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834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便携饭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饭盒,包括有盒体,该盒体可拆卸连接有盒盖,该盒盖设有出气盒体,该出气盒体开设有出气孔,该出气盒体相对于盒体的一侧连接有气水分离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随时随地加热饭菜,且饭盒内的液体不会流出的便于使用、携带的便携饭盒。
【专利说明】便携饭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饭盒,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加热饭盒。

【背景技术】
[0002]电热饭盒作为常用的餐具,便于外出携带饭、菜等食物,同时可利用电源作为热源加热,为广大群众所欢迎。由于电热饭盒在加热过程中必然会将大量的水分从饭菜中蒸发出来,其中用于携带便当等较小容积的便携式饭盒,由于其本身容积较小,放入的饭菜较满,一旦蒸汽无法及时排除,一方面,会破坏盖体与盒体连接的部分,同时会闷烂饭盒中的饭菜,破坏饭菜原有的滋味。
[0003]传统的电热饭盒在盒盖上设置排气孔,通过排气孔将多余的蒸汽排至饭盒外部,然而,开设的排气孔一直保持饭盒内部与饭盒外部的连通,一方面外界与饭盒内部可以通过排气孔增加热交换不利于保温,另一方面如果倒置饭盒,饭盒内的流体就会流出,不方便携带。
[0004]在申请号为201320337576.8 (以下称之为对比文件I)中公开了一种电热饭盒中记载了自动硅胶阀门这一技术特征,结合对比文件I的说明书以及附图部分,饭盒盖上设有自动硅胶阀门,自动硅胶阀门下设有泄气孔,当低压时蒸汽由泄气孔流出,当随着温度升高,饭盒内腔蒸汽不断增加转为高压时,蒸汽将通过泄气孔顶开自动硅胶阀门排出。针对对比文件I其通过泄气孔在低压状态排出蒸汽,本人认为这是难以实现的。同时在其低压或高压状态的排气过程中,泄气孔或者自动硅胶阀门是需要打开的,如果此时倒置饭盒,饭盒内的液体必然会伴随气体流出,因此在加热饭菜时,必须保证饭盒的平稳,不能过随时随地实现加热饭菜,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随时随地加热饭菜,且饭盒内的液体不会流出的便于使用、携带的便携饭盒。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便携饭盒,包括有盒体,该盒体可拆卸连接有盒盖,该盒盖设有出气盒体,该出气盒体开设有出气孔,该出气盒体相对于盒体的一侧连接有气水分离膜,该出气盒体相对于盒体的一端设有硅胶阀,且该出气盒体通过气水分离膜后与硅胶阀连通,该硅胶阀与出气盒体可拆卸连接。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对置于盒体内的饭、菜进行加热的过程中首先食品加热产生高温进而产生高压,在加热结束后食品逐渐冷却会产生负压,
[0009]在盒体内处于高压状态时,气水分离膜保证水蒸气在本实用新型任意角度倾倒过程中,水蒸气中的气体分子可以穿过气水分离膜至大气,同时液态分子无法穿过气水分离膜并被限制于盒体内,
[0010]在盒体内处于负压状态时,外界的气态分子可以进入本实用新型的盒体内,同时盒体内的液态分子不会从出气孔渗透至外界,
[0011]由此可以任意的将本实用新型装满食物,并随意的放入包中,随时加热,保证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中的大量高热的水分不会流出盒体外部,例如不会侵湿放置盒体的背包等,使电热饭盒的加热不再局限于其放置状态,可以随时随地的对饭盒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0012]在正常状态下,盒体内的食物可能含有大量液体,在行走颠簸的过程中,盒体内的液体会反复与气液分离膜接触,长时间的接触会在气液分离膜表层形成油污层,导致气液分离膜失去原有的气液分离的功能,对此通过设置硅胶阀,只有当盒内处于高压或负压状态时,硅胶阀才会导通,只有当硅胶阀导通后,气液分离膜才会与盒体内的气液接触,在正常状态下保证盒体内的液体不会长时间的与气液分离膜接触,同时也可以控制在加热过程中流经硅胶阀与气液分离膜接触的气液的量,有效地延长气液分离膜的使用寿命。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地设置,该硅胶阀包括有硅胶阀门和安装底座,该安装底座与出气盒体可拆卸连接,该硅胶阀门卡接于出气盒体与安装底座之间。
[0014]采用上述设计方案,由于硅胶阀门通常是有硅胶一体制成的,而硅胶本身材质较软,难以实现固定,因此通过安装底座将硅胶阀门卡接于出气盒体与安装底座之前,以保证硅胶阀门在行走颠簸的过程中不会由于其本身材质较软的特性而出现形变,无法实现密封,失去其通过压强控制启闭的基本功能。
[0015]优选地,该硅胶阀门为米字硅胶阀门。
[0016]采用上述设计方案,硅胶阀门通常是由硅胶一体制成的,而米字的硅胶阀门对气压反应更加敏感,其启闭可以通过米字形成的六块硅胶瓣体实现启闭,各个硅胶瓣体在盒体处于高压或负压状态下自行启闭,提高本实用新型在加热过程中,排气或进气更加稳定。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项设置,该出气盒体相对于盒盖的一侧旋转连接有出气旋盖,该出气旋盖设有启闭孔。
[0018]采用上述设计方案,在非加热状态下,通过旋转出气旋盖,时启闭孔与出气孔错位,实现盒体内与外界的隔绝,尽可能的减少外部气体与盒体内食品的接触,延长食品的可食用期,同时提高保温效果,在加热状态下,旋转出气旋盖,使出气孔与启闭孔对齐,解除盒体原本的密封状态。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水分离膜仅允许气态分子通过,有效地锁住位于盒体内的液态分子,使用户可以便携的随时随地的对盒体内的饭菜进行加热,使用更加方便,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快节奏的生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饭盒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饭盒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饭盒实施例的局部测视图。
[0023]附图标注:1、出气盒体;11、出气孔;12、气水分离膜;21、硅胶阀门;22、安装底座;3、出气旋盖;31、启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便携饭盒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5]近年来,随着膜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气水分离膜12。气水分离膜12能够实现气液的分离。气水分离膜12组件是由塑料外壳或不锈钢外壳与中空纤维膜束组成,中空纤维膜是由憎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组成的多孔管膜,内径240 μπι,外径300 μπι,纤维膜管壁布满30-40纳米微孔,该纤维憎水,水不能通过微孔,气体可从孔中通过。由于气水分离膜12具有良好的气液分离的效果,因此其开发以及利用的领域越来越多。
[0026]本实施例的便携饭盒,有盒体和盒盖,其中盒体和盒盖是可拆卸安装或铰接于一体的,同时盒盖设有出气盒体1,出气盒体I安装在盒盖上开设的通槽内,优选地,出气盒体I是圆形的并螺纹连接在通槽内,螺纹连接部分具有密封的作用,同时也方便出气盒体I与盒盖拆卸分离,方便清洗。具体地,在出气盒体I上开设有出气孔11,用以供盒体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同时在出气盒体I相对于盒体的一侧设置气水分离膜12,并与出气孔11紧密贴合,使由出气孔11排出的任何流体必须经过气水分离膜12过滤。在气水分离膜12过滤的过程中就可以保证排出或者进入至盒体的流体仅仅只有气体,盒体内的水分子将会被锁在盒体内。
[0027]本实施例中的气水分离膜12优选地的类型为微孔滤膜,用途为气液过滤,厚度可以选取0.18mm,工作温度最高达80度,过滤精度0.0001,截留分子量为100000 (万)即可。
[0028]进一步地,考虑到气水分离膜12的壁厚较薄,以开裂同时容易沾染油污,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在出气盒体I相对于盒体的一端设置硅胶阀,盒体内的流体只有在高压或者负压状态下才会在硅胶阀打开状态下与气水分离膜12接触,防止气水分离膜12长时间与油污接触,延长气水分离膜12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该硅胶阀与出气盒体I可拆卸连接,便于将硅胶阀拆卸下来,易于清洗。
[0029]由于硅胶阀门21在工程定制的过程中,同时是由硅胶一体制成的,硅胶本身较软难以实现固定,因此通过安装底座22将硅胶阀门21夹定于安装底座22与出气盒体I之间,同时安装底座22与出气盒体I可以是螺纹连接的,便于快速地将出气盒体I与安装底座22分离,取出其中的硅胶阀门21清洗或者更换。
[0030]优选地,可以在硅胶阀门21上开设米字开口。
[0031]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在出气盒体I相对于盒盖的一侧旋转连接有出气旋盖3,并在出气旋盖3开设启闭孔31,在本实施例中,启闭孔31可以以镂空的企业标志作为样式,这样可以巧妙地隐藏原本暴露在盒盖上的排气孔,使本实施例更加美观、适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饭盒,包括有盒体,该盒体可拆卸连接有盒盖,其特征在于:该盒盖设有出气盒体,该出气盒体开设有出气孔,该出气盒体相对于盒体的一侧设有气水分离膜,该出气盒体相对于盒体的一端设有硅胶阀,且该出气盒体通过气水分离膜后,与硅胶阀连通,该硅胶阀与出气盒体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饭盒,其特征在于:该硅胶阀包括有硅胶阀门和安装底座,该安装底座与出气盒体可拆卸连接,该硅胶阀门卡接于出气盒体与安装底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饭盒,其特征在于:该硅胶阀门为米字硅胶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饭盒,其特征在于:该出气盒体相对于盒盖的一侧旋转连接有出气旋盖,该出气旋盖设有启闭孔。
【文档编号】A45C11/20GK204218183SQ20142065950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6日
【发明者】王坤成 申请人:宁波好其特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