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1022阅读:9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行走或运动中立体保护足弓的袜子,尤其是运动袜。



背景技术:

脚底部由脚跟部位7块骨骼组成的跗骨以及足中部的5块跖骨组成弓形结构,与韧带以及足底筋膜构成足弓,全足站立时,韧带会被拉伸,同时足弓变扁以承担人体重量,足底的反射区亦和人体新陈代谢相关联,因此日常生活中脚步的负担是较重的,特别是在体育运动、重体力劳动,久立作业等足部负荷较大的运动中,特别需要对足弓进行保护并促进其功能,并减轻负荷的袜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保护脚裸的接触面不易受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行走或运动中立体保护足弓的运动袜,从纵·横·上方三个方向对足弓全立体包裹支承,为足弓提供全面妥帖的保护及支撑,脚跟腱保护设计,约束跗骨在运动中的不必要移位,保持足弓的正常形态及平衡,减少运动中的负荷,通过对肌腱的适当压迫,帮助肌腱收缩,为脚踝的运动提供保护和支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运动袜,包括运动袜,所述运动袜头部设单独的大拇趾套,所述大拇趾套旁设四趾套,袜跟设跟腱包裹,所述跟腱包裹上连接袜管,所述袜管的后面设后肌腱压块,所述后肌腱压块向前延伸至袜背前端,所述袜背与袜底连为一体,所述袜底前端设前支承条,后端设后支承条,两侧设主体包裹块,所述主体包裹块从两侧向上收缩,中间设足弓缓冲块,上部与跟腱包裹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后肌腱压块设在跟腱包裹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大拇趾套与四趾套的分开设置,利于最大可能的发 挥脚趾的力量和功能;后肌腱压块的设置,通过对脚跟肌腱进行加压,辅助其收缩,进而为脚踝的运动提供支持;跟腱包裹的设置,能在运动中防止跟腱跗骨后移,约束跗骨在运动中不必要的位移,保持足弓的正常形态;足弓缓冲块采用缓冲性较高的材料,能减轻足底的负担;后支承条、主体包裹块、前支承条的设置,对足弓立体包裹支承,打到减轻负荷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运动袜1、大拇趾套101、四趾套102、后肌腱压块103、跟腱包裹104、后支承条105、主体包裹块106、足弓缓冲块107、前支承条108、袜管109、袜背110、袜底1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运动袜,包括运动袜1,所述运动袜1头部设单独的大拇趾套101,所述大拇趾套101旁设四趾套102,袜跟设跟腱包裹104,所述跟腱包裹104上连接袜管109,所述袜管109的后面设后肌腱压块103,所述后肌腱压块103向前延伸至袜背110前端,所述袜背110与袜底111连为一体,所述袜底111前端设前支承条108,后端设后支承条105,两侧设主体包裹块106,所述主体包裹块106从两侧向上收缩,中间设足弓缓冲块107,上部与跟腱包裹104连接,本发明大拇趾套101与四趾套102的分开设置,利于最大可能的发挥脚趾的力量和功能;后肌腱压块103的设置,通过对脚跟肌腱进行加压,辅助其收缩,进而为脚踝的运动提供支持;跟腱包裹104的设置,能在运动中防止跟腱跗骨后移,约束跗骨在运动中不必要的位移,保持足弓的正常形态;足弓缓冲块107采用缓冲性较高的材料,能减轻足底的负担;后支承条105、主体包裹 块106、前支承条108的设置,对足弓立体包裹支承,打到减轻负荷的目的。

所述后肌腱压块103设在跟腱包裹104上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也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案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案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范畴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