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81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衬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衬衫,包括左门襟和右门襟,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左门襟上,设有左门襟扣眼和左门襟纽扣,左门襟纽扣固定在左门襟扣眼背离左门襟侧边的那条左门襟扣眼锁边上;在右门襟上,相应地设有右门襟扣眼和右门襟纽扣,右门襟纽扣固定在右门襟扣眼背离右门襟侧边的那条右门襟扣眼锁边上。此种衬衫的左右门襟可以随意互搭,能够符合多用左手的穿着者穿着习惯,弥补传统衬衫穿着方式的不足。
【专利说明】一种衬衫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尤其是一种左右门襟可以随意互搭的衬衫。

【背景技术】
[0002]衬衫是男士重要的服装之一。质优而穿着舒适方便的衬衫使得穿着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形象。
[0003]在目前市场上,传统的男士衬衫门襟为左门襟搭右门襟的结构,这几乎是所有服装厂家默认的衬衫门襟结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未有所改变。
[0004]但许多人生来就是左撇子,习惯左手做事的人常常受到传统衬衫门襟结构的拘束,操作不便但又无可奈何。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左右门襟可以随意互搭的衬衫,能够符合多用左手的穿着者穿着习惯,弥补传统衬衫穿着方式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衬衫,包括左门襟和右门襟,主要改进之处在于:
[0007]在左门襟上,设有左门襟扣眼和左门襟纽扣,左门襟纽扣固定在左门襟扣眼背离左门襟侧边的那条左门襟扣眼锁边上;
[0008]在右门襟上,相应地设有右门襟扣眼和右门襟纽扣,右门襟纽扣固定在右门襟扣眼背离右门襟侧边的那条右门襟扣眼锁边上。
[0009]进一步地,左门襟扣眼和右门襟扣眼左右对称设置。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衬衫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尤其是习惯使用左手的穿着者的穿着习惯,方便了衬衫的穿着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门襟搭右门襟效果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门襟搭左门襟效果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门襟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门襟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衬衫,如图1和图2所不,包括左门襟I和右门襟2。该款衬衫的扣眼和纽扣设置方式和传统衬衫有较大区别。
[0017]如图3所示,在左门襟I上,设有左门襟扣眼101,左门襟纽扣102固定在左门襟扣眼101背离左门襟侧边103的那条左门襟扣眼锁边上;图3中,上面那个左门襟纽扣102是自然状态(垂直于纸面),下面的那个左门襟纽扣102是翻进或翻出左门襟I时的状态。
[0018]同样的,如图4所示,在右门襟2上,相应地设有右门襟扣眼201,右门襟纽扣202固定在右门襟扣眼201背离右门襟侧边203的那条右门襟扣眼锁边上;图4中,上面那个右门襟纽扣202是自然状态,下面的那个右门襟纽扣202是翻进或翻出右门襟2时的状态。
[0019]习惯右手操作的穿着者,可以把左门襟I上的左门襟纽扣102内翻,把右门襟2上的右门襟纽扣202外翻,右门襟纽扣202扣入左门襟扣眼101中;此时,左门襟纽扣102隐藏在左门襟内侧,不影响衬衫整体外观。按照此种穿着方法,则如同传统衬衫一样,左门襟I作为外门襟,而右门襟2作为里襟。穿着效果如图1所示。
[0020]习惯左手操作的穿着者,可以把右门襟2上的右门襟纽扣202内翻,把左门襟I上的左门襟纽扣102外翻,左门襟纽扣102扣入右门襟扣眼201中;此时,右门襟纽扣202隐藏在右门襟内侧,不影响衬衫整体外观。这种穿法时,右门襟2作为外门襟,而左门襟I作为里襟。穿着效果如图2所示。
[0021]这种衬衫的左右门襟可以随意互搭,满足了市场上绝大多数穿着者的使用习惯。
[0022]优选地,左门襟扣眼101和右门襟扣眼201左右对称设置。
【权利要求】
1.一种衬衫,包括左门襟(I)和右门襟(2),其特征在于: 在左门襟(I)上,设有左门襟扣眼(101)和左门襟纽扣(102),左门襟纽扣(102)固定在左门襟扣眼(101)背离左门襟侧边(103)的那条左门襟扣眼锁边上; 在右门襟⑵上,相应地设有右门襟扣眼(201)和右门襟纽扣(202),右门襟纽扣(202)固定在右门襟扣眼(201)背离右门襟侧边(203)的那条右门襟扣眼锁边上; 左门襟纽扣(102)能够翻进或翻出左门襟(I),右门襟纽扣(202)能够翻进或翻出右门襟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衫,其特征在于: 左门襟扣眼(101)和右门襟扣眼(201)左右对称设置。
【文档编号】A41B1/00GK204259829SQ201420578601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8日
【发明者】周宏江, 鲍战伟, 郝春琳 申请人: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