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饰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629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饰拉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是一种灯饰拉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拉头一般包括上滑座、下滑座、连接柱及钩件,都是用于拉合拉链,功能比较单一。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旅行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人们去旅游的时候都会背一个旅行包然后在旅行包内装各种各样的必须品,当然在没有电的深山里电筒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带,那么旅行包必定承受不住,人们在旅行时也会很累,行走也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灯饰拉头,其不仅可以装设于旅行包上用于拉合拉链,同时还可以触摸发光,从而可以代替电筒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灯饰拉头,包括:

拉头,所述拉头包括上滑座、下滑座、第一钩件及第二钩件,所述第一钩件用于连接拉片并安装于所述上滑座,所述第二钩件安装于所述下滑座;

触摸灯,所述触摸灯包括底盖,所述底盖对应第二钩件的位置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钩件扣设于所述卡槽中以使所述触摸灯装设于拉头。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在开口处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扣,两个卡扣在卡槽外侧的间隙大于所述第二钩件的宽度,两个卡扣在卡槽内侧的间隙小于所述第二钩件的宽度,所述间隙从卡槽的外侧到内侧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钩件从间隙进入卡槽并卡设于两个卡扣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触摸灯还包括灯体、控制板、电池及金属,所述灯体贴设于所述控制板的一侧,所述电池装设于所述控制板的另一侧,所述金属设于靠近所述控制板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为两个环形的第一金属圈及第二金属圈。

进一步的,所述触摸灯还包括壳体及灯罩,所述壳体呈圆筒状并包括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控制板装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灯罩装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并覆盖灯体,所述底盖装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并形成容纳腔,所述电池收容于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安装部、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灯罩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底盖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控制板装设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限位于第一限位 槽,所述第二限位块限位于第二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圈装设于壳体的第一端并位于壳体与灯罩之间,所述第二金属圈装设于壳体的第二端并位于壳体与底盖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拉头还包括连接柱,所述上滑座的前端与所述下滑座的前端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上滑座与下滑座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拉头的第二钩件上安装触摸灯,使得拉头不仅可以用于拉合拉链,同时也可以触摸发光,可以照亮包包或者其他有拉链的产品,当人们在旅行或者夜行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个灯,那么就可以携带带有灯饰拉头的旅行包,无需另外携带手电筒,使得旅行者的行李更加的轻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卡槽内设置两个卡扣,使得所述第二钩件能过轻松的从两个卡扣的间隙中进入卡槽内,但是因为卡扣的内侧是直面的,且两个卡扣在卡槽内侧的间隙小于第二钩件的宽度,因此所述第二钩件很难从所述卡槽中出来,从而使得所述触摸灯与拉头之间很难分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饰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摸灯的底盖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触摸灯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触摸灯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触摸灯的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触摸灯的底盖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灯饰拉头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拉头1及触摸灯2,所述拉头1与所述触摸灯2连接。所述拉头1包括上滑座11、下滑座12、第一钩件13及第二钩件14,所述第一钩件13用于连接拉片3并安装于所述上滑座11,所述第二钩件14安装于所述下滑座12;所述触摸灯2包括底盖25,所述底盖25对应第二钩件14的位置设有 卡槽251,所述第二钩件14扣设于所述卡槽251中以使所述触摸灯2装设于拉头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拉头1的第二钩件14上安装触摸灯2,使得拉头1不仅可以用于拉合拉链,同时也可以触摸发光,可以照亮包包或者其他有拉链的产品,当人们在旅行或者夜行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个灯,那么就可以携带带有灯饰拉头的旅行包,无需另外携带手电筒,使得旅行者的行李更加的轻便。

具体的,请参考图3,所述卡槽251的开口处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扣252,两个卡扣252之间设有间隙253,所述间隙253从卡槽251的外侧到内侧逐渐减小,两个卡扣252在卡槽251外侧的间隙253大于所述第二钩件14的宽度,两个卡扣252在卡槽251内侧的间隙253小于所述第二钩件14的宽度,所述第二钩件14从间隙253进入卡槽251并卡设于两个卡扣252的内侧。具体的,所述卡扣252的外侧是圆环状的,所述卡扣252的内侧是直面的,因此所述第二钩件14能过轻松的从两个卡扣252的间隙253中进入卡槽251内,但是因为卡扣252的内侧是直面的,且两个卡扣252在卡槽251内侧的间隙253小于第二钩件14的宽度,因此所述第二钩件14很难从所述卡槽251中出来,从而使得所述触摸灯2与拉头1之间很难分开。

优选的,请参考图4,所述触摸灯2还包括灯体27、控制板26、电池28及金属,所述灯体27贴设于所述控制板26的一侧,所述电池28装设于所述控制板26的另一侧,所述金属设于靠近所述控制板26的位置。所述电池28为所述控制板26供电,当人体接触金属时,人体内产生的电磁杂波通过金属导入控制板26,并触发控制板26上的控制电路,从而控制灯体27放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为两个环形的第一金属圈22及第二金属圈24,具体的所述金属为铝合金。

在本实施方式中,请看见图4,为了使得灯光能过很好的照射出去,而且使得所述触摸灯2的各个零部件能过紧凑、稳定的安装在一起,所述触摸灯2还包括壳体23及灯罩21,所述壳体23呈圆筒状并包括第一端238及与所述第一端238相对的第二端239,所述控制板26装设于所述壳体23的内部,所述灯罩21装设于所述壳体23的第一端238并覆盖灯体27,所述底盖25装设于所述壳体23的第二端239并形成容纳腔,所述电池28收容于所述容纳腔。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23的第一端238及第二端239请参考图5。

具体的,所述控制板26是按照如下方式安装于所述壳体23上的。所述壳体23包括安装部,具体的,所述壳体23上设有8个安装块231,8个安装块231设于所述壳体23的内侧并围设成圆形,所述安装块231自所述壳体23的内侧径向延伸,每一个安装块231的靠近壳体23第一端238的位置设有一个定位块233,8个定位块233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控制板26安装于安装部。

具体的,所述灯罩21是按照如下方式安装于所述壳体23的第一端238,所述壳体23上设有第一限位槽232。具体的,所述壳体23上设有4个第一限位槽232,相邻的两个安装块231之间 设有空位,8个安装块231之间设有4个第一空位及4个第二空位,所述第一空位及第二空位间隔设置,其中4个第一限位槽232位于第一空位,所述第一限位槽232自所述第一空位的内表面径向延伸。同时,请参考图6,所述灯罩21的内侧对应4个第一限位槽232的位置设有4个第一限位块212,所述第一限位块212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232,从而使得所述灯罩21装设于所述壳体23的第一端238。本实用新型中,灯罩21的设计,使得所述灯体27发出的灯光能过通过灯罩21散发照射出去。

具体的,所述底盖25是按照如下方式安装于所述壳体23的第二端239,所述壳体23上设有第二限位槽234。具体的,所述壳体23上设有4个第二限位槽234,其中4个第二限位槽234位于第二空位,所述第二限位槽234自所述第二空位的内表面径向延伸。同时,请参考图7,所述底盖25对应4个第二限位槽234的位置设有4个第二限位块254,所述第二限位块254扣于第二卡槽251,从而使得所述底盖25装设于所述壳体23的第二端239。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槽234上设有限位柱235,所述第二限位块254上设有限位孔255,所述限位柱235设于所述限位孔255内,从而使得所述底盖25与所述壳体23的连接更加的紧密。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圈22装设于壳体23的第一端238并位于壳体23与灯罩21之间,所述第二金属圈24装设于壳体23的第二端239并位于壳体23与底盖25之间。具体的,8个安装块231的两端分别向所述壳体23的第一端238及第二端239外侧延伸形成第一限位框236及第二限位框237,所述第一金属圈22套设于第一限位框236上,所述第二金属圈24套设于第二限位框237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所述拉头1还包括连接柱15,所述上滑座11的前端与所述下滑座12的前端通过连接柱15连接,所述上滑座11与下滑座12相对设置。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