大较占空间的问题。
【专利说明】便携式拖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携式拖鞋。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拖鞋是一种只能放在家中穿用的日用品,不方便携带,宾馆中提供的一次性拖鞋是一种一次性纸质拖鞋,不环保,不耐穿,没有保存价值。
[0003]目前,市场上申请号为201020144154.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便携式拖鞋,包括一具有弹性的拖鞋本体,所述拖鞋本体的前端具有一个与所述拖鞋本体一体成型,其另一端与所述拖鞋本体相连接,另一端可向上弯折的挂钩,在所述拖鞋本体的后端及两侧设有一与所述拖鞋本体一体成型的圆弧形鞋拌,所述圆弧形鞋拌的一端与拖鞋本体的一侧边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拖鞋本体的另一侧边相连接,圆弧形鞋拌的中部开有一用于与所述挂钩相挂接的孔,所述挂钩与圆弧形鞋拌相挂接后与所述拖鞋本体构成一拖鞋,虽然此实用新型具有一定的方便保管和携带功能,但是鞋体最占空间的是鞋底,依然较占空间,且此实用新型由单由所述圆弧形鞋拌和所述挂钩挂接构成人字拖的鞋面,在走动时,鞋底会变形,挂钩不可避免的会松动,鞋面容易松散,结构不稳定,较不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便携式拖鞋。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拖鞋,包括鞋体,所述鞋体由条状材料螺旋缠绕构成呈含有空腔的结构设置,所述鞋体开设有供脚放入的开口,所述鞋体两侧均设有连接鞋体的弹性加强筋,所述鞋体沿脚部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密封部。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鞋体设置呈螺旋状,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弹性,解决一般的拖鞋呈不可折叠弯曲的缺点,闲置拖鞋使,拖鞋呈团缩状态,占用空间小,利于存放和携带,需要使用拖鞋时,脚部从开口穿戴便携式拖鞋,由脚部撑开螺旋状鞋体,使其内的空腔适应脚部大小,不必刻意根据不同人的尺码不同而做成不同尺寸大小的鞋体,螺旋状鞋体位于脚底和地面之间的部分便为鞋底,只需将脚伸入开口即可靠鞋体自身的弹力和收缩力完成穿戴,灵活方便,加强筋能加强鞋体的牢固程度,尤其是连接开口部分所断开的材料,实现便携式拖鞋不松散,使结构保持完整,鞋体前后设有用于防止脚部滑出空腔的密闭部,优选为节省材料的密闭条结构,可降低成本。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条状材料呈薄片状结构设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部进入开口完成穿戴后,脚部对鞋体施力,尤其是作为鞋底部分的鞋体,不可避免的收到挤压,薄片装的条状材料,在受到挤压后,可使部分鞋体发生旋转,薄片自动将平坦面贴合脚底和地面,走动时脚部感受到的压强更小,减少材料对脚底挤压产生的不适感,鞋体除了脚底的部分,对脚部包裹后会对脚部产生一定的包裹力,薄片设置亦可使脚部感到较小的压迫感。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体表面设有相对地面竖直或倾斜的间隙结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隙结构为鞋体自身的收缩和留有空间,并进一步加强鞋体自身的弹性和恢复原状的能力,使鞋体能压缩成更小的结构形状,进一步节省携带和存储所占的空间。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条状材料由可伸缩性材料构成。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体在使用过程中仅靠螺旋状的结构设计不能满足所需要的弹力,尤其是鞋体不仅需要沿着脚部长度方向变形,也需要沿着脚部宽度方向上发生形变,具有弹性的材料便能更好的提高鞋体的形变范围,使鞋体适用范围更广。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距离两端长度距离不等。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鞋体区分出前后部分,便于穿戴时区分鞋体的前端和后端,避免开口设于中间处时,脚跟处所堆积的鞋体过多而所需要较多鞋体部分的脚背脚趾部分材料过少,不能包裹住脚部的问题,符合人体工程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只需将脚伸入开口即可靠鞋体自身的弹力和收缩力完成穿戴,灵活方便,一体式设计和加强筋的结构实现了便携式拖鞋结构的稳定和牢固,并且节省了空间,尤其是解决一般拖鞋鞋底较大较占空间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拖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1、鞋体;2、开口 ;3、加强筋;4、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拖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9]一种便携式拖鞋,包括鞋体1,所述鞋体I由条状材料螺旋缠绕构成呈含有空腔的结构设置,所述鞋体I开设有供脚放入的开口 2,所述鞋体I设有连接鞋体I的弹性加强筋3,将鞋体I设置呈螺旋状,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弹性,解决一般的拖鞋呈不可折叠弯曲的缺点,闲置拖鞋使,拖鞋呈团缩状态,占用空间小,利于存放和携带,需要使用拖鞋时,脚部从开口 2穿戴便携式拖鞋,由脚部撑开螺旋状鞋体1,使其内的空腔适应脚部大小,不必刻意根据不同人的尺码不同而做成不同尺寸大小的鞋体1,螺旋状鞋体I位于脚底和地面之间的部分便为鞋底,只需将脚伸入开口 2即可靠鞋体I自身的弹力和收缩力完成穿戴,灵活方便,两侧的加强筋3能加强鞋体I的牢固程度,尤其是连接开口 2部分所断开的材料,实现便携式拖鞋不松散,使结构保持完整,鞋体I前后设有用于防止脚部滑出空腔的密封部4,优选为节省材料的橡胶条,可降低成本。
[0020]所述条状材料呈薄片状结构设置,脚部进入开口 2完成穿戴后,脚部对鞋体I施力,尤其是作为鞋底部分的鞋体1,不可避免的收到挤压,薄片装的条状材料,在受到挤压后,可使部分鞋体I发生旋转,薄片自动将平坦面贴合脚底和地面,走动时脚部感受到的压强更小,减少材料对脚底挤压产生的不适感,鞋体I除了脚底的部分,对脚部包裹后会对脚部产生一定的包裹力,薄片设置亦可使脚部感到较小的压迫感。
[0021]所述鞋体I表面设有相对地面竖直或倾斜的间隙结构,间隙结构为鞋体I自身的收缩和留有空间,并进一步加强鞋体I自身的弹性和恢复原状的能力,使鞋体I能压缩成更小的结构形状,进一步节省携带和存储所占的空间。
[0022]所述条状材料由可伸缩性材料构成,优选为橡胶材料,鞋体I在使用过程中仅靠螺旋状的结构设计不能满足所需要的弹力,尤其是鞋体I不仅需要沿着脚部长度方向变形,也需要沿着脚部宽度方向上发生形变,具有弹性的材料便能更好的提高鞋体I的形变范围,使鞋体I适用范围更广。
[0023]所述开口 2距离两端长度距离不等,将鞋体I区分出前后部分,便于穿戴时区分鞋体I的前端和后端,避免开口 2设于中间处时,脚跟处所堆积的鞋体I过多而所需要较多鞋体I部分的脚背脚趾部分材料过少,不能包裹住脚部的问题,符合人体工程学。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拖鞋,包括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由条状材料螺旋缠绕构成呈含有空腔的结构设置,所述鞋体开设有供脚放入的开口,所述鞋体两侧均设有连接鞋体的弹性加强筋,所述鞋体沿脚部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密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材料呈薄片状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表面设有相对地面竖直或倾斜的间隙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材料由可伸缩性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距离两端长度距离不等。
【文档编号】A43B23/00GK203969360SQ20142040793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周永华 申请人:浙江华耐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