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及其大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634阅读:1944来源:国知局
运动鞋及其大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动鞋及其大底,所述运动鞋大底包括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所述运动鞋大底由高耐磨橡胶制成,所述运动鞋大底底面上设有沿足底筋膜的纵向排列的四条纵向凹槽,所述纵向凹槽将所述运动鞋大底分割为与五根足底筋膜位置一一对应的五条纵向凸棱。本实用新型根据足底筋膜的解剖学特征和足底筋膜的运动原理来设计大底,所述纵向凸棱的伸缩弯曲可以储存和传递能量,从而实现了高效利用和传递足底能量。
【专利说明】运动鞋及其大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鞋,具体涉及一种运动鞋及其大底。

【背景技术】
[0002]足底筋膜是一层厚厚的结蹄组织,从跟骨结节内侧向远侧延展,在远侧逐渐变得宽薄,并分裂成五束的多层纤维质腱膜,每束再细分为表层和深层组织,嵌入横切跗骨韧带、屈肌腱鞘、关节腹板和近端趾骨底部骨膜。足底筋膜赋予足弓以弹性,增强足部的缓震能力,能有效地预防足弓塌陷。
[0003]在人体足部运动过程中,足底筋膜总是在两种状态中循环,即由自然状态到拉伸状态,再由拉伸状态到自然状态。从自然状态到拉伸状态这个过程中,足底筋膜会储存弹性势能,通过足底筋膜的拉伸来延长地面反作用力到达足部的时间,从而达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同时足底筋膜的拉伸能增强足部的刚性,从而使足部运动更加平稳。从拉伸状态到自然状态的过程中,储存的弹性势能会与地面作用产生一个与人运动方向相同的反弹力,从而节约体力。
[0004]把足部运动进行慢镜头回放,我们会发现足部运动的原理是这样的:脚后跟外侧先着地,此时足底筋膜开始拉伸,接着整个脚后跟着地,再过渡到中足,再到前脚掌、全掌着地;紧接着后跟离地,再到中足,最后就是蹬脚离地,足底筋膜回弹至自然状态。
[0005]目前市场上运动鞋的大底普遍根据的脚掌形状来设计,有的则以增大摩擦和抓地力设计,还有以增强足底弹性和舒适度为目的设计,但却没有根据足底筋膜的解剖学特征和足底筋膜的运动原理来设计的大底,因此这些运动鞋存在运动时的足底能量未得到高效传递和利用的问题。
[0006]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根据足底筋膜的解剖学特征和足底筋膜的运动原理来设计的运动鞋大底,以高效利用和传递足底能量,并兼顾现有运动鞋大底的缓震,舒适、稳定和抓地等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运动鞋大底运动时的足底能量未得到高效传递和利用的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运动鞋大底,包括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所述运动鞋大底由高耐磨橡胶制成,所述运动鞋大底底面上设有沿足底筋膜的纵向排列的四条纵向凹槽,所述纵向凹槽将所述运动鞋大底分割为与五根足底筋膜位置对应的五条纵向凸棱。
[0009]在上述方案中,沿所述运动鞋大底底面的横向上且从所述前脚掌部到所述后脚掌部之间设有数条间距相等的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的深度浅于所述纵向凹槽的深度,所述横向凹槽将所述纵向凸棱分割呈经纬网格结构。
[001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纵向凹槽在与所述横向凹槽的相交处,沿横向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纵向凹槽相互垂直且所述突出部之间互不连通;所述突出部的纵向宽度小于所述横向凹槽的宽度,所述突出部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纵向凹槽的宽度。
[001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纵向凹槽内嵌与所述纵向凹槽形状相匹配的弹性条。
[001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条由高密度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条侧面没入所述纵向凹槽中。
[0013]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运动鞋大底底面的高耐磨材料上开有圆孔,所述圆孔呈矩阵状排列。
[0014]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纵向凹槽的长度小于所述运动鞋大底的长度。
[0015]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有上述运动鞋大底的运动鞋。
[0016]本实用新型,根据足底筋膜的解剖学特征和足底筋膜的运动原理来设计运动鞋大底,沿足底筋膜的纵向排列的四条纵向凹槽将运动鞋大底底面分割为与五根足底筋膜位置一一对应的五条纵向凸棱,给予足部以稳定的支撑;纵向凸棱的伸缩弯曲可以储存和传递能量可防止运动时的足底能量未得到高效利用和流失的问题,从而实现了运动时的足底能量的高效传递和利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纵向凹槽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横向凹槽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沿纵向凸棱的横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0022]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动鞋大底,包括前脚掌部I和后脚掌部2,运动鞋大底由高耐磨橡胶制成,运动鞋大底底面上设有沿足底筋膜的纵向排列的四条纵向凹槽3,纵向凹槽3将运动鞋大底底面分割为与五根足底筋膜位置对应的五条纵向凸棱7,从而使纵向凸棱7的设计符合人体解剖学特征,因此纵向凸棱7垫在足底筋膜下给予足部一个稳定支撑的作用,同时鞋子穿起来更加舒适。
[0023]纵向凹槽3的长度设计为小于运动鞋大底的长度,从而使纵向凹槽3位于前脚掌部I的前端与后脚掌部2的末端之间,同时前脚掌部I前端与后脚掌部2末端的高耐磨橡胶可以起到防磨和缓冲的作用。
[0024]纵向凹槽3内嵌与纵向凹槽3形状相匹配的弹性条4。当脚后跟触地时,后脚掌部2的末端的高耐磨橡胶受到压力产生弹性形变,将脚后跟触地瞬间的冲击动能转化为后脚掌部2处的纵向凸棱7和弹性条4的弹性势能,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紧接着全脚掌着地,从后脚掌部2过渡来的弹性势能会通过纵向凸棱7和弹性条4的弯曲和拉伸储存在大底底部并转变为大底底部的纵向凸棱7和弹性条4的弹性势能;然后从脚后跟离地到蹬身阶段,储存在已经弯曲拉伸的纵向凸棱7和弹性条4上的弹性势能会像弓箭一样与地面作用产生一个与足部运动方向相反的反弹力,人体在蹬身时就像被弹出去一样,使得蹬身更加舒适省力。
[0025]弹性条4由高密度弹性材料制成,使运动鞋大底变得更加柔软有弹性,当大底受力拉伸时,弹性条4对大底产生反向的收缩力,增强了大底的刚性和稳定性。
[0026]弹性条4外侧面没入纵向凹槽3中,可以保证使纵向凸棱7支撑足底,避免弹性条4与地面挤压摩擦损坏弹性条4。
[0027]运动鞋大底底面的高耐磨材料上开有圆孔5,圆孔5呈矩阵状排列,圆孔5的结构可以使运动鞋大底的纵向凸棱7具有更好的弹性和收缩性,不仅增加了纵向凸棱7的缓震能力,而且节约材料,减轻鞋子的重量。
[0028]如图1、图2所示,沿运动鞋大底底面的横向且从前脚掌部I到后脚掌部2设有数条间距相等的横向凹槽8,横向凹槽8可使运动鞋大底具有横向伸缩性和弹性,增加缓冲效果,能有效防止运动时因横向急停而造成的踝关节损伤;横向凹槽8的深度浅于纵向凹槽3的深度,又可以使运动鞋大底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纵横向凹槽间相互连通导致结构松散易磨损,延长鞋子的使用寿命。
[0029]横向凹槽8将纵向凸棱7分割呈经纬网格结构,经纬网格结构符合足底解剖学的特征,首先,横向凹槽8的位置对应着足部的跖趾关节和跗跖关节,使得鞋子易弯曲,增强鞋子的合脚性;其次,在前脚掌部I处被分隔成小块结构的纵向凸棱7分别对应着五根趾骨,给予前脚掌部I 一个稳定的支撑作用,鞋子穿起来更加舒适;同时,纵向凹槽3和横向凹槽8增加了运动鞋大底的摩擦力,提高了鞋子的抓地力。
[0030]如图1、图2、图3所示,在纵向凹槽3和横向凹槽8的相交处,纵向凹槽3沿横向设有突出部6,突出部6与纵向凹槽3相互垂直且突出部6之间互不连通;突出部6的纵向宽度小于横向凹槽8的宽度,突出部6的横向宽度大于纵向凹槽3的宽度。
[0031]当突出部6内嵌弹性条4后,可以进一步增强运动鞋大底在横向上的弹性和缓冲效果,同时突出部6之间互不连通,也使运动鞋大底保持了一定的强度。
[0032]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有上述运动鞋大底的运动鞋。
[0033]本实用新型根据足底筋膜的解剖学特征和足底筋膜的运动原理来设计大底,设有沿足底筋膜的纵向排列的四条纵向凹槽将运动鞋大底底面分割为与五根足底筋膜位置
--对应的五条纵向凸棱,给予足部以稳定的支撑;凹槽内嵌弹性条,纵向凸棱与弹性条的伸缩弯曲可以储存和传递能量;经纬网格的凹槽结构防止运动时因横向急停而造成的踝关节损伤,从而实现了高效利用和传递足底能量,并兼顾现有运动鞋大底的缓震,舒适、稳定和抓地等功能。
[0034]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运动鞋大底,包括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所述运动鞋大底由高耐磨橡胶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鞋大底底面上设有沿足底筋膜的纵向排列的四条纵向凹槽,所述纵向凹槽将所述运动鞋大底分割为与五根足底筋膜位置 对应的五条纵向凸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大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运动鞋大底底面的横向上且从所述前脚掌部到所述后脚掌部之间设有数条间距相等的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的深度浅于所述纵向凹槽的深度,所述横向凹槽将所述纵向凸棱分割呈经纬网格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鞋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凹槽在与所述横向凹槽的相交处,沿横向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纵向凹槽相互垂直且所述突出部之间互不连通;所述突出部的纵向宽度小于所述横向凹槽的宽度,所述突出部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纵向凹槽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凹槽内嵌与所述纵向凹槽形状相匹配的弹性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鞋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由高密度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条外侧面没入所述纵向凹槽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鞋大底底面的高耐磨材料上开有圆孔,所述圆孔呈矩阵状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大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凹槽的长度小于所述运动鞋大底的长度。
8.运动鞋,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运动鞋大底。
【文档编号】A43B13/14GK203952600SQ201420420512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吴荣照, 张升 申请人: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158191... 来自[中国] 2023年07月14日 10:09
    了解了这个技术我都觉得想拥有这样的鞋子了!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