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6577阅读:1474来源:国知局
手腕护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及保护手腕的手腕护具。



背景技术:

已知的手腕护具是由单一种材质(例如弹性布料)制作为一体成形的护具结构,此种手腕护具只能在有限程度内调整护具的弯折形状及尺寸,且对于手腕的支撑力及保护功能有限。因此,如何使手腕护具可依照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调整弯折形状及尺寸,并增加对手腕的支撑力及保护效果,为一需要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依照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调整弯折形状及尺寸,并增加对手腕的支撑力及保护效果的手腕护具。

于是,本发明手腕护具,适用于固定一手腕,该手腕护具包含一挠性金属单元、一弹性胶体单元及一固定单元。该挠性金属单元包括一对应该手腕外侧的外侧金属片及一对应该手腕内侧的内侧金属片,该外侧金属片与该内侧金属片相互间隔,并且分别具有一手掌段、一手腕段及一手臂段。该弹性胶体单元包括一包覆该外侧金属片的外侧胶体部、一包覆该内侧金属片的内侧胶体部,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于该外侧胶体部及该内侧胶体部之间的胶体连接部。该固定单元可调节长度地连接于该外侧胶体部与该内侧胶体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内侧金属片的该手掌段具有一掌心区,该掌心区未被该内侧胶体部覆盖,并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穿孔。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外侧金属片及该内侧金属片的该手掌段及该手腕段分别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穿孔。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弹性胶体单元还包括一第一胶体连接部及一第二胶体连接部,该第一胶体连接部的位置对应于一虎口;该第二胶体连接部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手臂段,并且连接于该外侧胶体部及该 内侧胶体部的相反于该第一胶体连接部的另一侧。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第一胶体连接部具有多个间隔设置并沿该外侧金属片及该内侧金属片的延伸方向并排延伸的凹槽。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第二胶体连接部具有多个间隔设置并沿该外侧金属片及该内侧金属片的延伸方向并排延伸的凹槽。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外侧胶体部在对应该外侧金属片的该手掌段及该手腕段的位置形成多个间隔倾斜排列的凹槽。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内侧胶体部在对应该内侧金属片的该手腕段的位置形成多个间隔倾斜排列的凹槽。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挠性金属单元由铝材料所形成。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外侧金属片及该内侧金属片的厚度范围为0.8毫米至1毫米。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弹性胶体单元是由硅胶材料所形成。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固定单元具有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的位置对应所述手掌段且位于相反于该第一胶体连接部的另一侧,该第二固定件的位置对应所述手臂段且与该第一胶体连接部位于同一侧。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第一固定件及该第二固定件各为末端可毡黏的不织布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手腕护具的主要结构为借由弹性胶体单元包覆挠性金属单元所形成的复合式结构,兼具挠性金属(例如铝材)可弯折定型的特性以及弹性胶体(例如硅胶)的柔软、易弯折压缩的特性,达到可依照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调整该挠性金属单元的弯折形状也可便于使用者清洗,并增加对手腕的支撑力及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发明手腕护具的一实施例;

图2是一局部立体图,说明本发明手腕护具之一实施例之挠性金属单元;

图3是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图,说明本发明手腕护具之一实施例;

图4是一侧视图,说明本发明手腕护具之一实施例;及

图5是一使用示意图,说明本发明手腕护具之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手腕护具100的一实施例,适用于固定一手腕9(见图5),该手腕护具100包含一符合人体工学的挠性金属单元1、一弹性胶体单元2及一固定单元3。

该挠性金属单元1包括一对应该手腕9外侧的外侧金属片11及一对应该手腕9内侧的内侧金属片12,该外侧金属片11与该内侧金属片12相互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该挠性金属单元1由铝材料所形成,因此具有轻巧及结构强度佳的优点,但挠性金属单元1的材料选用不以铝金属为限。此外,该外侧金属片11及该内侧金属片12的厚度范围为0.8毫米至1毫米,在此厚度范围内实施能让该外侧金属片11及该内侧金属片12在可弯曲性及抗挠曲性之间呈现较佳的平衡,使用者可根据其手腕9的粗细、曲线轻易地调整该外侧金属片11与该内侧金属片12的弯折形状,且该外侧金属片11与该内侧金属片12弯折定型后能够维持结构形状而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及服贴性。

详细来说,该外侧金属片11具有一手掌段111、一手腕段112及一手臂段113。该外侧金属片11的该手掌段111及该手腕段112配合手背的曲线而略朝外弯折,并且分别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穿孔114。

该内侧金属片12具有相对应该外侧金属片11的一手掌段121、一手腕段122及一手臂段123,该内侧金属片12的该手掌段121形成配合手心曲线的弯折形状且具有一掌心区124,并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穿孔125。该内侧金属片12的该手掌段121及该手腕段122分别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穿孔126。

该弹性胶体单元2包括一包覆该外侧金属片11的外侧胶体部21、一包覆该内侧金属片12的内侧胶体部22、一连接于该外侧胶体部21及该内侧胶体部22之间且位置对应于虎口位置的第一胶体连接部23,及一连接于该外侧胶体部21及该内侧胶体部22的相反于该第一胶体连接部23的另一侧且对应所述手臂段113、123的第二胶体连接 部24。本实施例中,弹性胶体单元2是采用硅胶材质制作,但不以此材质为限。并且,该掌心区124未被该内侧胶体部22覆盖,因为掌心区124直接接触到使用者的掌心,因此所述穿孔125可利于使用者的掌心透气及排汗。

值得一提的是,该弹性胶体单元2配合挠性金属单元1的需弯折的地方设有凹槽,便于用户弯折弹性胶体单元2。

更具体的,该第二胶体连接部24具有多个间隔设置并沿该外侧金属片11及该内侧金属片12的延伸方向并排延伸的凹槽241。该外侧胶体部21在对应该外侧金属片11的该手掌段111及该手腕段112的位置,形成多个相互间隔且相较于该第二胶体连接部24的凹槽241倾斜排列的凹槽211。该内侧胶体部22在对应该内侧金属片12的该手腕段122的位置,形成多个间隔相较于该第二胶体连接部24的凹槽241倾斜排列的凹槽221。上述凹槽211、221的功效类似凹槽241,能够让弹性胶体单元2在该处易于弯折。

该固定单元3可调节长度地连接于该外侧胶体部21与该内侧胶体部22之间,以调整手腕护具100穿戴在手腕9上的松紧程度。本实施例中,该固定单元3具有一第一固定件31及一第二固定件32,该第一固定件31的位置对应所述手掌段111、121且位于相反于该第一胶体连接部23的另一侧,该第二固定件32的位置对应所述手臂段113、123且与该第一胶体连接部23位于同一侧。

更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31及第二固定件32各为末端可毡黏的不织布带,但不以本实施例公开为限。

参阅图5,使用者欲穿戴手腕护具100时,可将手腕护具100的第一固定件31及第二固定件32拆开,使手腕9可伸入手腕护具100内,调整挠性金属单元1的位置,使掌心区124位在使用者的掌心上,且将第一胶体连接部23对应于虎口,调整第一固定件31及第二固定件32到适当松紧度。至此,即完成将手腕护具100套设在手腕9上的步骤。拆卸手腕护具100的方式与前述步骤相似,在此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手腕护具100的主要结构为借弹性胶体单元2包覆挠性金属单元1所复合式结构,兼具挠性金属(例如铝材)可弯折定型的特性以及弹性胶体(例如硅胶)的柔软、易弯折压缩的特性,达 到可依照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调整该挠性金属单元1的弯折形状也可便于使用者清洗,并增加对手腕9的支撑力及保护效果,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